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業主的全機械化施工夢想,我已經虧的只剩下底褲!

21世紀初,70%以上的隧道是用鑽爆法建成的,因

鑽爆法具有經濟高效和地質適應能力強等優勢,在我國的隧道建設中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然而隨著國家對基礎建設施工標準(如環保要求、能耗要求、安全質量要求等)的不斷提高,以及在人工成本不斷增長的形勢下,施工全機械化被業主提到了一個全新的戰略高度。

比如開挖要求用全電腦三臂鑿巖臺車,安裝拱架要用多榀拱架預拼裝安裝臺車、噴漿要用昂貴的溼噴機械手、掛防水板要用全自動防水板鋼筋一體化鋪掛臺車等、自行式液壓仰拱棧橋、全斷面封閉溫控養護臺車、智能二襯臺車等,這一全套下來五、六千萬沒了。

當然了,對於施工全機械化這個未來的大趨勢我們不反對,但是我們也不提倡在全機械化施工條件還不具備的情況下,為了追求所謂形式上(面子上)的機械化而一哄而上盲目實行機械化。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全機械化雖然是將來的一個趨勢,但是對於某些施工領域機械化卻並不是萬能的哦,

比如隧道施工中常被大家拿出來炫耀的三臂鑿巖臺車很多施工單位為了業主的機械化夢想,勒緊褲腰帶買了上千萬的三臂鑿巖臺車放洞門口,只是為了迎接業主的檢查拍照,只是為了業主的機械化夢想,只是為了證明業主機械化思路是對的。而對於施工單位呢?在如今同質化及競爭激烈的時代,買上千萬的鑿巖臺車當擺設只是為了被迫證明自己的機械化施工水平高人一等

相比於三臂鑿巖臺車這個新技術、新設備來說,傳統鑽爆法在中國的這個山嶺隧道施工中使用了這麼多年,實際上各方面(配套設施、技術、經驗)都已經非常成熟了。在秦嶺隧道、雅康高速二郎山等特長隧道施工中可以說已經達到了一個頂尖的發展水平。人家也沒有采用三臂鑿巖臺車,而是使用的鑽爆法硬生生的提升了施工效率,也創下了很多施工奇蹟

為了業主的全機械化施工夢想,我已經虧的只剩下底褲!

那麼通過這幾年,一些項目的使用及反饋,我們總結了三臂鑿巖臺車相對於傳統鑽爆法的一些優缺點:

三臂鑿巖臺車的優點(全液壓、全電腦)

為了業主的全機械化施工夢想,我已經虧的只剩下底褲!

  • 鑽孔速度快

三臂鑿巖臺車單孔打孔作業時間為2~3分鐘左右,而人工鑽孔則要12~15分鐘左右。液壓鑿巖臺車比氣動鑿岩機的鑿巖速度快50%以上,總體施工進度比人工開挖快30%以上。可以實現多孔同時推進,一次成多孔,大大減少鑽孔時間,同時因鑽桿定位迅速準確,而且不需要搭建輔助工作平臺,這樣可以大大節約非鑽孔時間。並且在鑽孔的同時,邊鑽孔邊裝炸藥,可以縮短工序銜接的時間。對於整個開挖作業來說,三臂鑿巖臺車使得每循環開挖時間由原先的約4h降到現在的約2.5h

  • 減人工

以一般Ⅱ、Ⅲ級圍巖全斷面為例,傳統的人工打鑽的話需要18~20人左右,而三臂鑿巖臺車只需要7人左右(操作手3人,機修2人、輔助人員2人)。

  • 功能多樣性

三臂鑿巖臺車除了鑽進開挖外還可以施作超前小導管、系統錨杆、超管管棚、注漿等功能。可以不同角度鑽進,而人工手持風鑽需要藉助多功能臺車操作但仍有很大的限制,操作角度不易調整。鑿巖臺車不僅可以用於5~30m超前探孔施工,增強了該設備應對不良地質的探測能力,還可以注漿鑽孔,通過更換配套直徑鑽頭,可靈活施作小導管,鑽孔角度操作範圍大。

  • 安全性能高

由於人工手持風鑽離掌子面很近,人員多且密集,因此隨時都存在落石的危險。而三臂鑿巖臺車操作室則距離掌子面較遠,且人員密度小,加上三臂鑿巖臺車操作平臺上設有安全頂棚,可防止落石傷人和其他突發性危險,更有效的保證現場操作人員安全。

三臂鑿巖臺車(全液壓、全電腦)的劣勢

為了業主的全機械化施工夢想,我已經虧的只剩下底褲!

