三國魏蜀吳混戰,為什麼就沒有外族大面積入侵?

傳正談歷史


其實在三國混戰的時候是有外族的入侵的,只不過還沒等到他們有大規模入侵的機會,就已經被三國各自撲滅了,因為雖然天下三分,戰亂不斷,但是三國的軍事實力都不是那些外族的實力所能比的,那麼三國混戰時期都有哪些外族入侵的呢?

曹操劇照

先說北方,自古以來北方的異族一直一來都是中原政權的心腹大患,但是為什麼在東漢三國時期卻少有大規模的異族入侵呢?首先是要感謝公孫瓚,劉虞這兩位,一個嚴打,一個懷柔,把北方各族治的服服帖帖,袁紹也是做出過一定貢獻的,到了後來曹操的軍事上的大力打擊,加上暗殺,使得北方遊牧民族始終處於一盤散沙的狀態,難以對中原造成什麼威脅,主要代表就是鮮卑。

而南方的孫權,劉備也是遭遇過異族入侵的,尤其是東吳,山越的不間斷入侵牽制住了東吳大半實力,使得東吳偌大家業,在赤壁之戰面對曹操的時候,卻也只能抽調出來數萬人馬對抗,只不過限於山越自身的實力,以及東吳的實力,使得他無法做大,最終被東吳收服消滅。

至於劉備那,諸葛亮的七擒七縱孟獲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說明,南蠻的入侵,只不過蜀漢的實力依舊強大,成功的抵禦並降服了南蠻,使得他不在成為蜀漢的危害。

所以說,不是沒有異族入侵,而是雖然天下三分,但是中原政權的實力依舊是遠遠凌駕於異族之上的,他們被打怕了,打服了,不敢入侵。


Y一花一世界YB


三國魏、漢、吳混戰期間,是有外族對中原進行入侵的。只不過當時的魏漢吳三國,都帶有一定的軍國主義特徵,軍隊的戰鬥力彪悍。因此當時的蠻夷部落稍稍冒頭,立刻就會引起三國的注意。在這種高度緊張的軍事高壓下,三國時期的蠻夷部落,規模普遍都不大,沒有機會成為像西漢、兩宋時期的匈奴、契丹、蒙古那樣,形成大規模的蠻夷部落聯盟,甚至是漢化政權。

比較典型的例子是曹魏滅高句麗,曹魏派人刺殺鮮卑番王柯比能;蜀漢徵南中蠻夷;東吳圍剿山越和南征交趾



先說曹魏團滅高句麗之戰。其實曹魏和高句麗原本不接壤,中間還隔了遼東公孫康。當年曹操在滅袁紹家族後,由於急著南下徵荊州,便沒有繼續東征公孫康。後來公孫康向曹操稱臣納貢,兩家變成了臣屬關係。到了魏明帝曹叡時期,公孫康的兒子公孫淵起兵抵抗曹魏,並自立為王。這一下,可就給了曹魏出兵討伐的藉口。

公元238 年,曹叡派太尉司馬懿領兵攻打公孫淵,一舉滅了公孫氏。遼東遂歸曹魏,北方地區也徹底統一。

當時,高句麗也派兵協助了司馬懿,共同攻打遼東。但曹魏攻下遼東後,由於當地的漢人死傷無數,曹魏在朝鮮半島北部地區的統治形同虛設,沒有在玄菟郡、樂浪郡、帶方郡建立有效的統治,於是高句麗王便覬覦遼東,打算乘機吞併這一地區。


正始四年(243 年),東吳大將諸葛恪侵襲六安,魏國南線吃緊;次年春,曹魏大將軍曹爽主動征討蜀漢,結果陷入苦戰,魏國在西線也吃緊。

高句麗的東川王見曹魏兩線吃緊,便藉機終止了與曹魏的聯盟關係,併發兵襲擊了遼東的西部,還攻下兩城。高句麗大臣沛者得來以絕食的方式死諫,勸東川王不要惹惱了大魏,以免招來亡國之運。當時東川王驕橫跋扈,拒絕了大臣的死諫,並繼續增兵,又攻陷一城。於是曹魏國內群情激奮,紛紛主動請纓要去滅了高高句麗。

正始五年(244 年)秋,魏國幽州刺史毌丘儉奉詔東征,領步騎兵萬人東出玄菟郡,向高句麗進發。

高句麗的東川王聞悉後,也親率兵馬兩萬餘人北出沃沮,在今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通溝河一帶佈防,隨後西進迎敵。

