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首富”轉型造車陷入困境,年關難過3億債還不出!

在2018年的《胡潤百富榜》上,作為寧波首富熊續強的財富已經達到了295億元。但是,對於他旗下的上市公司銀億股份來說,2018年並不好過。眼看到了年關,公司卻出現了債務違約,終於將資金問題徹底暴露了出來。

作為最早一批轉型的房地產企業,甩賣資產、大手筆收購決心進軍汽車製造業的銀億股份(000891,SZ),最終因資金週轉困難陷債券違約。

銀億股份債務違約

12月24日,銀億股份發佈公告稱,因短期內資金週轉困難,致使發行的“銀億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一期)”(以下簡稱“15銀億01”)未能如期償付應付回售款本金。本期債券發行規模為3億元人民幣。

“寧波首富”轉型造車陷入困境,年關難過3億債還不出!


“寧波首富”轉型造車陷入困境,年關難過3億債還不出!


據悉,銀億股份需要面臨的兌付壓力恐怕遠不止於此。 2016年6-8月份,銀億股份分別發行了三筆債券,發行金額為7億元的“16銀億04”、發行金額為4億元的“16銀億05”、發行金額為4億元的“16銀億07”。這三筆債券發行期均為5年,附第3年末發行人調整票面利率選擇權和投資者回售選擇權。這也意味著2019年6月~9月,銀億股份或將面臨15億左右償付應付回售款本金的鉅額壓力。

據銀億股份證券部工作人員透露,現在主要集中精力兌付今年3億元的債券,明年債券的兌付壓力肯定是有的。

銀億:從房地產到“造車”的轉型最早

在目前的房地產格局中,銀億股份似乎不出名,但其創始人熊續強的創業之路的確傳奇。

早年,熊續強在寧波市政府工作。38歲時,已經屬於局級幹部的熊續強,選擇了告別體制,下海創業。十年間,銀億房地產項目類型從住宅、寫字樓到商業廣場、酒店、高端城市綜合體,開發區域擴展到了十餘個城市。2008年,銀億實現銷售收入過百億元,跨入了百億元企業行列。

“寧波首富”轉型造車陷入困境,年關難過3億債還不出!


銀億股份董事長熊續強

2012年,銀億公司“借殼”上市後,就注重多遠化經營。現在的房地產企業都在談轉型。但可能銀億股份都走在了它們的前面。從2016年起,銀億股份決定由原來單一的房地產業務變為“房地產+高端製造”雙主業格局。

“寧波首富”轉型造車陷入困境,年關難過3億債還不出!


“寧波首富”轉型造車陷入困境,年關難過3億債還不出!


確定轉型後,銀億股份大手筆進行跨境併購,先後收購了全球第二大汽車安全氣囊氣體發生器生產商美國ARC集團,以及汽車自動變速器巨頭邦奇集團等海外資產,兩次收購耗資近百億元。

“寧波首富”轉型造車陷入困境,年關難過3億債還不出!


“寧波首富”轉型造車陷入困境,年關難過3億債還不出!


翻看銀億股份的財報,汽車零部件的收入已經是房產銷售的兩倍。銀億股份儼然已經成了汽車零部件製造商。

中誠信曾指出銀億股份房地產業務板塊面臨利潤下滑和去庫存壓力,汽車零部件業務收購後對其後續的業務整合及管理方面帶來的挑戰。同時,銀億股份因收購ARC集團和邦奇動力總成,公司海外的併購導致現金流銳減。

最近三年內,銀億股份先是以約34億收購了全球第二大從事汽車安全氣囊氣體發生器的生產商美國ARC集團,又以約75億收購了汽車自動變速器獨立製造商比利時邦奇。而今年的這次重組停牌,也是為了以15.83億收購全球第三大的磁簧傳感器和光控傳感器製造商寧波艾禮富。

造車夢越來越豐滿,但銀億股份卻已陷入了的大股東股權質押平倉的風險。

有專家分析指出,銀億股份除了海外併購和大股東高額分紅等問題,2018年的汽車市場的低迷也有重要影響,今年無論是車企還是零部件廠商,毛利率下降很快,這給銀億股份的運營也帶來了“雪上加霜”的效應

Wind數據顯示,11月20日,銀億股份的市值為204億元,而到了12月24日,銀億股份的市值縮水至141.8億元。

就在這次債券違約前一個月,熊續強還曾說:“今天遇到的困難前所未有,但銀億依舊會在那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