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智慧:認清別人之前,首先要認清自己

鬼谷子說:“忠實無真,不能知人。”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愚忠而呆實的話,是不會有察人之明的。

這個世上的所有人和事都是複雜面多面的,如果自己沒有真知灼見,就不能去準確地瞭解一個人、判斷一個人,當然也就更無法瞭解自己的對手和敵人。因此,我們在和別人打交道時,要學會冷靜觀察、思考和判斷。

鬼谷子智慧:認清別人之前,首先要認清自己

唯有如此,才能辨別真偽、辨別好壞。才能準確地把握事物,合理地處理事物。

素有三國第一謀士之稱的郭嘉便是這樣一個人。他因為具有真知灼見,所以選對了主子,並且得到了重用。這在很多人看來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郭嘉從小胸懷大志,對時勢十分關心。他在一十歲時就預感到天下終有一天會陷入大亂,而那時,便是他發揮才能、施展抱負的最佳時機。

於是,他隱居起來,靜等那一天的到來。此外,他還偷偷結識了一些當時的有才之士。

鬼谷子智慧:認清別人之前,首先要認清自己

後來,北方的袁紹勢力日漸強大起來,郭嘉便和一干朋友投奔了袁紹。因為郭嘉滿腹才學,所以深得袁紹敬重。郭嘉本以為能夠在袁紹這裡成就一番事業。然而,數十日一過,郭嘉便改變了主意。他看出袁紹並非是一個果敢之人,他時常優柔寡斷,而且用人不善,絕不是一個可成大事之人。但和他同去的人卻不以為然,郭嘉無奈便毅然出走了。

恰在此時,曹操正在廣招天下名士。曹操愛才是眾所周知的,於是,荀或和程顯便一起向曹操推薦郭嘉。曹操很快就召見了郭嘉,一陣寒喧之後,便向郭嘉詢問有關袁紹的情況。於是,郭嘉便說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之說,隨後便向曹操獻計,讓曹操乘袁紹攻擊公孫瓚之時,出兵攻打呂布。這樣不僅能擴大曹軍的實力,還可以避免以後與袁紹決戰時,呂布從側翼威脅曹軍。曹操聽完郭嘉的分析之後,大為感嘆:“使孤成大事者,必此人也。”郭嘉也看出曹操乃是一個有雄才大略之人,將必成一番事業。離開曹操營帳後,他不禁大喜過望道:“真吾主也。”從此,郭嘉便當上了曹操參謀軍事之官一一軍師祭酒,為曹操的南征北戰出謀劃策,不遺餘力。

建安三年九月,曹操採納郭嘉的計策,出兵攻打昌布。曹軍一路凱歌高奏,先破彭城,再敗呂布,接著便包圍了下邱。呂布堅守下邳不出,曹操久攻不下,便想退軍。郭嘉聽後,便勸說道:“昌布雖勇而無謀,現在其三戰皆敗,銳氣已衰,三軍將為首,將衰則軍衰。陳宮有謀卻反應遲鈍。現在正應該乘呂布銳氣未復,陳宮計謀未定之時,進軍急攻,必能徹底打垮呂布。”曹操一聽,此話有理,便依計而行。結果,到了這一年的十二月,曹軍就攻下了下邵,擒殺了呂布。

鬼谷子智慧:認清別人之前,首先要認清自己

建安四年,袁術進犯,曹操派劉備前去阻擊。郭嘉聽說後,大吃一驚,立馬阻止道:“決不可讓劉備前去,出則必反。“但這次曹操沒聽,結果劉備果然殺了徐州刺史車胃,聚沛反曹,曹軍兩面受敵,懊悔不已。此時,曹操想出兵滅掉劉備,然後攻擊袁術。但當時所有人都擔心袁紹會從背後偷襲。曹操有些猶豫不決。此時,郭嘉又站了出來,分析道:“袁紹向來優柔寡斷,必不能迅速作出反應。劉備剛叛不久,眾心未歸,立足未穩,迅速進攻,其必敗無疑。然後回師對付袁紹,這是改變決戰前夕腹背受敵的最好機會,決不能失去。”聽郭嘉如此一說,曹操這才下定決心,從官渡回師攻擊劉備,結果大勝,還俘虜了關羽,奪取了下邳。正如郭嘉所料,袁紹果然還沒有作出反應,劉備已被擊敗。

官渡一戰之後,袁紹病死,曹操便率軍攻打他的兩個兒子,結果屢戰屢勝。此時,很多大將被勝利衝昏頭腦,想要趁勝將二袁徹底消滅。唯獨郭嘉不以為然,他力排眾議,就二袁之間的矛盾,向曹操作了詳細的分析。他認為,當時的形勢是,攻之則力合,緩之則必哄。於是便建議曹操撤軍,假裝成向南攻擊劉表的態勢,然後靜待其變。

事情果然如郭嘉所料,二袁為爭奪地盤而大打出手。曹操乘機回軍北攻,結果二袁一死一逃。曹操又打了一一個勝仗。曹操幾乎每次出征,郭嘉都跟隨左右,每逢軍國大事議論紛紛時,郭嘉總會在充分了解對方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而郭嘉一向不遵守禮法,但曹操卻並不生氣,而是倍加重用,並把他引為“知己”,對他寄予厚望。

鬼谷子智慧:認清別人之前,首先要認清自己

選擇一個明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你有察人之明,郭嘉做到了。倘若郭嘉看不出袁紹是個無能之輩的話,也許他會終生跟隨。那麼,他自然就錯過了曹操這樣有雄才大略的明主。

對於所有想成就一番事業的人來說,看清自己,瞭解別人是前提,不要做一個愚忠呆實的人。嶽武穆的英雄氣節固然使人敬佩,但不能不說,正是他的愚忠矇蔽了他的雙眼,最終導致他不但沒能實現抗金救國的宏願,還落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含冤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