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巴菲特在A股市場投資能賺錢嗎?如果能,我們有什麼啟發?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無法去問問巴菲特他老人家,假如他在A股市場上投資,究竟怎麼樣做才能賺到錢。也就是根據他的投資特點,來分析下他會怎麼樣做?然後,會取得什麼樣的結果。只知道,他老人家曾經買過中國的中石油和比亞迪兩支股票,第一次從2003年4月開始,巴菲特以每股大約1.6至1.7港元的價格大舉買入中國石油H股,最終持有23.4億股的中國石油股票,成為中國石油第二大股東。2007年7月,巴菲特開始分批以12港元左右的價格減持中國石油H股,到10月19日已經全部賣出,這筆5億美元的投資,讓他賺了40億美元,4年賺了8倍。2008年,伯克希爾旗下的中美能源公司以2.3億美元獲得比亞迪10%的股份,約合每股8港元,這些股票巴菲特至今未賣出。

巴菲特老人家買股票的思路網上有好多分析,簡單總結為:1、公司具有持續賺錢能力;2、股票具有安全邊際;3、在低價的時候買入。堅持的原則是:1、安全第一,不虧損。2、別人恐慌的時候他買入,別人貪婪的時候他賣出。按照這些分析,假如巴菲特在A股市場投資的話,他應該這樣操作:

第一、買什麼樣的股票?要買入公司能持續賺錢和具有安全邊際的公司。在A股,公司賺錢能力強、並具有安全邊際的公司大體有以下:1、金融股,包括保險股和銀行股,坐地生財,每年大把的錢收入帳中;2、醫藥股,中國這麼多人,每天都會有人生病吃藥,去大醫院看看就知道了,排著隊掛號;3、食品飲料和酒類股,每天都會有人喝酒和飲料,其中代表公司有茅臺和伊利股份;4、家用電器股,不僅年輕人結婚要買電器,使用時間長了,大部分家庭還要更新換代,代表公司有格力、海爾等;5、汽車股,中國的家庭轎車已經普及到農村了,成了世界上最大汽車消費國。這些股票,應該都算作大消費類的,而且有些公司手中有獨門的技術,護城河很寬。比如茅臺、白雲山、片仔磺等。我想,假如巴菲特買股票的時候,應該從這些股票裡選。

第二、什麼時候買入。在低價的時候買入,當別人恐慌的時候買入。我進入股市10年了,記得最恐慌的3次。第一次是2008年,當時大盤從6000點跌到了1600點,跌幅之慘可以想象。第二次是2013年,大盤跌到了1900點,也很慘。第三次就是今年了,雖然未跌到2000點以下,但破淨率等各項數據跟跌到2000點以下沒區別,市場上投資都信心全無,成交量極其低靡。按照他老人家的原則,估計這就是買入的時候了。按照巴菲特的原則,他不可能在最低點買入,但應該是在底部買入。

第三,持股時間。從他買入比亞迪公司這件事上看,持股時間已經10年了,他買的美股究竟持股時間多長,我們不得而知,但肯定的是會持有很長時間,我們姑且以持股10年計算吧。至於倉位控制,我們也不得而知,但不管多大的倉位,他持有的股票都是安全的。

按照以上分析,從2008年市場恐慌的時候買入一支股票,持有到現在,他每股究竟會收入多少呢?茅臺就比較適合他的原則,2008年的時候,假如他以每股80元的價格買入,現在的每股的價格是670元,收益是驚人的。

可見,假如巴菲特他老人家在A股資是會賺錢的。當然了,市場上也有很多人也會持有類似茅臺這樣的股票,他們也賺錢了,也不能說史有巴菲特才會這樣做。

哪麼,我們能從中受到什麼啟發呢?第一,我們會在底部的時候買入嗎?當市場處於底部的時候,一般我們是不太敢投進去的,因為怕再次下跌。A股市場的投資者一般都是右側交易,只有當行情確定走好的時候,再買入。第二,我們能堅持10年嗎?大部人是不能的,茅臺是走勢最好的,期間也會經歷漲漲跌跌,考驗的是投資者的耐心,大部分人經不起帳戶縮水。第三,我們會選擇巴菲特告選擇的股票嗎?很多人也不會,由於有些股票看起來價格高,很多投資都有恐高症,還有就是有些股票盤子過大,也不是投資者喜歡的。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是和巴菲特投資理念相悖的,想學習巴菲特的投資方法,我以為就要克服這些問題,從而向他的投資理念靠攏。

以上是小不點的感悟,希望能對朋友們有幫助,喜歡的請關注並點贊支持,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