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祁玉民如何打好翻身仗?

合資品牌股權對等,並不等於話語權對等。中國車企的“市場換技術”路徑,前期主要是通過合資公司人才反哺,以及引進海歸技術人才來實現的。

隨著自主品牌多條路徑發展,合資企業承擔的“市場換技術”使命,已經實現。

4月份博鰲論壇上,放出汽車產業開放政策,“不求所有,只求所在”——成為中國進一步經濟開放的國家意志。在這個信號下,華晨汽車成為此輪改革的第一個樣板。

今年10月,華晨向寶馬轉讓華晨寶馬25%股權,並且與雷諾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佈局輕型商用車領域。華晨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祁玉民的做法是,重點佈局兩件事:對外合資合作,對內進行改革。

華晨是遼寧省唯一的“綜合改革試點單位”以及兩家“集團改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單位”之一。10月11日,華晨集團與寶馬集團在華晨寶馬15週年慶典上聯合宣佈,將延長華晨寶馬的合資協議至2040年(從2018年至2040年)。此外,華晨寶馬合資公司增加30億歐元的投資,用於未來幾年瀋陽生產基地的改擴建項目。

同時,華晨汽車擬在2022年前向寶馬集團出售華晨寶馬25%的股權,交易價格為人民幣290億元。至此,華晨寶馬將成為首家由外方控股的合資整車企業。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汽車業一直是被保護最嚴重的產業,華晨此前已獲得寶馬集團授權生產N20及王子系列等擁有世界先進技術的發動機,預示著實行了三十多年的中國汽車“市場換技術”政策已經實現。搞好自主品牌,在一個更開放和公平局面下的的競爭即將開始。

考驗華晨和祁玉民的時候已經真正到來。

華晨:祁玉民如何打好翻身仗?

股權50%和25%:比例不等於話語權

寶馬受讓華晨25%股權協議宣佈後,引起了業界關注,“中國汽車業要變天”的悲觀情緒一度瀰漫。祁玉民事後一句“股權比例就等於話語權?”帶來輿論一片喧譁。

1980年代,上汽和大眾合資成立上汽大眾,開啟了股權對等的“市場換技術”模式後,中國汽車企業一直通過合資企業建立配套供應鏈,學習管理和培養人才,但是外方對於技術數據庫、產品標定等方面一直看得很嚴。即使到現在很多企業,尤其是豪華車品牌,在本土化上一直都偏保守。即使到今天,很多合資品牌雖然股權對等,但是一個部件的改動都要外方總部認可。

合資品牌股權對等,並不等於話語權對等。中國車企的“市場換技術”路徑,前期主要是通過合資公司人才反哺,以及引進海歸技術人才來實現的。

隨著自主品牌多條路徑發展,合資企業承擔的“市場換技術”使命,已經實現。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國家放出了“深化改革,進一步開放汽車業”的信號,華晨成為該政策的第一個踐行者。2018年10月11日,華晨中國及其全資子公司金盃汽控,與寶馬集團及其子公司寶馬控股簽訂了一系列股權轉讓協議文件,主要內容為金盃汽控將其持有的華晨寶馬25%股權轉讓給寶馬控股,使寶馬控股持有的合資公司股比從50%增至75%。

華晨:祁玉民如何打好翻身仗?

站在國家角度,此輪汽車業開放將改變外資車企在中國市場的角色——從市場開拓和技術輸血者,成為平等互利的市場命運共同體。以增強外資企業在中國發展的信心。

所以,作為交換條件,寶馬集團承諾,擴股後寶馬集團將在中國投入更多的新產品和先進技術,增加投資並延長合資期限。合資公司的財務總監仍由華晨方面繼續擔當。儘管股東雙方在合資公司董事會的成員人數發生了變化,但是涉及合資公司重大事項,華晨仍然擁有決定權。

