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將對美國做出一個“災難性”的舉動,解僱美聯儲主席會對美國造成什麼影響?

國際關察


兩個月來,特朗普已經連續九次通過推特或公開訪問等形式,表達自己對美聯儲持續加息的不滿了。但是美聯儲不為所動,12月20日如期宣佈年內第4次加息。這次調整利率之前,美國股市已經連續暴跌超過20%,美聯儲繼續加息會讓美國股市出現新一輪下跌。

特朗普擔心股票投資者的不滿會迅速傳導到選票上,對美聯儲和主席鮑威爾不聽招呼十分惱火。近期有美國媒體報道,特朗普在向經濟團隊詢問是否能夠更換美聯儲主席,可惜不幸的是美國總統雖然有提名美聯儲主席的權利,但卻沒有解除其職務的權利。特朗普雖然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十分不滿,但是也只能忍耐。

鮑威爾與特朗普是看待經濟問題角度的差異

從特朗普參加2016年從大選開始,就把經濟作為自己的主打牌。上臺兩年來,特朗普在推特上吹得最多的就是美國股市表現和就業率。特朗普信奉路易十五的一句話,“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對於特朗普而言,自己在任的4年,美國經濟的增長率越高越好,股市上漲的速度越快越好,失業率越低越好,只有這樣,特朗普在2020年連任的概率才會更大。至於美國經濟是否透支,特朗普並不關心,哪怕2020年連任之後美國經濟發生崩潰,特朗普都不會太在意,畢竟美國總統的任期最多隻有8年。

此前特朗普曾表示美國經濟有可能會達到5%,在特朗普眼中這是一種巨大的經濟成績,但是在美聯儲看來這是絕對意義上的經濟過熱,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工具就是要為了防止這種局面的出現。美聯儲需要從更加長期和宏觀的角度看待美國經濟、制定貨幣政策,既要確保經濟增長不失速;也不能讓經濟過熱,損害美國經濟的長期增長動力。2010年美國經濟走出金融危機影響之後,經濟增長率一直在2%上下浮動,從2018年開始,受特朗普大規模減稅政策的刺激,美國經濟進入加速上揚階段。無論是作為美聯儲主席的鮑威爾還是其他美聯儲委員都非常清楚,加速上揚的速度越快,這一階段結束的時間也會越早。為了防止美國經濟出現忽冷忽熱的劇烈變化,即便是得罪特朗普,美聯儲也要堅持加息,儘快迴歸中性的貨幣政策。

可以說,鮑威爾和特朗普對待經濟問題是專業人士和政客的差異,也是長期行為和短期觀點的差異。即便特朗普能免除鮑威爾的職務,除非特朗普任命一個政客接任美聯儲主席,否則這種差異還會存在,特朗普還會感嘆遇人不淑。

特朗普再煩鮑威爾,也必須忍耐

特朗普對美聯儲持續加息的不滿,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了。在前任主席耶倫在任期間,特朗普認為耶倫是前任總統奧巴馬任命的,因為政見不同,所以才對特朗普暫停加息的建議,愛答不理。今年2月耶倫任期結束後,特朗普就急不可耐的提名鮑威爾接替美聯儲主席,但是上任之後的鮑威爾立刻脫離了特朗普的控制。在鮑威爾看來,華爾街的話很明顯比特朗普的話更專業,美聯儲各位委員的意見也比特朗普的推特指導更加重要,這才讓特朗普出離憤怒,想要換掉鮑威爾。

不過美聯儲主席並非國防部長、財政部長這樣的內閣官員,為了保持美聯儲的獨立性,美國在制度設計上已經限制了總統隨意免除美聯儲主席職務的權利。美國《聯邦儲備法》規定,總統只能提名美聯儲主席,而聯儲主席的任命和免職決定,只能由美國國會參議院作出。特朗普當然可以授意司法部對鮑威爾是否犯罪進行調查,但是以司法部調查通俄門的速度看,想要在2022年聯儲主席任期結束前完成調查的可能性並不大。而且即便司法部認定鮑威爾有罪,只要不是那些無爭議的重罪,美國參議院也可以不予採信,特朗普對鮑威爾依然無可奈何。因此,不管特朗普發出再多的豪言壯語,也不用擔心鮑威爾會被特朗普搞下臺。

