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通控股23億併購實控人套現11億

本報記者 魏度

吳通控股(300292.SZ)董監高割韭菜的本領頗為高超。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2012年上市之後,吳通控股開始通過併購拓展主業,相繼將上海寬翼、國都互聯、互眾廣告及摩森特等公司收入囊中,合計耗資接近23億元。

在高業績承諾下,藉助標的業績貢獻,吳通控股的經營業績止跌回穩,進而持續增長。

備受質疑的是,藉助表面上好看的數據及“10送30”高送轉消息刺激,吳通控股的股價一飛沖天,股價從11.75元暴漲至135.73元(後復權價)。股價登頂後,董監高齊刷刷地減持套現,

據長江商報記者初步統計,25名董監高合計套現超20億元,其中公司實控人、董事長萬衛方僅在2016年下半年套現11.10億元。

割完韭菜後,吳通控股的盈利能力開始下降。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淨利潤1.24億元,同比下降24.01%。同時,公司毛利率為已經連續三年下降。

備受關注的是,上述併購均存在大幅溢價,以致公司商譽暴增。截至今年9月底,其商譽為17.74億元,約佔公司總資產的一半。今年以來,標的上海寬翼、國都互聯等盈利能力下滑,商譽減值風險頓生。

營業收入與淨利潤背離

高速增長退潮,吳通控股的經營業績開始滑坡。

今年前三季度,吳通控股實現營業收入21.49億元,同比增長14.21%,淨利潤1.24億元,較去年同期1.63億元下降了24.0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1.19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61億元下降25.97%。增收不增利特徵較為明顯。

實際上,吳通控股一直存在營業收入與淨利潤背離現象,且存在明顯波動。

財務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7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21億元、7.84億元、15.01億元、19.82億元、25.58億元,同比增幅為24.46%、144.02%、91.41%、32.07%、29.07%。同期淨利潤為0.19億元、0.56億元、1.67億元、1.68億元、2.26億元,同比增幅為—8.60%、191.48%、200.52%、0.32%、34.31%。對比發現,營業收入與淨利潤走向嚴重背離,其中,業績高速增長期,2014年、2015年淨利潤增長了2倍,營業收入增幅遠遠低於淨利潤增幅。2016年,營業收入增長32.07%,淨利潤只是微增0.32%。

不僅僅是營業收入與淨利潤背離,吳通控股的毛利率在持續下滑。2015年至2017年,其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6.35%、25.57%、23.97%,今年前三季度,綜合毛利率為20.89%。

大併購後實控人套現11億

吳通控股的經營業績高速增長及波動得益於大併購。

公開資料顯示,吳通控股成立於1999年6月,主要從事無線通信射頻連接系統、光纖連接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是國內領先的通信射頻連接系統專業供應商。2012年2月底,公司成功闖關IPO實現了在創業板上市。彼時,公司名為吳通通訊。

上市第一年,吳通控股的經營業績就變臉,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雙雙負增長。從2013年開始, 公司實施內生式增長與外延式擴張戰略,以此提振業績。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2013年至2017年,吳通控股相繼收購了上海寬翼100%股權、北京國都互聯100%股權、互眾廣告100%股權、摩森特100%股權,涉足移動終端、數字營銷服務、移動信息服務等領域。這些收購多采用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實施,交易價格分別為1.68億元、5.50億元、13.50億元、1.75億元,合計為22.43億元。

此外,2016年,公司還曾籌劃擬以6億元的價格收購廣州騰碼網絡100%,因交易對方無法及時辦理標的公司實繳出資及歸還關聯方資金佔用等事宜無奈終止。

接連大規模併購使得吳通控股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由負轉正,且出現高速增長。二級市場上,受業績好轉刺激,股價大幅上揚。2012年底,啟動大規模收購前,公司股價在11元左右。到2015年6月,公司股價達60.07元(未復權)。

業績和股價漂亮,公司董監高開始割韭菜,而在割韭菜前,公司推出了“10送30”的高送轉。公開信息顯示,先後有25名董監高在高位實施減持,所減持股份數佔股本的19.75%。其中,公司實控人、董事長萬衛方從2016年6月至11月實施了4次減持,累計套現11.10億元。

標的業績下滑商譽減值風險來臨

割完韭菜後,吳通控股的風險來臨。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淨利潤節節下滑。公司在一二三季度實現的淨利潤分別為4915.62萬元、4760.56萬元、2680.18萬元,三季度約為一二季度的54.52%、56.30%,較去年同期的0.75億元下降了64%。

業績下滑與標的貢獻大幅減少有關。僅從今年上半年看,上海寬翼實現營業收入1.38億元、淨利潤94.61萬元,同比下降14.86%、89.67%。互眾廣告實現營業收入1.73億元、淨利潤2852.85萬元,同比增幅為14.62%、—48.11%。

而在收購標的資產時普遍存在高溢價現象。其中,收購上海寬翼、國都互聯及互眾廣告的溢價率分別為507.27%、886.42%、1971%。彼時,高溢價併購就備受市場質疑。

上述兩標的業績大幅下滑,將危及吳通控股商譽減值。截至今年9月底,公司商譽為17.74%,約佔公司35.70億元總資產的50%。其中,收購上海寬翼、互眾廣告產生的商譽分別為1.26億元、11.12億元。如果這二者在今年下半年盈利能力無明顯改善,12.38億元商譽將面臨減值。

值得一提的是,吳通控股迄今為止最大規模併購標的互眾廣告原股東譚思亮及其一致行動人早在2016年就開始減持套現,今年8月份開始再次大舉減持。截至上月底,已經退出持股5%以上重要股東之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