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託,別再說我是中國人了!”一位澳洲的越南小哥,忍不住了

近有一位在墨爾本生活的越南人撰寫了一篇文章,題目叫做:求你了,別再說我是中國人!這篇文章被直接刊登在了The Age上。


“拜託,別再說我是中國人了!”一位澳洲的越南小哥,忍不住了



這位越南人名叫Minh Giang,他因為是亞洲長相,經常被誤認成中國人十分苦惱。

倒不是說被認作是中國人給他帶來了什麼麻煩,而是他更希望別人能夠知道,他來自越南。


“拜託,別再說我是中國人了!”一位澳洲的越南小哥,忍不住了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這位小哥的心聲:

有一個週日,天氣晴朗,我和我的妹妹在Flinders Street遇到了一個乞丐,他看到我們之後,說的第一句話就是:

“ni hao ma,do u have any change?”

後半句我聽懂了,前半句我也大概明白是什麼意思,但我們是越南人,不是來自中國。

雖然我沒有因為這個氣惱,可是我真的沒有零錢。


“拜託,別再說我是中國人了!”一位澳洲的越南小哥,忍不住了



被誤會得多了,小哥心裡很是不爽,於是他懷著滿腔的愛國心,提筆寫下了這篇文章。

這樣的經歷實在太多太多,我記得有一次我在電車站等車,有個外國人跟我攀談起來,他張口的第一句,用非常自信的語氣說道:“ur from china right?”


“拜託,別再說我是中國人了!”一位澳洲的越南小哥,忍不住了



當時我特別的尷尬,為什麼因為我亞洲的長相,別人就斷定我來自中國呢?

要說我遇到最多的被誤認為中國人的經歷還是在餐館裡。

我一直從事餐飲服務業,最開始是在Footscray的小餐館裡面,後來通過努力在CBD的五星級酒店任職。

但不管在哪裡,總會有客人很禮貌很善良的對著我上一句“xie xie”,我知道這是中文裡面thank you的意思。

但我是一個越南人....


“拜託,別再說我是中國人了!”一位澳洲的越南小哥,忍不住了



我很理解,澳洲是一個移民國家,這裡有來自全世界各地的人種,單憑長相可能很難區別具體國籍,而且在大多數時候,國籍都是一個很好的聊天契機。

但是我希望的是,不要再肯定的認為我一定是中國人,給我一次自我介紹的機會,我會告訴你,我是一個越南人。

這也是很多其他國籍的移民面臨的同樣問題。

我記得2016年的時候,我參加了一個大學的志願者活動,參加者都是不同國籍的學生。


“拜託,別再說我是中國人了!”一位澳洲的越南小哥,忍不住了



有一次,我和幾個中東長相的女孩兒一起工作,儘管我心裡認為她們一定來自印度,但考慮到我自己的經歷,我還是選擇先問了一句:where r u from?


“拜託,別再說我是中國人了!”一位澳洲的越南小哥,忍不住了



結果出乎意料,她們聽到這個問題竟然顯得特別開心,然後跟我說:“你是第一個詢問我們來自哪裡的人,別人都會直接問我們是不是來自印度,其實我們來自斯里蘭卡...”

和我一樣,她們受夠了別人一臉自信的對她們說:你來自印度吧...

有的時候,多問一句Where r u from真的會讓我們感覺到被尊重。

我更希望大家和我談論越南的事情,包括飲食文化和旅遊,甚至討論越南姓氏都可以。


“拜託,別再說我是中國人了!”一位澳洲的越南小哥,忍不住了


對於這位越南人的心聲,澳洲網友如此評論:

“人們對你們很友好,沒必要這樣糾結,別人好奇你來自哪裡,這不是件壞事兒,應該感覺開心才是。”

“拜託,別再說我是中國人了!”一位澳洲的越南小哥,忍不住了


“我認為,‘where are you from’更想是在問你住在哪個區...‘What’s your background’的使用頻率就更少了,除非是一些研討會,平日裡聽到會很費解吧,有可能是再問學術背景?”

“拜託,別再說我是中國人了!”一位澳洲的越南小哥,忍不住了


“我完全感同身受,我姓Ng,很多看到這一姓氏的人都誤認為我是越南人,其實我是一箇中國人。而且Ng是一箇中國姓氏。”

“拜託,別再說我是中國人了!”一位澳洲的越南小哥,忍不住了


“這是一篇很好的文章,我和我妻子結婚40年了,她是個韓國人,因為長相原因,她總被人誤認為是中國人,平時這種誤會並沒有什麼影響,但是到亞洲旅行時,會有很多人直接和她說普通話或者粵語,還有一些方言,這就讓人有些尷尬。”

“拜託,別再說我是中國人了!”一位澳洲的越南小哥,忍不住了


有網友表示,其實被誤認為是中國人並不算一種侮辱,外國人分不清亞洲面孔,再加上澳洲的華人數量有121萬,認錯的情況實屬正常。

也有人認為,被認錯笑著解釋一下就好,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彷彿被認為是中國人,傷害到了他的心一樣...似乎有些過了?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