至於2022年鮑威爾任期結束時是否還會獲得提名,那還要看到時候特朗普有沒有本事繼續坐在美國總統的大位上。

當然特朗普也非常清楚,自己並沒有免除鮑威爾美聯儲主席職務的權利,他之所以在公開場合反覆質疑美聯儲的政策,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甩鍋。接下來,如果美國經濟增長速度仍然保持穩定,特朗普會把全部功勞攬在自己身上;如果美國經濟有任何風吹草動,特朗普也可以說,勿謂言之不預,所有的責任都是美聯儲錯誤貨幣政策導致的。

所以說,特朗普質疑美聯儲政策的做法,其實也是在給自己買一份保險,至於這份保險的效果如何,就不好說了。


衝擊時評


如果特朗普圖謀解除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職務,還別說真的是一個災難性的舉動。雖然說任命美聯儲主席應該由美國總統提名,經過國會議員投票批准同意通過。但是由於美聯儲的特殊性,美聯儲主席由美國總統提名,參議院通過,一經通過任期14年,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不能罷免。如果要解除美聯儲主席,必須要有發現在任上有重大失誤,才能再以總統提出,經過國會討論投票決定是否解除職務。


需要說明一點的是,美國曆史上有過的14任美聯儲主席,誰都沒有因為在任過錯被解除職務的。大名鼎鼎的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從1987年擔任到2006年離任,實在是年事已高80歲了才卸任,一共擔任了19年時間的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是從2017年12月才經過國會批准通過,今年2月才上任美聯儲主席職務的,如果鮑威爾身體不錯可以擔任美聯儲主席至2030年以後。

那麼特朗普為什麼一再聲稱要解除鮑威爾職務呢,那是因為美聯儲鮑威爾不顧特朗普的要求,今年一直在加息,最近於12月19日再一次加息。由於美聯儲如期加息25個基點導致美股大跌,道瓊斯指數本週累計下跌7%,為10年來最差表現,今年全年該指數已經下跌9%。股指的下跌非常的不利於特朗普政府對美國經濟的期望。特朗普多次在推特上要求鮑威爾停止加息,看來鮑威爾根本沒有聽取特朗普的要求而自行其是。



美聯儲連續不斷的加息將使得美元持續走強,影響美國商品的對外競爭力。美彭博社22日報道,特朗普已經尋求在法律上是否有權解僱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特朗普因為股市震盪因而對鮑威爾非常不滿。 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表示反對美聯儲加息,認為加息縮錶行為是非常糟糕的事情。 美聯儲其實就是美國的中央銀行,具有完全的獨立性,加息和減息全部依據美聯儲根據美國內部經濟指數,由美聯儲內部會議討論決定。


如果美國經濟強勁以及就業率高,美聯儲為了維護美元的地位,必須要實行加息行為來調整。2015年以來美國進入了加息週期,要完成這個過程,美聯儲在2019年還將加息。美聯儲加息行為與美國行政當局不一定一致,所以特朗普非常的焦慮和惱火。如果特朗普解除了鮑威爾職務,這將成為美國曆史上的第一位被解除美聯儲主席行為。但是美聯儲的獨立性將遭到嚴重侵害,可能會動搖美國的法律根基,並可能會攪動全球金融市場。

所以說如果特朗普解除了鮑威爾美聯儲主席職務,確實是一個“災難性”舉動。 目前白宮發言人桑德斯對於所謂解除鮑威爾職務的話題不作評論,並且聲稱不知道有任何解僱鮑威爾的計劃。美聯儲的決定不會受到政治壓力的影響,而是依靠對經濟數據的分析。鮑威爾在加息決議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沒有什麼能阻止美聯儲做正確的事。在19日這次加息之後,美聯儲表示加息決定不會受到政治壓力的影響,而是依靠對經濟數據的分析。

鮑威爾本人在加息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沒有什麼能阻止美聯儲做正確的事。根據目前美聯儲加息的行為,特朗普毫無辦法,美聯儲加息是為了全面維護美元的長期地位。而特朗普是為了眼前的經濟增長政績,特朗普最好是減息才好,美元適當貶值能夠提高美國商品的出口率。如果特朗普有本事解僱鮑威爾成功,將成為美國曆史上的大事件。嚴重動搖美國的法律根基和攪動全球金融市場,那就真的是“災難性”舉動了。


