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國宣稱要發展核武抗俄 俄羅斯迴應:歷史上沒有 未來更沒有

某國宣稱要發展核武器 俄羅斯回應:歷史上沒有 未來更沒有

某國宣稱要發展核武抗俄 俄羅斯回應:歷史上沒有 未來更沒有

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網12月9日報道,烏克蘭駐北約前副代表彼得·加拉修克將軍在當地電視臺的直播中稱,要造自己的核武器,烏克蘭有技術、能組織、不缺錢。據他介紹,基輔不僅能造原子彈,還能造“成色十足”的核彈頭。

其實這並非是烏克蘭官員第一次提出要重新發展核武器。

某國宣稱要發展核武抗俄 俄羅斯回應:歷史上沒有 未來更沒有

2014年7月24日俄《觀點報》以“烏克蘭民族主義者向議會提交恢復核大國地位法案”為題報道稱,烏克蘭極端民族主義政黨“自由黨”議員23日向議會提交恢復烏克蘭核大國地位的提案,宣稱必須制定恢復烏克蘭核大國地位計劃,並儘快開始核武器研製工作。

俄羅斯“市場領導者”網站24日報道稱,烏克蘭內部要求恢復核大國地位的呼聲並非首次出現。早在今年3月克里米亞事件後,3名烏克蘭議員就建議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並要求烏克蘭單方面恢復必要的核武器生產。其中一名議員表示:“不管克里米亞局勢最終如何,我們未來都需要一個更強大的烏克蘭。如果你有核武器,沒人敢侵略你。我們放棄了核武器,因為美國、英國和俄羅斯曾達成協議,將確保烏克蘭的領土完整。現在烏克蘭有種強烈的感覺,就是我們或許犯了一個大錯。”

2014年9月14日,時任烏克蘭國防部長瓦列裡?格列捷伊聲稱,如果西方拒絕幫助烏克蘭,烏克蘭可能去製造核武器。他說:“如果我們今天不能捍衛烏克蘭,如果世界不給予我們幫助,那我們將被迫返回去製造這種能夠捍衛我們免遭俄羅斯打擊的武器。”

昔日的世界第三核武大國

某國宣稱要發展核武抗俄 俄羅斯回應:歷史上沒有 未來更沒有

烏克蘭是原蘇聯中4個擁有核武器的加盟共和國之一,另外3國為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白俄羅斯。四國獨立之初,為了保持核威懾能力,都準備保留部署在本國境內的核武器。其中,烏克蘭從原蘇聯的戰略武庫中共繼承了130枚SS-19和46枚SS-24型導彈,其境內共有約170個核彈發射井,成為世界第三大核儲備國。

但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壓力下,1992年5月23日,俄、烏、哈、白四國外長與美國務卿在葡萄牙的里斯本簽署議定書,烏、哈、白三國的所有核武器將在7年內銷燬,屆時,俄羅斯將成為獨聯體內唯的有核國家。

烏克蘭雖然簽署了里斯本議定書,但它在銷燬核武器的問題上卻另有算盤。1993年,烏克蘭就銷燬其境內的戰略核武器問題提出條件,認為這些戰略核武器是烏克蘭的財產,如果要轉移或銷燬,各國都應提供一定的保障,其中就包括所有核國家承諾不對烏克蘭使用核武器,並在有效利用拆除的核武器方面向烏提供幫助。

為了迫使烏克蘭放棄有核國地位,美國和俄羅斯沒有少花心思。1994年1月14日,俄、美、烏總統在莫斯科簽署了關於銷燬烏克蘭境內全部核武器的三方協議。根據協議,烏克蘭要在7年內將所有核武器運往俄羅斯銷燬。作為交換,美國將“購買”拆除核彈頭中的濃縮鈾供發電用,併為拆除核武器提供1.75億美元的補償,同時向烏提供1.55億美元的經濟援助;俄羅斯也同意烏克蘭按比例分享向美國出售濃縮鈾的收入;此外,烏克蘭還獲得了俄美的安全保證。

某國宣稱要發展核武抗俄 俄羅斯回應:歷史上沒有 未來更沒有

此後,烏克蘭開始逐步銷燬境內的發射井,並把卸下的1300枚核彈頭和600多枚巡航導彈的彈頭運往俄羅斯,加工成可供核電站使用的核燃料後再運回烏克蘭,這一工作在1996年基本完成。為了減少自己的核威脅同時遏制俄羅斯,美國還曾要求銷燬烏克蘭境內的核戰略轟炸機,但機關算盡的美國人卻被“棋高一著”的烏克蘭痛耍了一頓:烏克蘭不但照樣接受美國的資金援助,而且還把其境內的轟炸機做為

