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的六本書,推薦給你

我喜歡讀書,理由卻很簡單,過著平凡的生活,想看看古往今來人們的所思所想,看看無奇不有的大千世界,看看人性的光輝與黑暗,看看人世間的苦樂與悲歡。

這是我喜歡的六本書。

我喜歡的六本書,推薦給你

哲學,哲學書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意味著枯燥難懂,黑格爾,康德的書晦澀到極點,令人望而生畏,但是我們需要哲學,青年馬克思說,“沒有哲學,我就不能前進。”哲學是其所處時代精神上的精華,能決定時代的精神高度。

讀《蘇菲的世界》也是偶然,在圖書館隨便翻翻書,看到第一頁,“你是誰?在某個時刻事物必然從無到有”,簡單得兩句話,讓我陷入了思考,激起了我的極大的興趣,此書深深吸引了我。

《蘇菲的世界》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西方哲學知識,作者巧妙把哲學知識嵌進小說之中,通過來信對話的形式揭示了自然派哲學家,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笛卡爾、洛克,康德,黑格爾,馬克思,佛洛伊德等西方主要哲學家的思想,並配以當時的歷史背景加以解釋。於剛剛接觸或從未了解哲學課程的人來說,此書是最為合適的入門書之一。

本書最大特點作者將哲學基本思想用最淺顯的語言表達出來,而不是深奧難懂的哲學語言,簡潔,凝練的筆調融入小說情境,使人輕鬆愉快閱讀的同時,學到了哲學知識。

哲學使人生命從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而進入覺悟之境,這是我們凡夫俗子不能達到的境界,我們處在時間和空間的交叉點上,作為瞬息和有限的存在物,卻嚮往永恆和無限,註定不能達到目的,而永遠只能在路上,在路上痛苦和愉快思索著,這也是哲學philosophia (蘇菲)這個詞的本義,愛智慧。

我喜歡的六本書,推薦給你

中國人素有“經商看胡雪巖,當官看曾國藩”說法,但世面上關於曾國藩的著述大多淪為成功學的論調。這種書迎合了市場,卻是如假包換的垃圾書。

《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不僅講述了曾國藩跌宕起伏的一生,同時也揭露了曾國藩諸多不為人知的方面:一生遭遇過的五次重大挫折;與左宗棠的糾結和情誼;一生收入與支出;如何看待風水、相面、算卦和天命等,還原一個真正的,全面的曾國藩。曾國藩不僅僅是一個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他首先是一個人,是一個生活在柴米油鹽中的人,是一個終生掙扎、糾結、衝突和矛盾的人。

作者的表述都是建立在第一手資料上,歷史細節也是本書的一大特色,比如曾國藩的賬單,收入和開支的詳細情況,這樣更能真實認識曾國藩這個人物,而不是某些書“從整體上、宏觀上把握一切,卻缺乏嚴密細緻的推理過程”,對曾國藩的讚揚和批評都沒有紮實的理論依據。

他清正廉潔,體恤民情,卻也收受賄賂,建立小金庫公款吃喝、送紅包。

他睜眼看世界,積極學習西方技術,卻也篤信風水和天命。

他厭惡腐朽的官僚,卻又和同僚保持親密關係,為此不惜走“夫人路線,

他觀念開放,重視子女的教育,兩個兒子一個是數學家,一個是外交家,他也包辦婚姻,親手斷送五個女兒的幸福。”

有人說曾國藩是落後腐朽的傳統官僚,有人說他是近代第一聖人,在中國特色體制社會生存哲學,微妙而複雜的“潛規則”下,我們看到了一個靈魂痛苦而無奈的選擇。

中國人喜歡造神運動,神一旦被推到就成了鬼。這個世界上沒有神,也沒有鬼,都是活生生的人。

我喜歡的六本書,推薦給你

金庸的武俠小說風靡全球華人世界,“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眾多武俠小說,精彩紛呈,《天龍八部》的“眾生皆苦”;《射鵰英雄傳》的“為國為民”;《神鵰俠侶》的“情為何物”無不令讀者愛不釋手,如痴如醉。我更愛《笑傲江湖》,作者寫了政治,人性和自由。

