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董事長劉立榮承認賭博,稱輸了十幾個億,企業家的這種行為是否荒謬?你怎麼看?

陸美江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注:「太平洋電腦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

這是對企業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

金立集團董事長劉立榮承認在塞班島參與了賭博,他表示沒有輸掉一百億那麼多,“十幾個億吧”。但是外界傳言他賭博的金額輸掉的金額是差不多100億元。

大家可能說,這是別人的錢,別人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對不起,不是的。

根據報道,金立集團董事長劉立榮的家庭資產跟企業資產是沒有分割的。那就是如果企業出事的話,他的家庭資產會受到牽涉。同時,如果他動用企業的資金去做私人的事情的時候,會連累的企業。

這一次,他是挪用了金立公司的資金去賭博。因為金立陷入了資金鍊斷裂的問題。

所以,我們看看金立和它的董事長遭遇了什麼:

中國裁判文書網最新發布的《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高新區支行、深圳市金立通信設備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執行實施類執行裁定書》,董事長劉立榮被列入“失信”名單,金立通信名下4臺車輛、劉立榮名下1臺車輛。輪候凍結了劉立榮持有的8家公司的股權、輪候凍結金立通信設備公司持有的4家公司的股權、輪候凍結了何大兵持有的2家公司的股權。

所以,這樣的行為是相當不負責任的,本來2017年和2018年是手機行業的寒冬,現金流非常重要。歷史上因為現金流控制不好,資金鍊鍛鍊而且死掉的企業不在少數,然而這一次。劉立榮因為賭博的問題,直接就讓整個金立陷入了困境。

動用企業的資產和現金去賭博真是荒繆和不負責任的行為。

所以,賭博害人,真的不是白說的。劉立榮可以說是成功人士了,在商海上浮層多年,創辦了金立,做到了大部分人一輩子都做不到的成就,但是都被賭博給毒害了。金立不一定能夠做到世界第幾,但是能夠賺點錢養活員工、投資者,給城市納稅那是可以的。只可惜,因為董事長賭博,現在陷入了危機之中去。

珍愛生命,遠離賭博。


太平洋電腦網


荒謬,非常荒謬。我們暫且取信劉先生的說法,他的確有參與賭博而且輸了大概十幾個億,沒有外界傳聞的百億那麼誇張,但也的確是個令人吃驚的數字了。

部分網友質疑劉先生誇大了賭博輸錢的規模以躲避債務,實現財產轉移。對於劉立榮先生是否說了實話,我們目前不得而知。但是,輸十幾個億這個事情,是完全有可能的。根據劉立榮先生提到的那個賭場發佈的財報,2017年有一位客戶為其貢獻了21.8億港元的貴賓廳收入。在2017年末他們最大的債務人欠款高達10.9億。不管這個人是不是劉先生,但至少說明劉先生在那個地方輸掉十幾億這件事完全可以成立,甚至有可能輸掉了更多。

賭博就是一個無底洞,任何人沾上賭博的陋習都會面臨難以承受的後果。不少賭徒借高利貸參與賭博,搞得家裡雞飛狗跳甚至有一些人最後家破人亡的。企業家也是人,沾染上了賭博這種陋習,身敗名裂,散盡家財也不令人意外。

當然,劉先生賭博的影響不僅僅是十幾億。作為金立手機的掌舵人,他這麼不負責任的行為勢必也影響到了公司運營。

金立手機是國內的知名手機廠商,一度年出貨量高達4000萬。根據Counterpoint的數據,金立2016年出貨量4000萬部。到2017年,這個數字下降到1494萬部。而2018年上半年,據賽諾統計,金立僅出貨377萬臺。金立在最近兩三年陷入了斷崖式下降,除卻公司不適應智能手機市場的激烈競爭和行業遇冷這些原因之外,劉先生沒有在公司面臨困難之際站出來反而沉溺於賭博,不無關係。而且最近幾年,金立手機的經營策略非常激進,可以說是賭徒式的殊死一搏。不幸的是每一次冒險都失敗了,因此也加速了這家昔日大廠的沒落。

如果金立手機能一直保持良好的市場表現,劉先生的問題肯能不會這麼快被曝光出來。但是一家企業的掌舵人沉溺於賭博,經營管理又怎麼好得起來呢?在市場上遭遇失敗也是必然的事情了。還是那句話,賭博是個無底洞,是個惡魔,大家都要避而遠之!


