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Tello EDU首发To C版本


大疆Tello EDU首发To C版本


STEAM教育和各领域的结合到应用落地进展的有声有色,无论是新型的科技元件、教育机器人或是3D打印技术等等,无人机同样也是。年初,大疆子公司睿炽发布了玩具无人机Tello,五月份发布了面向企业级用户的Tello EDU教育编程无人机,而在成功试水后,前不久推出了面向消费者端的Tello EDU。

让孩子在玩中学会创造,刚刚发布的Tello EDU教育编程无人机相较于前代的Tello增加了多机编队、全新挑战卡、Swift 星际探索教程、开放SDK2.0等玩法。

与上代的Tello有哪些不同


大疆Tello EDU首发To C版本


(小图是Tello 大图是Tello Edu)

上代Tello外包装采用正面透明反面黑色的设计可以直接从外面看到无人机真身模样,直白酷炫。而新一代的Tello EDU外包装以橙白两色为底色,塑造了简洁利落的清爽感。

(左为Tello 配件清单 右为Tello Edu 配件清单)

与上代的白黄蓝三色相比,Tello EDU顶壳的配色只有一种,半透明的黑色壳子,表面有内部契合机体的线条设计,整体更加有机械感,纹理的有序与流动契合了STEAM的科技属性。Tello标配版没有USB充电线,而其套装原价1036,多了两块电池和电池管家以及一根USB线。Tello EDU只有一种配置,和Tello的标配版相比多了USB线和四张全新挑战卡配件,可配合教程进行Swift编程语言控制飞行器的操作。

同样的机身底部均配置有DJI飞控、英特尔芯片和视觉定位系统。

大疆Tello EDU首发To C版本



说明书也由仅支持中文的正反两面四折变成了厚度多达144页的13种地区文字的小厚本,这种对标大型跨国品牌的说明书类型,昭示了睿炽向外蓬勃发展的野心。不过拿到手的时候感觉回到了当初受厚厚的口袋单词本控制的恐惧。

飞行花样多,拍摄不是主要卖点

大疆Tello EDU首发To C版本



官方称飞行续航时间13分钟,最高高度30米,最大飞行距离100米,具备720P规格图传。实际体验下来,无人机在有风情况下续航时间要更短一些,飞行高度默认是10米限高,可以在Tello App设置中进行更改,2-30米都可以

,飞行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虽然没有GPS和机械云台,但是也不受飞行管制,得益于大疆的飞控技术、视觉定位系统和Intel的图像处理芯片,Tello EDU的室内稳定性不错,飞行花样很多。目前支持的6种飞行模式(一键飞远、全向翻滚、一键环绕、抛飞、一键360、弹跳模式)基本可以满足日常娱乐的需要,想要有更多玩法的话,Tello EDU还支持小鸡手柄作为蓝牙外设以及手机VR眼镜。

大疆Tello EDU首发To C版本



抛飞模式需要充足的电量支持,否则转速会很低没有充足的动力飞起来。机器过热也会被建议不要飞行。

大疆Tello EDU首发To C版本



弹跳模式下,飞行器会按照0.5-1.2米高度间来回弹跳。

大疆Tello EDU首发To C版本



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无人机容易出现漂移,还好有桨叶保护罩做物理保护。建议大家在室内或是无风环境中操控Tello EDU飞行,会有更好的飞行体验。抛飞和一键飞远可以在室外体验,其他功能在室内即可畅享飞行的乐趣。

如果说大疆旗下其他系列的御、如影等专业级摄像无人机的最大卖点是镜头画质和续航时间的话,Tello 系列的就是多种趣味玩法和在STEAM教育领域的扩展,尤其是Tello EDU。500万的有效像素在画质方面不是很理想,不过想要临时应急拍一个小视频和自拍放朋友圈展示还是没大问题的。

大疆Tello EDU首发To C版本



全向翻滚模式,在无人机悬停时进行翻滚会更稳定。

大疆Tello EDU首发To C版本



降落方式有两种,一键降落和手上降落。手上降落时注意小心避免触碰螺旋桨,不然有可能会被螺旋桨打到割伤。

无论是怎么样的比较,就像Tello的slogen是“飞凡乐趣,从Tello开始” ,

Tello EDU的是“让创造力飞翔”,(Tello EDU支持Tello的一切功能),Tello系列的无人机重在飞行的乐趣,重在无人机的启蒙和科普,还有就是和Steam教育的结合。

大疆Tello EDU首发To C版本



全新Tello EDU App玩法,可视化编程与体感遥控

大疆Tello EDU首发To C版本



作为无人机教育程序的解决方案,Tello EDU 更是支持教育版App(Tello EDU App)的特有功能,包括体感遥控、积木编程、编程游戏等等。开机时的漫画介绍,给整个App的娱乐与编程学习设定了一个很是吸引眼球的开始。App内大部分功能是免费的,只有少数游戏关卡(12星球虚拟关卡的全部解锁)需要付费,如果想要一步步闯关的话,这笔费用当然也可以省下来啦。