  • 設備購置費用較高

目前國內除鐵建重工以及個別企業也有生產外,基本靠進口,拿一臺進口三臂鑿巖臺車來說,他們的全液壓產品不僅購置費用單臺均在700萬元以上全電腦的要近1000萬),而且配件費用也很高,而且很多配件的通用性也不高,所以造成後期使用、維護費用很高比如鑽桿、鑽頭、液壓油管等,需使用質量好的廠家配件,型號要配對,否則容易耽誤施工而一套手氣鑽僅需3500左右對於較短的隧道,鑿巖臺車極不划算,通常在2500m以上的隧道才會把鑿巖臺車納入考慮範疇。

  • 需要專業的操作人員、維護人員

全電腦鑿巖臺車的控制系統為計算機控制系統,其操作界面均為英語。且計算機控制系統設備的報警裝置較多,稍有操作不當,就會發出警報。對於這些警報,如果維護人員和操作人員一時難以對故障作出判斷,就會發生停機的情況。

除了上面這些對於機械操作層面的要求外,還有施工方面的經驗要求。因為鑽爆設計人員是集爆破專業、岩土專業、鑽爆法的布孔圖設計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技能人才。所以鑿巖臺車雖然體現出其先進性,但也對操作人員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你必須要懂與工程機械相關的英文,而且還要對計算機控制、液壓系統、鑽爆經驗等各方面的知識要廣泛深人的瞭解

那麼你上哪裡去找這樣的人才,即使有這樣的全能型人才,那對於工資的要求則相當高,一方面你根本請不起,另一方面人家可能也不願意幹這種苦活。那怎麼辦?只有自己培養,但是你自己培養的話不僅成本高,而且週期長。正是基於這些原因,在我國目前很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電腦鑿巖臺車智能化施工。

  • 適用範圍較小

三臂鑿巖臺車適用於Ⅲ、Ⅳ及部分Ⅴ級圍巖地段的全斷面開挖施工,因為當採用臺階法開挖的軟弱圍巖(Ⅳ級、Ⅴ圍巖)受機械條件本身的制約(機械長度長17米,佔用臺階長度過長),安全步距難以保證。

而手風鑽開挖幾乎適用於任何可以鑽爆的圍巖。並且在小斷面、短隧道、圍巖地質較差的施工條件下的優勢更是凸顯

為了業主的全機械化施工夢想,我已經虧的只剩下底褲!

  • 雙方成本對比

當然了 ,上面從各個方面對比了傳統鑽爆法和三臂鑿巖臺車的優劣,但是說一千道一萬,對於施工單位來說最後還是要回歸到成本這塊,那麼咱們就從大數據的統計來看下:

為了業主的全機械化施工夢想,我已經虧的只剩下底褲!

那麼對於一些使用過鑿巖臺車的項目進行的一個數據統計,為什麼我們這裡數據用的是一個範圍,而不是某個具體的數值,是因為單個數值具有偶然性,說明不了問題。那麼從上表大家可以看出,三臂鑿巖臺車除了在電費、人工費上具有優勢外,其餘的部分目前還是傳統鑽爆法的天下。而從整體成本來看,目前傳統鑽爆法還是要優於鑿巖臺車。

為了業主的全機械化施工夢想,我已經虧的只剩下底褲!

通哥解讀

看完了上面數據的直觀的對比,也許有人疑惑了,既然三臂鑿巖臺車目前的優勢還不是很明顯,那為什麼還有項目願意花大價錢購買呢?這裡我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在投標的時候,對於機械設備有硬性的要求,必須要有三臂鑿巖臺車等,所以很多時候施工單位為了取得項目,不得不買

2、為了某些領導的好大喜功而喊出的機械化口號、為了領導的機械化面子,明知最後會成為擺拍的道具也要硬著頭皮買,因為在中國工程領域,業主和領導的面子最大,你幫領導掙了面子,工程款或者是以後你的工程路才好走

3、由於機械化的大趨勢,目前媒體上的報道基本上都是正面的,包括使用單位,也跟著一起配合。因為即便自己買的上千萬的設備放在洞門口淪為擺拍的道具,但是別人來採訪或者是參觀時都說好用,畢竟這是自己花大價錢買的,流著淚也要說好啊

4、安全性是一個主要的原因。你出一起塌方事故,那多少錢也不夠你賠的。所以這個不確定因素是很多單位使用鑿巖臺車的一個原因。

5、現在的人工成本越來越高。可以這樣說,雖然目前人工開挖還暫時具有成本優勢,但是這個優勢正在減弱,而隨著鑿巖臺車的價格越來越低,其優勢也在慢慢凸顯,所以有些施工單位也會提前練手。


為了業主的全機械化施工夢想,我已經虧的只剩下底褲!