欠款抵償物交給了俄羅斯。

不可忽視的烏克蘭核潛力

豐富的鈾儲量

根據地質學家的判斷,烏克蘭鈾礦資源潛力佔世界探明鈾儲備的3%,佔全球產鈾國第十位。“如果考慮建立儲備的潛力,即A類和B類,則烏克蘭可排名世界第七。這標誌著該國很高的鈾開採。”據報道,烏克蘭有23個鈾礦,儲量超過20萬噸的。

雄厚的核電能力

某國宣稱要發展核武抗俄 俄羅斯回應:歷史上沒有 未來更沒有

烏克蘭目前共有四座運行核電站,共15臺核電機組,還有3臺機組正在退役,那就是切爾諾貝利的1、2、3號機組。烏克蘭目前運行的核電機組全部為俄羅斯的VVER反應堆技術。15臺核電機組中,有兩臺為80年代初期建造的VVER-440(40萬千瓦)小容量機組,其餘全部為VVER-1000百萬千瓦機組。總髮電能力13.835兆瓦,位列歐洲第四,僅次於法俄德。

強大的戰略導彈潛力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繼承了位於其境內的蘇聯國防工業,其中,“南方”結構設計局和“南方”機器製造廠是蘇聯最大的洲際彈道導彈研發機構和製造工廠。 烏克蘭危機發生前,按照俄烏政府間協議,烏克蘭一直對俄羅斯出售RS-20V“部隊長官”(北約命名為“撒旦”)重型洲際彈道導彈零部件並提供相關技術服務。

某國宣稱要發展核武抗俄 俄羅斯回應:歷史上沒有 未來更沒有

“部隊長官”導彈由“南方”結構設計局設計、“南方”機器製造廠生產,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洲際彈道導彈,是俄羅斯戰略火箭兵的現役裝備,也是俄羅斯陸基戰略核力量的骨幹。當年,烏克蘭放棄戰略核武器後,裁撤了其戰略火箭兵部隊,許多35歲~40歲的專業技術人才退役。現在,這些人中的大部分依然健在。此外,烏克蘭“南方”機器製造廠數以千計的工程師和技術工人擁有洲際彈道導彈的設計和製造經驗。據英國《簡氏防務週刊》披露,南方機械廠曾在亞努科維奇時代研製過代號“驚雷”的短程戰術導彈,性能堪比俄“伊斯坎德爾”導彈。

因此,從人才、技術儲備和相關工業基礎設施角度看,烏克蘭完全有能力恢復其陸基戰略核力量,有能力製造洲際彈道導彈或陸基機動型彈道導彈,有成為戰略核武器大國的潛力。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但是研發和製造戰略核武器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遠非一般國家所能承擔。以烏克蘭目前所處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局勢判斷,更是難上加難。

烏克蘭前戰略火箭兵副總參謀長維克多·葉欣認為,烏克蘭發展戰略核武器要從“零”開始,這主要體現在核彈頭方面。即使蘇聯時期,烏克蘭領土上也沒有專業的核彈頭研發和製造單位,也不具備自主研發核彈頭所需的基礎設施、試驗場和經費支持。

烏克蘭領土上沒有核試驗場,而烏克蘭政府如果進行核武器試驗,必將引起國際上的軒然大波,將面臨極大的壓力。據葉欣估計,恢復和研發戰略核武器所需費用不會少於3年的烏克蘭國家預算,烏克蘭目前沒有這個經濟實力。此外,研發和製造戰略核武器需要時間,即使烏克蘭從現在開始恢復和研發戰略核武器,也需要10年~15年。

雖然烏克蘭將軍認為美俄關係緊張,美國不會制裁烏克蘭,所以烏克蘭不怕制裁。以烏克蘭的核潛力一旦放開了烏克蘭將很快成為新興的核武大國。某國和伊朗的核問題都已搞得美國焦頭爛額。此外烏克蘭一旦擁有核武必然會改變地緣政治,周邊國家不會允許烏克蘭發展核武器,鄰國也會把烏克蘭看成麻煩製造者。因此烏克蘭叫囂發展核武器如同飲鴆止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