亦新湖


鮑威爾宣佈的年度第四次加息讓特朗普很惱火,正如他以前提到的那樣:“我認為美聯儲犯了一個錯誤(加息),他們非常緊張,我認為他們已經瘋了!”特朗普之所以對於加息很在意,原因在於其會影響到美國經濟增長的預期,讓市場和股市都冷卻下來,從而避免經濟過熱從而引發通脹等潛在經濟風險。特朗普一直以來都將經濟作為其主打的王牌,並且一直在強調股市和就業率。很顯然加息對於特朗普而言無疑是在摧毀他的政績。所以就有人指出特朗普連任與否完全掌握在鮑威爾手中。
(記住別加息)


鮑威爾是在今年2月被任命的,用以取代奧巴馬在任時任命的前主席耶倫女士。然而被特朗普寄予厚望的鮑威爾無疑是一個耿直而堅持原則的人。其沒有因為得到特朗普的賞識而屈從於他的意志強行干預聯儲本身的加息計劃。所以現在特朗普就很生氣,想換掉鮑威爾。但是換聯儲主席這件事有很大的困難,面臨兩個棘手的問題,首先是“能不能換”,然後就是“後果如何”。
(鮑威爾)

能不能換?

這個似乎並不可以,因為根據《聯邦儲備法》,總統可以提名主席,但是主席本人的權力卻是經過國會授予並確認的。美聯儲主席得的工作也向國會負責並受其監督的。想讓把主席在任內趕下臺,只能是在其犯罪的情況下,由國會對其進行罷免才可以。這也就意味著,特朗普任命鮑威爾之後,就跟他沒什麼沒什麼關係了。不過特朗普依然可以通過一些其他手段來向鮑威爾施壓,逼迫他自行辭職,讓其下課。比如在推特上的抱怨和指責就可以算是一種,責令司法部門對其本身的經濟行為進行調查等(鮑威爾以前是律師和銀行家)。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


後果如何?

這個後果可能不亞於美國國債違約。因為美聯儲本身的獨立性是保證全球投資者對於美國金融體系和國家信用的信心支柱之一。一旦鮑威爾被特朗普搞下臺,也就代表著美聯儲本身獨立性的喪失,淪為白宮的政治工具,這有違美聯儲設立的初衷。鮑威爾一辭職,那麼這影響會馬上作用在美國的股市上,下跌幅度可能會遠大於加息。這也就是為什麼相傳,當特朗普私下談及要“解僱”鮑威爾時被幕僚們所勸阻的原因。這真可謂是“請神容易送神難”,任命鮑威爾鮑威爾可能是特朗普這輩子做過最後悔的事之一。
(華爾街)


結語

按照計劃聯儲明年還將視情況進行兩次加息。可見特朗普的噩夢還沒有結束。現如今道瓊斯本週已經下跌了7%這是十年來最差的表現。特朗普關於鮑威爾去留的討論只會加劇市場的不確定性,讓投資者持續觀望,所以其如果沒有氣糊塗的話,還是安心過聖誕節微妙。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古姿


解僱鮑威爾的行為最大影響是動搖美國美元的國際儲備地位,我們之前很多次回答過關於美聯儲獨立性的問題,但是為什麼央行要維持獨立性。自從佈雷頓森林體系崩塌,世界各國進入了信用貨幣時代。什麼是信用貨幣?也就是發行貨幣背後不需要有抵押物,也就是說,貨幣就是央行的負債。

美元的發行,依賴於美聯儲。美聯儲有人說他是個私有機構,有人說他是個政府部門,實際上其兩者兼而有之。但所有制不是決定因素。其實如果美聯儲是私人部門,那麼貨幣發行很容易因為銀行家比如早年的摩根財團的影響而出現新的壟斷。而如果美聯儲是個政府公共部門,問題也一樣,在幾年一輪的黨派更替中,大家都想在自己任期內享受寬鬆,把洪水滔天踢給下一任。所以,真正能夠保證美元在佈雷頓森林體系之後還能夠穩定成為世界貨幣的,是美聯儲的獨立性。美聯儲體系中的聯邦儲備體系理事會是一個政府官員組成的理事會,而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作為我們認為傳統美聯儲的核心委員會,

其中有7名聯邦儲備理事會委員,有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和選出的其他4位聯邦儲備銀行行長(或第一副行長)組成,還有7名無投票權的儲備銀行行長列席會議。(習慣上,聯邦儲備理事會主席擔任公開市場委員會主席,而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為副主席。美國有12個聯邦儲備區,有12個聯邦儲備銀行,這些銀行是私有的,由成員銀行所有)所以,實際上美聯儲是一個通過政府和私人銀行溝通來制定貨幣政策的機構,其核心是在保證美元信用的前提下,多多發行美元。

