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酗酒、暴食、看黃書、偶爾挪用戰鬥機:但我是個好兵!


我酗酒、暴食、看黃書、偶爾挪用戰鬥機:但我是個好兵!

悠長假日就該吃好玩好,即使是在戰場上。


玩過《坦克世界》的朋友應該知道,遊戲裡每個國家都有一種特殊的“補給”。例如中國的紅燒肉、美國的可樂,德國的巧克力、英國的紅茶、蘇聯的口糧(伏特加)等等。


我酗酒、暴食、看黃書、偶爾挪用戰鬥機:但我是個好兵!

老外把紅燒肉直接翻譯成“提高戰鬥效率”也是真貼切…


遊戲中,這些特殊補給可以提高坦克乘員的作戰能力。而在現實中,如果讓自己國家的士兵在前線也能吃好、喝好甚至玩好,這是軍隊後勤補給能力強大的體現,也能有效的提振士氣。

我酗酒、暴食、看黃書、偶爾挪用戰鬥機:但我是個好兵!


在二戰期間,對參戰的幾大軍事強國來說,士兵的基礎配給都不是什麼問題:酒精、菸草和糖果,這些幾乎各國都有。

但是如果說各國的“特供補給”那就有意思了。各國軍隊的文化習俗不同,配給的東西也都不同…

-蘇聯:我們一起學熊叫,一起噸噸噸噸噸-

酒精是戰場上的常客,各國一般都有配給。德國人有杜松子酒。英國人和美國人喝啤酒和白蘭地。

我酗酒、暴食、看黃書、偶爾挪用戰鬥機:但我是個好兵!

英國人為何喝涼啤酒還自帶噴火“涼酒器”


我酗酒、暴食、看黃書、偶爾挪用戰鬥機:但我是個好兵!

其實八路軍也用酒激勵士兵(滑稽)


一般來講這些酒並不能隨時喝,只有在休整或者禦寒的時候用。但是有一個例外,那就是蘇聯人!

我酗酒、暴食、看黃書、偶爾挪用戰鬥機:但我是個好兵!


蘇軍在戰爭中消耗的酒類超過了2.5億升,這一天文數字完全源於對歷史的傳承。俄軍從17世紀便開始配發伏特加,直到20世紀20年代,酗酒才被視為惡習。

和平時期,酒精管制可以通過軍紀維持,軍營生活也比較輕鬆,所以軍隊對酒並沒有迫切的需要,但隨著紅色政權捲入戰爭,即使是最激進的布爾什維克也喜笑顏開的向傳統屈服。

我酗酒、暴食、看黃書、偶爾挪用戰鬥機:但我是個好兵!


1939年,蘇軍進攻芬蘭,氣溫降到零下40度,後勤部門無法提供高熱量食品,

最後只能將希望寄託於酒

當時一份命令寫道:“每名士兵每天配發100克伏特加(二兩),坦克兵加倍,但禁止在戰前過量飲用。”此後便一發不可收拾。


我酗酒、暴食、看黃書、偶爾挪用戰鬥機:但我是個好兵!

開車必喝酒,不喝不開車!(非戰鬥民族請勿模仿)


德軍入侵後,斯大林決定將制度向全軍推廣伏特加!在當時,此舉的考慮可謂非常現實:

酒精可以使人興奮,從而賦予士兵超常的忍耐力,帶來的神經麻痺也可以幫助新兵克服恐懼。另外,在惡劣環境中,酒還可以作為水的替代品,其中含有的酒精可以將一部分致病的微生物和細菌清除。這些“特別給養”通常由專列運送,並在軍、師級倉庫統一分配,並在後方將裝瓶送往部隊。值得一提的是,酒瓶本身也是一種武器,它們製作的燃燒瓶可以對付坦克。


我酗酒、暴食、看黃書、偶爾挪用戰鬥機:但我是個好兵!

同志!這個喝不得啊!


