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東全省30%的村奔向現代化

齊魯晚報濟南10月30日訊(記者 張阿鳳) 30日,首屆鄉村振興(山東)高峰論壇在濟南舉行,專家學者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路徑等問題展開研討,建言獻策。山東是農業大省,農業增加值等八項指標居全國第一位,山東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階段目標,到2022年,山東鄉村振興將取得重大突破,全省30%的村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副主任馬建堂作了主旨演講,他指出,推動鄉村振興,應更加註重鄉村振興與城鎮化雙輪驅動,推動農業人口市民化,著力構建大中小城市、小城鎮和廣大村莊協調發展的空間形態;進一步促進公共服務資源在城鄉之間均衡配置,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基礎設施一體化。

中央農辦副主任,農業農村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韓俊表示,對於今後發展,建議穩定發展糧食生產,進一步鞏固和提升糧食生產能力;強化財政、土地、人才等要素的保障,提升農民主體地位,積極引導和支持廣大農民群眾投身鄉村振興的主戰場。

山東省副省長於國安介紹了山東的經驗做法,特別是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緊抓在手,持續推進農村“七改”,大力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創新推進美麗村居建設;把深化改革作為動力支撐,進一步發揮群眾力量,真正使黨的好政策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真正讓廣大農民成為鄉村振興的主體。

各位專家站在新時代背景下,指出當前我國已經由“鄉土中國”進入“城鄉中國”的發展階段,解決這些難題,關鍵要強化制度供給,充分發揮體制機制創新的“乘數效應”,規劃帶動,制度拉動,政策促動,做到激活主體、激活要素、激活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