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大師教你配色,大衛·芬奇、韋斯·安德森的色彩機密

色彩,是影像敘事的重要關鍵。許多電影作品,常以繽紛或暗沉的色調,展現主人公的性格與狀態,而運用互補色的強烈對比,也能對應情節的發展與轉折,並可藉由不同的色彩組合,重現出不同的時代氛圍。

本文將借大衛·芬奇、韋斯·安德森等知名導演作品,解析這些好萊塢電影人是如何運用「配色」,如:單色、相近色、互補色的搭配,通過場景設計、攝影用光或服裝物件,建立獨特的用色邏輯與方法,營造獨特的視覺。

文章地址:https://dcfilmschool.com/artic

單色配色

《月升王國》《降臨》捕捉統一視覺氛圍

电影大师教你配色,大卫·芬奇、韦斯·安德森的色彩机密
电影大师教你配色,大卫·芬奇、韦斯·安德森的色彩机密

「韋斯·安德森對風格非常嚴謹,總是仔細研究和思索。」

——《月升王國》藝術指導 AdamStockhausen

單色配色(Monochromatic Color),意指用單一色調,借其深淺濃淡的差異,表現整體統一、但同中求異的氛圍。追求畫面完美精緻的韋斯·安德森,便常以此配色法呈現影像,例如:《月升王國》中,他與藝術指導 AdamStockhausen以亮黃色、黃褐色的童軍服、帳篷及物品,與同色系自然景緻映襯,表現劇中少年、少女的樂觀純真。

本片為呈現1960年代風貌,以16mm膠片拍攝,主要使用Aaton Xtera攝影機,部分樹林及獨木舟場景,則以體型較小的AatonA-Minima機型拍攝,最終呈現出復古懷舊的色彩風貌。攝影指導Robert Yeoman說:「韋斯·安德森對各方面都有非常獨特、強烈的直覺......我的目標是在膠片上,實現他的意願,並且盡我所能地強化它。」

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則擅長以自然或打光呈現人物和場景的單一色調,強調角色的內心狀態。《降臨》即以暗淡的陰天光線,捕捉主角Louise的情緒,攝影指導Robert Yeoman說:「我們讓她保留在憂鬱的空間,讓觀眾以視覺去感受。」隨劇情推進,光線也改以溫暖、有活力的暖色調,表現Louise的心境轉折。

相近色配色

《美國騙局》《月光男孩》呈現時代與人物特徵

电影大师教你配色,大卫·芬奇、韦斯·安德森的色彩机密电影大师教你配色,大卫·芬奇、韦斯·安德森的色彩机密

「一旦你讓每種顏色都出現,電影看起來就會一團糟,觀眾會從人物和故事中分心。」

——《美國騙局》藝術指導 JudyBecker

相近色配色(Analogous Color),代表以色環上相近的顏色,如:紅、橙及黃搭配。《美國騙局》裡為重現70年代中上階層的高雅風貌,除採用當時流行的大地、酪梨色外,還加入更為多元的金色、橙色及黃色,豐富全片的傢俱陳設、美術裝潢。

例如:角色Rosalyn家中,藝術指導JudyBecker以華麗風格為基調,使用Mylar鋁箔壁紙,以及大量暖色燈飾、床具佈置:「我們通過裝飾她的房屋,映襯她挫折、沮喪的情緒。」服裝設計Michael Wilkinson更在片中,為劇中角色設計淺綠、天藍色系服飾,試圖在黃色背景中凸顯演員:「希望劇中世界充滿活力,捕捉出具勇氣的時代氛圍。」

《月光男孩》中,導演Barry Jenkins師承王家衛,擅以相近且鮮明的色調,表現獨特濃郁的畫面。當母親Paula對兒子氣憤大吼時,身著的紅衣與背後異常的紫紅光線,形成超現實的氛圍。攝影指導James Laxton認為,光線表現著Paula的「暗黑美感」:「它在黑暗、激烈的時刻,圓潤了這個角色,讓我們感受到,她是一個完整的人物。」

互補色配色

《卡羅爾》《007》凸顯故事的衝突元素

电影大师教你配色,大卫·芬奇、韦斯·安德森的色彩机密电影大师教你配色,大卫·芬奇、韦斯·安德森的色彩机密

「房裡的視覺色彩不會過度衝擊.....而是呈現她們所在的世界,都有某種類似的痛苦。」

——《卡羅爾》導演 ToddHaynes

互補色配色(Complementary Colors),則以色環上對立的顏色組成,像是紅綠、橙藍及黃紫等,最常出現的即為前兩種。《卡羅爾》便以大量綠色場景設計,映襯角色Carol和Therese的紅唇及服飾,刻意表現這些鮮活元素,展示角色的特殊性。

藝術指導Judy Becker在兩主角家中,運用粉色、米黃色及酸綠色(Acid Green)陳設,重現1950年代戰後較含蓄的氛圍,尤其大量使用酸綠色。她說:「這是非常令人不安的顏色,它有助於在角色間產生張力。」兩人旅居的汽車旅館中,也於牆壁及被毯使用此色調,暗喻旅程可能的結果,她說:「我們讓顏色,成為這段公路旅程的敘事手法之一。」

《007:大破天幕殺機》裡,當主角JamesBond於上海高樓打鬥後,與對街神秘的女子Sévérine對望,劇組設計以霓虹藍光,表現冷酷的對打場面,另一邊以安詳的橙色場景燈互為對比,凸顯兩位角色的處境差異。

導演Sam Mendes於拍攝前,先製造了大樓模型,以迷你紅外線攝影機,測試拍攝霓虹光;實際拍攝時,攝影指導羅傑·迪金斯則僅以現場光線完成拍攝,令導演不禁讚歎:「像他這樣的人,有能力讓每個段落,都有故事可以訴說。」

大衛·芬奇酷愛「黃綠藍」

混合單色與互補色的配色應用

电影大师教你配色,大卫·芬奇、韦斯·安德森的色彩机密

絕多數作品,皆混合多種配色方法表現畫面。例如:導演大衛·芬奇的電影,常以綠色、藍色或橘黃色的同色系配色,表現電影整體視覺。但因其題材常強調人物與內、外在世界的衝突與矛盾,因此也常以差異大的互補色呈現。《搏擊俱樂部》便常以橙黃、深藍兩種光線,暗喻主角介於正常與異常間的精神狀態。

另外,片中開頭以汙穢、低飽和的銅綠色,做為整部電影的色調,而在瘋狂角色Tyler出現後,才出現較強烈的鮮明色彩。攝影指導 Jeff Cronenweth說:「大衛·芬奇希望可以使畫面看起來更加超現實,以一種崩解、混亂的氛圍,通過視覺變化隱喻劇情走向。」

「我們並不害怕顏色,我們需要懂得掌控配色。」

——《搏擊俱樂部》導演 大衛·芬奇

顏色並非影像敘事的唯一手法,但懂得運用的創作者,總能調和出絕佳的色彩,於三原色間呈現風情萬種的風貌,為電影劇情增添魅力,也藉此替劇中人物,渲染出獨特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