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網癮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電擊治療”

山東臨沂第四人民醫院的網戒中心13室半夜傳來小女孩的尖叫哭喊,醫院闢謠說,網戒中心已經關停,楊永信目前負責精神衛生工作,小女孩是因為便秘而哭叫。

我姑且相信這一說法,但我同時也注意到,楊永信這位鼎鼎大名的人物,做下了那麼多可怕的“事業”,居然還能好端端“負責精神衛生”工作?網戒中心這多年來限制人身自由,暴力電擊未成年人和成年人,難道不是犯罪嗎?

為什麼時至今日,他依然可以好端端地活躍在“精神衛生”戰線,是不是未來的某一天,“電擊治療”還會捲土重來?


相比網癮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電擊治療”



如果對一個東西上癮,就需要電擊治療,那麼此刻我已經死了,我不但有網癮,我還有書癮、籃球癮、電影癮、美食癮,我吃個燒烤,能吃一下午,我打籃球,能打一天,我讀一本好看的書,能徹夜不睡,我寫文章,能寫到六親不認茶飯不思,你說我該不該被送到楊永信那裡去電擊治療?

我老婆每天教書回來,都對我說:“怎麼辦呢平原,有的小孩痴迷籃球,一有時間就去打,還有的小孩整天王者榮耀,一到週末就在QQ空間秀王者榮耀的截圖。”

我說這都不是事兒,高中生也是人,是人就會有癖好,這個時代,他們不打籃球、不玩遊戲,生活還有什麼樂趣?咱們高中的時候,不也是一有空就看小說嘛,一個道理。

咱們別說孩子,很多成年人,很多為人父母的人,就真的能以身作則,毫無上癮的癖好嗎?那些徹夜打麻將的爹媽怎麼說?那些一回家就端著手機刷淘寶刷朋友圈的中年婦女怎麼說?是不是都得抓起來電一電。我不覺得打麻將、刷朋友圈比孩子打遊戲、玩網絡社交更高端。


相比網癮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電擊治療”


相比網癮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電擊治療”


在我看來,“人無癖不可交”,一個人如果痴迷音樂、花鳥、貓狗、藝術、數碼、軍事、文學、影視、遊戲,對我來說都是極有趣的朋友,從他們身上我能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如果一個人從8歲到88歲都是乖孩子,什麼都不喜歡,什麼都不痴迷,你說這樣的人該多無趣,該多可怕。

我有個朋友,對世界地理歷史瞭如指掌,閉著眼睛就能說出古代各個國家的各個城市的所在位置,地理環境,風土人情,縱橫歐亞,無所不知。其實他早年上學的時候對歷史地理並不感興趣,所有的知識,都來自於兩款遊戲《文明》和《鋼鐵雄心》。我小時候是個三國迷,對人物、掌故瞭如指掌,但光靠讀史書,並不能瞭解荊州在哪裡,江陵在哪裡,後來上了大學,我天天玩日本光榮公司的《三國志》,把三國時代中國所有的城池都摸了一邊,那就瞭然於胸了,我和人討論的時候,隨手就能畫出三國地圖,告訴他劉表在哪裡,張魯在哪裡,馬騰又在哪裡,六出祁山走的是那條路,五丈原又是什麼地方。

前幾天,我老婆讓學生每天上臺搞詩詞賞析,講自己最喜歡的詩詞,一個對詩詞、文學毫無興趣的小孩,讓她大吃一驚,因為那個小孩一上臺就講離騷的《東皇太一》,並且詳細分析楚地的上古神話,說的頭頭是道,不專門研究這個的成年人,根本不如他了解這些。後來一問才知道,這小子痴迷王者榮耀遊戲,看到遊戲中的那些英雄,忍不住就用搜索引擎去了解他們的背景、原型,甚至自己買書查資料。這不是好事嗎?這是天大的好事!如果小孩子能夠因為上癮,因為愛好,去學習,去鑽研,沒有這個更好的事情了。

我們有一些父母,其實已經配不上我們的下一代了,也沒有資格去教育我們的下一代。他們因為自己失敗、自己無能、自己無趣、自己的人生已經無法改變,所以就把一切的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希望他們去努力,希望他們出人頭地,更希望他們按照自己的希望去生活去學習,這是極其可笑的事情,你自己一輩子都沒活明白,有什麼資格去指導你的下一代?

我一直說,山東臨沂網戒中心的楊永信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惡魔,真正的惡魔是那些無知愚蠢的家長,楊永信為了賺錢,做出多麼可怕的事情都可以想象,最難以想象的是,那些父母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乖”一點、“聽話”一點、“孝順”一點,就把他們送進煉獄一樣的地方接受折磨。據我所知,很多小孩走了一遭之後,都被電得痴痴傻傻,畏懼陌生人,見到父母就下跪,滿口阿諛奉承,於是父母很高興,封建家庭的傳統美德又回來了,父慈子孝,豈不美哉?