施工單位虧的只剩底褲

一、設備價格高昂+低價中標

上面我們已經提到了,你要實行全機械化施工,那整個這一套裝備沒個五六千萬是下不來的。因為你三臂鑿巖臺車一般全斷面都是兩臺同時操作,否則效率根本達不到,然後還得備用一臺。其他的設備你基本上都要按照兩臺來考慮。

但是這麼高昂的代價,對於施工單位來說怎麼辦呢,錢從哪裡來呢?因為你工程量清單這塊又沒有單獨設備的金額,而且現在項目基本上都是低價中標,相當於給施工單位一個泥碗的價格,卻要施工單位造個金碗出來,咋可能呢

二、圍巖變化、機械化故障率頻發等影響進度

因為大家要知道,隧道施工作業面單一,且是循環作業,所以每個工序的銜接非常重要,這也就導致了單個循環作業時間要求高。只要你某道工序時間耽擱了,那麼後面的工序就無法進行。

那麼對於全機械化施工,首先設備的故障頻發就會導致施工中斷,你一旦中斷,就要重新組織人工開挖。

其次隧道施工的都知道,隧道工程的設計情況和現場實際情況會有出入,比如設計是Ⅱ、Ⅲ級圍巖,但很多時候現場實際是Ⅳ、Ⅴ級軟弱圍巖,那這種情況下鑿巖臺車就無用武之地,而作為施工單位我還是要切換到傳統鑽爆法

所以不管是因為設備故障,還是圍巖變化,都會導致停工,然後需要切換到人工開挖,那你停工造成的損失,加來回切換的時間成本,再加你需要備用的這部分工人的成本,導致了施工單位的嚴重虧損。

三、檢查、停工、擺拍、勞民傷財、工人苦不堪言

我們都知道,現在幹工程和以往不一樣了,現在隔三差五的就來檢查,毫不誇張的可以說三天一小檢、五天一大檢。每次檢查之前,施工單位就要早早的從隔壁標段打聽檢查團到哪了,然後把掌子面在幹活的開挖班工人撤下來,把三臂鑿巖臺車開到掌子面擺出幹活的樣子,準備迎檢。等檢查完、擺拍完,接著又把鑿巖臺車撤出來停到洞門口,然後再叫開挖班的工人繼續回到掌子面繼續人工打鑽。

就這樣來回停工檢查加不停折騰,各種形式主義勞民傷財不說,還弄的打鑽工人怨聲載道。因為一來,人家本來在幹活,現在停下來等你檢查,衣服褲子都是髒的、溼的,如果繼續穿著渾身難受,如果換一套,那還要回工棚,麻煩的很。

二來我們都知道對於開挖班工人來說一般都是承包的,相當於是多幹一米,就多掙一米的錢,你耽誤他一個循環,就影響人家的收入,這是他們最無法接受的

所以高昂的設備價格+故障率頻發+配件的高要求+操作人才的稀缺+使用範圍的侷限性+停工檢查、形式主義擺拍+來回折騰+低價中標導致了鑿巖臺車利用率低下,也導致了施工單位虧的只剩底褲!

通哥建議

上面我們說了,我們不反對施工全機械化,我們鼓勵使用全機械化施工。比如對於一些國家重點項目,工期要求緊、資金充裕、條件允許的,你也可以大膽嘗試全機械化施工,甚至TBM盾構施工但是前提是你要給施工單位有足夠的造價

1、你要全機械化施工,那麼你所有的設備都要按照機械化的要求去配套。比如你全斷面上三臂鑿巖臺車3臺,兩臺施工,一臺以防故障而備用。其他的設備同樣需要雙備份來配套,以防隨時停工,另外你的設備維護也要按照雙份的體量來準備。

那麼你工程造價這塊要把高昂的設備費用考慮進去,而不是光要求施工單位要上這個、上那個,但是工程造價反而越來越低

2、如果說根據目前的現狀,還達不到全機械化施工條件的,可以先考慮半人工半機械。比如對於溼噴機械手這塊還是不錯的,因為大部分溼噴機械手(比如五新隧裝)的,經過了一系列的改良及國產化後,比較貼近現場使用環境,且價格也不高,所以比較適合半人工半機械的配套方式。


為了業主的全機械化施工夢想,我已經虧的只剩下底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