美元當然是一直在擴張,為什麼美元還保持世界貨幣的地位?因為相對於其他國家的貨幣,其擴張還在可控的範圍,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加息和縮表是幹嘛?實際上就是美元發多了,如果發行更多,市場會拒絕美元,轉而考慮黃金或者其他貨幣。甚至於有人會考慮未來是否可用比特幣來替代(我並不支持這個觀點,但比特幣泡沫的確是這麼講故事的)。所以美聯儲急於將利率調整到中性,這樣貨幣供求基本在平衡狀態,既不會寬鬆,也不會緊縮。只可惜,美聯儲走太慢了,美國如今股市已經陷入頭部,下挫是必然。這一點,我們多次重複過了。

特朗普的反應很正常,實際上他除了表現的很歇斯底里,心態上應該和歷次緊縮時期的總統大致相同。不過其尚未有權限來干預到美聯儲。如果他真的實施了,那麼各位,要迎接黃金的崛起。又或者說,人民幣可能會有機遇,雖然在美國加息的過程中,我們也會很痛苦。


凱恩斯


在美聯儲成立105年的歷史上,美國總統與以美聯儲為代表的金融資本的博弈一直在延續。特朗普不是第一位想動美聯儲奶酪的總統,也肯定不是最後一位。



(圖:特朗普與鮑威爾)

一、總統不會也無權解僱鮑威爾,對此特朗普已表態

美國總統跟美聯儲主席的關係向來顯得比較微妙,大家彼此都很客氣,凡事有商有量,幾乎從不公開撕破臉皮。因為按照美聯儲迷宮似的組織結構,美聯儲主席是由金融資本、國會、政府協商而產生的,並非由總統一言而決,同時美聯儲主席也並非是總統的僱員,所以總統從來沒有解僱美聯儲主席的先例。

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之所以另類非主流,是因為他的確幹了很多前任沒幹過的事情,比如說跟特種行業的女性打官司,再比如說上任以來平均每天撒謊十次。至於指名道姓公開批評鮑威爾,在特朗普的推文中已屬於例行動作,打破了以往總統跟美聯儲主席之間‘’脆弱的平衡‘’。

——整天琢磨如何花錢省錢的人,一旦得罪印錢的人,那後果可是相當嚴重。

從個人好惡來看,特朗普對屢屢不聽招呼的鮑威爾肯定是想打發他走人的。但權衡再三,甚至數次跟身邊的親信討論這個問題,特朗普覺得無法承受此事所帶來的嚴重後果,只好悻悻作罷。日前他已經發推文闢謠,明確表態不會解僱鮑威爾。

二、美元是信用貨幣,而如今美元的信用正搖搖欲墜

自從上世紀40年代中葉在佈雷頓森林達成共識,之前代表真金白銀的美元正式跟黃金脫鉤,變成了一種信用貨幣。而作為世界各國主要外匯儲備幣種,美元形成了維持全球金融貿易穩定的貨幣體系。在這個體系中美國憑藉強大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實力,構建起國家信譽,世界各國相信的正是基於美國國力支撐下的美元信用。

美元與全球石油交易掛鉤,通過石油貿易結算來確保美元地位。然而前一陣美國製裁伊朗受到普遍抵制表明,世界各主要國家紛紛拋棄美元採取其他結算方式,同時減持美國國債,美元信用已經發生了動搖。

(圖:美元跟石油貿易掛鉤)

在美元信用日益下滑的情況下,貿然解僱擁有美元發行權的美聯儲主席的職務,將加重人們對於美聯儲、美元信用的不安和質疑,引發全球拋售美元狂潮,加速美元貨幣體系的崩潰,如此一來真的可能導致全世界經濟的極度混亂,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三、 作為實際上的全球央行,美聯儲需要保持獨立性

由於美元在世界貨幣籃子中的壓倒性權重,擁有美元發行權的美聯儲,實際上已經成了不掛牌的全球央行。前已表述,美元是信用貨幣,失去了信用,美元跟沒啥價值的高檔紙張無異。

而這其中美聯儲相對獨立的地位至關重要,哪怕這種獨立僅僅是一種表相。人們無法容忍一個對美國總統言聽計從、亦步亦趨的美聯儲,否則世界央行就變成了美國的私家保險櫃,總統可以予取予求,各國的儲備外幣將變得非常危險。

(圖:美聯儲主席鮑威爾)

