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Tello EDU首發To C版本


大疆Tello EDU首發To C版本


STEAM教育和各領域的結合到應用落地進展的有聲有色,無論是新型的科技元件、教育機器人或是3D打印技術等等,無人機同樣也是。年初,大疆子公司睿熾發佈了玩具無人機Tello,五月份發佈了面向企業級用戶的Tello EDU教育編程無人機,而在成功試水後,前不久推出了面向消費者端的Tello EDU。

讓孩子在玩中學會創造,剛剛發佈的Tello EDU教育編程無人機相較於前代的Tello增加了多機編隊、全新挑戰卡、Swift 星際探索教程、開放SDK2.0等玩法。

與上代的Tello有哪些不同


大疆Tello EDU首發To C版本


(小圖是Tello 大圖是Tello Edu)

上代Tello外包裝採用正面透明反面黑色的設計可以直接從外面看到無人機真身模樣,直白酷炫。而新一代的Tello EDU外包裝以橙白兩色為底色,塑造了簡潔利落的清爽感。

(左為Tello 配件清單 右為Tello Edu 配件清單)

與上代的白黃藍三色相比,Tello EDU頂殼的配色只有一種,半透明的黑色殼子,表面有內部契合機體的線條設計,整體更加有機械感,紋理的有序與流動契合了STEAM的科技屬性。Tello標配版沒有USB充電線,而其套裝原價1036,多了兩塊電池和電池管家以及一根USB線。Tello EDU只有一種配置,和Tello的標配版相比多了USB線和四張全新挑戰卡配件,可配合教程進行Swift編程語言控制飛行器的操作。

同樣的機身底部均配置有DJI飛控、英特爾芯片和視覺定位系統。

大疆Tello EDU首發To C版本



說明書也由僅支持中文的正反兩面四折變成了厚度多達144頁的13種地區文字的小厚本,這種對標大型跨國品牌的說明書類型,昭示了睿熾向外蓬勃發展的野心。不過拿到手的時候感覺回到了當初受厚厚的口袋單詞本控制的恐懼。

飛行花樣多,拍攝不是主要賣點

大疆Tello EDU首發To C版本



官方稱飛行續航時間13分鐘,最高高度30米,最大飛行距離100米,具備720P規格圖傳。實際體驗下來,無人機在有風情況下續航時間要更短一些,飛行高度默認是10米限高,可以在Tello App設置中進行更改,2-30米都可以

,飛行的時候一定要小心。

雖然沒有GPS和機械雲臺,但是也不受飛行管制,得益於大疆的飛控技術、視覺定位系統和Intel的圖像處理芯片,Tello EDU的室內穩定性不錯,飛行花樣很多。目前支持的6種飛行模式(一鍵飛遠、全向翻滾、一鍵環繞、拋飛、一鍵360、彈跳模式)基本可以滿足日常娛樂的需要,想要有更多玩法的話,Tello EDU還支持小雞手柄作為藍牙外設以及手機VR眼鏡。

大疆Tello EDU首發To C版本



拋飛模式需要充足的電量支持,否則轉速會很低沒有充足的動力飛起來。機器過熱也會被建議不要飛行。

大疆Tello EDU首發To C版本



彈跳模式下,飛行器會按照0.5-1.2米高度間來回彈跳。

大疆Tello EDU首發To C版本



在風力較大的情況下,無人機容易出現漂移,還好有槳葉保護罩做物理保護。建議大家在室內或是無風環境中操控Tello EDU飛行,會有更好的飛行體驗。拋飛和一鍵飛遠可以在室外體驗,其他功能在室內即可暢享飛行的樂趣。

如果說大疆旗下其他系列的御、如影等專業級攝像無人機的最大賣點是鏡頭畫質和續航時間的話,Tello 系列的就是多種趣味玩法和在STEAM教育領域的擴展,尤其是Tello EDU。500萬的有效像素在畫質方面不是很理想,不過想要臨時應急拍一個小視頻和自拍放朋友圈展示還是沒大問題的。

大疆Tello EDU首發To C版本



全向翻滾模式,在無人機懸停時進行翻滾會更穩定。

大疆Tello EDU首發To C版本



降落方式有兩種,一鍵降落和手上降落。手上降落時注意小心避免觸碰螺旋槳,不然有可能會被螺旋槳打到割傷。

無論是怎麼樣的比較,就像Tello的slogen是“飛凡樂趣,從Tello開始” ,

Tello EDU的是“讓創造力飛翔”,(Tello EDU支持Tello的一切功能),Tello系列的無人機重在飛行的樂趣,重在無人機的啟蒙和科普,還有就是和Steam教育的結合。

大疆Tello EDU首發To C版本



全新Tello EDU App玩法,可視化編程與體感遙控

大疆Tello EDU首發To C版本



作為無人機教育程序的解決方案,Tello EDU 更是支持教育版App(Tello EDU App)的特有功能,包括體感遙控、積木編程、編程遊戲等等。開機時的漫畫介紹,給整個App的娛樂與編程學習設定了一個很是吸引眼球的開始。App內大部分功能是免費的,只有少數遊戲關卡(12星球虛擬關卡的全部解鎖)需要付費,如果想要一步步闖關的話,這筆費用當然也可以省下來啦。