鎂客網


明星好吸毒,企業家嗜賭,可能是目前社會上兩種比較吸引眼球的現象。

事實也是,明星吸毒,似乎已經成為一種跨不過的坎。很多原本有著很高人氣、很好口碑的明星,如滿文軍,轉眼間,就被吸毒淹沒了,成為一個逐漸消失的角色。雖然有的經過強制戒毒,重新回到了明星行列,但是,過去的光環已然消失。

企業家不同,他們有錢以後,吸毒倒是不多,離婚則是常事。最讓人感到心驚的,是賭博。無論是媒體曝光的還是現實生活中,有關企業家賭博的消息還是不少的。在一些地方,甚至一度出現專門組織企業家到澳門賭博的“紅娘”。

那麼,為什麼企業家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很簡單,創業的熱情消失了,享受的感覺也沒有了,需要用賭博來刺激自己。只是,只要走上賭博之路,也就走上了不歸路。這不是荒不荒謬的問題,而是徹底墮落的表現。一個沒有理想、沒有追求、沒有信仰的人·,不管過去多麼輝煌,終究會走向滅亡。

金立劉立榮,就是典型之一。


譚浩俊


分享我的觀點如下:,1.真賭博還是假賭博,如果是真賭博,輸上億有過,輸十一億還真沒聽說,按照賭場風險控制機制,超過上億必須追加資產證明,如果派人貼身要肯定就不會賭了,如果銀行劃賬,中國是資本管制無法出境,在國外調動資金超過10萬會被監控,地下錢莊沒人敢放這麼大貸款,況且他就是一個民營企業家,還沒有政治靠山,僅憑個人力量無法調動那麼大資金。個人覺得是假賭博,這人做實業起家,賺錢不易,電子產業工作繁忙也沒有時間去賭博應酬啊。2.假賭博真洗錢,因為自己公司多年虧損,資不抵債即將揭開蓋子瞞不住了,自己將身敗名裂,只能鋌而走險,採取金蟬脫殼策略明哲保身。先通過各種造價假大肆借債把銀行信託擔保公司拖下水,然後有計劃有預謀洗錢出境,同時個人辦理國外身份,然後一走了之,將錢轉入家族信託不受破產追索,人在境外不回國,對外放風籌錢去了,債權人來找就玩緩兵之計拖一拖,實在不行公司就破產唄,反正已經資不抵債了,個人還可以在境外繼續逍遙,有人問錢去哪裡了,要知道花掉十個億是超高難度啊,財務造價假都造不出來,最好的辦法就是賭博輸掉了唄,空口無憑無據,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第一融資圈


這種事情,明眼人可以看出“金立”老總醉翁之意不在酒。承認賭博輸錢,巧立名目。轉移真正意圖才是真正目的。作為一個“草根”老總,一步步創立企業至今。客觀講,智商,情商,是異於常人的。他不是傻子。如果死不承認賭博輸錢跟承認相比,前者要容易的多,也是正常人的慣性思維。考慮面子,推卸責任也都是人的基本態度,絕不會承認。但我分析如今的金立債務纏身,一盤散沙。說句不好聽的,請的代言人還是個馮小剛。顯然金立這次很難翻身了。連外人都能看出來,作為金立董事長,更加清楚這種局面。在現實面前,他唯一考慮的是“後路”。承認賭博輸錢,十有八九是洗錢的手段。金立從此會消失在中國的“舞臺”。



