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的“理性消費”,正在掏空你的錢包,順便毀掉你!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人拼盡全力,也要過上心目中“精緻的生活”。

這種精緻,就是不將就,就是要把最好的自己活出來。

可是你的收入,能夠得上所謂的精緻嗎?

你以為的“理性消費”,正在掏空你的錢包,順便毀掉你!


你以為的“理性消費”,正在掏空你的錢包,順便毀掉你!

一位從事廣告行業的姑娘,月薪8000,在深圳這個城市,工資不算高,果腹而已。

但是她花了4500塊錢在市中心附近,租了一個精裝修的單間。單間有一個巨大的落地窗,透過落地窗,可以看見高架橋和人流,可以看見霓虹燈和月亮。

你以為的“理性消費”,正在掏空你的錢包,順便毀掉你!


姑娘說:“我不是衝著這個房間來的,我是衝著這扇窗來的。”

她說,每次下班回來,她坐在落地窗前,不喝紅酒,只喝涼白開,也會有一種《我的前半生》中,唐晶獨立而精緻生活的體驗感。

這種體驗感,是她一直渴望的。

為了這種短暫而虛幻的體驗感,她願意付出超過一半的月薪,壓縮其它的生活開支,做一個月光族。

作家獨木舟講了一個故事。

她的一個朋友,每天出門前至少收拾半小時,香水、服飾搭配、高跟鞋,

一定要展示自己最精緻幹練的一面。

每晚回家,面膜、瑜伽、健身、美食,弄完已經12點了。

獨木舟一直以來,非常羨慕她這位朋友的生活,

“覺得她每天都過得好精緻啊,展示給別人自己最美的狀態”。

可是有一天,這位朋友深夜向獨木舟哭訴:“我受不了了。”

你以為的“理性消費”,正在掏空你的錢包,順便毀掉你!


原來,她工作三年,每日精心生活,外表風光,實則很累。

收入只能勉勵支撐,更重要的是,

“我工資不高,但是都花在了打扮上,我沒有錢培訓,買書,用於自己增值;

我下班要健身要做瑜伽,我身材很好,但我沒有時間去學習,去培訓。

我寧可自己穿得普通一點,甚至邋遢一點,我寧可自己身材胖一點。

我也希望自己的競爭力能強一點。

但你們都在說要活得精緻,我也只能被迫活得‘精緻’。”


她傾盡所有,把自己活成了別人眼中精緻的樣子,自己卻身心俱疲。

我們有一個學員N。

為了活成精緻的樣子,每個月工資下來之後,都得先犒勞自己一番。

逛街、吃飯,買衣服、買包包;

再除去每個月的房租、水電費等,每次工資一到手,就已經一分不剩了,還倒貼不少。

你以為的“理性消費”,正在掏空你的錢包,順便毀掉你!


除了外在的精緻,N也會花錢在培訓買書買課程上面,去提升自己內在的精緻;但是大多時候都是交了錢,很少去冒泡,很少去聽課,書本上也落了一層灰塵。

相信很多人都有提前消費的習慣,N也經常提前消費,所以她身上還揹負了不少債務。

很多人對於更好生活的認識,是花更多的錢過上更昂貴的生活,即使超過自己的支付能力也在所不惜。

在這個特別容易出網紅的年代,網紅奶茶、網紅餐廳、網紅民宿等都是眾多年輕人追捧的對象。

為了喝一杯網紅奶茶,吃一頓網紅大餐,很多人願意花兩個小時甚至半天的時間去排隊;

你以為的“理性消費”,正在掏空你的錢包,順便毀掉你!


為了住一晚網紅民宿,花上半年的工資,美其名曰精緻生活的體驗,然後接下來就是過著吃土的日子;或者是陷入提前消費和負債的惡性循環。

波士頓諮詢公司做了一箇中國年輕人一代的消費調查報告,超過60%的年輕人青睞大品牌,貴的、好的、網紅款,哪怕一件衣服單價成千上百,說掏錢就掏錢,絕不含糊。


螞蟻花唄也有一份報告,全國範圍內,人們剁手已經成了趨勢,平均一月網購達到3.2次。

你以為的“理性消費”,正在掏空你的錢包,順便毀掉你!


