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公交墜江:規則意識“方向盤”不可失控

重庆公交坠江:规则意识“方向盘”不可失控

■ 觀察家

一次口角與拉扯,15條人命,這個本不該畫上等號的等式,給人以巨大的失衡感,更留下了深刻的教訓。

連日來,重慶萬州公交墜江事故的動向,牽動著無數人心。就在昨天上午,當地公安機關在調取監控和走訪調查還原事發情形的基礎上,通報了事故發生經過。

根據通報,乘客劉某在乘坐公交車過程中,因未及時下車、事後要求在非站臺處下車遭拒,與司機冉某發生爭吵,之後二人由互罵上升為拉拽抓扯。這致使車輛失控越過中心實線,與對向正常行駛的紅色小轎車相撞後,衝上路沿、撞斷護欄墜入江中。

公交墜江竟是“一場司乘糾紛引發的悲劇”,這大概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事故發生後,人們基於“亡羊補牢”的心理欲求急切地執果索因,卻沒想到,直接原因竟指向了看起來最尋常不過的司機乘客糾紛。

這麼庸常瑣碎的起因,那麼慘重可怕的後果,其間巨大的落差,讓人難以接受和釋懷。一次口角與拉扯,15條人命,這個本不該畫上等號的等式,也必然給人以巨大的失衡感。二者以“前因後果”的形式呈現在這場猝不及防的災禍中,只會讓人在扼腕痛惜之餘,連呼“太不該”:涉事乘客劉某太不該撒潑式滋事,司機冉某太不該在駕駛過程中跟人拉拽。

如今,二人已為自身過失付出了沉重代價,逝者已矣,再多評判也只是事後臧否。但逝者安息之餘,生者仍需警醒,其警示價值需要被梳理和總結。

現實中,司乘衝突並不罕見。就在這兩天,北京市豐臺區警方還通報,10月29日上午,678路公交上,57歲女乘客鄧某坐過站後,因要求司機停車遭拒,突然用手提的整箱牛奶擊砸司機手部,司機躲閃中公交偏離正常行駛方向,緊急剎車後,仍與左側車道小轎車發生剮蹭。對這類情節,公眾並不陌生。

在萬州公交墜江事故中,乘客劉某、司機冉某大概也不會想到,他們二人的衝突會釀成嚴重慘劇,從起於戾氣的對罵、拉扯,到踏上不可挽回的不歸路,這悲劇鏈條來得太“不講道理”。

但正如凱爾泰斯對“暴行”的闡釋那樣,人們往往只看到悲劇的後果,而忽略了悲劇被製造時的輕率。看起來,失控的是那輛公交,實則是他們的心智——哪怕他們中的一人稍微遵循法規、有些剋制,悲劇也不會來得這麼輕易。

本質上,這起事故是規則意識進化不完全的“衍生品”,是人際內耗和互掐的結果。讓公交失控墜江的,表面上看是司乘拉拽,實則是衝突背後的致命情緒。

而要避免悲劇重演,無疑需要截斷司乘矛盾生成鏈條和衝突升級路徑:在網上,有人認為,應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加裝司機護欄,將司乘適當隔離;還有人認為,將“情緒管控”納入教育課程……這些不乏參考價值。

從執法層面講,還有必要嚴格對“搶奪公交方向盤”等行為的執法標準——“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本就屬於“危險犯”,只要對法益構成威脅,該刑拘就刑拘,而不能用“隨意化裁量”削弱法律嚴肅性,以更好地保障公共安全;對公交公司來說,則需要結合司機情緒狀態量表等,採取干預措施進行及時的壓力排解和情緒調適。

重慶公交墜江事故,令人扼腕痛惜,而我們越痛越應汲取其教訓:很多時候,社會的安全感來自於戾氣抑制力度與風險把控強度。要讓公共安全的“車輛”免於失控,最關鍵的,還是讓規則意識“方向盤”不失控。

□仲鳴(媒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