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電擊、催淚、撞警車……鄭州一黑社會團伙被警方打掉,18人獲刑!

鄭州一黑社會團伙緊盯貸款方式買車車主,電警棍電擊、催淚噴射器噴臉等手段暴力收車

日前,18人團伙被警方打掉並獲刑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邵可強 文圖

核心提示 | 生活中,有人會通過貸款的方式購買車輛,但是在後期還款過程中,如果逾期未還款可能遭遇被收車的風險。在鄭州滎陽,以龐某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成立討債公司,專門為汽車、工程機械銷售公司逾期還款車輛提供收車服務,從中收取鉅額僱傭金,短期內迅速斂財200餘萬元。

該團伙收車的手段可謂是暴力開路:翻牆或破壞門鎖進入現場,持棍棒限制人身自由,強行沒收通訊工具,採用對在場人員威脅、恐嚇、毆打、電警棍電擊、催淚噴射器噴臉等手段進行非法看管……

惡行累累,難逃法網。最終,該團伙涉案的18名成員無一漏網,均被判刑。

案例:作案手段近乎於明搶

電擊、催淚、撞警車……鄭州一黑社會團伙被警方打掉,18人獲刑!

2014年3月,該團伙成員到安陽收車,受害人拒絕交出車鑰匙遭到毆打,面對出警的警車,這些成員直接駕駛越野車將警車撞壞逃離現場。

2015年5月14日凌晨,龐某受僱插手他人經濟糾紛,經過前期踩點,帶人手持鋼管、木棍駕車到中牟縣王某家,翻牆進入院內,將王某及其家人的房間門踹開,持棍棒對王某及其家人進行威脅、恐嚇、毆打。並強行將現場人員的四部手機拿走,將其中4人打傷。

2016年8月27日,龐某帶領團伙人員攜帶斧子、電警棍、催淚噴劑等工具駕車到山東省利津縣,先期跟蹤一輛豫A牌照別克君威轎車,後在該縣游泳館附近,採取兩輛車前後夾擊的方式強行將被害人李某駕駛的轎車截停。接著用斧頭將車玻璃砸爛,並用催淚噴劑噴被害人的面部,最後將被害人拖到車上強行帶到幾十公里外的濱州市。最終,通過此手段將車轎車搶走。

2016年7月28日晚上,龐某帶領團伙成員駕車到周口鹿邑縣一工地,假借問路為名,將在挖掘機駕駛室內睡覺的花甲老人康某騙下車,後用手捂住老人醉,強行將其拖拽至車內,其間,老人的眼部、嘴角、腿部多處流血,並對老人進行威脅、恐嚇、限制人身自由,以此手段將一輛挖掘機搶走。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滎陽警方處瞭解到,上述案例只是龐某黑社會性質組織暴力收車的典型,警方破獲該團伙各類的刑事案件達41起。

內幕:參與非法收車暴力性極強

2016年3月份,鄭州滎陽市公安局刑偵大隊在幫河北警方協查一起安國市的收車警情時,發現了龐某團伙犯罪線索。

電擊、催淚、撞警車……鄭州一黑社會團伙被警方打掉,18人獲刑!

2014年以來,開封籍人員龐某為獲取非法利益,積極網羅刑滿釋放人員、吸毒人員和同鄉無業人員在鄭州成立討債公司,專門為汽車、專門為汽車、工程機械銷售公司逾期還款車輛提供收車服務,從中收取鉅額僱傭金。

辦案人員偵查發現,龐某的公司與當地一工程機械銷售公司"業務"往來頻繁,警方審查該公司關於收車的有關賬目,發現龐某的公司在兩年多的時間內為該公司收回了68臺設備,該公司支付龐某收車款118.15萬元。

經過四個多月的積極摸排取證,該團伙的"黑惡面目"浮現出來。

為獲得非法暴利,龐某帶領手下成員插手工程機械和汽車銷售公司與客戶之間的民間糾紛,行使司法職權,採用暴力威脅、毆打、辱罵、恐嚇、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對客戶權益進行傷害。

該團伙成員之間分工協作,通過翻牆或破壞門鎖等手段進入現場,持棍棒限制收車現場人員人身自由,並強行沒收在場人員通訊工具,採用對在場人員威脅、恐嚇、毆打、電警棍電擊、催淚噴射器噴臉等手段進行非法看管,或強行將在場人員(有眾多老年人)拉到車上行至數公里之外的偏僻處,待參與非法收車的車輛順利脫逃後,將人扔下等手段控制現場人員的人身自由。通過上述暴力手段來保障車輛的順利收回,有極強的暴力性。

結果:18人暴力收車團伙均被抓並判刑

2016年8月29日,警方抽調精幹警力對龐某團伙進行抓捕,經過精密部署,專案組輾轉在鄭州、登封、杞縣、扶溝縣,短期內抓獲該團伙骨幹成員18人,繳獲大量電警棍、匕首、斧頭、木棒、催淚噴射器、定位器、仿真槍、電擊槍、壓剪等作案工具。

電擊、催淚、撞警車……鄭州一黑社會團伙被警方打掉,18人獲刑!

據介紹,該團伙正是使用這些工具暴力收車。

2016年9月29日,滎陽市人民法院對龐某等18人依法作出一審判決,首犯龐某因犯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等罪名被滎陽市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1年,其餘17名團伙成員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至1年零2個月。

今年2月28日,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該案作出了維持原判的終審判決。

提醒:警惕買車貸款"陷阱"合同

辦案民警介紹,滎陽市公安局已連續五年,成功打掉5個此類地下黑拖車團伙。

他分析說,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汽車也快步進入普通百姓家庭,其中部分家庭通過貸款的方式購買車輛。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非法的車貸擔保公司,他們為牟取不法高額利潤,在與貸款購車客戶簽訂合同中,故意設置各種陷阱、採取各種手段促使客戶違約,然後再以客戶違約為藉口強行收走車輛,並編造各種理由及費用清單向客戶索要錢財、強拿硬要。更有甚者,一些職業收車人員專門向車貸擔保公司購買違約客戶的資料,然後大肆進行非法收車活動,對貸款購車客戶實施敲詐勒索,情節十分惡劣,群眾反映強烈,極大破壞了社會秩序。

比如,犯罪嫌疑人以"汽車抵押貸款"公司作為偽裝,對外宣稱"低利息、無抵押、不扣車",以此來吸引人辦理貸款。在被害人辦理汽車抵押貸款業務時,該團伙採取隱瞞真相的手段,欺騙被害人簽訂一系列"陷阱"合同,並以收取貸款資質考察費、風險擔保金、後期管理費、GPS安裝費、資料管理費等名義扣減貸款,最後被害人只能領取到部分約定貸款金額。

同時,該團伙會給被害人汽車安裝不止一部GPS,用來定位車輛,藉機實施敲詐勒索。在此,提醒買車時,注意擦亮眼,防止被欺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