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中国当时第四大城市-汉口「1945日本投降后一片焦土」


1945年,汉口。成片的房屋都是废墟,它们是在二战中被日军空袭摧毁的。与伦敦大空战齐名的武汉大空战发生在1937~1938年。尽管当时中国空军的飞机性能和数量远远不敌日本,但年轻的中国空军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粉碎了日本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汉口是这次空战的中心城市,它现在急需重建。

1945年,汉口。城市平民在战后回到自己的家园,它们在废墟上顽强地生存下来,在简陋的房屋中生活并开办商店。

1945年12月,汉口。抗战八年后历尽千辛返回了故乡,市民在废墟上建立起简陋的房屋和商店,新的生活即将开始,我们能看见女主人脸上洋溢的微笑。

1945年12月,汉口。联合国官员从空中视察这座中国第四大城市,中国中部的商业和交通中心现在是一片废墟。

1945年12月,汉口。陆续返乡的儿童聚集在以前的家园门口,这是因为学校教育还没有恢复,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

1945年12月,汉口。扬子江面泛滥的洪水的鸟瞰图,汉口周围数百平方英里的土地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这里出产高价值的大米和鱼类,但由于在日本占领时期扬子江堤防缺乏维护,造成洪水泛滥,这些低洼地区的水稻田已经不复存在。

1945年12月,汉口。扬子江面泛滥的洪水的鸟瞰图,汉口周围数百平方英里的土地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这里出产高价值的大米和鱼类,但由于在日本占领时期扬子江堤防缺乏维护,造成洪水泛滥,这些低洼地区的水稻田已经不复存在。1

1945年12月,汉口。英国领事馆内部,在二战中它被彻底炸毁。

1945年12月,汉口。在战争中被炸毁的原英国领事馆遗址。

1945年12月,汉口。这栋办公大楼已经变成废墟,它是二战时期中国撤离时自己摧毁的,不给日本占领军留下任何有用的公用建筑物是当时的政策,也叫“焦土政策”,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状况下中国赢得了这场战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