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詠癌症去世到六旬夫妻開共享“抗癌廚房”15年,如何過會快樂

李詠的妻子發微博稱:李詠癌症去世,年僅50歲。

從李詠癌症去世到六旬夫妻開共享“抗癌廚房”15年,如何過會快樂

李詠曾經非常的紅,他那具有辨識性的臉和特別的主持風格令人印象很深,後來說是移民去美國享受生活了,原來是去治病,可惜仍然這麼年輕就離去。

聽到這個消息,首先的感受是,健康最重要,因為許多時候有許多的錢也救不了命,打開頁面,另外一則報道引起了我的注意:六旬夫妻醫院旁開“抗癌廚房”15年,炒菜1元煲湯2元用水免費。

從李詠癌症去世到六旬夫妻開共享“抗癌廚房”15年,如何過會快樂

病人家屬在做飯

這個“抗癌廚房”在江西省腫瘤醫院旁邊,一條灰暗老舊的巷子通往城中村。每天清晨5點到晚上8點,近20個煤爐在這條3.5米寬的過道中熊熊燃燒,翻炒出天南地北的口味。

這個遠近聞名的“共享廚房”,基本款炊具都已齊備,幾百號人拎著食材和佐料來此輪番掌勺。由於烹製的都是腫瘤醫院的“病號飯”,被人稱為“抗癌廚房”。

從李詠癌症去世到六旬夫妻開共享“抗癌廚房”15年,如何過會快樂

萬佐成與熊庚香

這個露天廚房的經營者,是一對六旬夫婦,萬佐成與熊庚香。他們2003年開始在此賣早餐,偶然的機會,有人向他借爐子熱飯菜,他發現許多人有這個需要,就搭起了這個共享廚房,供大家使用,只收取最基本的費用,沒有從中掙錢,就是為大家提供方便。

萬佐成與熊庚香本來可以“享清福”,卻仍是365天守在這條小巷中,添煤洗鍋,搞衛生,掃地、刷鍋,忙個不停。

萬佐成說:“能幫助人,我們心裡高興。我和老伴會一直幹下去,直到幹不動為止。”

成佐成夫婦的做法感動了許多人,有人想給他們捐款,有人想幫他們改善環境,都被拒絕了。萬佐成說:“我們就看得比較開了嘛,人活在世上,爭權奪利也沒有多大的意思,健康就是財富。只要不得病,能夠比較開心,就可以的。”

他還說:“我覺得錢多也沒什麼意思,我從小就不用什麼錢的,我也不吃什麼不穿什麼的,出來幫個人,我真的就感到開心。”

從李詠癌症去世到六旬夫妻開共享“抗癌廚房”15年,如何過會快樂

牆上的電話與留言

名人與普通人,有錢人和沒有錢的人,誰更快樂呢?

有句話說:有錢未必能買到快樂。有人說這是雞湯,但事實上呢?

許多人不斷地追求更多的錢與權,卻沒有意識到,他們只是讓自己一直地陷在焦慮中。

有許多錢的人,就比其他人快樂麼?答案是不一定。調查結果也顯示,錢到了一定的時候,快樂的感受並沒有與擁有多少錢成正比。

有個錯誤的認知就是,我們看著別人很快樂,是因為有許多錢。你還以為,你這麼不快樂,是因為沒有錢造成的。

你不是他人,你根本無法真正地知道對方的感受與體驗,你的認知常常是受某些媒體的引導,某種流行的程式所刻畫,所以你認為好身材、漂亮臉蛋就能非常快樂,住大房子,開名車就非常快樂……你還受父母和身邊人的誤導,結婚就會快樂,生個孩子就好了,一個不行就生兩個……只要擁有這種那種條件,你就會非常快樂,再怎麼不濟也比現在快樂。

只有你自己知道,當你從沒有到擁有,你也未必就從此幸福快樂了。你還是會快樂,但就快樂那麼一剎那。

從李詠癌症去世到六旬夫妻開共享“抗癌廚房”15年,如何過會快樂

漲工資時,發獎金時,快樂了一分鐘,拿著這筆錢去和同事吃喝,快樂了一小會;結婚時,快樂了一會兒,然後會因為忙碌而疲憊,因為彼此某些方式不一致的慪氣,因為其他的一些事情而不開心……生了孩子開心了好一陣,然後因為孩子哭鬧覺得煩躁,因為養育方式分歧爭吵,因為疲憊而爭吵……

所以,想要更多的快樂,除了找到並且多做一些讓自己快樂的事情之外,就是讓自己學會接受不快樂,接受任何感受都不會永駐這個事實,讓自己好好地體驗快樂,不去固著在痛苦中,感覺上,就沒那麼痛苦了,快樂就多了一些。

每個人有自己的活法,能讓自己活得開心快樂是一種能力,有許多的錢或者沒有,都有辦法讓自己能活得開心,是真正的大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