幾天後,東川王所領兵馬在今天吉林省通化市的江口村與毌丘儉所率的魏軍遭遇。雙方各自在軍前佈陣。隨後進鼓,進入廝殺。

兩軍交鋒後,曹魏的騎兵一馬當先,步兵負責掃後。毌丘儉自領一隊騎兵在前衝殺,魏兵皆以死相搏。高句麗軍根本抵擋不住,隨即陷入大潰敗。

事後在打掃戰場時,魏軍一共斬獲了高句麗軍近一萬多首級。

高句麗軍在主力被重創後,東川王率殘部退回沸流水重整兵馬,準備再進行反擊。但是毌丘儉沒有給他們這個機會,他在初戰大勝後,繼續向高句麗腹地追擊,在沸流水再度追上了東川王,並在當地再破高句麗軍,再次斬殺高句麗軍八千餘人。

連遭兩敗後,高句麗的東川王帶著妻子及千餘殘兵逃往東沃沮,打算堅守丸都山城,與魏軍進行周旋。

魏軍在追到丸都城後,採取避實就虛,正面佯攻,西北侵襲的戰法。選派了一些身強體壯善於攀登的士兵爬進了城內,這些人與城外的魏軍裡應外合,一舉攻破丸都城。

但是魏軍在攻城功臣中,高句麗的東川王在軍士的掩護下,再次突圍,逃往了東濊。

魏軍在攻破丸都城後,毌丘儉下達了屠城的命令,並對南沃沮的高句麗部民,採取燒光殺光的策略。因此一時間,丸都附近百里之內,屍橫遍野,三韓震懾。

第二年,為徹底平定東北。毌丘儉再次率軍東征高句麗。東川王得知消息後,一路逃到了現在朝鮮半島,打算避其鋒芒。

但是魏軍決心很強,絲毫沒有退兵之意。東川王逃到哪,魏軍就追到哪。並先後在沃沮和東濊再次斬殺一萬多高句麗軍,幾乎將高句麗的主力打廢了。

魏軍將國境線從鴨綠江推至現在韓國北部地區後,嚇到了朝鮮半島南部的三韓土著。於是韓族部落糾集各部反魏勢力,與魏軍在現在的韓國的江原道平昌郡北部龍坪地區進行決戰。

決戰之初,魏軍失利。但是很快魏軍便重整激士氣,殺的三韓土著哭爹喊娘。最終大破三韓聯軍,韓族遂向曹魏臣服。

於是,朝鮮半島至西漢滅亡後,再次整體向中原王朝臣服。平定高句麗的大將毌丘儉在班師回朝時,曾刻石紀功。這個碑,在清末時期被發現,現存於遼寧省博物館。

至於逃亡的高句麗東川王,他在逃亡中驚恐不安,很快就抑鬱而亡了。

再說說魏國平鮮卑王柯比能。其實柯比能最早也是曹魏的盟友,他正是在曹魏的支持下,才毫無後顧之憂的統一了鮮卑部落。

但是後來,軻比能的勢力太強,曹魏不想看到軻比能一家獨大,便開始扶持其他鮮卑族的首領,如素利、彌加、沙末汗等人,以限制柯比能的發展。結果效果並不好,反倒遭致了柯比能的報復。不僅下令宣佈所有鮮卑部落中斷跟曹魏的互市,還繼續吞併其它的鮮卑部落,大有統一草原的意圖。

