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這些表現都是過敏反應,很多家長卻不知道!

如果您在育兒過程中有任何問題,可關注醫知袋鼠(i1zdaishu),會有專業的醫生為您解答。

近年來,嬰幼兒過敏越來越常見,其中食物過敏的發病率為2.7-7.5%。

因為空氣質量問題,過敏性鼻炎的患病率為8.7-24.1%,這個數值可比韓國的8.4%、美國的12-13%高了不少。

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過敏性哮喘患病率並不算高,僅在3.2%左右,但卻是哮喘死亡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為什麼會這樣呢?世界過敏組織(WAO)的過敏白皮書中提到“過敏知識的缺乏、大量病人未接受治療,是中國過敏性疾病死亡率居於世界高位的原因”。

寶寶這些表現都是過敏反應,很多家長卻不知道!

寶寶過敏很常見,可很多家長不會看

2009年,重慶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對患兒家長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發現56%的家長不知道哮喘屬於過敏性疾病,72%不知道過敏可以表現為腹瀉。當寶寶發生了過敏,家長可能覺得只是“上火”或者“受寒”了。

寶寶這些表現都是過敏反應,很多家長卻不知道!

生活中我們常會看到這樣一些現象,寶寶吃了芒果、魚、蝦等食物後,會發生腹痛、腹瀉、嘔吐,或是皮膚出現紅斑、風團、奇癢難耐,甚至頭痛、血壓波動等;有的人吸入香水、花粉或塵土後,會鼻涕、眼淚流個不停,甚至引發哮喘。有的老人們的經驗是說吃了“發物”、上火或者風寒。從現代醫學的角度看,這些不適的主要根源其實是“過敏”。

寶寶有這些症狀,很可能就是過敏了!

那過敏到底是什麼呢?簡單地說,就是我們體內的免疫系統警惕性過高,“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非常容易將外來的物質當成敵人,並進行攻擊。人的皮膚、眼睛、消化道和呼吸道黏膜是抵禦病毒、細菌等外來有害物質的最前線,所以這些地方的免疫系統最靈敏,也最容易發生過敏

寶寶這些表現都是過敏反應,很多家長卻不知道!

皮膚粘膜:最常見的就是蕁麻疹,表現為局部或全身性皮膚上突然成片出現紅色腫塊,同時有明顯的瘙癢感,也可能表現為紅斑、皮膚乾燥粗糙、眼結膜紅腫、黏膜破損脫落等症狀。

消化道:比如消化不良、噁心、嘔吐,腹瀉或便秘,甚至因為過敏性腸炎,導致腸粘膜損傷、出現便血。

呼吸系統:輕者表現為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睡覺時打呼嚕等,重者如哮喘,個別病情嚴重的可因支氣管痙攣、窒息或過敏性休克而死亡。

寶寶發生過敏的時候,可能在一個或幾個部位同時出現反應,比如吃獼猴桃之後,在口唇周圍出現了紅疹、腫脹,或者喘息、嘔吐、腹瀉、甚至大便帶血、意識不清、全身癱軟等症狀,就要高度考慮食物過敏了。

除了上述這些症狀之外,有過敏的寶寶還會有一些比較隱蔽的症狀,點擊查看:

過敏怎麼治?首先找到過敏原

有人說,我已經給寶寶忌口了,牛羊魚肉都不吃,怎麼還是過敏?因為寶寶根本就不是對牛羊魚肉過敏啊!

首先,過敏不一定是食物引起的,導致過敏的物質很多,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寶寶這些表現都是過敏反應,很多家長卻不知道!

這麼多過敏原,怎麼確定我家寶寶究竟和誰不對付?給大家劃個重點:對中國人來說,最常見的吸入性過敏原

分別是塵蟎、花粉、蟑螂、灰塵、動物毛髮、黴菌最常見的食物性過敏原雞蛋、牛奶、小麥(麥麩)

具體對哪些東西過敏,還需要家長在生活中細心觀察、記錄和排除,比如出現症狀前吃過什麼食物、藥或者接觸了什麼物品,都要列入可疑名單,如果因為同樣的東西而再次過敏,就是證據確鑿了!必要時可以到醫院做皮膚過敏原檢查。

寶寶這些表現都是過敏反應,很多家長卻不知道!

如何讓寶寶遠離“過敏原”?

