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多措並舉讓民營經濟創造活力迸發

12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加大對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支持,增強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信心;決定取消企業銀行賬戶開戶許可,壓縮商標專利審查週期,全面實施“雙隨機、一公開”市場監管。在2019年的鐘聲即將敲響之際,國務院常務會議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政策的再次明確,不僅表明了民營經濟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也為2019年民營企業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今年以來,在多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關於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優化營商環境等內容被多次提及和討論,這也說明了我國改革開放40年來民營經濟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40年來,我國民營經濟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髮展壯大。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我國民營企業由2010年的1家增加到2018年的28家。

但近兩年來,國際國內形勢錯綜複雜,經濟發展承受巨大壓力,不少民營企業陷入困境,被形容為遇到了“三座大山”: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雖然這些困難和問題成因是多重矛盾碰撞的結果。但是,我們也看到,黨和國家支持民營經濟的發展是明確的、立場是堅定的,同時,各項改革措施也是在實踐中不斷深化的。

特別是今年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強調,在我國經濟發展進程中,我們要不斷為民營經濟營造更好發展環境,幫助民營經濟解決發展中的困難,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變壓力為動力,讓民營經濟創新源泉充分湧流,讓民營經濟創造活力充分迸發。總書記的這番講話為民營經濟走向更加廣闊舞臺注入了堅定信心。

筆者認為,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幫助民營經濟解決發展中的困難,變壓力為動力,讓民營經濟的活力充分迸發還需要在以下三個方面有力推動。

首先,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費負擔,降低企業的成本。對小微企業、科技型初創企業可以實施普惠性稅收免除,根據實際情況降低社保繳費名義費率,清理、精簡行政審批事項和涉企收費。

其次,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營造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打破各種各樣的“捲簾門”“玻璃門”“旋轉門”,在市場準入、審批許可、經營運行、招投標、軍民融合等方面,為民營企業打造公平競爭環境。

第三,切實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著力解決商業銀行對民營企業惜貸不敢貸甚至抽貸、斷貸等問題。擴大金融市場準入,拓寬民營企業融資途徑,對符合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方向、有前景的民營企業進行必要財務救助。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