與此同時,為進一步加強長期戰略合作關係,雙方在2018年10月11日還簽署了一份有關未來合作與支持的備忘錄,寶馬集團將繼續在研發、製造、質量和銷售營銷售後等四個領域向華晨集團提供特定支持。

在研發方面,寶馬將繼續對華晨自主品牌的開發,整車整合,技術升級提供豐富經驗;在產品製造領域,寶馬將助力華晨打造零瑕疵工廠,對生產結構進行進一步優化;在質量管理上,寶馬將對華晨在新車整車,零部件質量管理上進行支持;在銷售營銷及售後方面,寶馬也將幫助華晨進一步完善經銷商管理培訓,技術領域售後支持,物流改進,客戶關懷等方面的內容。

雖然華晨股比下降了,但隨著合資公司增加投資(30億歐元),華晨集團的收益不會減少,而是會隨之增加。華晨集團與寶馬集團雙方都是此次股比開放的受益者。

華晨:祁玉民如何打好翻身仗?

國企新任務:擺脫合資依賴

華晨的收益首先是現金流。華晨汽車擬在2022年前向寶馬集團出售華晨寶馬25%的股權,交易價格為人民幣290億元。對於長期受資金困擾的華晨來說,這筆資金將主要投入到自主品牌業務上。

目前自主品牌發展進入非生即死的時期。華晨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自主品牌勢必要做強做優,掌握核心技術,持續投入新車型做大市場份額。目前祁玉民提出了“1357”戰略規劃:

一個發展模式:品牌、研發和資本三大要素融會貫通,構建起一個以“華晨發展模式”為基礎的發展平臺,實現品牌、研發和資本的良性互動,樹立自主企業創新發展的全新路徑。

三大戰略:雙核戰略、品牌戰略、平臺戰略。

五大事業:新型整車事業、出行服務事業、水平事業、金融服務事業、現代服務業等五大事業。

七大平臺:新能源、智能製造、出行服務、水平事業、產投併購、金融控股、資源共享等七大重點發展平臺。

華晨:祁玉民如何打好翻身仗?

其中在自主品牌業務上,將“中華”品牌打造成自主乘用車中高端品牌;將“金盃”品牌打造成具有影響力的商用車知名品牌;將“華頌”打造成國際知名的高端汽車品牌。在雙核、平臺和品牌三大戰略基礎上,祁玉民給華晨制定的短期任務是“:2018年突破銷售額2000億,2020年前進入世界500強。

在外界眼裡,華晨近幾年一直靠華晨寶馬在續命。事實上,華晨競爭基礎並不差,而且在整車、新能源、智能製造等領域均有涉及。

早在90年代初,申華控股、金盃股份、華晨中國就已經率先登陸資本市場;2002年華晨集團正式宣告成立;一年後華晨與寶馬合資;2012年華晨集團年銷量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2016年華晨集團首次躋身“中國企業500強”前100強;2017年,華晨集團與法國雷諾集團正式達成合資合作協議。只是近幾年,上汽、廣汽、吉利等企業發展太快了,而同處東北的一汽歷史長且體量大,這讓華晨顯得落後了。

因此在新一輪國企改革大潮中,華晨必須率先擴大開放,優化開放結構,提高開放質量,完善內外聯動,形成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產業模式才能趕上。

考慮到,近幾年東北政治和經濟環境出現了一些問題,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振興東北的改革要求。華晨作為遼寧省唯一的“綜合改革試點單位”以及兩家“集團改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單位”之一,相關改革試點方案已通過遼寧省國資委審議。並在部分重點改革領域有了階段性效果。

華晨通過與寶馬、雷諾等國際知名車企集團的深化合作,為企業下一步穩步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經過幾年來的集中資源,加快重點市場開拓,海外市場戰略佈局也已初具規模,產品銷往100餘個國家和地區。

華晨:祁玉民如何打好翻身仗?

華晨:祁玉民要打好自主翻身仗

如果說隨著中國汽車市場股比放開,華晨寶馬率先調整股比,中國汽車競爭已經進入下半場,靠合資品牌唱主角的階段已經過去,自主和合資同場平等競爭的下半場已經哨響。

讓我們來看看,華晨在自主業務上的戰術,是如何有針對性地制定的?