想對付過敏,找到過敏原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最根本、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避免接觸過敏原。

1、食物過敏

對一般寶寶和成人來說,食物過敏還算比較容易搞定,在發現對某種食物過敏後,儘量避免食用。不過1歲以內人工餵養的寶寶比較特殊,因為配方奶是不可替代的食物,如果發生了牛奶過敏,則需要選擇特殊配方奶粉來替代普通配方奶粉,根據過敏的輕、重程度選擇大豆蛋白配方奶粉、深度水解配方奶粉或者氨基酸配方奶粉。

有的家長問,對牛奶過敏,那喝羊奶粉或者腹瀉奶粉行嗎?

其實對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往往也對存在類似蛋白質的奶,比如羊奶等產生過敏反應,因此羊奶配方奶粉也不適合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而腹瀉奶粉

(無乳糖配方奶粉)中仍含有牛奶蛋白,所以也不適用

2、吸入式過敏

① 塵蟎普遍存在於枕頭、被褥、軟墊傢俱中,它們的排洩物和死亡後的分解產物都是致敏性很強的過敏原。在我們鋪床疊被、打掃房間時,隨著塵埃飛揚,寶寶吸入後就會產生過敏反應。

有人生活的地方就難免會有塵蟎,所以想徹底隔絕這個過敏原是很困難的,家長只能儘量勤快些:每週大掃除,把沙發、床拉開,用溼拖把拖地,把敞開在外的東西,全部用溼抹布擦一遍。還要經常晾曬和敲打被褥、枕頭,讓塵蟎及糞粒從棉被裡掉出來。

另外,因為羽絨很容易滋生蟎蟲,過敏的人最好別用,儘量選擇棉花、絲綿等材料的被褥、枕頭。

②對花粉過敏的寶寶,在花粉較多的春、秋季出門要戴好口罩

合理使用抗過敏藥

寶寶一旦出現了過敏的不適症狀,比如咳嗽、打噴嚏,皮膚起紅包、瘙癢等,自然不能“硬挺”到它們消失,那麼該如何緩解寶寶的不適呢?

1、使用抗組胺藥

抗組胺藥就是俗稱的“抗過敏藥”,因為一代藥物有比較明顯的中樞鎮靜作用,使用後會出現睏倦、嗜睡的副作用,所以建議給寶寶優先選擇二代抗組胺藥,比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具體吃哪種、吃多少,應該根據寶寶的年齡、體重,在醫生指導下,或仔細閱讀說明書再使用。

2、補充維生素C

生素C在體內能夠抑制體內過敏因子——組胺過量生成,並增強抗過敏藥的效果,減輕流涕、打噴嚏等過敏症狀。所以,寶寶可以適當補充富含考維生素C的食物,比如橙子、山楂、草莓、檸檬等(前提是對它們不過敏哦),或者維生素C補充劑。

3、皮膚瘙癢外塗爐甘石洗劑

爐甘石洗劑是一種粉色的混懸液,主要成份是爐甘石和氧化鋅,有收斂、止癢的效果,除了蕁麻疹,痱子、溼疹也適用。但要注意,皮膚有破損時可不能用它

寶寶這些表現都是過敏反應,很多家長卻不知道!

4、避免抓撓

在寶寶皮膚有瘙癢時,一定要看住他的小手,避免抓撓,以免陷入“越抓越癢、越癢越抓”的惡性循環,損傷皮膚甚至造成感染。如果寶寶瘙癢難忍,必要時可以諮詢醫生後,短期、適量地使用含激素的藥膏。

要注意的是,雖然含激素藥膏的止癢效果立竿見影,但可不能長期濫用,否則引發“激素依賴性皮炎”就得不償失了。

塵蟎過敏可以嘗試進行脫敏治療,包括舌下含服或者皮下注射,有效率在80%左右。但其他類型的過敏暫時沒有有效的脫敏治療方法。

6、緊急情況

如果寶寶的過敏症狀很嚴重,如喉頭水腫、呼吸困難甚至神志不清,應該立即送醫院搶救。如果寶寶發生過這種嚴重哮喘發作,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隨身攜帶腎上腺素筆,或腎上腺素及注射器,放在隨手就能拿到的地方,以備急用。

寶寶這些表現都是過敏反應,很多家長卻不知道!

寶寶這些表現都是過敏反應,很多家長卻不知道!

作者桂純寬,義烏復元醫院兒科主任,醫知袋鼠科普醫生成員,從事醫學臨床及教學工作29年,熟練掌握兒童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對中西醫結合治療兒童鉛中毒、多動症及抽動症,營養不良、肥胖症、性早熟、遺尿症及兒科疑難雜症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如果您在育兒過程中還有其他問題,可關注醫知袋鼠微信公眾號(i1zdaishu),點擊菜單“專家預約諮詢”,向桂純寬醫生進行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