獅子王說


金立董事長劉立榮這種挪用公司鉅額資金賭博的荒謬行為,合情,但不合理,更不合法。

  1. 凡創辦過企業的人都知道,經營企業要承受巨大的壓力,這種巨大的壓力對企業創始人的身體和心理都是一種摧殘,特別是在手機這種充分競爭的行業,競爭更加激烈,稍不留神,就會被甩出了跑道。一些長期處於高壓狀態下的企業創始人,會通過賭博等高度刺激的方式來宣洩自己。

  2. 也有一些企業家,胸襟格局不夠,創業的目標就是為了賺錢,實現財務自由,在企業取得成功以後,面對突然出現的鉅額財富,在這種巨大的財富能量面前,有很多人會hold不住,人會失控,人會被這種財富能量燒得恍恍惚惚,只有把這些財富快速揮霍掉,個人的身心才會得到某種平衡。

  3. 還有個別企業家,天性好賭,本來就有賭博等不良習慣,企業發展起來本來就帶有賭性質,這樣的企業最終也必然會在企業創始人十足的賭性中衰敗。

金立在治理結構及管理上存在嚴重漏洞

從題主反饋的問題中可以看出,金立公私不分,企業的錢就是創始人的錢,創始人可以隨意揮霍,沒有任何制約機制,這樣的企業非常危險,隨時有翻車的可能。

寄語老闆和企業家

一個企業發展起來很不容易,往往要歷盡各種艱辛。老闆和企業家們一定要好好珍惜,否則,“眼看其起高樓,眼看其宴賓客,眼看其樓塌了”,留下的是“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1. 一定要不斷地擴大和提升自己的格局,只有格局大了,才能兜得住更大的財富。

  2. 對自己的能力一定要有深刻的認知,企業能發展起來,除了自身的能力等因素外,時代的機遇、運氣也很重要,不要認為自己無所不能,拼命地“作”!

  3. 要修身自律。《韓非子》中的“心畏恐,則行端直;行端直,則無禍害;無禍害,則盡天年”。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老祖宗的千年智慧,希望老闆和企業家們能記取。



部落酋長劉飛洲


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

家境一般的人賭博輸得傾家蕩產的不在少數,對於身家上百億的人 來說拿出部分身家來玩一玩也是人性使然,不足為奇。

最大的問題在哪裡了,有兩點:

1、把公司財產當成自家的小金庫了

公司財產和個人財產不分離是我們民營企業最常見的問題之一,初創時期,使勁往裡面砸錢,不計成本和代價,完全不給自己開工資,企業有錢了,就把企業當成自家的小金庫,隨意支取,財務紊亂,公司兩套賬的比比皆是,有的是為了防稅務,為了少繳稅,也有相當的原因是因為財務不規範,公私部分。

還有一種情況,有些創業者,只按資金投入比例劃分股份,早期公司不賺錢的時候,給核心人員少發工資,或者不發工資,公司做大後,把公司當成私人財產,享受公司發展最大的紅利。

我們現在有企業破產法,《公司法》裡面也明確規定了企業股東承擔的有限責任,但是為什麼在實踐中卻很少實施,就是因為公私財產不分離,掏空公司資產,股東損害了公司利益,間接損害了債權人利益,所以,都是承擔連帶責任,猶如一根繩子綁在脖子上,永遠也解不下來。

所以,在這裡規勸做企業的讀者,一定要引以為戒。

2、需要承擔社會責任,這種責任包括個人行為

我們是儒家文化的底子,講究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為社會有影響力的人物,以身作則,成為社會的榜樣,是公眾所期盼的,企業家是人群中的精英了,尤其是知名企業的負責人,他們的行為對公眾有非常大的影響,公眾對其個人私德也有著較高的期望,一旦違背,公眾的失望極大,對公司的形象和產品也構成了致命的負面影響。

3、花錢娛樂,那是個人的事情,只要是合法收入,在合法的地方從事這種行為,沒什麼可以苛責的,“公序良俗”的價值觀也會影響消費者的選擇傾向,所以這也是對企業的軟性約束,這種負面影響是很難挽回,一旦發生,公司產品形象一落千丈,幾乎難以翻身再被消費者認同,所以企業家也該謹慎為之。

創業黃金法則:先小人後君子,公私分明!因為團隊是創業成功的第一步,破產法是對創業者最後的保護。


壹號股權


不是荒謬,是相當荒謬!