大約在233 年前後,軻比能將草原上對他威脅最大的步度根擊敗,他個人的聲望達到了一個極點。

眼看鮮卑將要實質上被軻比能統一。曹魏終於穩不住了!於是曹魏的幷州刺史畢軌派將軍蘇尚、董弼等率軍討伐軻比能,結果魏軍被打得全軍覆沒。

至此,當年那個依附袁紹和曹魏才能生存的柯比能,已經變成了事實上的草原霸主。如果不能對他進行制約,誰都不知道他會不會變成昔日匈奴冒頓單于式的人物。

公元235 年,曹魏幽州刺史王雄決定對柯比能進行打擊。他看穿了鮮卑人觀念原始、依靠英雄人物的威望結盟,但缺乏真正的政治組織的漏洞,便派刺客刺殺了軻比能。

於是剛剛統一的鮮卑部落,因此又重新分裂為一盤散沙,不再對曹魏有什麼威脅了。

從曹魏對付高句麗和柯比能可以看出,當時的魏國上下,對外夷是很看重的。基本上就是蠻夷稍稍冒個頭,立即就會調大軍進行打擊,不讓蠻夷做大做強。



說完了曹魏,再說蜀漢和東吳。

蜀漢的外族壓力主要是南中蠻夷。當年劉備兵敗夷陵時,南蠻三郡叛亂。後來諸葛亮花了一個秋天平定了叛亂,但是效果並不是很好。比如說,成都西南方向的越嶲郡,當時就是個三不管的地帶。越嶲當地的蠻人雖然名義上歸順蜀漢,但卻一直都不服從成都的號令。

諸葛亮忙於北伐,對南蠻以安撫為主。結果就導致南蠻多是半獨立,或者事實上就是獨立的狀態。就拿前面提到的越嶲郡,當時的越嶲太守根本不敢去治所上班,只能遠遠躲在八百里外的安上縣,“遙領”越嶲太守……

後來諸葛亮死後,蜀漢認為不能繼續放任南蠻不管了,便於公元235 年,調集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到了平定南中蠻夷的行動中。

當年年初,南中庲降都督的駐地從平夷縣遷到了味縣。也就是從現在貴州的畢節移到了雲南的曲靖。蜀軍向南中延伸了幾百裡,這是強龍要壓地頭蛇的節奏。

到了240 年,蜀漢庲降都督馬忠派遣大將張嶷帶兵殺向越嶲,漢軍恩威並施,不服的就直接殺。殺的越嶲蠻夷紛紛死傷慘重。三年後,張嶷風風光光地將越嶲太守的治所搬回到越嶲蠻邛都縣。

隨後,張嶷又對定莋、臺登、卑水三縣的蠻夷進行絞殺,(因為當地的鹽鐵漆等資源都是重要的戰略物資)。並在當地設置七部營軍、四部斯臾。後來他發現兵不夠用,又向中央申請給他配備了赤甲、北軍、二牙門和斯臾督軍中堅等部隊。將南中蠻夷殺的服服帖帖,不敢對蜀漢再起二心。

但是,蜀漢南征政策沒有繼續堅持下去。到了姜維任大將軍時期,蜀漢的所有兵力均被調往北線,於是對南中的蠻夷也就漸漸放鬆了軍事打壓。



不過總體而言,一直到蜀漢滅亡。蜀漢在南中都是一種高壓政策,蠻夷對蜀漢的態度比較謙恭,不敢造次。

相比於蜀漢,東吳的外敵主要是交趾郡南部的林邑國。另外東吳內部的山越人、武陵郡的蠻夷、交趾郡的土著士族,也都是東吳的中央政府重點打擊的對象。

具體怎麼打壓的,就不細說了。總之結果就是山越人基本被降服,武陵蠻時叛時降,交趾的士族也是時叛時降,一直到西晉滅東吳時,吳主孫皓仍然在對交趾用兵。(正好讓西晉逮了一個吳國兵力空虛的機會)


Mer86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外族大面積入侵是有的,只是漢人能夠對付。

具體原因如下:

第一,當時外族實力不夠強大。

強悍的匈奴帝國已經被大漢打垮,北匈奴幾乎被消滅,南匈奴分為若干部落和漢人雜居,實力較弱,成不了氣候。

剩下實力最強的就是鮮卑人,但當時也是一盤散沙,分為無數部落,散居在東北和今天內蒙古、山西等地區以及蒙古高原。

這些部落互不統領,甚至互相攻殺,沒有統一的領袖。

在三國時期,鮮卑實力最強的是蠻王柯比能,他試圖統一鮮卑。

然而,曹魏隨便派了個刺客將柯比能幹掉,鮮卑統一步伐瞬間被打斷,又開始了常年的分散混戰。其實,直到五胡亂華時期,鮮卑人仍然分裂成很多部落,即便是北魏拓跋部統一北方,也是439年的事情了,是三國之後一百多年。

