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板塊: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機會

面對海外市場暴跌,我們通過研究1990年後美聯儲三次加息週期發現,加息週期中新興市場與發達市場很少有持續背離情況,市場調整與新興市場/發達市場股市相對強弱變換高度相關。發達市場股市跌,新興市場股市漲的“蹺蹺板”效應難現,一是歷史上發生的情況相對較少;二是持續性較短,沒有延續兩個月的;三是歷史上該情形下,即使新興市場是正收益,幅度也相對較小,新興市場股市要表現強於發達市場就相對更為困難。

儘管目前國內A股整體估值已經位於歷史底部區域,安全邊際較高,但驅動市場上行的動力還不足。上週,國內A股市場受美股暴跌破位影響持續調整,滬指守住2500點整數關口,成交量依舊低迷,做多動能不足,投資者風險偏好有下降趨勢,市場短期向上突破的概率相對較低。

展望2019年,中國需要在經濟承壓情況下,尋求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三者之間的平衡。全球來看,美國也需要在經濟過熱風險下,尋求經濟復甦、金融市場穩定、貨幣政策正常化三者之間的平衡。總的來說,在國際地緣政治、貿易格局變化的大背景下,全球經濟金融體系運行規則層面存在著不確定性,作為晴雨表的股市也會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但目前銀行股PE(TTM)為6.3 倍,PB(LF)為0.83 倍,從歷史角度看,估值處於安全邊際內,繼續大幅下探的概率較低,銀行板塊中的優質標的是最好的防禦性配置。

展望未來,2018年上市銀行淨利潤增速預計繼續回升至7.1%(2018年前三季度為6.8%),不良率小幅上升至1.51%(2018年第三季度為1.49%)。2019年上市銀行營收增速預計將繼續改善,主要受益於量升、價穩、中收回升、投資收益增長;但受宏觀經濟下行影響,上市銀行廣義信用成本預計較2018年上升10bp至0.78%,淨利潤增速基本持平於7.0%,不良率上升7bp至1.58%。銀行板塊中的估值較低、業績具有相對穩定性的個股將具有優勢。

通過對銀行的規模增速、淨息差和中收增速等指標的分析,銀行2019年基本面有望保持穩定,不會出現業績的大幅度下滑。

規模增速預計小幅回升。2018一季度上市銀行資產增速見底回升後,我們判斷2019年資產增速將繼續小幅上升至8.4%-8.8%;主要是基於以下兩方面考慮:一是寬鬆週期下銀行資產增速有回升趨勢。若以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觀察寬鬆程度,發現寬鬆週期中銀行資產增速傾向於回升。二是儘管資本、資金、MPA方面的限制因素仍在,但邊際寬鬆,因此判斷資產增速將小幅回升。

淨息差預計持平或略升。2018年上市銀行單季淨息差處於上升通道,判斷2019年淨息差先上後下,全年水平持平或略高於2018年。資產端看,生息資產收益率先上後下。預計2019年有效貸款需求減弱,貸款利率走低,但資產置換的滯後性將帶來生息資產收益率的前高後低;負債端看,付息負債成本率前低後高。“前低”主要受益於寬鬆貨幣環境下同業負債置換;“後高”是因為同業負債置換影響逐季削弱,而存款仍有壓力,預計存款成本率緩慢上行。

中收增速預計小幅回升。2018年以來上市銀行中收同比增速由負轉正,預計2019年中收增速小幅回升,隨著監管影響逐步消化,理財手續費降幅將逐步收窄,對銀行的業績也將有所貢獻。

另外,通過歷史覆盤發現:2018-2019年市場環境與2011-2012年最為相似。2012年銀行板塊行情演繹先“相對收益”後“絕對收益”行情,預計2019年銀行板塊可能類似演繹。2019年上半年相對收益為主:經濟預期悲觀,市場較為低迷,銀行股成為“從不確定中尋找確定性”的配置品種。2019年下半年有望迎來絕對收益期:悲觀預期邊際改善,市場估值否極泰來,銀行股有望迎來絕對收益的機會。接下來投資者可重點關注確定性較高的興業銀行、招商銀行(港股03968)和建設銀行(港股00939),以及下行週期中找邊際改善明顯的光大銀行、南京銀行和中國銀行(港股03988)。

本文源自證券時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