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餐桌”席捲達城!吃不了,請“兜著走”!

自9月29日“魅力通川 文明餐桌在行動”活動在我市通川區全面開展以來,達城已然掀起一股餐桌新風。為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倡導文明用餐,形成轄區行業風清氣正的良好風尚,助力提升達城整體形象,本報記者採訪通川區食藥局、餐飲協會和轄區行業代表,已作多次相關報道。


“文明餐桌”席捲達城!吃不了,請“兜著走”!


目前,通川區“文明餐桌”行動向縱深推進,類似“好味道,別浪費。倡導節約,文明用餐”等溫馨提示牌在達城眾多餐飲門店中隨處可見。近日,記者走訪達城多個飯店,發現“光盤行動”效果明顯,選擇將剩菜打包的情況也逐漸增多。但是在個別餐廳,餐飲浪費仍是“重災區”。

親友聚餐 按實際情況點菜適度

10月24日晚,在二馬路一火鍋的大廳裡,擺著一個寫有“好味道,別浪費。油,我們只用一次,歡迎打包帶走的……”字樣的溫馨提示牌。記者環顧四周發現,食客多為四五好友一起聚餐。

“經常來這家店吃火鍋,這裡的菜經濟實惠,味道也可以。我們大人小孩一共10個人,點了8個菜,葷素各點了一半。”正在用餐的王女士說,她經常和朋友家人來這裡吃飯,服務員在點菜的時候都會建議點菜數量。這樣既不浪費,又吃得舒心。

被問及是否存在“過度消費,浪費過多”時,王女士連連搖頭笑著說:“我們都是老顧客了,經常來吃,點菜也有經驗了。一般都是按著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的,不會多點的,畢竟是花自己的錢嘛,而且多數飯店的服務員都會提醒。


“文明餐桌”席捲達城!吃不了,請“兜著走”!


實際上,自通川區“文明餐桌”行動開展以來,餐飲店引導顧客文明用餐、在店內設置提示牌等已成為達城不少餐飲店的常規做法。現在的食客大多也比較注重“適量而行“,通過設置店堂告知、服務員進行提醒等為消費者營造“勤儉節約、杜絕浪費”的氛圍。“點多少吃多少,點多了吃不完很浪費,養成好習慣多好!”不少餐飲店的工作人員說,顧客點菜的時候,他們會給顧客提供點菜數量和葷素搭配上的建議,顧客也都很樂意接受。”

大多食客吃不完“兜著走”

晚上8點左右,正值用餐高峰時刻。荷葉街一中餐館座無虛席,歡聲笑語充滿著整個餐廳。記者看到,不少用完餐的市民正在讓服務員幫忙打包。“我們一家總共4個人,點了6個菜,就沒吃完,只能把剩下的打包回去吃了。”正在讓服務員打包的小李說,他今晚上是帶著全家前來聚餐的,就想著多吃兩樣菜,於是就多點了兩個,反正現在吃不完打包帶走也很普遍。臨走時小李將剩下的宮保雞丁和酸菜魚全部打包帶走了。


“文明餐桌”席捲達城!吃不了,請“兜著走”!


點餐檯無文明提示

近年來,就餐風氣逐漸變好,人們的素質也在不斷提升,以前覺得打包丟人,現在不少市民在外就餐時,都十分願意把剩菜打包帶回家。記者詢問得知,現在餐館的工作人員在顧客用完餐後,都會主動詢問是否需要打包服務。“我們也會給客人說不要浪費食物,現在的顧客相對比較理性,吃多少點多少,吃不完的大多都會選擇打包帶走。”達城一餐館服務員說。

個別餐廳浪費仍然十分嚴重

日前,記者和朋友在西外羅浮廣場"巴賨魚撈”吃飯的時候,看到相鄰的一對情侶就餐完後,餐桌上還剩下一大半的菜沒有吃完,還有一兩個菜幾乎沒有動過。一盤魚片“完好如初”。小吃拇指煎包也只吃了一兩個。隨即,客人招呼服務員過來買單,付完錢後,兩人並沒有選擇打包,服務員也沒有詢問是否需要打包,兩人便一同走出了餐廳。記者後來瞭解到,在就餐前,該店服務員並沒有提醒顧客點餐的數量。


“文明餐桌”席捲達城!吃不了,請“兜著走”!


浪費現象有時發生

“平時在外面吃飯都會按照實際情況來點餐,有時候如果真的點多了,也會讓服務員打包。但有時,如果是中午吃完飯,下午還有事情要辦,把剩菜打包還要拎著就很不方便,所以也存在浪費的情況,很慚愧啊!”小陳不好意思的說,“絕對的光盤”其實很難把握,“舌尖上的浪費”畢竟屬於道德行為,誰都無法強制性約束,需要每個人自覺踐行文明用餐、杜絕浪費。從餐廳來講,如果顧客需要打包,但不能及時帶走,如果可以提供剩菜寄存服務就更好了。

二馬路某中餐館的趙老闆介紹,現在的顧客相對比較理性,吃多少點多少。“在一些宴請的場合,主人都想把客人照顧周到,就點個‘滿漢全席’,但是有些人一喝起酒來,菜就不怎麼吃了。”趙老闆說,這種情況也是時有發生。中國人向來講究酒桌上論英雄,吃喝中建立友情,為了款待客人,經常有剩飯的現象,“盛宴”就可能變為“剩宴”。

□本報記者 鍾澤廷 實習記者 張曦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