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佳牧業的坎坷IPO路:3次中止1次撤銷,原因個個“非典型”

湘佳牧业的坎坷IPO路:3次中止1次撤销,原因个个“非典型”

12月24日,湘佳牧業遠景圖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邱德坤 攝

專注雞鴨養殖及加工銷售的湖南湘佳牧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湘佳牧業)再次衝擊IPO。12月7日,湘佳牧業發佈招股說明書(申報稿),相比起年初那份,主承銷商由中德證券改為民生證券。

這次更換主承銷商,是今年初湘佳牧業撤回上市申報文件的原因。而前三次中止審查的原因不是“簽字律師辭職”,就是“難以在規定期限內回覆反饋意見”。

一路上屢遭中介機構拖累的湘佳牧業,這次能否順利上市?12月26日,湘佳牧業回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發行人自身不存在導致中止審查的事項,目前不存在未消除的IPO申請障礙。”

今年上市進程曾受券商拖累

12月7日,重啟IPO的湘佳牧業發佈了最新招股說明書(申報稿),首頁顯示,本次的保薦機構為民生證券。

湘佳牧業的上市之路可以回溯到2015年,在歷時3年的IPO衝刺中,湘佳牧業在中止申請和恢復申請間反覆,“陪跑”的券商卻不是民生證券,而是中德證券。

湘佳牧業此前上市不順與中德證券有著關聯。在今年2月10日,湘佳牧業向證監會申請撤回上市申報文件時,直言原因就出自於保薦機構。

在民生證券接手湘佳牧業的保薦工作後,目前,已完成對其的上市輔導。在輔導工作總結報告中,民生證券表示:“針對湘佳牧業的輔導工作充分有效,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湘佳牧業已具備進入證券市場的基本條件。”

如果時間再往前回溯,早在2014年8月,湘佳牧業就已成為資本市場的參與者,成功掛牌新三板。

不久後的2015年7月,湘佳牧業啟動IPO程序,擬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以湘佳牧業近幾年業績來看,2015年正是其經營狀況最好的時期,2015年年報顯示,湘佳牧業當期實現營業收入10.17億元,實現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402.55萬元——而2016年度、2017年度,這一數據在5000萬元~6000萬元。

但湘佳牧業卻錯過了當年上市的機會,2016年4月,湘佳牧業首次向證監會申請中止IPO審查,原因為聘請的湖南啟元律師事務所指派的律師呂傑工作變動,不再擔任湘佳牧業IPO項目的經辦律師。一個月後,經辦律師完成變更,湘佳牧業取得了《恢復審查通知書》。

2017年3月,湘佳牧業再次向證監會申請中止IPO審查,因中德證券收到證監會《反饋意見》,公司表示證監會現場檢查、補充2016年年報申請文件、反饋意見回覆等多項工作重疊,需要核查事項較多,工作量較大,難以在規定期限內提交《反饋意見回覆》。不過,當年5月,湘佳牧業就完成了反饋意見的回覆並恢復審查。

隨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湘佳牧業又出“岔子”了。2017年9月,因經辦律師陳孝輝工作變動,不再擔任該項目的經辦律師,簽字會計師李永利也因為服務期限屆滿需要更換,湘佳牧業第三次申請中止審查。

在完成更換經辦律師、簽字會計師後,湘佳牧業恢復審查不到三個月,就因保薦機構原因向證監會申請撤回上市申報文件。

經歷多次申請和中止審查的湘佳牧業,此次IPO的準備情況如何?是否存在再次中止的可能?12月26日,湘佳牧業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在IPO審查期間共提交了三次中止審查申請,均為以前保薦機構、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原因,發行人自身不存在導致中止審查的事項。目前不存在未消除的IPO申請障礙。

業績受突發疾病影響明顯

在湘佳牧業掛牌的5年內,2017年上半年是唯一淨利潤為負的時期,公司稱虧損的原因是受H7N9疫情影響,2016年底部分活禽市場交易萎靡,價格下跌幅度較大,養殖場及養殖戶虧損嚴重。2016年的淨利潤同比下降的部分原因,也被歸結於此。

湘佳牧業的業績因禽類疾病影響已不是首次,2013年4月,國內出現H7N9疫情,一些消費者的情緒也因此受到影響,導致整個禽類市場價格的銷售單價同比下跌7.79%,湘佳牧業養殖場區域儘管未發生疫情,但銷售也受到波及。

據《瀟湘晨報》報道,2013年4月,湘佳牧業日總訂單量由8萬隻活雞驟降至1900只,董事長喻自文還一度前往湖南省畜牧水產局請求政府扶持。

在家禽家畜養殖市場上,疾病一直都是價格波動的影響因素之一。但上市公司是可以減輕疾病對公司利潤的影響,如近期的非洲豬瘟,使豬肉價格旺季不旺,但即便如此,東北證券認為養豬龍頭溫氏股份受影響較小,其解釋稱,溫氏股份養殖模式決定了其育肥場的單場養殖規模都不大,以幾百頭至幾千頭為一個單位,即使部分養殖場被感染,對2000多萬頭的整體規模影響也微乎其微。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也曾在受訪時談到,養殖企業不能靠天吃飯,應對行業週期性風險、突發疫情風險等,可以通過做大做強企業規模、延伸產品線等方面進行拓展。

那麼,湘佳牧業是否採取了措施對沖或減少疫情產生的負面影響,以維持盈利的持續穩定?對此,湘佳牧業在回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稱,在防疫體系上堅持全進全出飼養方式,在疾病防治方面秉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防重於治”的疾病預防原則,建立了嚴格的疫情防控體系和疫情應急處理制度。

此外,湘佳牧業還表示,公司自2007年開始探索的冰鮮禽肉營銷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自營及直營模式,在冰鮮禽肉產品領域已處於領先地位,進一步增強了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及核心進整理,同時在H7N9疫情爆發等市場波動時對公司的經營業績和抗風險能力起到了積極作用。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