對於這些消費,我們都有正當的理由,工作這麼辛苦了,生活中肯定不能虧待自己了。

而且這麼努力的工作,不就是為了生活得更精緻嗎!

基於各種各樣的理由,很多人覺得自己這並不是衝動消費,而是理性消費,因為各種消費都是有理有據的。

你以為的“理性消費”,正在掏空你的錢包,順便毀掉你!


當然也有另一種人,他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理性消費。

在別人眼中風光無限的精英人士,白天在高大上的CBD工作,晚上回家,打開外賣app,會因為8塊錢還是10塊錢的優惠套餐糾結三四次。

加在購物車裡面的各種護膚品、衣服、鞋子,他們會等待限時優惠活動的時候再下手,所以他們會撐著眼皮等到零點的那刻準時清空購物車,還覺得自己省了不少錢。


你以為的“理性消費”,正在掏空你的錢包,順便毀掉你!


經濟不景氣的年代,物價上漲、房租上漲,唯獨工資不漲,所以很多人也隨之改變了自己的娛樂方式。

加上我們總是會接二連三地看到因為加班、熬夜耗損健康甚至是猝死的案例新聞。

年輕人愈加重視自己的健康狀況,80後、90後開始枸杞保溫杯不離手;

前些年還在唱K桌遊的那幫人,現如今更加崇尚一種健康的生活態度。

爬山、騎行、健身成了一種潮流,特別是健身人數,明顯上漲。健身不僅是一種健康生活方式,更成了一種重要的社交方式。

你以為的“理性消費”,正在掏空你的錢包,順便毀掉你!


(圖片來源於《2018中國健身產業報告》)

所以,很多人不管三七二十一,上來就辦張卡,其中辦年卡的人不在少數,因為這種卡在一年之內可以無限次消費,既健了身又省了錢,這絕對是理性消費了。

然而,很多人辦了卡之後,曾經每天去打卡的豪情壯志沒有了,一年中走進健身房的次數屈指可數,甚至是年卡成了“一年去一次的卡”。

大幾千幾萬就這樣打水漂了。

以為是半年卡省了不少錢,但實際上更浪費錢。對於這樣的偽健身愛好者,還不如按次消費,看上去單價更貴,但是一年算下來反而節省不少,而且每次去繳費健身,更有效率。

你以為的“理性消費”,正在掏空你的錢包,順便毀掉你!


很多類似的“理性消費”,比較知識付費,各種線上課程、電子書等,買了之後,並沒有好好看,只是囤在那裡。

很多人還是維持原有的習慣動作,下班之後,刷刷朋友圈,刷刷電視劇。

這些所謂的理性消費,只是花錢買安慰。

這些理性消費,看上去經過了“深思熟慮”和“精打細算”,實則是一種自我麻痺的消費行為。

於是越陷越深,開支越來越多,但是到頭來你發現,非但沒有得到提升,開支卻越來越多,最後仍然是月光族。

你以為的“理性消費”,正在掏空你的錢包,順便毀掉你!

那麼怎樣的消費才算理性呢?

日本生活家有川真由美提倡極簡生活。

你以為的“理性消費”,正在掏空你的錢包,順便毀掉你!


她講了一個故事,一次旅行,在免稅店看到了一件衣服,一下子就抓住了她的眼球。

她試穿了一下,果然很合適,很好看。

可是一直以來的消費習慣,讓她開始思考:我需要它,還是我喜歡它,如果是我喜歡它,一個月後我還會喜歡它嗎?

考慮完之後,她放棄了,這件與她平時穿衣風格不一樣的衣服,對她來說就是過過癮,她的喜歡不會超過一個月。

而很多人買東西,都是因為喜歡而購買;而這個喜歡,不會超過一個月,甚至不會超過一週。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衣櫃裡永遠缺一件衣服;鞋櫃裡永遠缺一雙新鞋;廚房裡永遠缺一套餐具......