作為國內第一家從B級車進行研發起步的企業,華晨每年在研發方面的投入都佔年銷售額的10%左右,歷時五年開發的自主高端M8X模塊化平臺,是華晨集團在德國寶馬的全力支持下,與麥格納聯合開發的一個全新的、可擴展的模塊化平臺,具備擴展衍生系列化中高端戰略車型的能力,未來華晨中華基於M8X模塊化平臺可覆蓋轎車、MPV、SUV掀背車、加長轎車以及新能源等車型,在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上與國際同行。

在整車方面,今年上市的中華V7表現卓越,在由中汽中心及中汽摩聯共同主辦的2018中國量產車性能大賽(CCPC)的13個獎項中,中華V7斬獲了11項冠軍(昆明站4個冠軍:計時停車賽、綜合工況長距離節能賽、0~400m加速、0~100km/h加速;鹽城站7個冠軍:爬坡賽、蛇形繞樁、麋鹿測試、性能綜合賽、車內噪聲測試、乾燥路面緊急制動、高速工況長距離節能賽),中國量產車性能大賽是國內唯一以未改裝量產車參賽,全面考驗汽車性能、反應最真實汽車數據的國家級專業汽車賽事。

中華V7在此賽事中脫穎而出,充分說明了該車整車性能方面的優勢。與此同時,華晨在2019年將投放一款大型全尺寸豪華SUV,後續還將開發基於M8X平臺的PHEV插電混動動力車、BEV純電動車等新能源產品,以及MPV、轎車等後續產品。同時對現有V3、V6等產品進行改型升級,並全系針對國六排放法規進行動力總成的升級。

華晨:祁玉民如何打好翻身仗?

在商用車業務上,今年10月16日,華晨集團與雷諾集團共同促使合資公司在巴黎與瀋陽市政府代表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合資公司在保留原華晨金盃系列產品及15萬輛產能不變基礎上,未來五年內將開發項目主要有:金盃品牌的全新F70\F50EV整車項目、升級開發項目閣瑞斯\F50國六排放項目, 雷諾品牌XDC(Master)開發項目,開發全新輕型商用車LCV項目。發動機方面,將引進雷諾高性能汽、柴油系列化發動機產品;新能源方面將引進雷諾Master和Kangoo系列最新的EV純電動產品及技術。

此協議核心內容可以歸納為“1347”。1就是一個承諾,雷諾表示“不談股比,共謀發展”;3就是把合資公司打造成國內商用車市場的引領者、新能源商用車市場的引領者、個性化改裝商用車市場的引領者這“三個目標”;4就是在四個方面實現突破,一是加快合資公司新技術、新產品、新車型引進步伐;二是在瀋陽建立商用車研發中心,不斷提升產品(包括新能源產品)研發能力和水平; 三是在遼寧佈局國際化、大規模、高水平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 四是大力開拓改裝車與專用車市場;7就是遼寧省和瀋陽市政府將在工業用地、倉儲物流成本補貼、固定資產投資補貼、企業發展專項補貼、新能源汽車產品補貼、高級管理和技術人才個人所得稅減免等七個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不同於華晨寶馬的寶馬主導品牌,華晨雷諾金盃未來是一個華晨和雷諾雙品牌共享共存的商用車業務模塊。

華晨:祁玉民如何打好翻身仗?

如果這些規劃能如期推進實施,到2020年末,華晨整體要實現年銷售收入2600億元,年利稅400億元。在國際化方面,到2020年末,實現海外銷售整車10萬輛;建立4-5個海外研發中心。在技術層面,重點掌握傳統動力節能技術;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技術與系統集成技術水平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接下來,華晨集團也將積極探索從傳統的製造型企業向“製造業+製造服務業”轉型,以“出行服務”為核心的生態圈,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