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民營紡織巨頭,印花布佔全球30%市場份額,並且零庫存!

在山東臨清,有一家“低調”卻又“給力”的大型紡織集團。說其低調,是因為媒體報道寥寥無幾,其官方網站也缺乏 “炫技”。不過,這家企業卻稱得上“給力”——他家生產銷售的印花布產品,佔據全球市場約30%的份額,並且實現零庫存。

近日,記者走進臨清三和紡織集團,一窺這家民營紡織巨頭轉型升級、開闢發展新路徑的奧秘。

這家民營紡織巨頭,印花布佔全球30%市場份額,並且零庫存!

臨清三和紡織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印花布生產基地,佔到世界市場份額的30%左右。

1親赴非洲採風

走進三和紡織集團的廠區,乾淨與明亮是第一印象。身旁不時有工人快步走過,給人昂揚向上的感覺。走進印花布車間,幾位女工正熟練地操作大型印染機器。顏色鮮豔、具有異國風情的印花布上下飛舞,讓人眼花繚亂。

看著遠處轟隆隆的機器,三和紡織集團總經理宛斌的臉上露出輕鬆地微笑。他介紹說,目前三和的印花布及各類棉紗、色織布、印花巾被產品達到6000多個花色品種。比如,非洲人很喜歡穿著顏色鮮豔的蠟印布服裝。每年,三和的設計研發團隊都專門到非洲大草原上採風體驗,瞭解當地的民俗風情,為“畫布”尋找創作靈感。

這種走心的“高級定製”模式,讓三和贏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可。目前,三和牌蠟印布獲得了國家免檢證書,暢銷非洲尼日利亞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三和紡織集團的主營業務。

這家民營紡織巨頭,印花布佔全球30%市場份額,並且零庫存!

三和擁有全國和國際一流的劍桿織機、噴氣織機,氣流紡和自動信息化紡織設備,能生產高檔紗和坯布,滿足國內和國際市場的需求。

2佔全球市場30%

近年來,不少非洲國家派出經濟考察團,對三和集團蠟印布生產線和產品進行現場考察,給予了高度評價。目前三和紡織集團蠟印布年產能達到6億碼(1碼約為0.9144米),絕大部分都是非洲訂單。產品非常緊俏,每年都能賣光。伴隨訂單的不斷增加,臨清三和紡織集團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印花布生產基地,佔到世界市場份額的30%左右。

在三和紡織的總經理宛斌的心中,做紡織要傾注心血,好的布也是有生命力的。宛斌曾擔任過車間主任,他堅持“挑戰成本極限,爭創質量最優”的理念,自行設計、實施了雙軸織造工藝技術應用、結經機紗線剪刀定位片等36項技術革新項目,累計節約成本2600餘萬元,大大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宛斌認為,三和牌蠟印布能夠走出去,獲得海外市場,得益於企業降成本與抓質量兩大法寶。企業發展,一定要算“大賬”,堅決淘汰落後產能,花大力氣引進先進設備。提質增效,才能把控成本。

在產品定位上,要找準路子,做好新產品研發和新技術應用。近年來,三和牌仿雙蠟紋產品、仿帶蠟印花、仿手工扎染等創新產品等得到客戶認可並不斷追加訂單。

這家民營紡織巨頭,印花布佔全球30%市場份額,並且零庫存!

目前三和的印花布及各類棉紗、色織布、印花巾被產品達到6000多個花色品種。

3從2.7萬到100億

去年,由全國工商聯主辦、山東省人民政府承辦的2017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發佈會上,臨清三和紡織集團有限公司成功入選,居第408位,也是聊城市唯一上榜企業。然而,在三和紡織集團2017年銷售收入56.7億元、總資產100億的數字背後,很少有人知道,這家企業最初創辦時,僅有2.7萬的啟動資金。

1988年,三和紡織集團創始人、現任董事長宛秋生下崗後,自籌資金2.7萬元,購置8臺舊織布機,租賃5間民房,與朋友合夥做起了生意,創建了臨清市第一家民營企業。創業的第二年,紡織行業滑向低谷,朋友撤走合資款,宛秋生“單飛”。

宛秋生調整思路,專攻在當時緊俏的鬆緊布。此舉很快贏得了市場,企業就此脫離困境,得以快速發展。宛秋生先後兼併、購買了5家倒閉破產的企業,使閒置的4000多萬元國有資產得到活化利用,所創辦企業從小到大、從弱變強,實現了低成本、超常規、跨越式發展。

在2004年前後,三和紡織集團針對非洲人喜愛蠟印布的特點,審時度勢,大力調整產品結構,加大生產研發力度,隨後一舉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印花布生產加工基地。

從2.7萬到100億,三和紡織人用了三十年。在他們眼中,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主要靠得是五大優勢——規模優勢、技術優勢、設計優勢、創新優勢、“一帶一路”經濟圈優勢。

三和集團由小變大,由弱變強,規模發展方興未艾,目前名次在全國紡織行業已經躍居前幾位,這是企業在行業中的規模優勢。

技術設備優勢,在全國同行業來說,三和擁有全國和國際一流的劍桿織機、噴氣織機,氣流紡和自動信息化紡織設備,能生產高檔紗和坯布,滿足國內和國際市場廣大客商的銷售需求。

三和集團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印花布生產基地,是中國紡織印染行業連接非洲市場的橋樑,“三和牌”產品成為非洲市場的地理座標。三和集團設計的蠟印花布,設計產品款型達上萬種,每年都將有設計創新。三和的設計風格融合了非洲文化元素,深受非洲人民歡迎,這是三和產品的設計優勢。

蠟印布、印花布、色織布和毛呢布在國內國際市場上佔有較大比重,三和集團重視技術創新和新產品研發。多年來,各種產品,花樣顏色,創新推出,使集團公司的花色品種達到6000多個,這是三和在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究中產生的創新優勢。

三和集團的“一帶一路”經濟圈,是由三和人創造的經濟圈優勢。從臨清到兩萬多里的西非,途徑數十個國家和地區,這個具有三和特色的“一帶一路”經濟圈,可與歷史上的古絲綢之路、晉商之路、海上西洋之路、從福建到達遙遠的歐洲國家“萬里茶色”之路相比,各有特色優勢。這些穿越地球的經濟圈,都打上了獨特的文化烙印。

三和紡織集團正在經歷由大到強的轉型階段,所謂“強”,要體現在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新模式上。下一步,三和紡織將做好國家技術中心、省級試驗室的建設,與高等院校建立合作,著重對染化料、助劑、松香、糊料等替代品的開發應用,提升產品檔次,豐富產品設計的人文因素、功能因素、流行因素等。同時,推進設備改造升級,以節能技改項目為主線,優選一批高質量項目,申報省級、國家級專利。創新無止境,這是公司不斷髮展前進的動力,要有自主知識產權,形成核心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