相比網癮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電擊治療”


相比網癮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電擊治療”


我能夠想象,一些本身無能無趣的父母,一些失敗的婚姻家庭,每日除了喝酒打麻將就是夫妻吵架,人生一塌糊塗,卑微勞碌地活著,生下孩子,也不願意去溝通,去了解,更希望孩子回到家後就好好寫作業,不要打擾老子喝酒打麻將。更希望孩子學習好,孝順自己,能做家務,考得好可以出去出吹牛逼,全是自己基因優秀教育有方,考得不好那就是狗日的雜種不孝子,肯定偷偷上網打遊戲談戀愛,老子打死你個畜生。

青春期的小孩往往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夥伴,可能會出現自閉、憂鬱的症狀,可能不願意和父母以及親戚交流,但這在父母看來就是大逆不道,就是有網癮,不學好,不孝順,“沒人形”。他們一輩子是簡單粗暴地過來的,他們也希望可以簡單粗暴解決問題,他們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有自閉、憂鬱各種問題,他們只會覺得小孩子不是早戀就是有網癮,他們不想溝通,只想解決問題。

然而叛逆期的小孩是喜歡講道理的,希望你能以道理說服他,結果你說服不了,沒那個水平和耐心,只能送給楊永信電擊治療了。然而,你既然沒有本身和耐心教育下一代,你生他做什麼?

相比網癮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電擊治療”



相比網癮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電擊治療”


相比網癮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電擊治療”


相比網癮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電擊治療”


相比網癮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電擊治療”


相比網癮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電擊治療”


父母的控制慾不止體現在“網癮”上,有些父母,是希望能夠掌控孩子一生的,你做什麼,都要符合父母的期望。我舉個例子,楊永信網戒中心的受害者,不只是未成年人,還有成年人,甚至還有法學碩士,有一個被電瘋了的叫做“高豔雷”的人,你們可以瞭解一下。


相比網癮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電擊治療”



“網戒中心”和“豫章學院”的存在,不是中國醫學和中國教育的恥辱,是中國式家庭的恥辱,是中國父母的恥辱。因為這些父母有需求,所以這些“禁閉島”一樣的東西才能夠存在。

2018年了,很多中國父母不懂什麼是“人”,什麼是“人格”,不懂小孩子也和你一樣是平等的人,不是你的財產,不是你的附庸,你可以教育,可以訓斥,可以溝通,甚至可以罵兩句打兩下,但你不能用限制人身自由和傷害他們生命安全的方法,用暴力手段去讓他們低頭。你這是在犯罪。

美國曆史上,也曾出現過這麼一個“簡單粗暴解決家庭教育問題”的時代,那就是臭名昭著的“前腦葉白質切除術”。

工業時代最繁榮的時候,資本主義的社會生活非常繁忙,人們往往也疲憊不堪,沒有時間去照顧自己的孩子,也不願意浪費時間去和孩子溝通,所以就出現了大量的“問題兒童”,他們有的憂鬱,有的自閉,有的叛逆,這在家長和社會看來,是個大麻煩,甚至認為他們是“精神病”。

20世紀初期,來自耶魯大學的神經學家約翰·弗爾頓與他早期的同事卡萊爾·雅各布森發做了一次著名的實驗:他們損毀了兩隻黑猩猩的前腦葉與其它腦區的神經連接,結果發現這兩隻黑猩猩變得溫順了許多。對於這個實驗,安東尼奧·埃加斯·莫尼斯博士如獲至寶,他認為這是治療精神病的靈丹妙藥。所以,他決定在人身上實踐這個偉大的成果——

把“精神病人”的前額腦葉切除,就可以根治精神病了。

相比網癮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電擊治療”


黑猩猩不聽話,那就切斷它的前腦葉神經,孩子不聽話,那也切斷他的前腦葉神經?歷史上就是這麼幹的!這手術看起來極為恐怖——醫生直接用錘子將一根大概筷子粗的鋼針從病人的眼球上方鑿入腦內,而後徒手攪動那根鋼針以摧毀病人前腦葉。這種手術不但簡便快捷,而且還不需要很嚴格的消毒措施,當時精神病院裡那些用來對付危險患者的束縛用具稍加改造就可以成為一個臨時的手術檯,因而在發明之初便大受歡迎。

相比網癮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電擊治療”


相比網癮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電擊治療”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這在現在看來絕對是極端不人道的手術,可是當年手術的創始人莫尼斯卻因此獲得了1949年的諾貝爾醫學獎。並且此手術被廣泛用於治療不聽從管理的精神病患者。在當年,有太多的美國家長把他們那些看上去“精神不正常”的孩子,包括那些只是有點多動症、抑鬱症,甚至只是不聽話的孩子送去接受“前腦葉白質切除術”。那些孩子在手術之後,確實變得聽話了,溫順了,但都成了麻木無知的玩偶人。更可怕的是前腦葉切除術開始遭到濫用,這也是該手術在今天聲名狼藉的主要原因之一。精神病院的醫生為了省事,開始沒節制地給病人實施前腦葉白質切除術;那些飽受患有精神病的家庭成員折磨的家人也熱衷於將他們得病的親人送去接受這種手術——這和楊永信醫生在那些網癮少年身上做的事情何其相似?

