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互聯網平臺的發展提升路徑

葛新紅[1] 王玉榮[2]李禺[3]

目前大量實體產業都需要結合互聯網進一步轉型升級,但在產業互聯網的實踐中,發展較好的產業互聯網平臺少之又少。我們結合研究與諮詢實踐發現,大量產業互聯網平臺需要能級提升,進而打造面向全產業鏈的集成服務平臺。

一.大量產業互聯網平臺需要能級提升

目前,大量傳統產業發展都面臨困境:產業存在“低、散、亂”現象,集中度低;營商環境逐漸惡化,人工成本持續提升,產品同質化競爭激烈;產業轉型升級難,規模擴張難,競爭力提升難。所有實體產業都需要結合互聯網進一步轉型升級。

在各產業鏈上已經存在多種形式的互聯網平臺及服務,然而由於缺乏政策扶持、專業引導、供應鏈金融資金和資源支持等,導致發展較慢、規模較小。在目前的產業平臺中,真正做到產業互聯網化的大概只有10%,剩下的90%運營不佳:其中30%處於僅提供資訊和信息撮合服務,50%電商交易平臺對客戶來說價值不是很大,還有10%基本屬於假平臺或處於殭屍狀態。大量產業互聯網平臺需要能級提升(見圖1)。

產業互聯網平臺的發展提升路徑

圖1產業互聯網平臺能級提升

我們將產業互聯網平臺按照成熟度分為四個階段,目前,大部分平臺仍處於1.0階段(供需企業將信息發佈在平臺上,平臺提供撮合交易和資訊服務)或者2.0電商交易階段(利用信息不對稱獲得交易差價)。處在1.0和2.0階段的平臺目前發展都面臨瓶頸,一是客戶全生命週期的價值沒有被挖掘出來,二是客戶體驗和激動指數不夠,因此很難向線上轉化,以及進一步形成平臺粘性。因此,產業互聯網平臺需要向3.0階段提升,從產業痛點入手,藉助互聯網對產業鏈的資源整合和價值鏈優化,向客戶提供有價值的服務,並隨著平臺發展不斷延伸新的服務組合,最終形成圍繞產業鏈的集成服務。比如糧達網(大宗農糧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從農糧貿易商資金週轉困難的痛點入手,從為產業鏈貿易商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為切入點,從而吸引更多的買家和賣家到平臺上來;交易進一步帶動物流的需求,通過平臺的物流訂單合併從而進一步降低產業鏈物流成本。金融的需求帶動交易的提升,再帶動物流的提升,從而逐步形成了農糧產業一站式綜合服務。然後糧達網平臺又進一步與下游由蒙牛打造的愛養牛平臺連接打通,從玉米採購-飼料加工-奶牛養殖-牛奶消費形成產業鏈閉環,實現了供應鏈金融的全產業鏈貫通穿透。糧達網自2015年11月正式上線運營,截止2017年11月,兩年累計完成交易量2000多萬噸,交易金額450多億元。

3.0階段的產業互聯網才能夠真正推動實體產業的轉型升級,通過產業鏈的不斷打通優化,通過服務的不斷集成,從而為產業鏈上下游不斷創造新的價值,帶來新的體驗,形成新的產業生態。在新的產業生態下,產業鏈各方藉助產業互聯網平臺不斷完善規範行業標準,形成產業信用體系、產業鏈治理體系,從而逐漸向4.0階段邁進,推動產業在有序規則下的競爭合作,形成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新秩序。

二.打造面向全產業鏈的集成服務平臺

3.0階段的產業互聯網將構建一個面向全產業鏈的集成服務平臺(見圖2),這個平臺需具備三大基礎、三大支柱,從而支撐平臺的交易實現:

產業互聯網平臺的發展提升路徑


圖2產業鏈集成服務平臺架構

三大基礎

1)產業大數據:通過產業鏈的信息打通,形成產業鏈各環節的大數據積累,從而推動產業的智能化分析預測和供需精準匹配,帶動供給側改革優化,實現用戶個性化需求滿足;

2)產業信用體系:在產業大數據基礎上,逐步建立產業信用體系數據積累,為供應鏈金融風險控制和產業鏈交易規範提供基礎保障;

3)標準規範:建立產業鏈運作過程中的產品、技術、質量等標準,並融入平臺運作流程,從而藉助平臺推動各方遵守行業規範,推動整個產業的標準化、規範化提升。

三大支柱

1)技術服務:即通過產業互聯網平臺為產業鏈從業者提供的一系列技術賦能,如幫助產業從業者解決技術難題,提供技術諮詢服務;為技術研發者和技術需求方進行供需匹配,促進技術成果轉化,推動產業創新技術應用;通過產業大學/商學院幫助產業從業者提升專業技能;為產業鏈交易過程提供技術質量檢測等共享服務。通過平臺向產業鏈上的各參與主體進行技術賦能,降低技術使用門檻,實現技術普惠,從而提升產業鏈整體技術水平。

2)物流服務:包括產業鏈各環節的倉儲物流配送服務。不管是自建物流服務能力還是第四方物流管理,核心通過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應用實現物流過程追溯、品質管控以及供應保障;同時通過訂單整合和物流系統優化,實現物流效率提升、成本降低。

3)金融服務:依託產業大數據和信用體系,通過產品標準化和物流監控為產業鏈供應鏈金融服務提供了有效的風險控制手段,從而可以為產業鏈上下游提供基於真實交易的供應鏈金融服務,使金融切實服務於實體產業。

交易實現:產業互聯網平臺結合不同產業特徵,包括了現貨掛牌、訂單交易、期現結合等多種交易模式。交易量是衡量產業互聯網平臺的重要指標之一,但在構建產業互聯網平臺時,不能僅關注交易指標,而必須將重點關注於三大基礎設施的建立和三大支柱的增值服務實現,在增值服務支撐下才能形成平臺粘性和交易結果的提升,並促進產業的良性健康發展。

[1].葛新紅中國產業互聯網發展聯盟特聘專家,AMT(企源科技)研究院院長

[2].王玉榮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產業互聯網研究中心主任

[3].李禺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產業互聯網研究中心副主任

回看精彩內容:

年度鉅獻丨《2018產業互聯網白皮書》 重磅來襲!

一文搞懂產業互聯網發展背景、定義及概念區別!

產業互聯網,您需要了解的相關政策

產業互聯網虛擬木桶理論與區域產業集群轉型

本白皮書由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產業互聯網研究中心、AMT研究院、浙江清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產技融創新平臺共同研究總結形成。

對2018年產業互聯網的發展現狀、最新前沿和最佳實踐進行了系統總結。產業互聯網研產投聯盟眾位專家提供了內容建議和知識貢獻。白皮書全文下載點擊https://www.31meijia.com/Pushings/InformationDataForm/ApplyIndex/46965361/1543321433?enc=d75ebd1f527f9c5ca3e29fa425ab795f&ChannelManagementId=0&ssoauth=ssoauth&authUserSettingId=0&cookieGuid=,提交下載申請。

更多精彩內容,就在1月4日白皮書線下分享會。聽聯盟專家、白皮書編委會為您權威解讀2018產業互聯網全新幹貨!長按識別二維碼即可在線報名~

產業互聯網平臺的發展提升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