綜上,美國總統特朗普是不會解僱鮑威爾的,那樣將加速美元信用的崩潰。而美元一旦失去信用,美國總計21萬億美元的債務難以為繼,將發生雪崩似的垮塌,造成美國政府破產。因此就算特朗普極度反感美聯儲的加息政策及鮑威爾其人,他也不敢輕動鮑威爾的位置。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回馬一腔


12月19日,美國白宮宣佈計劃從敘利亞撤軍,馬蒂斯隨後就辭去國防部長一職。12月22日,根據彭博社的報道,特朗普對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非常不滿,正在法律層面上尋求是否有權將其解僱。報道稱,12月19日美聯儲再一次加息(這是年內的第四次加息),從而引發股市震盪,特朗普因此對鮑威爾產生不滿情緒。特朗普這是打算把美國折騰個底朝天?


白宮發言人桑德斯在被問到“特朗普是否會解除鮑威爾職務”這個問題時表示,不知道有任何解僱鮑威爾的計劃,對此報道不予置評。美聯儲具有完全的獨立自主性,不受美國政府幹預、影響。至於是加息?還是減息?美聯儲的依據是美國內部的經濟數據分析,目的是為了維護美元的地位——這得由美聯儲內部會議討論決定,而不是特朗普政府說了算。如果是就業率高、經濟發展強勁有力,美聯儲就會加息。相反,美聯儲就會減息。

12月19日,美聯儲按照預期加息25個基點,被特朗普政府視為導致美股大跌的直接原因——道瓊斯指數在本週已下跌7%(累計),2018全年更是下跌了9%。美聯儲持續加息使得美元走強,降低了美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這對美國政府來說,當然算不上是一件好事——沒有競爭力,這些美國商品在國際上就賣不動,這些廠商自然會向政府施壓,特朗普的執政壓力當然會隨之增大。據美媒報道,財政部長姆努欽就曾對美聯儲持續加息的行為表示了反對,他認為加息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


股指下跌對美國經濟發展的影響是負面的,而特朗普政府卻希望美國的經濟能夠“飛速”發展,以實現他“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目標。美國政府與美聯儲之間的“衝突”是顯而易見的,特朗普因此曾在推特上多次要求美聯儲停止加息的行為。12月19日,美聯儲加息25個基點之後,身為美聯儲主席的鮑威爾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美聯儲加息的決定不會受到政治壓力的影響,“沒有什麼能阻止美聯儲做正確的事”。鮑威爾這番話透露出的信息是:美聯儲是否加息,美國政府說了不算……


鮑威爾不顧特朗普的要求一再加息,或者說是他不聽從特朗普的“命令”(實際上,特朗普沒權命令他),特朗普試圖換掉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也就不奇怪了——特朗普的執政團隊中,凡是與他意見不同的白宮高官都已換人。不過,特朗普總統只是有權提名美聯儲主席的人選,卻沒權罷免或者說是解除其職務的權利,而且特朗普也沒權干預美聯儲的運作。不過,特朗普有權提出解除鮑威爾的職務,再由國會投票決定他的去留——前提是鮑威爾在任內有重大的失誤或者說是犯了嚴重的錯誤。


美聯儲主席由總統提名,經國會同意批准通過(議員投票),任期為14年。除非是在極為特殊的情況下,否則不能罷免。在美國曆史上,還未出現過因任期內犯錯而被解職的情況。美聯儲加息與特朗普政府的意志不一,特朗普打算換人也不奇怪。如果特朗普成功,將再創美國曆史上的又一個“第一”。後果也是很嚴重的,不僅是侵害到了美聯儲的獨立自主性,使其威信喪失,而且將直接影響美元的國際地位,搞不好這美元的霸主地位都將動搖,還有就是攪動全球的金融市場,美國的法律恐怕也逃不掉受其影響——對美國說是“災難性”的,也不算過。


儒道之主



因為美國的股市連續下跌,同時美聯儲又宣佈加息,給美國經濟帶來不確定性。有媒體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經在考慮解僱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因為在本週加息和股市數月連續損失之後,他對作為央行行長的鮑威爾的失望情緒愈演愈烈。這樣的消息傳出,就等於說總統有過探討解除美聯儲主席職務的可能性。


