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俠雖逝,精神長存,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回味經典,致敬金庸

大俠雖逝,精神長存,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回味經典,致敬金庸

金庸先生於2018年10月30日逝世,享年94歲,聽聞此噩耗,痛心惋惜,先生寫的武俠小說影響了幾個時代的人,情節無不讓人拍案叫絕,“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是對金庸先生作品的概括,當然還有《越女劍》未在其列,句中所言即先生的作品《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那麼讓我們先來回顧下這十五部作品。

大俠雖逝,精神長存,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回味經典,致敬金庸

《越女劍》是以吳越爭霸為背景,寫越女阿青的高超劍術被范蠡發現並引薦給越王勾踐,幫助越國訓練士兵,最終幫助越王勾踐滅掉吳王夫差,一雪前恥,阿青早以愛上范蠡,卻發現范蠡與西施相愛相許,一氣之下準備殺了西施,卻發現西施貌美而不忍下手,黯然離去,不知所蹤。

《飛狐外傳》講述《雪山飛狐》主人公胡斐的成長曆程,描寫胡斐在追殺鳳天南路上除暴安良的故事,其中還寫了與程靈素、袁紫衣之間的愛情故事。

《雪山飛狐》講述明末清初,李自成兵敗將藏寶圖交給四大侍衛,死後引發胡、苗、範、田四家族的恩怨糾葛,小說以苗人鳳和胡一刀夫婦為主角,用倒敘的手法講述了江湖恩怨、藏寶尋寶、美女愛英雄的故事。

大俠雖逝,精神長存,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回味經典,致敬金庸

《連城訣》講述主人公狄雲和戚芳本是一對戀人,因師父戚長髮和師伯萬震山為爭奪《連城訣》的尖銳矛盾被捲入風波,農家子弟狄雲生性質樸,確屢被冤枉欺騙,在歷經磨難之後,終於看穿人世險惡,迴歸自然。

《天龍八部》以宋哲宗時代為背景,描寫宋、遼、大理、西夏、吐蕃及女真等王國之間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以段譽、喬峰、虛竹三大主角為代表,寫他們一次次與命運的奮進和抗爭,但都不可避免的滑向不幸的旋渦,可以說是充滿悲劇色彩。

《射鵰英雄傳》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的第一部,以寧宗慶元五年至成吉思汗逝世這段歷史為背景,以郭靖和黃蓉為主,將郭靖這位純樸憨厚、木訥愚鈍的射鵰英雄,變成一個為國為民、悲天憫人的俠之大者,也插入了二人一波三折的愛情情節,整部作品反映了南宋抵抗金國與蒙古兩大強敵的鬥爭,充滿愛國的民族主義情愫。

《白馬嘯西風》以金銀小劍三娘子上官虹和白馬李三先後遇害拉開序幕,通過“呂梁三傑”追尋高昌迷宮的地圖,展開了李文秀與蘇普、馬家駿、瓦耳拉齊等人之間的愛恨情仇,同時穿插了蘇魯克與盜賊漢人、瓦耳拉齊與車爾庫之間的糾葛。全篇緊扣“高昌迷宮”這一情節焦點,展開了一場場漢人同哈薩克人之間的情與欲的角逐。也告訴世人一個道理,人人追求的東西,往往並不一定珍貴;而把握住自己所有的幸福,才是人世間難得的境界。

《鹿鼎記》以明末清初為背景,講了從小在揚州妓院長大的韋小寶,以不會任何武功之姿態闖江湖各大幫會、周旋於皇帝朝臣之間並奉旨遠征雲南、俄羅斯的故事,這與其它不同,主人公不是俠客而是小人物,金庸先生借這個形象諷刺了一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和迂腐頑固的思想,表現了民族統一的思想。

大俠雖逝,精神長存,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回味經典,致敬金庸

《笑傲江湖》以敘述華山派大弟子令狐沖的經歷,反映了武林各派爭霸奪權的歷程。

《書劍恩仇錄》背景是清乾隆年間漢人反滿鬥爭,寫了乾隆皇帝與反清組織紅花會的總會主陳家洛二人間奇特的矛盾糾葛,倆人即是有手足之情的兄弟,又是不共戴天的仇敵,小說虛實結合,將傳奇與史實融合。

《神鵰俠侶》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寫了“叛國賊”楊康之遺孤楊過與其師小龍女二人在成為“俠侶”過程中經歷萬般磨難,同時楊過也消除了對郭靖、黃蓉夫婦的誤會,在家仇與國難間作出抉擇,成為真正的“俠之大者”。

《俠客行》敘述了懵懂少年石破天的江湖經歷。該書有許多耐人尋思之處,潛隱著許多“玄機”,體現著金庸對於人生、人性、生命和宇宙的新的體驗。

《倚天屠龍記》是“射鵰三部曲”系列第三部。以朱元璋揭竿而起建立明朝為背景,以張無忌的成長為線索,敘寫江湖上的各幫各派、各種人物的恩怨情仇,它把中國歷史上元朝的興衰和江湖道義、恩仇平行交叉起來。

《碧血劍》寫了明末被冤殺的大將袁崇煥之子袁承志及其師門華山派義助闖王,奪取大明江山所引起的一系列江湖恩怨。

《鴛鴦刀》“鴛鴦刀”是一對堅硬、鋒利,據傳藏有“無敵於天下”的秘密的寶刀。講訴圍繞奪得寶刀秘密而發生的故事,最終的“仁者無敵”點明主旨。

大俠雖逝,精神長存,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回味經典,致敬金庸

江湖風雲,恩怨情仇,人生百態,善惡美醜。金庸先生的武俠江湖讓我們流連其中,不僅僅是因為拍成各種電視劇和電影的影響,細讀小說,你會發現比影視劇中更多的東西。金庸先生的逝去,可能之後的武俠小說無人超越,時代經典“空前絕後”,先生的作品將長駐心中。未來的一段時間可能先生的小說或者相關影視作品再次火熱,無論如何,小說的思想值得我們尋味。逝者已去,先生一路走好,向金庸先生致敬!

各位怎麼看,歡迎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