其餘的氐族、羌族實力不強,分散為無數部落,至於羯族還是個小小的部落,屬於匈奴人的奴隸。

至於烏桓之流更是內訌嚴重,被曹操攻擊以後分化瓦解,自我毀滅,最終民族都消亡了。

北方外族實力強大,尚且如此,南方就更別說了。

山越民族實力不強,又是農耕民族,離不開自己的地盤,起不了大風浪。

南蠻孟獲之流烏合之眾,被諸葛亮帶幾萬人就打垮了。

總體來說,三國時期不存在類似於匈奴、突厥、契丹、女真、蒙古這種很強大又統一的敵人。

第二,三國時期的漢軍可不是弱雞

三國前後的漢軍,戰鬥力頗為強悍,尤其對外更厲害。

三國的很多名將,其實都是在征討外族中出名的。

比如公孫瓚打烏桓,董卓打羌人,馬騰馬超打羌人和氐人,陸遜打山越,曹操兒子曹彰

打鮮卑等等。

漢軍在三國時期的部隊,都處於常年征戰中,弱的軍隊早就完蛋了。

生存下來的漢軍,基本都是可以打硬仗的。

所以,實戰中漢軍戰鬥力比少數民族還要強得多。多次對於少數民族的征討,漢軍出兵少則幾千,多則不過幾萬,幾乎百戰百勝,少有敗仗。

以強悍的鮮卑為例,被曹操不斷攻打,最終強悍部落紛紛北逃,衰弱部落只能投降。

第三,三國統治者對於少數民族的政策正確

劉備、曹操、孫權都是善於處理少數民族問題的政治家。

他們的策略幾乎都是一樣,武力征討為輔助,主要依靠政治和外交的瓦解、離間、分化。

以打孟獲為例,諸葛亮其實並沒有消滅孟獲的主力,而是將其連續擊潰,被迫接受安撫,不敢公然反叛而已。

同時,諸葛亮離間南蠻各部落,讓他們互相仇殺搶地盤,無力和蜀漢作對。

所以,諸葛亮打垮孟獲以後的幾十年,南蠻雖還是不斷騷擾南中地區,但沒有大規模的反叛。


薩沙


誠邀如題。竊以為三國中原內戰時外族難以入侵的原因是,三國軍事力量強大!

其實三國時期也發生過外入侵,只不過很快被平定了而已,最出名的當屬南蠻孟獲,三國殺裡面不是有張卡片叫南蠻入侵嘛,說的就是位於蜀漢南中的蠻王孟獲叛亂併入侵蜀漢益州郡(即建寧郡)、牂柯郡、朱提郡與永昌郡的故事。然而叛亂很快就被蜀漢諸葛亮平定了。三國時期東吳內部的山越等異族也時不時給孫權找點麻煩,襲擊丹陽郡和吳郡,到最後背陸遜派大軍平定。曹操更是厲害,打袁紹時摟草打兔子幹掉看烏桓,把當時的匈奴單于嚇得雙手奉還蔡文姬。總得來說,三國哪怕中原分裂,各國還是能夠吊打周圍的少數民族。


究其原因,大概是三國由於連年征戰所培養的巨大軍事實力。魏蜀吳三國皆有帶甲精兵十萬,對周圍異族有些強大的軍事壓力,周圍異族自然不能侵入華夏。實際上,五胡亂華的根本原因,就是西晉內戰,耗盡了漢人所有的力量,五胡這才乘機發難。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因為,漢末時期,漢民族對周邊的少數民族有著壓倒性的軍事優勢。

漢末至三國雖然紛亂不堪,人口銳減,但常年征戰卻鍛造出強悍的軍事力量。漢末群雄都是靠軍事起家的,沒幾把刷子的早被幹掉了。因此,別說是魏蜀吳三國,就是東漢末年的隨便一個割據勢力,對付周邊的部落還是綽綽有餘的。

比如公孫瓚,別看他連袁紹都打不過,但人家很早就威震塞外了。

當年,張純引烏桓首領丘力居叛亂,攻佔北平、遼西一帶城池。公孫瓚率領精騎三千討伐叛亂,連戰連勝,致使張純、丘力居打敗。此後,公孫瓚率部與北方遊牧民族不斷征戰,每有外敵來襲,公孫瓚便如同追擊自己仇人似的拼命廝殺,追逐數里。

從此,烏桓等北方部落都害怕公孫瓚之勇猛,再不敢來進犯。而公孫瓚常也因此打出了威名,人稱“白馬將軍”。然而,公孫瓚這樣的勢力,在漢末群雄中還算不上第一梯隊。比起曹操、袁紹、董卓這些大諸侯,還有很大的差距。

