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應如何堅守正確的信仰

青年應如何堅守正確的信仰

信仰是精神之“鈣”,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人民有信仰,民族就有希望。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青年有信仰,國家就有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各界青年代表座談時指出:“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在當代中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目標,也是新時代青年必須樹立的政治信仰。信仰不會從天而降,更不會憑空產生,青年人正確的信仰來自於對真理的追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廣大青年要堅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建立在對歷史規律的正確認識上,建立在對基本國情的準確把握上”。

正確的信仰必須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

理論上清醒,信仰上才能堅定。沒有理論上的認知,不可能有堅定的信念。對於青年來說,正確的信仰必須建立在對科學真理的理論認同上,馬克思主義理論是引領青年打開真理之門的鑰匙。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為人民指明瞭實現自由和解放的道路;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提出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為人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是不斷髮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不斷探索時代發展提出的新課題、回應人類社會面臨的新挑戰。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

學習是前進的基礎。只有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才能超越對共產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仰的情感階段,才能增強信仰的自覺性,才能不被各種錯誤的社會思潮所幹擾、誘惑,才能在紛繁複雜的形勢下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從而形成無堅不摧的力量。因此,青年要有計劃、有重點地研讀馬克思主義原著,從根本上了解和信服馬克思主義,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把握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進一步堅定政治立場和黨性原則;認識馬克思主義的發展進程及理論創新的相互關係,做到在繼承中堅持、在堅持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深化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為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奠定理論基礎。

學習馬克思主義還要堅持發展的觀點,既不忘繼承傳統,又要與時俱進,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新發展。在當代中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這一思想全面地繼承並創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始終把馬克思主義作為理論起點、邏輯起點、價值起點,以一系列具有原創性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寫出了馬克思主義新的時代篇章,充分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和中國共產黨人的理論創造力;這一思想自覺遵循和深刻揭示了中華民族傳承發展的歷史邏輯,承載著中華文明再創輝煌的歷史責任,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光輝典範,吹響了全黨全國人民向民族復興進軍的號角,照亮了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注入了實現民族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認識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衛真理,讓真理指引青年的理想,讓真理堅定青年的信仰,用理想之光照亮奮鬥之路,用信仰之力開創美好未來。

正確的信仰必須建立在對中國近現代歷史規律的正確認識上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無數事實表明,人類愈是站在歷史的高度,愈能獲取歷史的滋養,愈能把握今天的現實,愈能看清未來的走向。馬克思主義之所以是科學的理論,是因為它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共產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人民的理想,是因為它成功解決了中國人民面臨的歷史性課題。共產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有其自身科學的理論邏輯,又是被中國近現代歷史所證明的、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科學結論。

中國共產黨是有遠大理想的無產階級政黨,是為崇高使命而奮鬥的世界大黨。革命理想高於天,崇高信仰堅如鋼。遠大的理想照亮前進的道路,堅定的信仰鑄就輝煌的成就。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實現了指導思想的撥亂反正和工作重點的轉移,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新徵程,成功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時代發展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是凝聚和統一人民思想的強大武器。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團結的旗幟、奮進的旗幟、勝利的旗幟。

少數人的信仰靠的是使命擔當,多數人的信仰必須以績效和成效為前提。被實踐檢驗的真理最有可能成為信仰,因為給人希望的理論才有可能被人接受。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是歷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事實勝於雄辯,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崇高價值是包括青年在內的全國人民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牢固基礎。

正確的信仰必須建立在對中國基本國情的準確把握上

正確的信仰體現為行動的強大力量,轉化為改造世界的主動性。要擁有正確的信仰,必須對國情有清醒的認識。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必須著眼於當代中國的基本國情,自覺糾正錯誤觀念和急於求成的思想傾向。

準確認識和把握當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就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最大的國情、最大的實際。青年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力軍,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牢牢把握這個最大國情,客觀、全面地認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牢牢堅持基本路線這個黨和國家的生命線,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鬥。

黨的十八大承前啟後、繼往開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接過了歷史接力棒,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就要求青年正確處理好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關係。因為沒有遠大理想的指引,我們會在現實工作中會迷失方向,沒有現實工作的支撐,遠大理想就會變成空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共產主義的必由之路。廣大青年要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於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牢固堅持中國歷史和中國人民奮鬥積累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積極投身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作者:趙朝峰 北京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

【注:本文系北京高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北京師範大學)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十八大以來中央文獻選編》(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

責編/王妍卓 牛牧瑤(見習) 美編/楊玲玲 史航(見習)

關注☞ 人民論壇網(微信公眾號:rmltwz)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