當然,這寶貴的“二兩酒”也帶來了副作用,與酒有關的瀆職和貪汙不勝枚舉。朱可夫在回憶錄中寫道:“第39集團軍司令員阿列克謝·濟金(Alexei Zygin)揮霍無度,光伏特加就領走310升。”

為體現“英雄氣概”,有些指揮官喜歡酒後指揮戰鬥,其後果通常以災難告終。格奧爾基·葉斯特比涅茨基回憶道:

那是在列寧格勒,爛醉如泥的營長突然命令進攻。我表示反對,因為根本看不見目標,但他卻大吼大叫:‘不管這個!’衝出100米之後,德軍突然開火,一挺機槍將部隊徹底壓制,營長頭部中彈,我被一發子彈擊中大腿……不到一個小時我們就損失了60位戰士。

我酗酒、暴食、看黃書、偶爾挪用戰鬥機:但我是個好兵!


上述事件只是問題的冰山一角。1943年4月底,斯大林被迫簽署了《伏特加的發放方法》文件,其中規定“自5月3日起,停止每天大規模供應伏特加,只向參加進攻的前線官兵發放100克,發放對象由方面軍和集團軍軍事委員會決定。”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70%的步兵師都有戰地釀酒作坊,而野戰廚房的普及率只有30%;營級部隊擁有酒窖,一些士兵甚至隨身攜帶釀酒器——當然,它們從不會被寫進裝備報告~

我酗酒、暴食、看黃書、偶爾挪用戰鬥機:但我是個好兵!


-日本:造大船為什麼?吃飯啊!-

日本的海軍士兵是“幸福”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國家花大價錢造的的鉅艦,最後的實戰作用就是給他們變著法的做飯…


我酗酒、暴食、看黃書、偶爾挪用戰鬥機:但我是個好兵!

和大和慘淡的戰績相比廚房的貢獻可能更大…


驅逐艦之類的小艦上沒有那麼多豐富的補給。但是越大的船,吃的花樣就越多!比如日本最大的戰列艦大和。就經常被戲稱為“大和旅館”。因為服務實在是太周到了!

我酗酒、暴食、看黃書、偶爾挪用戰鬥機:但我是個好兵!


除了大和之外,日本還有日本聯合艦隊專屬給糧艦——間宮號。她是日本海軍官兵最心馳神往的地方。

我酗酒、暴食、看黃書、偶爾挪用戰鬥機:但我是個好兵!


我酗酒、暴食、看黃書、偶爾挪用戰鬥機:但我是個好兵!

不好意思拿錯了~


在日本全民皆兵的時候,給糧艦上聚集著全日本最優秀的廚師。這些廚師除了製作包括豆腐、咖喱一類的日本傳統食物之外,還費盡心思給士兵們提供一些零食作以調劑。間宮羊羹就是間宮號上製作的“特產”。

我酗酒、暴食、看黃書、偶爾挪用戰鬥機:但我是個好兵!

羊羹裡面沒有羊其實就是一種紅豆做和麵粉的甜點


間宮號給糧艦還能製作汽水和冰激凌,主食能製作大量的生面包、麵條。副食可以製作各種醃漬菜和豆腐、納豆等。甜品除了羊羹,還有水饅頭、瑞士捲等。由於一頓好飯對士兵的士氣提升過於巨大,間宮號被稱為“聯合艦隊的士氣來源”。

-美國:我看黃書、刷戰績、挪用戰機私用,但我是個好兵-

長久以來,美國兵一直人理解為是“少爺兵”。其實,主要原因還是美國兵真的太會玩了…歷史上他們有很多腦洞清奇的操作。

美國有個傳統的軍隊文化是其他國家軍隊罕有的——美女!

我酗酒、暴食、看黃書、偶爾挪用戰鬥機:但我是個好兵!


美國大兵泡起妞來,不分場合,不分地點,毫不顧忌。從德國到日本,從韓國到泰國,從越南到伊拉克,處處留下美國大兵風流的身影。

我酗酒、暴食、看黃書、偶爾挪用戰鬥機:但我是個好兵!


