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互聯網的快速催生,將會孕育新的獨角獸?

產業互聯網的快速催生,將會孕育新的獨角獸?

互聯網行業可謂日新月異,2018年下半年,行業主題已悄然變為“產業互聯網”。不只是阿里、騰訊雙巨頭,百度、京東等巨頭也都吹響了向產業互聯網進軍的號角。消費互聯網天花板到了,產業互聯網成為大勢所趨。

產業互聯網的崛起,推動各行各業升級換代、效率提高和模式創新。被很多人忽視的是,產業互聯網興起,改變的將不只是產業本身,對於企業經營模式、組織形態和管理形式都將產生深刻的變革,企業經營模式將會發生變化,組織也將改變。

產業互聯網的快速催生,將會孕育新的獨角獸?

隨著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革新,實體商企購買需求信息獲取難等問題在逐步改善。數據化賦能貨源、店鋪、客戶、經營管理、支付結算等一體化的趨勢將是不可阻擋的。現階段中小微實體商企大多處於無組織、無序的原始零售狀態,突然又要融入現今社會已有的商業生態系統,必將出現技術不適應、需求不一致、服務不匹配等不可調和的問題。因此,針對中小微實體商企的實際需求,就需要技術、產品、服務相協調的整套解決方案,構建數字化商業生態系統就是中小微實體商企必將經歷的一環。

產業互聯網的快速催生,將會孕育新的獨角獸?

簡要思考構建整個社會智能商業生態系統路徑:

第一步、基礎架構層設計。智能商業時代的發展需要開放式、可擴展、強塑造性的底層技術。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手段將打破信息不對稱,在應用層將呈現多姿多彩的商業形態。

第二步、構建數字化商業生態系統。根據目標用戶群的需求和特性,在社會底層技術的支持下,設計“技術、產品、服務”相協調的整套解決方案,實現“賦能—融合—共生”的數字化商業生態系統。

第三步,構建整個社會智能商業生態系統;當社會商業已獲得長足發展,用戶需求和特性相近、技術融合度高、商業模式類似等數字化商業生態系統開始融合共生,漫長的融合之路,必然達到社會各商業形態的共生,最終構建整個社會智能商業生態系統。

產業互聯網的快速催生,將會孕育新的獨角獸?

產業互聯網驅動下,企業在變革用人模式,擁抱靈活用工潮,克服人力成本的水漲船高和快速擴張中的用人痛點。與此同時,企業信息化趨勢下,出現了釘釘等全新的企業溝通工具,讓企業對員工的管理考核、員工與員工的協作,變得更加容易,兼職員工也可以發揮出同樣效能。正是因為此,越來越多的服務、餐飲、新零售、互聯網企業,用“零工”替代全職,節省企業運營及人力成本。

產業互聯網涉及到太多產業的深度融合,一定不會只是少數巨頭的菜,不同產業,以及巨頭與不同產業間,都會出現大量新機會,有望誕生大量獨角獸乃至現象級公司,現在看來,就連招聘人力這個垂直場景的靈活用工模式,都是一個千億級市場,有望誕生獨角獸,相信在產業互聯網大潮中,更多獨角獸正呼之欲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