其實在美國法律中既沒有寫美國總統能夠解除美聯儲主席,也沒有寫不能夠,但總統這樣的做法卻是不明智的。因為美聯儲是代表美國經濟的中立的立場,當美國經濟過熱時,美聯儲需要出臺政策,增加利息,減少流動性,這樣防止經濟過熱。但當美國經濟不振時,美聯儲需要降低利息,增加流動性。但美國政客需要經濟高度增加,這樣市面上看上去很繁榮,對自己的選票也有幫助。特朗普總統就是這樣的人,他一直宣傳由於自己的減稅政策,以及一系列的推動投資政策,美國經濟正在迅猛復甦,美國的就業率也在明顯改善,美國的股市也在上升。但這只是一個方面,美聯儲發現這撥經濟增長中有泡沫成分,所以美聯儲不顧特朗普的警告調高了利息。而正好美國股市也猛烈下跌,這才有了特朗普總統想換將的想法。


首先,股市的漲跌都有原因。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美國高科技股價由於美國政策的原因大暴跌,這與美國加息沒有太大的關係,只不過時機湊巧。而高科技的股價下跌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特朗普自己的政策,要遏制對手,這樣美國各大公司的最大采購商停止採購,這勢必影響股價。所以,特朗普總統應該明白,要解除職務的不是鮑威爾,而應該是自己。


其次,美聯儲是獨立的機構,每屆美聯儲主席都有任期,一般是在任期滿以後,總統才可以選擇新的美聯儲主席。中間換將對美國的金融,股市,匯市造成的衝擊很大。就算換人成功,但經濟沒有起色,這樣特朗普總統的壓力更大。筆者還是認為,換人只不過是總統特意釋放的消息,希望美聯儲能夠關注白宮的意見,果然,這個消息一出,12月26日,美國股市猛漲,漲幅是全年的最高。希望各位讀者記住,這種所謂的不願透露姓名的內部人員的消息,就是特朗普總統希望放出的消息,也是他希望達到的目的或者效果。


橋本看日本



鮑威爾的加息和特朗普的反對加息都沒有錯,因為他們都是為了美國的利益。加息是防止通脹造成金融危機;而特朗普反對加息是擔心影響經濟增速和實體企業運行。至於解僱鮑威爾的美聯儲主席職務的問題,顯然是“臆想”出來的。即使特朗普不懂“規矩”,但特朗普身邊的政策和法律顧問肯定懂。一來特朗普沒有足夠的理由“解僱”鮑威爾;二來特朗普沒有權力“解僱”鮑威爾,儘管鮑威爾是特朗普提名任命的;三來做出加息決定的並非鮑威爾個人,而是由美聯儲委員會7名委員及12個聯邦儲備銀行共同作出的。所以說,“解僱”鮑威爾這個命題不成立。

美聯儲是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的簡稱。負責履行美國中央銀行的職責。但它又不同於其它國家的中央銀行,它是半官方性質。美聯儲由設在華盛頓特區的聯邦儲備委員會和分佈在美國主要城市的12個地區性聯邦儲備銀行組成。美聯儲的組建是根據《聯邦儲備法》於1913年12月23日成立的。有人也許會問,美國建國已經200多年,為什麼直到1913年才有中央銀行?這就是美國的特別之處,當然也是有原因和典故的。美國是個移民國家,同時又是聯邦制國家,主要權力其實都在各個州。所以,各州都特別擔心和害怕聯邦政府的權力過大。如果成立中央銀行的話,肯定會削弱地方的權力,所以他們一直反對成立中央銀行。不過,美國的歷史上也曾有過中央銀行,但卻又被取消了。


在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亞歷山大·漢密爾頓的力主下,美國於1791年成立了中央銀行,史稱美國第一銀行,但當時的第一銀行屬於私人性質,且70%的股份屬於歐洲人的。因為擔心被歐洲人控制美國的經濟,所以,當時的國會只給了第一銀行20年的運營時間。到期後,美國國會就沒有再批准。到1816年的時候,美國又成立了第二中央銀行,也僅僅運營了20年,又壽終正寢了。很多人都很納悶,美國為什麼就這麼害怕成立中央銀行呢?這其實是由美國的立國精神導致。美國特別強調個人權力。美國公民擔心州政府權力過大,州政府擔心中央聯邦政府權力過大。而且不論什麼事,他們首先是考慮自己的權力是否被削弱。所以,在沒找到既能保證地方權力又能保證金融良性運行之前,他們寧願沒有中央銀行。也就是史稱的“自由金融時期”。而且這個時期居然長達70年。