當然,漢軍戰鬥力的強悍是一方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周邊部落沒有形成強大的聯盟勢力。

自漢匈百年戰爭最終以大漢的徹底勝利,匈奴的西遷結束後。漢帝國周邊就再沒有形成像樣的威脅了。匈奴瓦解後,部分匈奴部落內遷歸順漢朝,接受朝廷的封賜;而過去僕從於匈奴的其他遊牧部落也都獨立開來發展。這些匈奴部落和匈奴別部,不像過去匈奴那樣是一個統一的草原聯盟帝國,而是彼此獨立的勢力。因此,無法單獨對強大的漢朝形成威脅。這也是為什麼漢朝也強亡的原因所在。


這些部落在漢末至西晉期間,不斷的內遷,並開始與漢人交融,吸收和學習漢族文化,不斷壯大起來。最後在西晉漢族勢力式微之際,紛紛開始入主中原,就是後來的五胡亂華。

而之所以在漢末及三國時期,沒有出現大規模入侵的現象,其實不過是這些鬆散的部落都沒有發展起來,而漢族勢力尚且存在強悍戰力,使得他們根本沒機會也沒能力發動入侵。


這些歷史要讀


熟讀漢末三國曆史,從黃巾起義之後,漢末就呈現混亂局面,各種事情突發而來,先是董卓亂政,引發的一系列諸侯討伐戰,緊接著就是各路諸侯紛紛割據混戰,初步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局面,再後來就是魏蜀吳三國之間的大戰,可以說漢末一百多年是一段紛爭不斷的亂世,為什麼就沒有外族大面積入侵?原因很簡單。

我們都知道漢末三國最後被司馬炎一統,成立的西晉王朝,但是這是一無是處,毫無作為的朝代,更讓人氣憤就是司馬家族內亂,史稱“八王之亂”,導致極大的消耗了西晉實力,從而被胡人趁虛而入,入主中原,掀起華夏最黑暗的一段歷史——“五胡亂華”,西晉王朝也被胡人所滅。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一問,當初漢末群雄逐鹿中原,天下大亂之時,胡人為何沒有趁虛南下,那麼的好機會,怎麼就放棄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第一:外族實力尚且不足。

漢末三國混戰時期,外族的實力尚且不足,無論是人口,還是武器設備,都處於發展階段。在漢朝初期和中期,外族遭遇漢王朝嚴重打擊,基本都分化各各部落,無論是匈奴、還是鮮卑族,基本是內部分裂,混亂不堪,沒有形成統一的戰鬥力,羯人、羌人,氐人也比較分散,各自為政,一盤散沙。武器方面,由於漢族與外族的融合還沒有開始,外族缺乏重要的鐵材,導致武器設備都很落後。

第二:對外族一直強硬,以及打擊力度大

漢末三國雖然各自為政,之間也有大戰,但是對待外族卻是一直的強硬,曹操北抗匈奴,孫權滅百越,劉備西抗羌戎,基本上算是統一戰線,對凡是想染指中原大地的外族,魏蜀吳三國不遺餘力的打擊。無論是西北地區羌人,鮮卑人的叛亂,中央政府都會派人血腥鎮壓,震懾胡人。漢末的張奐、公孫瓚、董卓等,曹操時期的田豫、牽招、梁習等屢破烏桓、鮮卑等外族,對外戰爭中,少數民族在曹魏手中一直沒有討到便宜。除此之外,曹魏名將毌丘儉兩次出兵討伐高句麗,攻破丸都,幾亡其國。

第三:曹魏和西晉初期勢大,外族無人能敵

曹操在一統北伐之後,就大力發展經濟,對內屯田,重視農業,興修水利,於此同時,對外意圖消滅蜀漢和東吳。在經歷曹操、曹丕和曹叡三代有作為的皇帝之後,曹魏的實力可以達到了巔峰。曾多次派名將,鎮守北疆,徵代郡烏桓、斬骨進、破軻比能,阻擋了胡人的南下和騷擾。到了司馬氏奪權,司馬家族亦也是人才輩出,哪怕是在西晉發生秦涼之變,鮮卑首領禿髮樹機能發起的反抗晉王朝的戰爭,最終還是被晉將馬隆所敗,旋即為叛徒所殺。基本在整個亂世,外族的侵擾,實在無勝算。

在漢朝,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話很有殺傷力。


白齊光


三國時期中原地區的混戰程度跟戰國時代一樣,你看戰國時代七雄爭霸也沒有外族敢入侵華夏,同樣的道理魏蜀吳三國都是軍事強國,外族想要入侵難於登天!曹操的偉大之處就是他統一了北方,且主動出擊蠻夷,把他們打服了,北方的外族不敢南下牧馬劫掠!只要北方草原的遊牧民族不敢南下侵漢,漢朝內鬥就無後顧之憂!


