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的行為真的很可笑嗎?

春秋是有一位宋襄公由於做事很特別,近代以來他一直成為被大家譏笑的對象,下面就看一下這位宋襄公做了那些的“蠢事”,並簡要分析一下他那樣做的原因。

宋襄公的行為真的很可笑嗎?

講仁義的宋襄公

1、爭霸主講信用

齊桓公死後,諸侯霸主之位空缺,宋雖是小國,宋襄公也想確立霸主地位。周襄王十三年春,宋襄公自做主張,沒有經過齊國,楚國的同意就約定當年的秋天在盂地會合諸侯。在到盂地前,公子目夷勸他要帶上軍隊,以防楚國人不講信用的。宋襄公說:"是我自己提出來不帶軍隊的,與楚人已約好,怎能不守信用呢?"於是宋襄公不帶軍隊赴會。到了約定之日,楚國早埋伏好了軍隊。宋襄公和楚成王因為爭當諸侯霸主而發生爭議,楚成王突然命人抓住了宋襄公,把他帶回楚國囚禁起來,直到後來在魯僖公的調停下,襄公才被釋放。

宋襄公的行為真的很可笑嗎?

講武力的楚成王

2、泓水之戰講仁義

後來宋國和楚國又因為爭霸主,雙方的軍隊在泓水(約在今河南省柘城縣西北)相遇。當楚軍開始渡泓水河時。目夷說:“楚兵多,我軍少,趁他們渡河之機消滅他們。” 宋襄公說,“我們號稱仁義之師,怎麼能趁人家渡河攻打呢?”楚軍過了河,開始在岸邊佈陣,目夷說:可以進攻了。宋襄公說:等他們列好陣的。等楚軍布好軍陣,楚兵一衝而上,大敗宋軍,宋襄公也被楚兵射傷了大腿。宋軍吃了敗仗,損失慘重,都埋怨宋襄公不聽公子目夷的意見,宋襄公卻教訓道:"一個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戰時不攻擊已經受傷的敵人,同時也不攻打頭髮已經斑白的老年人。尤其是古人每當作戰時,並不靠關塞險阻取勝,寡人的宋國雖然就要滅亡了,仍然不忍心去攻打沒有布好陣的敵人。" 子魚卻說:“打仗是以勝利為目的,還說什麼君子之道!真的按襄公你說的做,就去當奴隸服侍算了,何必還打仗呢?”

宋襄公的行為真的很可笑嗎?

春秋戰國

3、春秋早期的時代特點

現在的很多人對春秋時代都不太瞭解,以為當個霸主是件多好的事。其時那個時代,由於生產力低下,各國家不太願意搶別人地盤,因為搶了也沒有用,生產工具太落後,一定數量的人口,只能種一定數量的土地。由於吃飯問題總解決不好,大部分人都是從事農活的人,而領導的確是有能力的人,讓大家信服和能夠給大家帶來好處的人。那個時代當國王,當霸主可以說都是吃力不討好的事,雖說是生活比底層要好得多,但是要操得心也挺多。

由於醫療條件差,人又總生活在溫飽線上,所以人是很寶貴的,無論是貴族還是奴隸,打仗倒不象後世那麼野蠻,殺人無數的,因為那樣的話自己損失也很大,所以合為貴更附附合大家的利益,因此只要對方服了就算了。因為不靠武力服人,所以儘量講理服人,既然要講道理,那就要守信用,宋襄公就是這樣一個講信用的人。

4、春秋晚期的時代特點

春秋晚期到戰國時發明了鐵器牛耕,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很多的人就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從那時起,你爭我奪的時代才真正開始了,開始奉行武力解決問題,不再光講道理了,也不再講以人為本了,打仗也變得可怕,一次大戰殺死幾十萬人的也有。

結語

宋襄公是個講信用的人,因為恰好生活在那個過渡時代,所以還以講道理方式面對講武力的楚成王,自然顯得不合時宜,但要說他真的很蠢那到不至於。只不過他是個有理想的人,講信用、講道理而已,因此他雖然不好做我們學習的榜樣,但也不應成為譏笑的對象,至少他比我們身邊那些精明的老賴強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