體感“遙控”部分(下圖)和Tello APP中的界面類似,雖然沒有真實圖傳,但是中心多了飛行器的3D模型,旁邊還有飛行的空間姿態角度進行實時反饋。

大疆Tello EDU首發To C版本



可以調節速度。同時可切換搖桿模式為體感陀螺儀模式

,從而加深對IMU操作原理的理解,鍛鍊空間和邏輯思維能力。

大疆Tello EDU首發To C版本



在“積木”界面,我們可以接觸到簡單的圖形化編程,可以按照編輯好的代碼操控無人機,能夠看到實時的飛行數據。某次飛行時驚訝的發現數據顯示主板溫度有70多度,實際手觸的話會感覺有一點熱,倒也不燙手。有一個小問題,

積木界面代碼的兩行代碼(兩個動作)之間的過渡時間有些長,大概4、5秒鐘才進行到下一動作,這個有可能是為了玩家能更好的檢查飛機執行編程的邏輯是否正確,倒是很鍛鍊耐心 。

大疆Tello EDU首發To C版本



12星球虛擬關卡中,可以360度全方位觀察無人機所在的周圍環境,從而訓練空間感和觀察力

。在完成每一個關卡後,都會有當前進度的積分和評估,特別設計的6個能力指標數值將會隨著闖關越多,進步與成長也會更多。

而通過這些積木圖形接口,我們能在堆砌程序積木中學會選擇、循環等基本程序語法。在虛擬關卡中學會的技能,可以無縫對到Tello 星際探索教程中,按照真正的數字代碼進行編程操控無人機。

挑戰卡和編隊飛行

大疆Tello EDU首發To C版本


(挑戰卡各邊長度等一,約為14.3CM)

最近發佈的Tello EDU相較於五月份的更新了挑戰卡和“Tello 星際探索”教程的功能,同時意味著大疆和蘋果的合作又上了一個臺階。更新的Swift教程(Tello 星際探索)只能在版本不低於iOS10.5的iPad的Playgrounds APP中下載並學習,家裡放著落灰的iPad可以拿出來學習啦。

大疆Tello EDU首發To C版本



此教程相比於Scratch、Python,學習成本更小,還能在短時間內用全新的AP模式來連接多臺Tello EDU進行編隊飛行。教程以探索外太空奧秘作為故事背景,用戶可以在完成挑戰任務的同時學習Swift編程語言,進一步實現寓教於樂的無人機編程場景,可玩性很高。

大疆Tello EDU首發To C版本



編程語言輸入錯誤導致任務失敗時會有提示指導操作,在完成某個任務後,菜單欄任務行的右邊會出現一個對勾。代碼的難易程度是循序漸進的,最後兩章會用到挑戰卡。挑戰卡卡面由3部分組成,分別是ID、小火箭和星球,其中蘊含了一個三維座標的信息,正中心為原點。通過挑戰卡的使用,可以進一步鍛鍊空間思維和觀察力。

門檻低,上限高。按照在一個編程領域的普通人水平來說,後面的任務環節還是有些難度的,需要花費一些時間來克服。這個時候更需要溝通和交流來攻克任務,是問爸爸媽媽還是師長朋友?都可以,在娛樂和學習中進一步塑造親密有愛的親子關係或是朋友關係,也別有一番樂趣。

支持Scratch & SDK 2.0,帶來更豐富的擴展性

大疆Tello EDU首發To C版本



通過Tello EDU App和Swift星際探索教程後,可以考慮進行Scratch和Python的編程操作,進一步學習編程教育領域的另外兩種主流語言。這一步有些門檻,當然也更有挑戰性和趣味性,非常適合在師長的指導下進行編程學習,帶給青少年更具想象力的編程開發空間。

Tello EDU支持全新開放的SDK 2.0,有豐富的可擴展性。在SDK 2.0中,我們可以通過計算機視覺技術的幫助下,根據接收到的Tello EDU發送的視頻流數據,編寫程序控制無人機,實現更豐富的AI功能,例如目標識別、智能跟隨、3D重構等。

有趣且可玩性高,還有豐富的可擴展性,這些足夠一個剛開始學習編程或是AI的大孩子折騰了,相信Tello EDU能給青少年在軟件開發和創新設計上提供足夠的支持。目前Tello EDU已經進入了一些國內的STEAM比賽,比如ERCC中國教育機器人大賽、粵港澳大灣區無人機編程賽、上海市青少年人工智能挑戰賽、深圳市福田區學生創客節等,還進入了國內+海外的百餘所學校,成為STEAM教育新寵。

體驗總結

經過一段時間的Tello EDU教育無人機的體驗,無論是從飛行感受、虛擬關卡闖關,還是Tello 星際探索教程等等,每一步的娛樂性和教育性都很不錯

。相信其在面向青少年的無人機科普教育以及編程教育的環節中能發揮出很大的潛力。儘管還有一些例如教程不完備、WiFi信號偶爾不理想等小問題,但瑕不掩瑜。

教育編程無人機的出現使得無人機在民用領域的適用年齡段大幅度擴展,越來越多的普通人能享受到無人機飛行的樂趣。我們也期待能開發出更多的、新的應用場景來讓無人機體驗更加有趣和個性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