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被套牢:阿里投了150億之後,這家公司股價腰斬

導讀:說起分眾傳媒(股票代碼:002027),你可能沒聽過這家公司。沒錯,它確實不如阿里、騰訊那樣出名。但這家公司卻時時刻刻霸佔著你的眼球——

每天你在電梯裡看到的廣告,大部分都是分眾傳媒在運營。

作為廣告細分領域的霸主,分眾傳媒是很多投資者眼中的明星股、績優股。但最近半年不到,分眾傳媒的股價卻出現了腰斬,這是怎麼回事呢?

美國之旅:從風光無限開始

分眾傳媒,2003年由知名企業家江南春創立,主打樓宇液晶媒體業務,2005年7月,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1.72億美元的募資額也創造了當時中概股在納斯達克IPO的紀錄。

上市之後,分眾傳媒開始了狂飆突進般的併購,先後收購了框架媒介、聚眾傳媒、凱威點告、ACL、好耶等公司,不僅大大加強了樓宇廣告業務的實力,還在手機廣告、影院廣告、網絡廣告等業務上跑馬圈地。

憑藉各種併購,分眾傳媒的收入和資產都大幅度增長,股價也節節攀升,從上市時的發行價17美元一路飆漲到2007年初的88.5美元,

市值更是超過了110億美元。

轉折不期而至

此時的分眾傳媒,看起來一片欣欣向榮,然而2008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對公司產生了極大影響。

金融危機一來,各公司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廣告預算要麼被砍掉,要麼大幅縮水。

再加上2008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分眾傳媒旗下子公司分眾無線的“垃圾短信事件”,公司不得不停掉手機廣告業務。這對業績又是一個衝擊。


馬雲被套牢:阿里投了150億之後,這家公司股價腰斬


(當年央視報道的截圖)

2008年底,分眾與新浪“聯姻”一事傳的沸沸揚揚,但無疾而終。之後的分眾傳媒明顯開始放慢擴張速度,剝離非核心業務,重新聚焦主業樓宇廣告業務。

此後的幾年,分眾傳媒有了好轉跡象,慢慢走出低谷。但是2011年的冬天,大麻煩來了。

當年11月22日,大名鼎鼎的做空機構渾水發佈針對分眾傳媒的做空報告,直指分眾商譽減值損失過大、誇大樓宇廣告效果等,給出“強烈賣出”評級。

凡是被渾水盯上的公司,股價都難逃暴跌厄運。做空報告出爐之後,分眾股價跌幅一度超過50%,市值蒸發超過13億美元!


馬雲被套牢:阿里投了150億之後,這家公司股價腰斬


面對咄咄逼人的渾水,分眾積極應戰。大股東復興國際表態增持股票,加上2011年四季報超預期等利好因素,公司股價逐漸回升,漸漸擺脫了做空報告的影響。

美股退市,迴歸A股

在被渾水“咬了一口”之後,也許是感到美國股市實在是“水土不服”,在反覆思考之後,江南春最後決定先私有化從美國退市,然後迴歸A股。

2013年5月,分眾傳媒以37億美元的市值在納斯達克退市。

2015年底,分眾傳媒成功借殼七喜控股登陸A股,隨著股價的暴漲,分眾傳媒(此時還叫七喜控股)的市值較兩年多前在納斯達克退市時,已經暴漲了13倍之多

(此處再次佩服大A股高流動性溢價的魔力)。

2016年4月,被借殼的七喜控股正式更名為分眾傳媒,至此分眾走完了迴歸A股的所有流程。

股價腰斬,高增長終結

最近三年,分眾傳媒的業績穩定增長,2015年淨利潤33.9億,2016年淨利潤44.5億,2017年達到60億,年增長率超過30%。


馬雲被套牢:阿里投了150億之後,這家公司股價腰斬


業績連年增長的分眾傳媒,在2018年盛夏更是發佈了一則重磅消息:

7月18日晚間,分眾傳媒發佈公告,阿里巴巴集團及其關聯方將以約150億元人民幣戰略入股分眾,雙方將共同探索新零售大趨勢下數字營銷的模式創新。

既然入股,價格自然是重點。據披露,本次每股轉讓價格為9.9167元。

150億!有了阿里這個“超級金主爸爸”,分眾傳媒股價第二天毫無懸念地一字漲停。

但就在這之後,分眾的股價突然逆轉,開始一路下跌。


馬雲被套牢:阿里投了150億之後,這家公司股價腰斬


10月29日下午,分眾傳媒發佈了三季報:

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收37.6億,同比增長21.94%,淨利潤14.6億元,同比僅僅增長5.73%。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08.77億,同比增長24.59%;實現淨利48.1億元,同比增長22.81%。 三季度淨利潤僅僅增長5.73%,公司預計四季度盈利進一步惡化,同比大跌40%左右! 與此同時,分眾傳媒預計2018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變動幅度為 -3.41%到3.25%。

之前幾年淨利潤都是穩定增長30%,如今卻驟降至最高3.25%的低增長,甚至可能是負增長。

從高增長墜落到零增長的業績一公佈,公司股價第二天早盤便跌停,最終以大跌8.58%收盤。

從7月20日阿里入主之後最高11.6元的股價,到10月30日最低5.77元的股價,分眾傳媒在100來個交易日裡居然完成了“腰斬壯舉”。

而5.77元的價格,也讓阿里9.9167元的入股價格被深度“套牢”

除了淨利潤,分眾傳媒的三季報還暴露出公司另一個嚴重問題: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較年初增加22.68億元,上升73.4%。

對於應收賬款激增的原因,分眾傳媒將其歸結為“宏觀形勢影響”,但這種過於籠統的說法引發了質疑。

如果分眾傳媒能將應收賬款的前幾大客戶一一舉出來,倒是會很大程度打消市場的疑慮。

在這裡,作者要說,寫字樓作為樓宇廣告投放的重點,其受眾群體大多數年輕又高學歷的白領,因此很多互聯網金融公司將電梯廣告當作了線下重點投放渠道,但今年網貸公司頻頻出事,該付的廣告費付不出來,是導致分眾傳媒應收賬款激增的一個原因。

鉅額解禁,對手強勢崛起

除了財務問題引發市場擔憂,分眾傳媒還有一大問題也是投資者不得不防的,那就是鉅額解禁的日子正在逼近!

2018年12月31日,分眾傳媒將有77.1億限售股解禁,佔總股本52.55%,是當前69.6億流通股數量的110.74%!


馬雲被套牢:阿里投了150億之後,這家公司股價腰斬


流通股數量直接翻倍,分眾傳媒的解禁壓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分眾傳媒作為電梯廣告業的老大,處於幾乎壟斷的地位,一直難逢敵手。

誰知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一家名叫新潮傳媒的公司這兩年發展勢頭極為迅猛,公司雖然遠沒有分眾傳媒規模龐大,但野心可不小,目前正在全面搶奪分眾傳媒的市場,更是聲稱“2018年要打一場千億級的群架”。

面對來勢洶洶的對手,分眾傳媒準備好了嗎?從高增長滑落到零增長之後,分眾傳媒這個廣告業的老大哥,還能重振雄風嗎?也許一年半載之後,形勢會更加明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