然後就是不停地買買買,然而不久之後你會發現,到處都是閒置的物品。

一個人生活的好不好,與你擁有的物品的多少毫不相關。

《喬布斯傳》裡寫道,喬布斯年輕的時候覺得各種傢俱都不好看,於是他就住在一件傢俱都沒有的空房間裡。

那他那段時間生活得不好嗎?完全沒有。

那段時間,事業上,他在做著改變世界的事情;生活中也完全沒耽誤和朋友的交際。

可見,他生活得很好,儘管他屋子裡空無一物。

你以為的“理性消費”,正在掏空你的錢包,順便毀掉你!

有川真由美說:真正精彩的生活,靠的不是堆滿房間的東西,也不是用之不盡的金錢。“我經歷過怎樣的時光?”“我將要度過怎樣的時光?”對時間內涵的正確理解,才是舒心生活的關鍵。

《華盛頓郵報》曾做過一份調查:“你認為世間最奢侈的物品是什麼?”

評選出來的結果令人意外,又在意料之中。

沒有一件是類似奔馳寶馬、LV等奢侈品。

這10件東西是:

1、生命的覺醒和開悟

2.一顆自由喜悅充滿愛的心

3.走遍天下的氣魄

4.迴歸自然

5.安穩平和的睡眠

6.享受屬於自己的空間和時間

7.彼此深愛的靈魂伴侶

8.任何時候都真正懂你的人

9.身體健康和內心富足

10.感染並點燃他人的希望

這些東西,沒有一件是物質的,真正的幸福與快樂,永遠是由內而生,而不是物質賦予的。

你以為的“理性消費”,正在掏空你的錢包,順便毀掉你!

經濟不景氣的當下,大家都在提倡消費降級、理性消費。我們在購買一件東西時,這裡有幾條原則,先考慮再決定要不要買,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1.一件東西值不值得買,不是看它是否打折,打折多少,而是看你是否需要。一件你不需要的商品,除非它是白送的,否則不管花再少的錢你都是虧。

2.當你隱約覺得自己想要買一個東西,但是又找不出一個理由時。我建議你等一個星期,然後一個星期後再問問自己,還想買嗎。我打賭多半一個星期後你就不會再想買了。

3.每一筆收入到手之後都至少分成2份,一份作為開支,一份存起來。這兩份的比重由你自己定,哪怕你90%拿來花,只存10%都行。想要省錢、理財,你先得養成習慣。

4.消費一件物品,如果是出於長期獲利,那就看自己的錢是否能長期支付。如昂貴的面膜,一兩次是沒有用的,如果你的消費力只是這種水平,這就是沒必要買的東西。

5.如果同時有好幾樣東西想買,但是錢不太夠,如何決定先後順序?先買急需的,再買實用的,最後買裝13用的。

你以為的“理性消費”,正在掏空你的錢包,順便毀掉你!


6.所有商品的買方評論都只能作參考,僅此而已,而不應該變成你是否購買的標準。哪怕一件東西全世界99%的人都買了,你也不一定要去買。

7.相信我,任何帶給你驚喜、刺激的玩意兒,最多兩個星期,你就會覺得膩了。

8.永遠不要覺得用上名牌產品就能讓自己變得高貴。大牌產品是用來、也僅僅能用來維持自己的地位,而不是提高自己的地位。

9.便宜當然有好貨,但你一定會付出其他東西去交換。比如我有一次為了淘一本書,翻遍了所有網站,和周圍的舊書市場,最後我確實找到了一本二手書,幾乎是按照10多年前的原價出售,比市場平均價便宜了將近5倍,但是我在這本書上花了3天的時間和精力,我覺得也不算太值。

10.以上每一條建議你都可以當放屁,仍然去任性地“理性消費”,瘋狂買奢侈品,如果你真的可悲土豪到必須這樣做才能彌補你的內心的話。

我們這輩子能花的錢是有限的。要是把錢浪費在了多餘的事物上,不就沒錢買真正想要的東西,做真正想做的事了嗎?我們應該為真正重要的事物留出能自由支配的資金。

超前消費、剁手消費,只會陷入惡性循環;唯有迴歸生活,按需購買,理性消費才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