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麼多人懷念張國榮?原因都在《霸王別姬》這幾句臺詞裡

文|吳清淺


說到電影,有一部叫《霸王別姬》的文藝片總會讓人時不時地想起,特別是爛片扎堆時,更是難忘。之所以讓人難忘,不在於它取得了多少大獎,不在於它創造了陳凱歌的巔峰,也不在於它讓多少新舊演員獲得了多大關注,而在於它的優秀。而之所以優秀,是因為那時候的那群人無一不在遵守電影裡那幾句臺詞。

為什麼那麼多人懷念張國榮?原因都在《霸王別姬》這幾句臺詞裡

《霸王別姬》張國榮、張豐毅

不管是服化道,還是演員的演技,還是配樂配色,還是取景,全是良心製造,更可貴的是當時出演這片的演職人員全是一群瘋子,現在的演職人員特別是演員的懶惰、浮躁在他們身上是一丁點兒也沒有。這群瘋子會為了一場戲甚至一個動作研究半天,琢磨許久,不厭其煩地演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滿意為止,表情該怎麼樣,動作該怎麼樣,道具該怎麼樣全不含糊。

為什麼那麼多人懷念張國榮?原因都在《霸王別姬》這幾句臺詞裡

戲班子從春夏到秋冬年復一年的練習

為什麼那麼多人懷念張國榮?原因都在《霸王別姬》這幾句臺詞裡

戲班子從春夏到秋冬年復一年的練習

張豐毅打屁股那場戲是扒開褲子真打;張國榮砸玻璃砸得太狠削去手指一塊肉,可他卻對緊張的工作人員說沒關係;為更接近程蝶衣這個角色,張國榮不管是吃飯還是休息時都在思考著動作,完全融入到角色裡;為更好地呈現程蝶衣,哪怕是拍腳步聲、胳膊、腿等鏡頭,張國榮也堅持不請替身;學戲多年的普通旦角也不一定能拿下的高難度的《貴妃醉酒》一折,張國榮卻一氣呵成演下來了,而這與他老老實實地在北京生活學戲6個月是分不開的,也與他的努力,哪怕是到了片場依舊在鑽研有關。

為什麼那麼多人懷念張國榮?原因都在《霸王別姬》這幾句臺詞裡

戲班子從春夏到秋冬年復一年的練習

為什麼那麼多人懷念張國榮?原因都在《霸王別姬》這幾句臺詞裡

戲班子從春夏到秋冬年復一年的練習

而這群瘋子能夠做到這樣,是因為他們謹遵片頭少年班唸的那幾句警醒之言——傳於我輩門人,諸生須當敬聽,自古人生於世,需有一技之能,我輩既務斯業,便當專心用功,以後名揚四海,根據即在年輕。

為什麼那麼多人懷念張國榮?原因都在《霸王別姬》這幾句臺詞裡

為什麼那麼多人懷念張國榮?原因都在《霸王別姬》這幾句臺詞裡

為什麼那麼多人懷念張國榮?原因都在《霸王別姬》這幾句臺詞裡

為什麼那麼多人懷念張國榮?原因都在《霸王別姬》這幾句臺詞裡

同樣,電影中,不管是程蝶衣、段小樓,還是少年小癩子和小豆子偷跑出去看到的那個京劇名角,之所以能成角,是因為他們也遵循這一席話。而在戲班子那裡,為了練一技之能,得忍受無數的毒打和惡罵,所以當小癩子看著那個京城名角人前顯貴,在臺上的精彩表演時忍不住嚎啕大哭,說到“他們怎麼成的角兒啊?得挨多少打呀?我什麼時候才能成角兒啊?”,即便是隱忍的小豆子也落下了淚。是的,如他們師傅所說,要想人前顯貴,就得人後受罪,那位角兒不知道受了多少罪才有今天的成就。

為什麼那麼多人懷念張國榮?原因都在《霸王別姬》這幾句臺詞裡

為什麼那麼多人懷念張國榮?原因都在《霸王別姬》這幾句臺詞裡

對比當下,太多的明星過於嬌貴,過於浮躁,別說腳步聲、胳膊、腿等鏡頭用替身了,就連背影、側臉也全用替身,幾十集的電視劇裡也就那麼幾個正臉是自己上陣。至於拍捱打之類的戲份時則搞假演,拍攝前花六個月時間學戲,拍攝時吃飯休息時依然都在想著要怎麼演是沒有的。明星們都是同時接好幾個戲,今天在A片場,明天又趕到B片場去了,空隙時間是在曬自拍、玩遊戲,不管是哪一部戲開拍前,他們不是在另一部戲的片場就是在某綜藝的錄製現場,所以別說花半年做功課了,就連臺詞也不會花時間背,一到片場就是12345。可是這樣糟糕的表現卻一部電視劇幾千萬的收入。

為什麼那麼多人懷念張國榮?原因都在《霸王別姬》這幾句臺詞裡

如此現狀,難怪如今爛片成堆,明星一堆,但優秀的演員卻很少,或者說能有機會露臉的優秀演員不多。因為明星們都受熱捧,只要他們參演,票房收視率就會有保證,而優秀演員儘管會演,但卻是票房毒藥,至少對收視率之類的沒多少貢獻。於是演員們沒戲演,明星們卻演不過來,反正不管明星們演技多爛都會有人捧,為什麼還要努力。而又因為他們的成功來得太容易,不會努力、不肯吃苦,於是即使編得很好的劇也就那樣了。如此惡性循環。

為什麼那麼多人懷念張國榮?原因都在《霸王別姬》這幾句臺詞裡

想必是現在的明星們就跟當初那個時代一樣,在拋棄國粹時,也在有意遺忘那幾句警醒之言“傳於我輩門人,諸生須當敬聽,自古人生於世,需有一技之能,我輩既務斯業,便當專心用功,以後名揚四海,根據即在年輕”,更可悲的是誰若還在堅持京劇,堅持那一套殘酷的練習方法,就會遭來可怕的批鬥。

然而那個時代已成過去,那幾句警醒之言是該重拾的時候了,不然被拋棄的將是遺忘此格言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