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中清朝最荒唐的防禦手段,清軍大將靠此法對抗軍艦的進攻

第一次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清朝的閉關鎖國,導致中國的遠遠落後於其他國家。

在鴉片戰爭中,最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那一次對戰英國的馬桶之戰,也是清朝最為荒唐的戰爭。

鴉片戰爭中清朝最荒唐的防禦手段,清軍大將靠此法對抗軍艦的進攻

1841年1月底,道光皇帝發佈對英宣戰詔書,隨後任命宗室大臣奕山為靖逆將軍,湖南提督楊芳為參贊大臣,趕赴廣州指揮攻剿事宜。當時在廣州的欽差大臣琦善卻一味的向英軍妥協,致使英國長驅直入的進入香港,將其佔領。

而在2月時,英軍已經攻入虎門,當時的提督關天培身死清軍潰敗,珠江門戶被打開,英軍因而可以。長驅直入進來。在3月初的時候,當時的廣州已經在英軍的炮艦的威脅當中,於是道光皇帝一怒之下,就將欽差大臣革職查辦。而在這時,參贊大臣楊芳也當好到達廣州,因主帥還沒有達到,他也就成了當時最高的最高的指揮將領。

鴉片戰爭中清朝最荒唐的防禦手段,清軍大將靠此法對抗軍艦的進攻

他在廣州之後,一方面佈置廣州的防務工作,另一方面與英國進行交涉,結果可想而知,交涉無果,英國的進攻更加猛烈,並且還打下獵德、二沙尾炮臺。

當時等奕山來到之後,他們一商議,看到英國的軍隊的炮火威力強大,且打的這麼準,所以認為當中必有邪術:“夷炮恆中我,而我不能中夷。我居實地,而夷在風波搖盪中。主客異形,安能操券若此,必有邪教善術伏其內。“(《夷氛聞記》)

鴉片戰爭中清朝最荒唐的防禦手段,清軍大將靠此法對抗軍艦的進攻

在古代的封建迷信的思想中,對於這些不能理解的,都是統稱為邪術,所以當時他們請教巫師之後,就認為打仗時候如果能用馬桶,裝滿女人的汙穢物對準英夷的炮口,便能以邪制邪。

於是他們命令當地的保甲,遍地收集民間的馬桶,裝滿穢物。令載於木筏小船,佈滿海上江面,要求將馬桶、溺器之口對向敵艦炮口,認為如此可以破英軍的炮火之妖術。又在省河上釘築木排竹筏,在上面安放馬桶,桶內同樣裝滿糞便,或塞進毒藥桐油,以為可以阻擋英艦的前進。

如此部署只是苦了廣州城裡的人家,沒了應急時的要緊傢什,著實很不“方便”。

鴉片戰爭中清朝最荒唐的防禦手段,清軍大將靠此法對抗軍艦的進攻

而當時的英艦看到此,在問到水面的臭氣熏天的味道,以為又是什麼新式武器,於是下令開炮,將木筏馬桶打的到處亂飄英國的艦隊在海上橫衝直撞,其結果可想而知,又是清軍大敗而歸。

鴉片戰爭中這樣的荒唐之事,可想而知當時的清朝閉關鎖國之後,是怎樣的思想落後和愚昧無知。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