曹操擊敗袁紹後,袁家兩公子逃到蠻族,意圖藉助外族的力量反攻曹孟德。於是曹孟德主動出擊烏桓,跨千里流沙,深入不毛之地,出其不意的擊敗烏桓大軍,威震匈奴,讓異族民不敢南下牧馬,士不敢彎弓抱怨!曹孟德聽聞大漢才女蔡文姬被匈奴擄掠,於是不吝重金將蔡文姬贖回漢地,重新給她安頓家室!曹孟德北擊烏桓,威震匈奴的戰績讓他把大秦蒙恬將軍引為知音,在慶功宴上孟德說自己的理想是死後墓碑上寫著:漢故徵西大將軍丞相曹操之墓。可見曹孟德還是認為戰勝外族是他最值得炫耀的功績!


蜀漢政權建立後,諸葛亮丞相也是不遺餘力南征蠻族,七次擒拿蠻族首領孟獲,最終使得孟獲真心歸附大漢,不再有異心產生。另外蜀漢政權還多次擊敗羌兵,五虎上將的馬超對於團結羌人起了重要的作用。東吳政權對於百越的融合進一步加深,有效控制了百越之地的反叛情勢。史書記載東吳大將衛溫、諸葛直率領一萬士兵,乘大船前往夷洲(今臺灣)。據考證,這個船隊從章安(今浙江臨海東南)啟程,從台州灣出海,沿海岸航行到福州、泉州,然後橫渡臺灣海峽,在今臺南市和嘉義一帶登陸。登陸後,衛溫、諸葛直將臺灣土著居民數千人遷往大陸。


國恆以弱亡,獨漢恆以強亡!東漢滅亡前軍事力量依然十分強大,魏蜀吳三國對外族的戰爭都是勝多敗少,大漢餘威讓匈奴不敢生出異心!鮮卑、羌、氏、羯等外族力量還很弱小,不足以撼動魏國;高句麗才發展起來,沒有問鼎中原的實力與決心!因此三國雖然混戰多年,但是外族依然打不進來!


大秦鐵鷹劍士


其實也有的,比如我們經常提起的: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這就是外族入侵。只是被打的比較慘。

簡而言之,就是外族根本打不過,三國不打他們就是燒了高香了,別說外族入侵他們三個了。

我們說外族入侵,主要還是指北方遊牧民族入侵。北方是誰的地盤?曹操的啊,曹魏是三國裡最有實力的一位。手裡幾十萬大軍,都是驍勇善戰之輩,可不是和平時期領空餉的。曹操又有那麼多的謀士和將軍,所以外族打不過曹操。

我們來看一下曹操對外戰爭中典型的一次。

曹操遠征烏桓

早期整個北方還不完全是曹操的天下的時候,袁熙袁尚兩個小老哥被曹操打敗,逃到了烏桓。而烏桓一開始是輕視曹操的,不僅收留了兩個人,還賞了一些金銀。曹操一直以來都想收拾一下大後方,然後再南下與蜀漢和東吳作戰。烏桓整好給了曹操一個機會。

於是曹操接機狠狠地教訓了一把烏桓。我們來看一下戰績。曹操帶了一大批的能臣猛將,其中謀臣就有輔佐他的郭嘉,武將有張遼、徐晃、張郃、張繡、韓浩、史渙、鮮于輔、閻柔、曹純、牽招等名將,這是帶的人。

戰績:大獲全勝!俘虜胡、漢士兵20多萬人。自此以後,北方再也沒有能對曹魏構成威脅的力量了。

此外,曹魏對外族作戰還有內黃之戰,匡亭之戰,平陽之戰,武威之戰等三十多場戰爭,只有樓煩之戰這一場失敗,可以說是戰績輝煌。可以說,曹魏在對外族作戰上是強硬的,以半壁江山威震四夷,打出了“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威風。

這讓外族怎麼玩?拿什麼入侵?所以沒有可能的。就像有人問:為什麼近代中國軍閥混戰的時候,沒有外國入侵呢?很簡單,中國一打內戰,立馬就變成了尚武的民族,戰爭的各種潛力都被激發出來了,外族打不過。


歷史一塵埃


從黃巾起義後,漢末進入了亂的時代。董卓之後就是諸侯討伐,慢慢的群雄逐鹿中原,逐漸出現了三國鼎立,再往後就是這三國之間的“恩恩怨怨”了。漢末似乎一直沒有消停過,這樣的情況下,為什麼外族沒有大規模入侵?

