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其實有一次翻身做主的機會,但創造機會者卻把機會浪費了

如果說誰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傀儡皇帝,那麼漢獻帝劉協算是一個,從他繼位開始,先是受制於董卓之後又受制於曹操,最後又不得不禪位於曹丕,可以說他的一生過得是極為無奈和鬱悶的。

漢獻帝其實有一次翻身做主的機會,但創造機會者卻把機會浪費了

那麼從漢獻帝劉協繼位開始,他就沒有機會再翻盤當家作主,重建大漢王朝嗎?縱觀他的一生經歷,這樣的機會真的不多。

其實劉協為人聰明伶俐,很懂得審時度勢擇善而從,但是他雖然坐在皇帝的位置上,手裡卻沒有一點兵權,因此就是再有想法也無法實施,當他的董卓和曹操手下苟且偷生的時候,可以說完全是沒有機會奪權正位的,也許他可以聯合身邊信得過的人在召見董卓和曹操的時候殺了他們,然而殺了他們又如何呢?很可能漢獻帝會為此白白賠上性命,因為若董卓和曹操被殺之後,董卓和曹操的手下會血洗皇宮,漢獻帝很可能會被殺掉,因此貿然除掉董卓和曹操並非明智的表現。

漢獻帝其實有一次翻身做主的機會,但創造機會者卻把機會浪費了

漢獻帝劉協翻盤的最好的機會,是在董卓死後,曹操也還沒有挾持漢獻帝的時候,這個時候董卓被司徒王允設計除掉,如果這個時候漢獻帝能夠重振朝綱,整合天下的各路勢力,讓他們互相牽制,使得他們不得不聽命於朝廷,漢獻帝也可以建立或者收編一些部隊,將其作為國家軍事力量,以討伐不臣,那麼漢獻帝重整大漢王朝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是這個時候的漢獻帝,其實還只是個十二三歲的孩子,還不具有高超的政治手腕和戰略眼光,而扳倒了董卓的師徒王允並非社稷之臣,正是他的一個錯誤舉動,導致了漢獻帝一生中最好的翻身做主的機會白白的浪費了。

漢獻帝其實有一次翻身做主的機會,但創造機會者卻把機會浪費了

王允因為除掉董卓有功,在朝廷“錄尚書事,總朝政”。作為誅殺國賊的首要功臣,王允自然少不了朝廷的嘉賞和廣大人民的稱讚,有些飄飄然起來,這也可能是他認為“連董卓這樣不可一世的大奸賊都死於我的手下,我還有什麼可懼怕的呢?”所以王允“杖正持重,不循權宜之計,是以群下不甚附之。”

但是最糟糕的是王允沒有處理好董卓死後留下來的一些問題,最關鍵的就是王允在如何安排和處理董卓的舊部和他的涼州兵時反覆無常,做出了錯誤的做法,史料記載王允先是想全部赦免董卓的部下,呂布也多次相勸,但是王允後來又想先懲罰他們後再赦免他們,結果讓他們都心下惶惶然。

漢獻帝其實有一次翻身做主的機會,但創造機會者卻把機會浪費了

後來王允又想解除涼州兵將領的軍權,這些人本來就成了驚弓之鳥,得到消息後更是驚慌。認為反正是一死,還不如拼死一搏。於是涼州軍中最有影響力的將領李傕和郭汜將所有涼州兵集合起來攻陷長安,呂布慌忙領兵出逃,王允則慷慨赴死,但是這件事卻導致漢獻帝劉協重新被軍閥控制,失去了東漢王朝重新振興的最好機會。這次事件的創造機會者是司徒王允,然而也是他把大好的機會浪費掉了。

漢獻帝其實有一次翻身做主的機會,但創造機會者卻把機會浪費了

後來李傕和郭汜帶領各自的涼州兵相互攻擊,漢獻帝劉協在他們手下朝不保夕,好不容易逃出來之後,卻又落入了奸賊曹操的手中,在無比奸詐的曹操的眼皮子底下,無兵無權甚至連個幫手都沒有的的漢獻帝劉協又能怎麼樣呢?所以他能保得住自己的性命就很不錯了,不過他也做過幾次努力,比如“衣帶詔”事件,然而他也太勢單力薄了,以他所擁有的資源,成功翻盤的可能性太小了。

漢獻帝其實有一次翻身做主的機會,但創造機會者卻把機會浪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