劉立榮承認賭博、輸掉十多個億,實際上有多少估計只有內部人知道了。

1、作為知名企業家,被爆出豪賭新聞,實在是令廣大群眾震驚,畢竟“黃、賭、毒”深受大家痛恨。尤其公眾人物,應該潔身自好。

2、劉說生活上公私不分,借用公司資金,從而說明了公司管理制度的不健全,這麼多錢的挪用,作為公司的其他負責人,難道不知情,還是說劉一手遮天、自己說了算?

3、金立手機,之前是多麼響亮的品牌,而現在已經聽不到聲音了,說明公司轉型、管理等方面的失誤。

4、金立估計離倒下不遠了,小賭怡情,大賭傷身,更可能讓公司魂飛湮滅。


殘缺的孤獨君


近日,金立集團明確將進行破產重整。《重組方案框架》文件顯示,重組後的金立成立資產管理公司和運營公司,與此同時,深圳中院受理了金立通信破產一案。

2017年上半年,金立營收超過150億元,淨利潤為7.6億元,但到下半年,金立資金鍊問題出現在公眾視野當中。從今年年初裁員到工廠停工,在外界看來,金立已經走到了死亡的邊緣。截至2018年8月31日,金立的總負債為202.53億元。

金立的沒落,直接原因就是其創始人劉立榮賭博造成的資金鍊斷裂。劉立榮親口承認賭博輸掉了十幾億,貪圖一時之快,而忘記了企業有限的生存本錢。在這些功成名就的老闆裡,劉立榮不是孤例,距離黃光裕入獄已過去10年,昔日的家電零售霸主國美已然錯過一個時代,而他身陷囹圄的導火索也正是賭博。我們不禁要問,大老闆為何頻陷賭博坑?

金立危機爆發過程

賭徒+工程師

在商場的企業家們,經常要面對不確定性局面。無論是新品上市戰略合作這樣的商業日常,還是對賭協議這樣的進擊模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風險,都需要“賭一把”。吳曉波說:“優秀的企業家基本上是一樣的——賭徒+工程師”。

尤其是成功的企業家,更是偏好風險。德隆唐萬新曾說過,“但凡我們用生命去賭的,一定是最精彩的。” 商業嗅覺不錯外加一分大膽、一分賭性的企業家,往往會形成無往不克的自我意識。某種程度上,這種意識會成就一家企業,但也有可能“失控”,導致利令智昏。

劉立榮成就了金立,在他完全沒有接觸過手機的情況下,創辦起來的金立曾一度佔據國產手機第一的地位,直逼三星和諾基亞。在金立巔峰時期,儘管公司的資金運作有些緊張,劉立榮還是聘請到了劉德華為其產品代言。此後從傳統功能機時代向智能互聯時代轉型,金立也成功渡過,發展到今天屹立不倒,離不開劉立榮的戰略部署。

作為金立集團的創始人和董事長,劉立榮還是“圍棋業餘六段”。一直以來,劉立榮都被稱作謙和溫潤的“商界棋王”,但在溫和的外表下,卻有一顆“不安分”的心。

2018年1月左右,金立就被傳出了由於劉立榮賭博而導致金立資金鍊斷裂。在外界傳言這個數字為100個億時,躲避了這個話題很久的劉立榮,還是忍不住出面澄清——“十幾個億吧。”

劉立榮後來在面對媒體時,對當初的賭博行為懊惱不已。“賭這個東西真的不能沾,一失足成千古恨。不光是在於涉及多少錢,它會對你的品行定性,讓一個人人格破產。”


畢竟,“賭徒”和“賭徒”精神的企業家,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這種失控的賭徒心態不是天生的、主動的,而是部分企業家貪圖一時之快,缺乏對機會、威脅的分析,而忘記了企業有限的生存本錢。

