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都不能少

“你們是騙子吧?你們院長是誰?法院不是白天上班嗎,怎麼夜晚出來送達?”2月28日晚上大降溫,送達組冒著凜冽寒風,前往柳城縣某小區送達一個物業糾紛的案件。夜晚8點多,當事人並不在家,法警韋敏劍試著撥打她的電話,她劈頭蓋臉就拋來幾個問題。韋敏劍不慌不忙的將問題解釋完,對方才相信,“我就在小區門口,你們過來吧。”

韋敏劍一路小跑到小區門口,見到了當事人羅女士並向其出示了證件。“我以為是騙子的詐騙電話,沒想到法院真的晚上加班來送達法律文書。你們也是辛苦了。”據悉,因對物業公司管理不滿,羅女士拒交物業費,因此被物業公司起訴到法院,但她多次退還、拒籤法院快遞的法律文書,無奈之下,送達組只好晚上前去送達。當晚,送達組還一併送達了五份應訴材料,均送達完畢。

5月29日下午3點,驕陽似火,酷暑難耐,法警喬勇在當事人家門口被曬得滿身皮膚通紅。他已經在這裡等了一個多小時,說好一點鐘的見面,直至現在仍不見當事人回家的蹤影,喬勇感覺自己被騙了,但是想到該案要是再不送達到位,很快就將超過法定審限了,在門口待了1個小時的喬勇還是決定再等一等。

這是一起相鄰糾紛案件,原告向法院起訴被告建房佔用了他的土地,法院依法要向被告韋某送達訴訟文書。由於韋某長期在外務農,送達組白天送達了幾次都找不到人。經過多次聯繫,韋某稱自己當天中午一點鐘左右會回家,可喬勇到他家發現仍然找不到人。

功夫不負有心人,下午四點韋某終於到家了。原來,韋某承認自己在故意拖延回家時間。由於與原告早年存在矛盾,這次建房他覺得原告是在故意找茬,因此總是躲避接收訴訟材料。聽到這裡,喬勇非但沒有生氣,反而勸導起黃某,“如果想解決問題,可以收集相關的證據,讓法院主持公道,畢竟遠親不如近鄰,鄰居之間抬頭不見低頭見,這樣躲避也不是辦法。而且你不接收材料出庭,對你自己也不利呀。”最終,當事人韋某說到:“謝謝你們,我也認識錯誤,不該為難你們!我會好好處理,爭取和他談談。”

送達小組每天都在經歷著這樣的故事,送達文書並不僅僅是交付一份文書材料,更是傳遞一份責任、一份公正,只有按時將訴訟文書交到當事人手中,他們才能及時地行使自己的知情權和維護自己的訴訟權益。所以,即使送達工作再繁重再困難,送達組均表示會盡全力將每一份文書及時送到當事人手上,一份都不能少!

2018年1-5月份,柳城法院送達組共送達法律文書158份(不包括當事人收到通知到法院領取和公告送達、郵寄送達)。法警送達小組的成立,既節約了有限的司法資源和司法成本,也減輕了業務庭的壓力,為業務庭的結案率和審判質效都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送達是保障民事訴訟順利進行的一項重要環節。隨著柳城縣域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矛盾日益增多,柳城法院受理案件數量也在不斷增長,審判任務日益嚴重,送達效率的高低已經直接影響到審判和執行效率的高低。面對案多人少的嚴峻形勢,柳城法院不因案多而退縮,積極探索送達機制創新,從法警隊抽調2名幹警,配備一部專用警車,成立法警送達小組,進行疑難案件的集中送達。

(柳城法院 蘆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