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億到千億,業績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

告別了那個《基業長青》《百年企業》的諾基亞年代,整個市場的競爭格局從大魚吃小魚,到快魚吃慢魚,最後到貓不知道就把魚吃了的降維打擊時代。你所要做的並不是要超越你的對手,而是關注對手的同時,主要把握好自己的跑步節奏,爭取笑到最後,那才是一場馬拉松式的競賽勝利。

舊同事從外地歸來鄭州,我去高鐵站迎著接風洗塵,沿著金水大道自東一路向西,他看著各色地產戶外一路諮詢近況,一路感慨萬千,從2008年到2018年間,各路地產公司此起彼伏,有一些風生水起,有一些銷聲匿跡,有一些聲名狼藉,有一些失魂落魄。

而在聊到近期全國一線品牌進駐與本土TOP品牌的正面PK時,他說在08年的時候他絕對沒有想到康橋18年會走到今天,思前想後,的確,辦企業也真的是一場馬拉松,而結合著康橋集團即將來臨的與鄭開國際馬拉松數年來的合作,我也想到了很多,有一些品牌,不僅是短時間爆發的炒作,長時間的積澱也才能使得品牌在各式大風中屹立不倒。

从百亿到千亿,业绩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聯想到前一段時間從其他的渠道上得到他們的項目分佈圖,穩紮穩打的進行區域深耕,當然,在他們的媒體晚宴上也得到了他們全國化佈局的內幕信息,比如說在武漢、西安、廊坊、肇慶、等十幾個城市都有了土地,將會以武漢知園,武林林溪灣,廊坊知園等產品系列進行前期入市,我只能表示我很期待。

从百亿到千亿,业绩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再回來康橋品牌,從前一段時間他們宣傳的52屆康橋論壇,到12屆鄭開馬拉松的合作,再到人文形象的設立,康橋品牌更注重與企業自身特質匹配的活動,從國之重器到鄭開馬拉松,均是如此。所以,康橋品牌應該是去中原化房企做得最好的了,雖然有其優質的產品、景觀、建材以及服務做支撐,但關鍵還是用心。如何做好企業品牌?錢當然重要,但很顯然,比錢更重要的是腦子!

言歸正傳。鄭開馬拉松是一場在“鄭開大道上奔跑”的國際賽事,對於鄭州而言,是靠鄭開大道向國際展示鄭州的魅力。為什麼鄭州選擇了鄭開大道?不僅僅是因為它是鄭州最美的道路,更多的是它的象徵意義。

从百亿到千亿,业绩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鄭開大道如此精彩,我們如何一覽?

機會就是馬上要舉辦的的2018年的鄭開國際馬拉松!在你享受51公里鄭開風景的同時,也能享受到體貼入微的“康式服務”。

鄭開十二年,作為世界唯一連接兩座古都的馬拉松賽事,不僅聚焦了世界的目光,更是馬拉松文化與東方文化精髓的完美融合。然而,在關注賽事的同時,我們也應將目光聚焦到鄭開馬拉松身後的那些不斷給予支持的各界人士。十二年來,鄭開馬拉松每一個堅實的腳步都離不開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因此,從另一種角度來講,在賽場之外,還有一場囊括社會各界的“公益馬拉松”。

从百亿到千亿,业绩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而作為品牌房企之一,康橋集團始終以勇於承擔社會責任享譽業界。十六年康橋集團,同時伴隨著十六年康橋人的公益之路。正所謂,一個懂得感恩的企業是值得尊重的。十六年間,康橋集團在公益事業上的投入與堅守不僅展現了企業的擔當,同時也見證了一個品牌房企對於普通百姓的深厚情誼。十六年來,康橋地產積極參與為貧困學校兒童助建愛心圖書館,幫助孤寡老人,捐助校車、市內公交車,抗震救災,扶貧救弱等民生公益活動,長期向省市紅十字會等相關機構捐款捐物。2018年,鄭開馬拉松十二歲了。因為健康、綠色、低碳、環保的共同理念,康橋集團與鄭開國際馬拉松賽再一次為公益聯合起跑。從2016年鄭開馬拉松官網可查的唯一房地產企業品牌,到全城招募“綠色家庭”,用實際行動倡議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再到以“康橋有愛”為名組織參賽選手、業主、義工人員捐贈體育用品,康橋集團繼續用公益的方式,與鄭開一起奔跑。做公益,康橋集團始終在路上,一直在前行,為了這場“公益馬拉松”,康橋人已經奔跑了十六年。正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公益事業是整個社會的事情,期待能有更多像康橋集團這樣的品牌企業加入,壯大公益的隊伍,將公益事業不斷傳承。

从百亿到千亿,业绩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最後說一句:文化是推廣的最核心最有效法寶。鄭開國際馬拉松火了鄭開大道,每一次舉辦都是對東區的一次文化推廣。北龍湖也在2017年開始舉辦摩托艇比賽。而3月28日,則是濱河國際新城一年一度的“中原國際友誼林植樹活動”,邀請相關全球氣候專家、2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以及50餘名外國環境專家和康橋中建的40餘名業主,而這個活動每年都會形成實時熱點。

區域的文化活動不一定能夠全程熱議,但一定可以最大範圍內影響到區域即將置業的客戶,這不就夠了嗎?

从百亿到千亿,业绩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