比劉立榮的“賭徒”心態更為“特別”的還有人人網原負責人許朝軍,許朝軍的標籤很多——年輕有為、極具創新性,並且酷愛打德州撲克,曾代表中國挑戰美國的德州撲克大師。但他逐漸在這種迷失中偏離軌道,不僅自己賭博,還主動成為了別人賭博的“引路人”——在茶樓包間內開設賭局,一邊參賭一邊教授牌技,並收取學費和抽成,人們都叫他“校長”。據瞭解,他招學員還有有三個標準:經濟實力、企業老總、本科以上學歷。

2017年,許朝軍涉嫌賭博罪,在北京東城一家茶樓被抓。根據許朝軍本次被批捕後記者採訪,警方介紹稱,當時許朝軍開設賭局已有半個月時間,涉案金額達300餘萬元。

許朝軍曾經在創業初期轉發過一條創新工廠CEO李開復的微博,“玩德州撲克看人性的弱點:一、貪玩,一開始拿爛牌但是不fold,二、僥倖(希望等低概率事件),三、不能捨(因過去付出而不放棄),四、過度概括(只看一個例子就下結論)。”

如今,許朝軍用自己的迷失經歷,驗證了德州撲克是個使人無法自拔的深淵。互聯網圈玩德州撲克的人其實很多,彷彿成為了企業家高管們的標配。有企業家稱,“有資格坐在牌桌上的人,都是生意場上用得著的人。”在不良的商業生態中,以賭會友,在牌桌上結識人脈,談笑間做生意,形成固定的賭博圈子都是賭博的“作用”所在。

李開復的那條微博還有後半段,德州撲克和人生一樣,應該理解不確定性,專注有可能的事情,理智評估概率,能捨才能得,避免意氣用事。一個好的企業家,無非是在“賭性”和“剋制”兩者之間尋找一個均衡,一方面要敢於承擔風險和責任,另一方面權衡之後再剋制地作出決策,不可失控。


2013年,李開復發微博談德州撲克的弱點。 (圖源:李開復微博)


賭博減壓?

張維迎曾提出過中國企業家的七大困惑,其中排在最前面的就是“速度的困惑”。在中國目前的情況下,企業如果不能高速發展,如果每年不能增長百分之幾十,就不能算作成功,但高速發展和激烈的競爭也常常導致企業崩潰,這些壓力同樣也作用於企業家的心理。

在手機行業,沒有誰能大而不倒。從發展歷程來看,金立成立於2002年的公司,在整個行業是家當之無愧的老兵。2010年,金立甚而佔領了國產手機第一的地位,開始佈局國際市場,即使在智能手機興盛之後,金立在2016年的出貨量也達到了4000萬部。

事實上,在五六年前,劉立榮已經有功成身退的想法,曾在2013年退居幕後了一段時間,公司交由管理層管理。彼時,華為在創新超越,銷售收入首超愛立信,雷軍創辦的小米互聯網思維大行其道,創造了高性價比神話,OPPO、vivo營銷攻勢強勁。

火藥味十足的國內手機市場,令人不敢有絲毫懈怠,於是2015年劉立榮又高調宣佈迴歸金立。但2016年後,國內手機市場處於消費升級的存量換機時代,包括金立在內的一些老牌巨頭疲態盡顯。“在手機行業的16年來,我就從來沒有感覺到風平浪靜的時候。”劉立榮曾用“如履薄冰”4個字來形容在手機行業的感受。

劉立榮對媒體稱,在2013年到2015年,金立平均每個月虧損不低於1億,到2016年和2017年每月虧損不低於2億。“到今天這個局面,本質上是因為金立手機多年都在虧損。在功能機時代金立盈利能力是比較好的,2007年利潤有5個多億,到2011年利潤在3億到5億之間,這個時候規模其實並不大。反而後面轉型做智能手機,從2013年開始以來就一直在虧損,費用大,產出不大,持續負現金流,一直通過銀行輸血。”

