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其实有一次翻身做主的机会,但创造机会者却把机会浪费了

如果说谁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傀儡皇帝,那么汉献帝刘协算是一个,从他继位开始,先是受制于董卓之后又受制于曹操,最后又不得不禅位于曹丕,可以说他的一生过得是极为无奈和郁闷的。

汉献帝其实有一次翻身做主的机会,但创造机会者却把机会浪费了

那么从汉献帝刘协继位开始,他就没有机会再翻盘当家作主,重建大汉王朝吗?纵观他的一生经历,这样的机会真的不多。

其实刘协为人聪明伶俐,很懂得审时度势择善而从,但是他虽然坐在皇帝的位置上,手里却没有一点兵权,因此就是再有想法也无法实施,当他的董卓和曹操手下苟且偷生的时候,可以说完全是没有机会夺权正位的,也许他可以联合身边信得过的人在召见董卓和曹操的时候杀了他们,然而杀了他们又如何呢?很可能汉献帝会为此白白赔上性命,因为若董卓和曹操被杀之后,董卓和曹操的手下会血洗皇宫,汉献帝很可能会被杀掉,因此贸然除掉董卓和曹操并非明智的表现。

汉献帝其实有一次翻身做主的机会,但创造机会者却把机会浪费了

汉献帝刘协翻盘的最好的机会,是在董卓死后,曹操也还没有挟持汉献帝的时候,这个时候董卓被司徒王允设计除掉,如果这个时候汉献帝能够重振朝纲,整合天下的各路势力,让他们互相牵制,使得他们不得不听命于朝廷,汉献帝也可以建立或者收编一些部队,将其作为国家军事力量,以讨伐不臣,那么汉献帝重整大汉王朝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是这个时候的汉献帝,其实还只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还不具有高超的政治手腕和战略眼光,而扳倒了董卓的师徒王允并非社稷之臣,正是他的一个错误举动,导致了汉献帝一生中最好的翻身做主的机会白白的浪费了。

汉献帝其实有一次翻身做主的机会,但创造机会者却把机会浪费了

王允因为除掉董卓有功,在朝廷“录尚书事,总朝政”。作为诛杀国贼的首要功臣,王允自然少不了朝廷的嘉赏和广大人民的称赞,有些飘飘然起来,这也可能是他认为“连董卓这样不可一世的大奸贼都死于我的手下,我还有什么可惧怕的呢?”所以王允“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

但是最糟糕的是王允没有处理好董卓死后留下来的一些问题,最关键的就是王允在如何安排和处理董卓的旧部和他的凉州兵时反复无常,做出了错误的做法,史料记载王允先是想全部赦免董卓的部下,吕布也多次相劝,但是王允后来又想先惩罚他们后再赦免他们,结果让他们都心下惶惶然。

汉献帝其实有一次翻身做主的机会,但创造机会者却把机会浪费了

后来王允又想解除凉州兵将领的军权,这些人本来就成了惊弓之鸟,得到消息后更是惊慌。认为反正是一死,还不如拼死一搏。于是凉州军中最有影响力的将领李傕和郭汜将所有凉州兵集合起来攻陷长安,吕布慌忙领兵出逃,王允则慷慨赴死,但是这件事却导致汉献帝刘协重新被军阀控制,失去了东汉王朝重新振兴的最好机会。这次事件的创造机会者是司徒王允,然而也是他把大好的机会浪费掉了。

汉献帝其实有一次翻身做主的机会,但创造机会者却把机会浪费了

后来李傕和郭汜带领各自的凉州兵相互攻击,汉献帝刘协在他们手下朝不保夕,好不容易逃出来之后,却又落入了奸贼曹操的手中,在无比奸诈的曹操的眼皮子底下,无兵无权甚至连个帮手都没有的的汉献帝刘协又能怎么样呢?所以他能保得住自己的性命就很不错了,不过他也做过几次努力,比如“衣带诏”事件,然而他也太势单力薄了,以他所拥有的资源,成功翻盘的可能性太小了。

汉献帝其实有一次翻身做主的机会,但创造机会者却把机会浪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