在美國的自由金融時代,曾發生過兩次嚴重的金融危機,分別是1893年和1907年。在1893年的金融危機中,有500家銀行倒閉。而1907年的金融危機來勢更加兇猛,但最後卻只有100家銀行倒閉。是什麼原因呢?是摩根大通金融公司創始人摩根的功勞,金融危機之初,摩根即召集多家銀行商量,讓大家都拿出資金來共同應對“擠兌”潮,摩根身先士卒第一個拿出了大量資金投入金融市場,實際上摩根當時也是冒著巨大風險的,因為他當時完全都有傾家蕩產的可能。結果卻起到了顯著的遏制作用。為此,奧爾德里奇總結了應對這次金融危機的經驗。美國並以《奧爾德里奇計劃》為藍本制定了《聯邦儲備法》,並以此法成立了“聯邦儲備系統”。在討論該法案時,仍然有反對的,反對者主要擔心中央銀行會綁架地方經濟。所以,又設置了環環相扣的相互制約機制。

首先,中央銀行不叫“中央銀行”,叫聯邦儲備系統。這個系統由聯邦儲備委員會和12家地區性質的聯邦儲備銀行組成。它的性質也很特別,它是聯邦政府機構加非盈利性質私營機構的雙重組織機構。它的執行機構聯邦儲備局由7名執委組成,執委的任期是14年,而且是每隔兩年才能有一名執委到期,也就是說,一屆美國總統最多隻能任命兩名執委,任命的形式是總統提名國會批准,一經批准,總統即無權解僱。如果確需解僱須經國會三分之二以上票數通過才行。美聯儲主席在執委中產生,任期四年,任免方法與執委等同。現在的美聯儲主席是傑羅姆·鮑威爾,他既是主席又是執委,如果他不幹主席了,但他的執委卻仍然未到期。即便是解僱了他的主席職務,但他仍然有加息的投票權。所以,解僱他並沒有實際意義。特朗普也不會“無知”到這種程度。最關鍵的是,鮑威爾並沒有錯。因為他的職責就是和其它12家銀行一起通過基本利率這種短期利率調整所帶來的市場連鎖反應,對金融市場進行“公開干預”,以防止發生經濟過熱而導致金融危機。所以特朗普沒有任何理由解僱鮑威爾。而特朗普之所以對加息表示出憤怒,那是因為這個“老小孩”心情太急躁了,他上臺和維持支持率本來就是打的“經濟牌”,加息就意味著經濟增速會減慢,股票下跌又會影響實體經濟,面對這種情況,他能不急嗎?至於解僱鮑威爾會帶來“災難性”後果,那就言重了!一來特朗普無法解僱鮑威爾,二來即使換個人,也同樣會以《聯邦儲備法》來操作。又何來的災難呢?有點杞人憂天了!


卞競婉


美國的偉大,其實並不在於那些能打贏選戰,裝模作樣成為議員、總統的政客,更重要的是有一大批職業公務人員循規蹈矩地運行著國家機構。其中美聯儲主席的職責就是通過制定獨立的金融政策來影響國家的經濟方向。如果特朗普真的前所未有地動用總統職權炒了鮑威爾,那麼美國中央銀行未來就會淪為美國總統的工具,美國經濟失去了“恆溫器”。

西方的民選體制註定當選政府的目光是放在未來四年、八年。如果搞好了四年國家經濟,美國總統就有希望再選連任,執政八年;搞好了八年國家經濟,就可以計入史冊,成為一代“偉人”。因此,政府的目標永遠是加大開支,推動經濟,哪怕是借錢也要把今天的日子過好。

正因此,美國的金融體系設定了美聯儲主席這個不受美國政府(總統)影響的角色,通過漲息、降息、維持利率不變、甚至是暗示未來利率方向的形式來對市場進行干預。通常來說,利率越高,投資借款成本也越高,就不利經濟發展;與此同時,美聯儲利率高,也就決定美元回報率高,會吸引更多的外匯轉成美元,推高美元的價位,高昂的美元就不利於美國產品的出口,

自從1825年全球爆發第一次經濟危機之後,也就是那個我們都熟悉的工廠有大量剩餘產品賣不出去、大批工人沒有工作的年代,西方發達國家都已經清醒地意識到經濟發展過熱並不是一件好事。因此,大部分國家的政府在一邊鼓勵經濟發展的同時,一邊默默忍受央行通過金融政策對政府執政的結果進行干預。經濟發展緩慢,央行就會減息;經濟發展過快,那麼央行就會加息。

如果特朗普任性炒鮑威爾魷魚,把加息和減息的大權包攬在白宮管轄權內,那麼美國經濟就會快馬加鞭,像喝了興奮劑一樣朝著快速發展猛跑,直到盡頭!