2017年中國手機銷量排行榜顯示,金立銷量為1494萬部,遠遠落後於華為和小米。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雷士照明創始人吳長江曾用11年時間將雷士照明做到中國第一,但他最喜歡的事就是召集公司高管在香港或深圳開會,會議結束後,便坐上游輪直奔公海,賭個昏天黑地。吳長江並不諱言嗜賭,他曾親口對媒體承認,賭博就是為了緩解壓力,“賭博的時候,我腦子裡可以什麼都不想。”綠城集團創始人宋衛平也毫不避諱地公開說自己的理想就是“做一個快樂的賭徒”。

2014年,《企業觀察報》採訪的大約50名企業家中,坦承經常會賭博的佔30%,他們承認在一年內曾去澳門、美國、歐洲等地賭博。50%的企業家承認賭博金額超過百萬元,80%的企業家都承認曾經參與賭博。

反觀需求的另一面,是供給,對企業家“賭博”供給行為早已形成了成熟的產業鏈。在澳門,從事博彩中介工作的最多工種是“迭碼仔”,“迭碼仔”深諳人性,他們的職責是尋找賭客客源、鼓勵賭客到賭場博彩,自己從中獲取佣金。

按照中國法律,從大陸到澳門,每人攜帶現金量不得超過2萬元人民幣。但在澳門賭場,100萬美元賭資才剛算進貴賓門檻,通過“迭碼仔”的預支,可以幫助賭客解決這個問題。比如把國美黃光裕引到公海賭船上的“迭碼仔”叫連超,是黃光裕的是老鄉。黃光裕在澳門賭博從來不帶現金,只憑自己的富豪信譽在賭桌上拿到籌碼下注,輸贏記賬。

劉立榮則更偏愛新一代的賭博勝地塞班島。塞班島的賭場就是香港融匯資本有限公司CEO紀曉波的博華太平洋博彩公司。其財報披露,大部分貴賓客戶來自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及韓國。


公司治理約束不力

即便是輸贏記賬,賭博輸掉的錢還是要還的。2010年,黃光裕被抓的罪名其中一項就包括非法經營罪,也就是通過非法外匯交易的形式,來還賭債,其實就是洗錢。

從劉立榮的故事裡可以看出,他的賭博的錢來自於公司。但他否認了從金立挪用60億公款的說法。他說:“我創辦金立16年,在公司一直是絕對的權威,我個人沒有其他收入,難免在生活上有些公私不分,存在借用公司資金的行為。”

他沒有說出從公司挪用資金的準確數字,只是稱“大概十幾個億”,在講述這一行為時,敘述為“借款”。究竟是借款還是職務侵佔,還得等裁定結果。但顯然,公司治理機制的不成熟對企業家行為約束不力。

這就涉及到大股東違規佔用資金問題。劉立榮作為金立的大股東,持股41.4%,在這家民營企業中擁有絕對權威。事實上在國內企業,大股東將企業視為提款機,肆無忌憚地違規佔用企業資金,已是常態,監督也往往是走形式,無法落到實處。而如何約束大股東的任性,一直缺乏有效的機制。


天眼查數據顯示,劉立榮作為金立的總經理、董事長,股份佔41.4%,在企業中擁有絕對權威。


與此同時,許多民營企業基本都是家族化管理,也就是以血緣關係和朋友關係為紐帶的控制。企業要發展壯大,要在市場上有競爭力,就必須走出家族化管理的體制。

劉立榮也曾坦言金立管理上存在的許多問題,“我是個過於重視感情的人,很多身邊的人在金立呆了很長時間,一些部門相互之間成了堡壘,人員臃腫、活力不足、效率不夠,存在一些吃大鍋飯的現象。我個人性格上也缺少了對內部下手改革的狠心。”

時至今日,這些往日的病灶竟也是造成賭博悲劇的原因之一。初創公司可能需要多一點賭性,但大型公司,可以通過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來進行自我約束。沉迷賭博,是一個深淵。一個在失控“賭徒”心態支配下的企業,註定不能長遠。


作者 | 南風窗記者 楊露 [email protected]

編輯 | 譚保羅 [email protected]

排版 | 執信


南風窗NFC


賭自己的錢,犯國家的法。企業家一生都在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