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網絡暴力堅決說“不”

10月28日,重慶萬州22路公交車與一輛紅色轎車撞擊後,墜入長江。在事件發生初起,網絡上大量評論和留言指向是紅色轎車的女司機逆行導致公交車避讓不及才翻越圍欄墜入江中,一時間,所有的矛頭指向女司機,微博上網絡上不僅個人,連一些加V的媒體人微博上也充斥著各種謾罵詛咒的語言,她成了眾矢之的。可沒想到的是不到一天,事情發生反轉,當地警方通報事故系公交車越線行駛,撞到私家車後再撞斷護欄墜入長江。事後女司機的家人回應說:“理解網民的做法,但不接受,希望媒體能夠公開道歉”。

這是一個言論自由的時代。現在的社會環境下,有太多類似事情發生過或者正在發生。無論是最近的公交車墜江的事件還是前段時間網紅和孕婦事件,人們總是急著對事件發表言論,對當事人進行道德上的抨擊,生活上的騷擾,可是最終事情都有了反轉,而且結局總是和剛開始的截然不同。自媒體方興未艾,我們進入了“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扁平化和去中心化的虛擬公共空間,培植出一批敢想敢說的現代網民,“守門人”機制的長期缺位,又使得其中一部分黑化成“噴子”、“槓精”、“鍵盤俠”……其實網絡暴力離我們並不遙遠,想想看:你的家鄉有沒有被人噴過?一出點什麼事,就有人地域黑:某省的人就是這種樣子。你的朋友圈狀態有沒有被人嘲笑過?分享快樂被視作炫耀,傾訴難過被視作矯情,最後你乾脆戒掉情緒,不再發狀態。你的穿著打扮有沒有被人惡意揣測過?穿得性感就是風騷,穿得保守就是土肥圓。你大齡未婚未孕,有沒有被人指指點點過?單身就是沒人要的剩女,沒有孩子就被描述成無法生育。你在某條很火的微博下發表了看法,有沒有被人攻擊過?……

網絡暴力不僅是對人類公共道德和傳統價值觀念的挑戰,更為嚴重的是,網絡上的一些過激言論或行為已經觸及到法律的紅線。網絡上的發洩情緒所引發的網絡暴力,與現代文明風氣也漸行漸遠。網絡暴力以及給受害者的騷擾在呈上升趨勢。曾看過一句話:堂堂七尺軀,莫聽三寸舌;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有些人出生不到一年就學會了說話,可是窮其一生也學不會好好說話。不要把“尖酸刻薄”美化成“率性直爽”,沒有任何人應該承受無端的惡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而你,不一定懂得他們的生活。所以,一些不負責任的在網絡上洩憤以減輕壓力之類的事情真的不要再發生了。自己的情緒自己負責,有很多途徑可以宣洩情緒、緩解壓力。只要每個網民都理智起來,都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能嚴肅對待網絡暴力,這樣就會防止很多悲劇的發生。拒絕網絡暴力,還網絡一片淨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