七號臺


究竟是選擇資本領導政治,還是政治領導資本,這對於今天的美國來說,將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從美國誕生的那一天起,美國實行的政治制度就是自由資本主義制度,在這個制度下,資本對利潤的追求被不斷的放大,並且成為左右美國對外政策的決定性力量。

但是自由資本主義制度並不是完美無缺,由於過度的追求利潤,導致經濟危機在資本主義國家裡定期出現,這就需要國家以政府的形式對國內經濟新宏觀調控,以保證經濟發展處於有序狀態。


因此在美國,資本與政治之間的博弈,實際上是一直都在持續著的,而特朗普選擇解僱美聯儲主席,實際上並不是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情。

因為從2016年以來美國經濟持續低迷,特朗普在上臺之後為了發展經濟、提高就業,就必須要美聯儲降低利率,以便於政府提高市場活躍度。

而此時的美聯儲方面卻反其道而行,不斷宣佈有可能要提高利率,結果導致美國股市不斷出現波動以及美元大量回流。可以說,這些股市上的波動和美元迴流,對美國的資本財團們來說是有利的,但是對正處於恢復期的美國經濟來說,卻是一場滅頂之災。

對於美國政府來講,美國經濟的恢復很顯然是要被擺在第一位的,而這個時候美國的政府卻指揮不動美國的錢袋子,這不得不讓特朗普總統感到擔憂,而特朗普因此萌生出更換美聯儲主席的念頭,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今天的美聯儲已經成為了美國肌體上的一個癌症源,一旦美聯儲失控,那麼整個美國將會徹底崩潰。

對於一個不受政府控制的“央行”,美聯儲實際上已經生長成為了一個怪物,它依附於美國而生,卻依靠吸取美國經濟的養料來不斷壯大自己。為了美聯儲自身的利益,他可以做出與美國政策完全相悖的財政決定,而政府卻對此毫無辦法。

好不誇張的說,今天的美聯儲所控制的美國資本,幾乎已經涉及到了美國經濟的每一個角落,如果美國政府試圖拔除美聯儲,那麼對於美國這個國家來說,將會是一場滅頂之災。

首先,在與美聯儲的對抗中,美國政府並不一定能夠獲得勝利。美國是一個金錢社會,有錢才會有一切,儘管到今年下半年美國政府已經揹負了21萬億美元的債務,但是這並不是說美聯儲也沒有錢。

正相反,美國的21萬億美元的債務中,起碼有一半以上的債務是由美聯儲各個股東以及相關聯繫人持有,所以一旦美國政府決定打擊美聯儲,那麼美國債務危機就會立刻爆發,進而使得美國徹底陷入癱瘓。

其次,美國的選舉規則使得政治人物,在大多數時候必須要向資本屈服。在大多數情況下,選舉出來的美國政治人物,都已經與美國資本緊密的糾纏在一起,成為他們的利益代言人。

在美國,總統選舉已經變成了有錢人的遊戲,而不管哪一個總統,在上臺之前都必須要對支持他們的資本財團進行許諾,這就使得今天的美國總統實際上就是美國資本財團的代言人,當這樣的總統走上政治舞臺之後,在很多情況下,都必須要向資本屈服。

比方說在2008年的次貸危機中,美國政府明知道次貸危機的根源是因為銀行間瘋狂的資本槓槓運作,但是卻始終不敢站出來挖出毒瘤。

而且在危機爆發後,為了拯救這些銀行,美國政府還必須拿出國家財政資金,去拯救那些處於危機中的銀行,可笑的是這些金融機構卻拿著政府救助的資金,給股東們進行年終分紅。

而奧巴馬總統除了指責這些華爾街金融機構高層管理人員,在經濟衰退時仍收取豐厚分紅為“可恥且不負責任的”行為以外,對他們毫無辦法。

事實證明,今天的美國如果敢輕易解僱美聯儲主席,那麼美國政府必然會引來美聯儲的瘋狂反擊,而由此所引發的後果,將會導致美國現政府徹底解體。而現實往往就是這麼殘酷,特朗普如果不加以動作,他將眼睜睜的看著美國倒塌,而他如果敢輕舉妄動,那麼他就會發現美國會死的更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