《笑傲江湖》中以五嶽劍派與魔教的鬥爭為主線,左冷禪,嶽不群,任我行有稱霸武林的野心,華山派令狐沖生性豁達不羈,被青梅竹馬的師妹拋棄後,結識了魔教任盈盈,二人志趣相投,經歷了世間的霸權紛爭,令狐沖與任盈盈終於知音共賞,從此笑傲江湖。

金庸在《笑傲江湖》後記裡寫道“我寫武俠小說是想寫人性,就像大多數小說一樣,這部小說通過書中一些人物,企圖刻劃中國三千多年來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現象。影射性小說並無多大意義,政治情況很快就會改變,只有刻劃人性,才有較長期的價值。不顧一切奪取權力,是古今中外政治生活的基本情況,過去幾千年是這樣,今後幾千年也是這樣”

那些熱衷權力的人,做了權利慾望的奴隸,左冷禪,嶽不群,任我行無不是如此。“君子劍”嶽不群,為了至高的權利,不惜殘害自己徒弟的生命,毀掉女兒的幸福,嶽不群的自宮,權利慾望扭曲了人性達到了極點。

主人公令狐沖對所謂“正派人士”的作風心灰意冷;他同樣反感日月神教專制,教主皇帝式霸道的作風,堅決拒絕加入日月神教。令狐沖追求的是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書中寫到“令狐沖默然,一陣北風疾刮過來,不由得機伶伶的打了個寒噤,說道:“人生數十年,但貴適意,卻又何若如此?左冷禪要消滅崆峒、崑崙,吞併少林、武當,不知將殺多少人,流多少血?”

令狐沖無意於追求社會地位和事業成功,而致力於經營一種非功利的自由自在人生”,令狐沖最終實現瞭解脫,歸隱田居,過上了不為物役、風流超然的生活,這是莊子“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的理想人生境界的體現。

我喜歡的六本書,推薦給你

中國四大名著,《三國演義》講英雄政治軍事鬥爭;《水滸傳》講好漢逼上梁山;《西遊記》講師徒三人神話世界裡的取經路;《紅樓夢》講寶黛的愛情悲劇。四大名著內容豐富,情節曲折,思想深刻,影響了一代代中國人。《浮生六記》沒有眾多形象鮮明的人物,沒有宏大的場面,記載內容多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柴米油鹽,然而這本書卻深深吸引了我。

《浮生六記》“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詩《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中“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浮生六記》是清代沈復著的自傳體散文,共六卷,每卷皆有小題,依次是《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道》。平凡而又充滿情趣的家居生活,浪遊各地的所見所聞,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陳芸情投意合,想要過著布衣蔬食的普通生活,禮教的壓迫和貧困生活的煎熬,理想破滅,本書文字清新率真,無雕琢藻飾痕跡,情節伉儷情深,始於歡樂,終於憂患,飄零他鄉,悲切動人。

真與自然是本書的一大特色,後人品論說“閨房燕暱之情意,家庭米鹽之瑣屑,家常言語,反若有勝於宏文鉅製者,此無他,真與自然而已。言必由衷謂之真,稱意而發謂之自然”

我還記得初中時學的第一篇古文《童趣》,便出自這“閒情記趣”。《童趣》——“餘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書中芸娘更是成為文學上經典人物,芸的可愛恐不在於其母性,也不在於其女兒性,而在於其獨有的妻性,芸的妻性有柔媚和順,溫婉秀麗,品貌兼備,知書識理,才思雋永,伶俐乖巧,吃苦耐勞,聰明能幹,寬容大度,林語堂對她有著高度的讚賞“芸,我想,是中國文學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

芸之死,是全書最感人的片段之一,“嗚呼,悲莫悲兮生別離,況死別乎?“芸乃執餘手更欲有言,僅斷續疊言‘來世’二字,忽發喘,口噤,兩目瞪視,千呼萬喚,已不能言。痛淚兩行,涔涔流溢。既而喘漸微,淚漸幹,以靈縹緲,竟爾長逝!時嘉慶癸亥三月三十日也。當是時,孤燈一盞,舉目無親,兩手空拳,寸心欲碎。綿綿此恨,曷其有極.

