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老先生走了,年輕的華人武俠小說世界以後怎麼發展?

丁家紅太


武俠小說其實並不年輕。從文學史的角度來看,武俠小說的最早源頭可以追溯到史記中的刺客列傳。在魏晉時期的志怪故事當中,也有一定的武俠因素。而在唐傳奇當中,武俠故事佔據了不少的比例。宋元話本當中,武俠故事也是重要的題材。而到了明代初年,水滸傳正式奏響了中國古代長篇武俠小說的序曲。明清時期其實有武俠小說。比如七俠五義,小五義等等。由此可見,武俠小說的歷史其實非常悠久,綿延至今已經有2000餘年。說年輕恐怕不合適。但是在近代以前,武俠小說當中以俠為主,對於功夫的描述,其實非常簡單。而且普遍有濃厚的說教意味。沒有後世的武俠小說輕鬆活潑。

而到了近代,武俠小說成為通俗小說的一個代表性流派。民國時期,能夠和談情說愛的鴛鴦蝴蝶派相抗衡的,就是武俠小說。為了和解放之後在港臺地區興起的武俠小說相區別。所以現在文學史上一般把這一時期的武俠小說稱為舊式武俠小說。臥虎藏龍的作者王度廬,蜀山奇俠傳的作者還珠樓主,是這一時期武俠作家的代表。在這一時期,實際上對傳統的武俠小說進行了改造。一個特點是武俠並重,也就是不僅僅重視俠,而且也重視武功招數的描寫。另一個特點是武功開始脫離普通人的認識,變得日益神奇。這兩個特點都被新派武俠小說繼承,因此這一時期實際上是一個承前啟後的時期。

解放以後,港臺地區因為一場比武大會而興起了武俠小說熱。由梁羽生率先建功,金庸和古龍跟進。這三人是新派武俠小說的代表。其中梁羽生最早有開創之功。金庸的影響力最大。古龍的小說最具特色。新派武俠小說在繼承舊式武俠小說的基礎上,融入了西方小說的創作技巧。雖然在形式上依然保留著中國傳統的章回體結構,但是開始引入西方的懸念設置,偵探故事結構等創作手法。從這個角度上看,新派武俠小說,實際上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結果。整體上看,當時港臺的相當一部分武俠小說以渲染暴力和色情為特點,是一種典型的文化快餐。但是金古梁三人,作為新派武俠小說中的佼佼者,能夠在小說當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並能夠呼應時事,宣揚民族正氣,實際上擺脫了武俠小說的侷限。

從歷史機遇來看,武俠小說的這一波發展高潮,是有特殊的歷史環境背景的,不可複製。港臺地區當時的社會環境較為壓抑,民眾需要一種精神撫慰品。而當時港臺地區又因為獨特的歷史原因,湧入了大量有著深厚文化修養的大陸人才,他們為了生活,因此不得不以賣文為生。而之所以武俠小說在這時候一枝獨秀,實際上和當時華人在港澳地區,作為二等公民的現實有關。正是因為受到歧視,但又迫於現實不能反抗,所以只得在小說當中把自己想象成主角,擁有著無所不能的武功,宣洩一番。

時至今日,武俠小說日漸衰落。但是武俠因素卻已經成為通俗小說創作當中常見的因素。也就是說,武俠小說作為一個本體,本身已經沒有太大的發揮餘地。但是作為一個因素卻可以幫助其他通俗小說進行創作。武俠小說不會再復興,但是武俠將永遠伴隨中國人。


zyb38537240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老先生走好!

昨天聽聞金庸先生去世,實在是震驚而又心痛。我們前後幾代人都是從小開始看著接觸著金老先生的各種作品和翻拍影視長大的,受其影響不可謂不大。比如我心目中永遠的神鵰俠侶,李若彤和古天樂版絕對是經典。

還記得小時候老幻想著能如同姑姑那樣睡在一根繩子上,有次拿了床單綁了兩根扶梯柱子就躺上去,上去就勒斷了根撐柱直接骨碌碌地翻下了樓,最後被老媽來了頓竹鞭炒肉...

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黃蓉,當年看的時候只是喜歡看他們之間的嬉笑怒罵,彼此的情深似海。後來長大了卻懂得了裡面不僅有著愛恨情仇,更還有重若如山的家國大義...

天龍八部、雪山飛狐、笑傲江湖、俠客行、連城訣…這些一切的一切伴隨著我們成長。如今老先生已去,只能在此送上一句,老先生走好!






默默不得言


向問天,華山論劍誰是第一?動慢怪獸。


鞠帶梅


——送金庸先生

千秋一輪貫神州 盈手誰與爭江湖 只將酩酊酬天下 數盡英雄佔鰲頭 不戀凡塵一杯酒 香茗一縷自悠悠

再見 金庸先生——


東隱xtl


以後江湖靠穿越,金庸之後假江湖。


冬天的火85914962


有金庸新啊,他(她)的小說其實也可圈可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