司馬家統一了漢末三國,但成立的這個西晉幾乎就沒啥大的作為,不僅如此,司馬家內亂消耗實力,結果胡人趁機入侵,得以入主中原。隨後開始了黑暗的“五胡亂華”的篇章。

為何漢末大亂時胡人沒有南下?

首先:當時外族沒有充足的實力。

外族在那時武器(缺乏重要的鐵材)以及人口都在發展期。初期和中期的漢朝嚴重打擊外族,致使外族同樣混亂。鮮卑或是匈奴,內部也面臨著分裂,戰鬥力無法統一;羯人、氐人、羌人也是一盤散沙,他們各自為政。

其次:對外族打擊力度大,態度強硬。

曹操抗擊匈奴,百越被孫權滅掉,孫權滅百越,劉備西對付羌戎,在對付外族這方面,基本屬於統一戰線的狀態基本上算是統一戰線,不遺餘力地打擊外族入侵者。

第三:初期的西晉和曹魏勢大,外族鮮有能夠與之匹敵的

一統北伐後的曹操對外當然是想幹掉東吳和蜀漢,對內則重視農業發展,也很重視水利的興修。在經歷曹操、曹丕和曹叡三代有作為的皇帝之後,曹魏的實力可以達到了巔峰。曾多次派名將,鎮守北疆,很好地防禦了胡人南下。到了司馬家,那人才也是不曾少過,即使到了西晉,鮮卑戰爭反抗晉王朝,晉將馬隆依舊將其打敗。


時光不留痕Time


問題中所謂的“外族”,指的應該是中原以外的周邊族群,對中原來說,具有大規模入侵的可能性的周邊族群主要就是北方民族,包括漠北蒙古高原上的遊牧民族(比如漢代的匈奴、唐代的突厥、回鶻、後來的蒙古等等)和東北森林中的漁獵民族(比如鮮卑、契丹、女真、滿洲等等)。
看起來三國時代,中原內部混戰,而北方民族卻並未趁機大舉南下,趁中原內亂之機,一舉平定中原,按理說一個軍閥混戰的中原,更容易被“外族”欺侮,但事實上卻是三國雖然內部打得一團糟,但北方的外族卻沒有南下,好像有點奇怪?
其實何止三國,同樣是內部打得亂其八糟的五代十國也是如此,反倒是中原王朝統一起來,繁榮起來了之後,反倒會出現嚴重的北方民族入侵的威脅,比如漢、唐、宋都面臨北方民族的強大壓力,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是北方民族的經濟形態以遊牧、漁獵為主,有利於短期的征戰,而不利於綜合實力的積累,這樣他們要建立一個強大的政權所需的資源是不夠的,換句話說,北方民族要建立一個強大的政權,依靠自己內部力量的發展是不行的,必須依託於更大的平臺,就必須得面向中原(稍次一點,也至少得面向西域)。
北方民族的真正強大,依賴於從中原獲取各種物資和資源的能力,比如當年匈奴的強大,依靠的是對漢朝邊境資源的掠奪以及“和親”等手段獲得的收入,從而維繫內部的團結和穩定,然而三國、五代這種時候,中原自己打得稀爛,資源嚴重匱乏,北方民族對中原的掠奪就很有限,就不足以獲得建立一個強大政權的資源。
因此,當中原混亂之時,北方民族就很難整合成一個統一的強權,他內部常常分化為許多部族相爭的分散狀態,自然不可能集中力量對中原發動大規模的戰爭,也就是對中原來說,外族入侵的前提恰恰是中原的持續穩定和繁榮,因為中原的持續穩定和繁榮是北方民族形成遊牧軍事帝國的前提,而這個前提又是中原遭遇大規模外族入侵的前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