我喜歡的六本書,推薦給你

《一代宗師》拍出了中國文化的韻味,整部電影以一種幽暗的色調,內斂且含蓄地反映了中國武學的最高境界。“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的唸白,更是值得長久回味。這部電影導演王家衛,編劇是徐皓峰。

徐皓峰,當今“硬派武俠小說第一人”,任教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曾出版紀實文學《逝去的武林》,長篇小說《道士下山》。2011年自編自導並親自擔任武術指導的影片《倭寇的蹤跡》入圍威尼斯電影節、釜山電影節、臺灣金馬獎。

《刀與星辰》是我非常喜歡的影評集,收錄了徐皓峰27篇文章,涉及二十餘部電影,其中大部分是武俠片。《刀與星辰》“刀”是武士的兵器,而“星辰”則是懷有高蹈理想之文人所仰望的精神家園,他談電影,卻從來不只是談電影,還一定要談文化,談價值觀,談精神境界,作者文筆犀利,觀點獨到,自成一格。

他對諸多武術門派的招式、套路都是瞭如指掌,表現在影評、劇本和鏡頭裡均是準確到位;他長期浸淫於傳統文化,並對電影史有一番系統的鑽研,所以對於武俠電影他有深刻而獨到的見解。

武俠就是願望,民眾口頭創造武俠故事來抒發心中不平,由於講得多了,造成一個俠客遍地的生活幻像,只有最底層的人才信以為真,而對權貴則毫無約束力。君不見,清末時的頂尖高手們多在王府供職,八卦掌和太極拳都是得到了王爺們的支持,方開宗立派。武俠故事中的天理人心,在現實中蹤跡全無,懲惡揚善只是個無望的假想。因為是公然的謊言,所以難以滿足大眾,於是俠客們的對手,從貪官汙吏土豪劣紳,變成了內鬥,武俠與武俠之間的對壘。

武俠不過是中國人的精神鴉片。

我喜歡的六本書,推薦給你

為什麼正直,勤勞,誠實,按規矩辦事的人,在社會上卻屢屢碰壁?為什麼與人為善,真誠待人卻受人欺負?為什麼表面衣冠楚楚,背後禽獸不如的人,卻能安享富貴,名利雙收。

吾自讀書識字以來,見古之享大名膺厚實者,心竊異之。欲究其致此之由,渺不可得:求之六經群史,茫然也;求之諸子百家,茫然也;以為古人必有不傳之秘,特吾人賦性愚魯,莫之能識耳。窮索冥搜,忘寢與食,如是者有年。

偶閱《三國志》,而始恍然大悟曰:得之矣,得之矣,古之成大事者,不外面厚心黑而已!三國英雄,曹操其首也,曹逼天子,弒皇后,糧罄而殺主者,晝寢而殺幸姬,他如呂伯奢、孔融、楊修、董承付完輩,無不一一屠戮,寧我負人,無人負我,其心之黑亦云至矣。次於操者為劉備,備依曹操、依呂布、依袁紹、依劉表、依孫權,東竄西走,寄人籬下,恬不知恥,而稗史所記生平善哭之狀,尚不計焉,其面之厚亦云至矣。又次則為孫權,權殺關羽,其心黑矣,而旋即講和,權臣曹丕,其面厚矣,而旋即與絕,則優有未盡黑未盡厚者在也。諸葛武侯天下奇才,率師北伐,志決身殲,卒不能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王佐之才,固非厚黑名家之敵哉!”

這是《厚黑學》中片段,讀起來痛快淋漓,振聾發聵,驚醒夢中人。此書民國初期李宗吾於1917所著,宣揚臉皮要厚如城牆,心要黑如煤炭,這樣才能成為“英雄豪傑”。

厚黑學的作者李宗吾其為人正直,為官清廉,長期從事教育工作,幾十年間,他目睹人間冷暖,看透宦海浮沉。書中總結求官六字真言:空、貢、衝、捧、恐、送。翻譯成大白話就是:啥也不幹、見縫插針、吹吹牛皮、拍拍馬屁、抓點把柄、送送禮物

。如此一來,官就能到手了。官到手了,李宗吾總結了做官六字真言:空、恭、繃、兇、聾、弄,就是凡事空洞、對上諂媚、對下強硬、不擇手段、裝聾作啞、弄錢為上。

世間書千千萬萬教人追求真善美,成為溫良恭儉讓的謙謙君子。《厚黑學》卻單刀直入,刀刀砍向人性的自私與醜陋,此書一針見血,一劍封喉,直指官場及為人處世的潛規則,把人所有華麗的衣服扒光,人的隱私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無處躲藏。讀過中外古今書籍,而沒有讀過李宗吾《厚黑學》者,實人生憾事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