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農民馴化野生老虎當耕牛:吃大米還能耕田

清朝農民馴化野生老虎當耕牛:吃大米能耕田

自古今來,有很多奇特的事情發生在大家身邊,雖然有些可能是他人刻意編造的,但有些事情確實是存在的,比如今天說的這是在古代發生的事情,在歷史當中也曾經有記載,今天要說的是古代人把老虎當中耕牛使喚的奇特事情。

清朝農民馴化野生老虎當耕牛:吃大米還能耕田

在大家的印象中,耕牛是幫農民耕田的一種老黃牛,一般來說在從古時候開始,耕田的一直都是牛。但是在古代時候,耕田的未必是牛,也可能是虎。

在清朝的一個史書中曾有這樣的記載,“既得虎,縛其足而柙之,日按時投以食,食多穀類,稍雜以肉。虎初不欲食,飢甚,始稍稍食之。……且力強而性奮,無牛之惰,有牛之功,故農不畏之而轉喜之也。”說的是當時有農民養著老虎,把它當牛使喚,來給他們耕田。

清朝農民馴化野生老虎當耕牛:吃大米還能耕田

在當時清朝的貴州一帶,當時由於那邊多山多樹林,所以在那邊有很多的老虎存在,在當時居住在那裡的清朝百姓見到這種情況,他們也本著資源最大化利用的這種想法,就一大幫人在山上設下陷阱,把這些老虎抓住,並且餓它們多日。

當然捉住老虎只是當時清朝百姓的第一步,馴服這些山中老大為自己所用才是最重要的,於是清朝這些百姓把這些老虎餓了多日之後,老虎也就沒有力氣掙扎了,於是他們就用籠子把它們關住帶回去,並且再回去之後,先把他們的這些可以鋒利的爪子剔除,並且乘機去掉他的牙齒,這樣老虎就沒有了攻擊性,而清朝的百姓就在給它餵食。

清朝農民馴化野生老虎當耕牛:吃大米還能耕田

當然,餵食的東西主要是素食加少許肉類為主,身為老虎自然是不喜這口,但是沒辦法,自己這麼餓,必須得吃東西,於是老虎也就將就這樣吃著這些素食。當然雖說如此,清朝的百姓還是沒有辦法馴服,老虎還是沒吃飽的這種狀態,於是清朝的這些百姓就又想了個辦法,就是故意把老虎的爪子和牙齒去掉之的幾天之後,就估計把老虎放出去,放老虎歸山,不是他就跑了嗎?

清朝農民馴化野生老虎當耕牛:吃大米還能耕田

其實不然,當時的清朝的百姓也想到這點,當時書中這樣記載”不能攫獲他獸,即攫獲,亦不能啖食也。”老虎歸山之後,因為沒有了利爪和牙齒,也就抓不到獵物,就算抓到獵物沒有了鋒利的牙齒可以吃,所以這些老虎只能回來,繼續聽從安排吃素。

而在它回來之後,清朝的百姓就像馴養小狗一樣這樣去馴養它。按照清朝百姓的指令去做事。而在清朝百姓對老虎的馴養中,也逐漸有了感情,它也就像狗一樣通人性,至於讓老虎幹耕牛所做的事情,也就不在話下了。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當時的這樣的場景。

清朝農民馴化野生老虎當耕牛:吃大米還能耕田

夕陽即將落去,百姓紛紛從田中回家,農民們肩荷農具,山中大王老虎和牛羊等動物並肩而行,大家相安無事,其樂融融:“日之夕矣,牛羊下來,耕虎雜其中,于于偕行。”

當然,現在來說,各種動物都相繼減少,我們也不能像古代那樣去虐待動物了,應該更加保護才是,至於當時清朝這樣讓老虎代替牛的做法是否真實,就要靠大家自己的判斷了。

對此,你怎麼看呢?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