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走不出的“怪圈”

前幾天,榮耀發佈了旗下的magic二代——榮耀magic2。這篇文章我們不對手機進行討論,通過這次的手機發佈會我們來談談國產手機走不出的“怪圈”。

自2011年10月04日iPhone4s的發佈後,國產手機都進入了一個怪圈,這個怪圈涉及到“命名”、”設計“、”硬件“。當年的iPhone4s發佈之後,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當屬當時的小米1S。中國網友調戲雷軍為”雷布斯“,因為作為小米的創始人,小米從miui到手機的設計,命名幾乎都是以蘋果公司為參考。

國產手機走不出的“怪圈”

iphone4s

到了2012年iPhone5的發佈,蘋果公司為了解決上一代產品遺留下來的信號門問題,在手機留了兩條“天線”,這種白帶設計也成為了國內廠商解決手機信號問題的成品方案。

2013年的iPhone5S最引人矚目的就是搭載了全新的touchID,可以實現手機的解鎖、支付等功能。自此之後,國產手機也開始了“指紋化”,指紋成了當時國內所有手機廠商最大的賣點。

大小機型、土豪金、取消耳機孔。。。。。。。總而言之,每年的iPhone新機都是下一代國產機的風向標。在處理器、內存、系統等方面,我們可能短期內無法實現自主,但是為什麼在功能方面我們國產手機永遠都是跟隨著蘋果公司?

如果國產手機廠商還在跟隨著iPhone的腳步,那麼我想國產手機很難像三星和蘋果能夠面向全世界。我希望我們的產品能夠有自己的名字,而不是蘋果有了AirPods,我們就馬上出個XXXPods;希望我們能有自己的設計,而不是蘋果出了個醜的出翔的劉海屏就跟著在那裡出各種寬窄各異的劉海屏。

第一次寫文章寫的有點亂,大家將就點看吧,歡迎大家評論區一起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