在關於美軍的戰爭電影當中,美國大兵的床頭,總是少不了一張巨幅的《花花公子》雜誌的巨幅海報中插,那些大胸、大屁股、大長腿的兔女郎,總是佔據著美國大兵的業餘生活,還有他們的夢鄉……美國大兵甚至在他們的直升機上、吉普車上、坦克上塗上《花花公子》雜誌的兔頭形象。

我酗酒、暴食、看黃書、偶爾挪用戰鬥機:但我是個好兵!


到了越戰期間,當時派往越南的美國老兵們,甚至可以從士兵床頭的花花公子雜誌是幾月刊,看出這個士兵是什麼時候進入越南戰場的。士兵們定期交換“好貨”,也是家常便飯…

美軍在吃上也十分講究,特別是海軍:驅逐艦一般只能製作一些常規的燉菜和烤肉等食物,至於零食除了小賣部的口香糖、巧克力之外就沒什麼了。而大型軍艦上大多配備有汽水機等小型零食生產機,甚至還具有生產甜甜圈的能力。

至於冰激凌機,對不起,沒有!原因很簡單,這傢伙太費電了!其實吃不吃冰激凌吧也不那麼重要,但是物以稀為貴,冰激凌的身價就在軍中倍增。

我酗酒、暴食、看黃書、偶爾挪用戰鬥機:但我是個好兵!


唯一的例外就是航母!美國的大型航母配有冰激凌機,可以製作這種“高端食品”。因此美軍其他艦艇想方設法去航母上弄點冰激凌。

航母的指揮官眉頭一皺發覺了事情並不單純,於是他想了損招:

美軍航母在戰鬥當中勢必會有大量的友軍飛行員落水,而這些飛行員對於航母來說都是最為寶貴的財富。然後,航母上就出了一條規矩:

凡是能夠救回一名落水飛行員並送回原航母的,一名飛行員換20升冰激凌。

我酗酒、暴食、看黃書、偶爾挪用戰鬥機:但我是個好兵!


這可不得了了,無論有多大風險,前面有多少日本軍艦,美國驅逐艦都會衝在最前線,像救自己“親爹”一樣,瘋狂營救落水的友軍飛行員。

而且航母的指揮官,對於戰績不同的飛行員,給的懸賞價格還不一樣!創造最高“懸賞”的飛行員是美國企業號航母的航空隊隊長“殺手凱恩”,在二戰中以95升冰激凌的“身價”絕冠三軍!

我酗酒、暴食、看黃書、偶爾挪用戰鬥機:但我是個好兵!


然而,此舉讓駐紮在島上的海軍陸戰隊的飛行員感到不滿:都是飛行員,憑啥我們沒有冰激凌!

廣大吃貨的智慧是無限,陸航的飛行員們也做出了自己的冰激凌!只不過手法有點髒:

駐守於貝里琉的112海軍陸戰隊航空兵少校,利用他的座機成功製作出了冰激凌!堪稱美軍二戰“最牛發明”!

我酗酒、暴食、看黃書、偶爾挪用戰鬥機:但我是個好兵!


他們把飛機的副油箱進行改造,在副油箱外部開口並在中間加入可以由小螺旋槳帶動的攪拌器。這樣只需要在升空的時候掛上副“油箱”,裡面加上牛奶、奶油、雞蛋和可可粉就能製造出冰激凌了。還是巧克力味的!

剛開始這玩意屬於內部特供。不過,大量的燃料消耗引起了戰區司令部的注意。於是,這個方法被推廣到其他單位的同時,司令部也經常過來蹭冰激凌吃。

上學的時候經常聽老師說:好學生就是學習的時候會學,玩耍的時候會玩。

這句話套用在戰場上,道理可能也是類似的:打仗的時候拼命,休整的時候會玩!這才是好兵!

我酗酒、暴食、看黃書、偶爾挪用戰鬥機:但我是個好兵!


然後,李雲龍身中數槍倒地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