体感“遥控”部分(下图)和Tello APP中的界面类似,虽然没有真实图传,但是中心多了飞行器的3D模型,旁边还有飞行的空间姿态角度进行实时反馈。

大疆Tello EDU首发To C版本



可以调节速度。同时可切换摇杆模式为体感陀螺仪模式

,从而加深对IMU操作原理的理解,锻炼空间和逻辑思维能力。

大疆Tello EDU首发To C版本



在“积木”界面,我们可以接触到简单的图形化编程,可以按照编辑好的代码操控无人机,能够看到实时的飞行数据。某次飞行时惊讶的发现数据显示主板温度有70多度,实际手触的话会感觉有一点热,倒也不烫手。有一个小问题,

积木界面代码的两行代码(两个动作)之间的过渡时间有些长,大概4、5秒钟才进行到下一动作,这个有可能是为了玩家能更好的检查飞机执行编程的逻辑是否正确,倒是很锻炼耐心 。

大疆Tello EDU首发To C版本



12星球虚拟关卡中,可以360度全方位观察无人机所在的周围环境,从而训练空间感和观察力

。在完成每一个关卡后,都会有当前进度的积分和评估,特别设计的6个能力指标数值将会随着闯关越多,进步与成长也会更多。

而通过这些积木图形接口,我们能在堆砌程序积木中学会选择、循环等基本程序语法。在虚拟关卡中学会的技能,可以无缝对到Tello 星际探索教程中,按照真正的数字代码进行编程操控无人机。

挑战卡和编队飞行

大疆Tello EDU首发To C版本


(挑战卡各边长度等一,约为14.3CM)

最近发布的Tello EDU相较于五月份的更新了挑战卡和“Tello 星际探索”教程的功能,同时意味着大疆和苹果的合作又上了一个台阶。更新的Swift教程(Tello 星际探索)只能在版本不低于iOS10.5的iPad的Playgrounds APP中下载并学习,家里放着落灰的iPad可以拿出来学习啦。

大疆Tello EDU首发To C版本



此教程相比于Scratch、Python,学习成本更小,还能在短时间内用全新的AP模式来连接多台Tello EDU进行编队飞行。教程以探索外太空奥秘作为故事背景,用户可以在完成挑战任务的同时学习Swift编程语言,进一步实现寓教于乐的无人机编程场景,可玩性很高。

大疆Tello EDU首发To C版本



编程语言输入错误导致任务失败时会有提示指导操作,在完成某个任务后,菜单栏任务行的右边会出现一个对勾。代码的难易程度是循序渐进的,最后两章会用到挑战卡。挑战卡卡面由3部分组成,分别是ID、小火箭和星球,其中蕴含了一个三维坐标的信息,正中心为原点。通过挑战卡的使用,可以进一步锻炼空间思维和观察力。

门槛低,上限高。按照在一个编程领域的普通人水平来说,后面的任务环节还是有些难度的,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来克服。这个时候更需要沟通和交流来攻克任务,是问爸爸妈妈还是师长朋友?都可以,在娱乐和学习中进一步塑造亲密有爱的亲子关系或是朋友关系,也别有一番乐趣。

支持Scratch & SDK 2.0,带来更丰富的扩展性

大疆Tello EDU首发To C版本



通过Tello EDU App和Swift星际探索教程后,可以考虑进行Scratch和Python的编程操作,进一步学习编程教育领域的另外两种主流语言。这一步有些门槛,当然也更有挑战性和趣味性,非常适合在师长的指导下进行编程学习,带给青少年更具想象力的编程开发空间。

Tello EDU支持全新开放的SDK 2.0,有丰富的可扩展性。在SDK 2.0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帮助下,根据接收到的Tello EDU发送的视频流数据,编写程序控制无人机,实现更丰富的AI功能,例如目标识别、智能跟随、3D重构等。

有趣且可玩性高,还有丰富的可扩展性,这些足够一个刚开始学习编程或是AI的大孩子折腾了,相信Tello EDU能给青少年在软件开发和创新设计上提供足够的支持。目前Tello EDU已经进入了一些国内的STEAM比赛,比如ERCC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粤港澳大湾区无人机编程赛、上海市青少年人工智能挑战赛、深圳市福田区学生创客节等,还进入了国内+海外的百余所学校,成为STEAM教育新宠。

体验总结

经过一段时间的Tello EDU教育无人机的体验,无论是从飞行感受、虚拟关卡闯关,还是Tello 星际探索教程等等,每一步的娱乐性和教育性都很不错

。相信其在面向青少年的无人机科普教育以及编程教育的环节中能发挥出很大的潜力。尽管还有一些例如教程不完备、WiFi信号偶尔不理想等小问题,但瑕不掩瑜。

教育编程无人机的出现使得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适用年龄段大幅度扩展,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能享受到无人机飞行的乐趣。我们也期待能开发出更多的、新的应用场景来让无人机体验更加有趣和个性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