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下的2019,中國足球會好嗎?

沒有意料之外,盡在情理之中。在上海的黃浦江畔,中國足協為2019年聯賽定規立則,醞釀已久的“四個帽”正式出臺。

2018歲末,這是中國足球最重要的事,也是最後一件大事。

實話實說,中國足球的2018年不算成功:國字號連續第四次沒進男足世界盃、中超俱樂部在亞冠成績平平,聯賽甚至中途修改過規則。

新政下的2019,中國足球會好嗎?

那麼,2019年呢?男足要先後衝擊東京奧運預選賽和卡塔爾世界盃預選賽,女足將征戰法國世界盃。在這樣重要的一年到來之前,中國足協召開的“滬上總結會”顯然意義非同一般。

從俱樂部准入到財務新規,從U23政策到引援帽,以下13條“乾貨”大概能概括其核心的“2019規則”。

1、傳說中的中超擴軍並沒發生,中甲、中乙聯賽將在2020賽季擴軍至18隊和32隊。

2、U23政策繼續,但不與外援掛鉤:首發1人、出場3人,若被國字號徵召,出場人數相應減免。

3、外援政策維持不變(報4上3無亞外)、引援調節費維持不變(外援4500萬元/人、內援2000萬元/人)

新政下的2019,中國足球會好嗎?

4、增設俱樂部支出帽:中超每隊12億元、中甲2億元、中乙3500萬元,其中中超2年後降至9億元。所有數字不包括青訓支出。

5、增設俱樂部注資帽中超每隊6.5億元、中甲每隊1.1億元,中乙2500萬元。三個數字2年後降至3億元、0.9億元和2000萬元。

6、增設俱樂部虧損限額,中超3.2億元、中甲0.7億元,中乙不設。

新政下的2019,中國足球會好嗎?

7、增設球員工資帽和獎金帽。其中球員工資帽為稅前1000萬元,參加亞洲盃和世預賽的國腳可上浮20%。獎金帽方面,亞冠額度為中超2倍。

8、若違反支出帽、注資帽、虧損限額或工資帽,處罰將主要涉及引援名額;如果違反獎金帽,將直接扣除積分.

新政下的2019,中國足球會好嗎?

9、打擊球員出國“涮水”:年輕球員出國踢球,回國後必須回原俱樂部,若想轉會,必須原俱樂部點頭同意,否則足協不予報名。

10、除U23政策之外,中超、中甲、中乙都要求本俱樂部在27人報名大名單中,有本俱樂部青訓培養的U21球員(中超2人,中甲1人)。

11、中超俱樂部必須擁有一支女足,其中,女超聯賽俱樂部年投入不得低於1500萬元。

12、比賽服必須印有球員姓名,允許比賽現場提供各種飲料、食品銷售,客隊球迷門票不少於球場總容量的5%。

13、職業聯盟將在2019年正式掛牌。

新政下的2019,中國足球會好嗎?

那麼,在眨眨眼就將到來的2019年,中國足球會好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思考:如果成績是水,中國足球就是一個編織粗糙的竹簍——除非精織細補,否則是盛不了水的;如果成績是果,中國足球就是一塊貧瘠多年的耕地——除非改造土壤,否則是豐不了收的。

新政下的2019,中國足球會好嗎?

而以上的13條,其實都是“縫補”或者改良,既不是特效藥,更不是能夠治癒晉景公的絕世良方。只有在此基礎上耐心執行、付出和等待,才有機會看到曙光。

事實上,中國足球積貧積弱好幾十年,成功經驗幾乎沒有,反倒是失敗的教訓多到不勝枚舉。不管是新政之前還是之下,現在足球人所能做的,唯有止損、停止下滑,回到足球本身的規律中來。

比如國腳們大概2000萬元的年收入,比如多傢俱樂部高達7-8成的薪酬支出比,後者每年收入不過百萬,支出竟有好幾億。對比眼下,影視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寒冬,這是許多年毫無節制與自律的野蠻發展釀下的後果——防患於未然,類似的事千萬不要發生在中國足球身上。

新政下的2019,中國足球會好嗎?

在上海,中國足協副主席李毓毅在演講臺上情真意切:“治理是手段,發展才是目的。我們希望聯賽和俱樂部更好的發展,優化發展,最終,大家都能過得更好。”希望這些話,臺下的近百名各地足協、各傢俱樂部領導能真的聽懂,因為它們符合足球規律的政策,不要到了落地的時候被打了折、走了過場。

新政下的2019,中國足球會好嗎?

所以,回到那個問題:2019,中國足球會好嗎?

不管是從感性還是理性的角度,我們都相信會好。至少,在“四個帽”落地之後,那即將溢出杯子的泡沫一定會變薄。

新政下的2019,中國足球會好嗎?

而當我們放眼向前,會發現最近幾年許多地方的青訓有了不小的進展。現在10多歲的足球小將在耐心培育3到5年之後,世青賽、世少賽至少可以一搏。如果能夠取得哪怕一點點的進步,那就是“好”。

最後,再來談幾句差距和信念吧。比如,2018年中超聯賽的平均單場淨比賽時間,雖然較之往年有所提升,但比起歐洲五大聯賽,差距多達5分鐘。再比如,目前中國各地的足球青訓中心共29個。感覺還不錯?然而這個數字在德國,是360多個。

這些年,幾乎整個社會都在討論中國足球的發展受到國家級別的關注。但其實很多人並不清楚,所謂“關注”,不僅僅是重視和過問,而是多達10多次的批示,500多字的具體要求。比如抓足球青訓,要為未來定基礎,抓而不實等於不抓;比如國家隊,是要提高運動水平,隊伍必須具備使命感和責任感等等。

所以,2019年到底好不好,既是一個複雜的、老生常談的問題,又是簡單的、水到渠成的問題。不管是中國足球還是足球,它從來都不只是一項運動,評價它也不能單純看成績,而是要看身處其中的人到底有沒有“純粹而堅定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