大家大概都看過此類電影,如《飛越瘋人院》、《禁閉島》和《美少女特工隊》,大約都能理解那種失去自由,失去人文關懷的痛苦,一個好端端健康正常的人,卻被懷疑成精神病,被羈押、被監禁、虐待,卻強制認為自己有問題。有病沒病最後都得懷疑人生——我是不是真的有病?

相比網癮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電擊治療”


當年的家長和社會,也痴迷於這種所謂“一勞永逸”的手術,20世紀40年代,在日本,許多小孩子被他們的家長送去做前腦葉切除術,而原因僅僅是家長覺得他們“不乖”。在丹麥,政府專門為這類“新型療法”建造了大量醫院,而針對的疾病則是從弱智到厭食症簡直無所不包。在情況最嚴重的美國,由於弗里曼等人鼓吹“精神病要扼殺在萌芽狀態”,成千上萬的人沒有經過仔細檢查就被拉去做了這種手術。最著名的病人是肯尼迪總統的姐姐——肯尼迪小姐手術後智力不增反降,成了一個整天只會發呆的“木頭人”。

相比網癮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電擊治療”


在《飛越瘋人院》一書問世以後,美國和歐洲掀起了一系列反對濫用電擊治療精神病人的運動,通過了限制精神病院權力的法律條文,精神病人的生存狀況才得到很大改善。1950年,蘇聯禁止了這項技術,認為它“違反了人類的準則”,他們說手術將“瘋狂的人變成傻子”,美國在20年時間裡進行了4萬項手術。看起來,噩夢終於結束了。

然而,在66年之後,在科學和文明繁榮昌盛的21世紀,在東方的中國,這樣的噩夢再次上演了,中國的家長們,其實並不是如我們記者和媒體所想的那樣沒有知識沒有文化,他們並非不知道楊永信所謂的“電擊治療”對孩子產生的傷害,但這些家長和當年的美國家長一樣,他們不在乎,他們只需要一個聽話、守規矩的孩子,哪怕他變成一個麻木膽怯、只知道服從的木偶人。

相比網癮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電擊治療”


楊永信也被我們低估了,他和他的學校能夠存活至今,他的理念居然能夠橫行於某些人的心中,是有他的市場和邏輯的。所以他不是我們想象中的傳銷騙子,而是一個真正的心理學惡魔,他精通心理威脅、和精神控制。他讓孩子們在他的電擊治療儀器面前瑟瑟發抖,他和家長一起建立了嚴密的管控機制,孩子一有反抗意識、消極情緒立馬就會被送到“網癮治療中心”的電擊治療儀前,他讓學校宿舍中的孩子互相檢舉揭發,人人自危,以出賣同伴獲得一時的安全,那些經過電擊之後的孩子,無不痛哭流涕,跪在父母面前剖心自承:“我錯了,我就是有網癮,我以後聽你們的話,孝順你們。”

相比網癮少年,很多父母更需要“電擊治療”


這一切,和六十多年前的前額腦葉切除手術,本質上並沒有任何區別,這些家長和楊永信、莫尼斯們結成了一個牢不可破的聯盟,他們不想著教育,教育太麻煩了,電擊和腦葉切除一勞永逸,乾淨利落還他們一個想要的聽話的孩子。從前的悲劇,我們可以認為是不擇手段工業時代的流毒,如今,我們只能說是人性的悲劇。我無法想象,一個怎樣喪心病狂的人才能想出這種滅絕人性的方法來治療所謂的“網癮”,也無法想象是多麼無能多麼不負責任的父母能想到把孩子扔到這種人間地獄。

你的孩子有問題,那是你家庭教育的失敗,請不要把鍋甩給什麼網癮,更不該讓你的孩子去煉獄一般的地方承受痛苦和折磨。有問題的可能是你自己,而不是你的孩子。

最後回到網癮,我要說,身在這個信息時代,誰他媽沒有網癮?寫字樓中上到那些年薪30萬的碼農、策劃、設計師、科研人員、工程師,下到普通運營、銷售、文員,哪個不是十幾個小時對著屏幕?工作群、老闆、同事、OA系統,幾乎一天二十四小時綁架了人的工作生活,這是有網癮嗎?這他媽是掙錢吃飯的工作!可是有的父母連這個都理解不了,覺得你他媽一天十幾個小時盯著屏幕就是有病。

照這麼說,我也有病了,我一天起碼六個小時是要對著屏幕的,電腦、surface、手機、kindle,不是在讀書,就是在瀏覽資訊,不是在談合作,就是在寫稿子,我也該被電擊治療咯?

這是一個觸手都是屏幕的時代,資訊滿天飛,只怕中老年的網癮比我們年輕一代還要嚴重,大爺大媽們走路都在看手機,一閒下來就能窩在沙發上刷一晚上的朋友圈,看到些洋蔥新聞就一驚一乍,沒事還要轉發給我們,教導我們不要整天對著屏幕,小心輻射,小心將來不孕不育。

你說,這到底是誰有網癮?到底是誰有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