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品牌擋住盲喝,茅臺、五糧液真的比幾十元的普通酒好喝嗎?

雪鷹365


作為不喝酒,不抽菸的我發表下自己看法:

別罵我,我曾經還跟好朋友打賭過呢,好煙好酒,假煙假酒。我從未沾過,卻能區分。打賭贏過,所以才來湊熱鬧分享一下。

好壞區別,其味在於順與不順之分,其順味淳,不順則雜。

其實品人也一樣啊。

人醜多怪,其醜乃心醜,如劣酒劣煙。


先知中道


如果用最暢銷的水晶52度五糧液和飛天53度茅臺酒與同種香型白酒的對比。我認為還是能夠分辨差異的,如果不能夠分辨差異要麼就是嗅覺味覺不太靈敏或者說不知道如何分辨酒的差異。


上次為了驗證戰狼2裡面吳京喝茅臺酒的事情特意做的實驗的時候本來是準備開一瓶茅臺酒的,可是在家裡發現了還有差不多小半瓶2010年茅臺酒的瓶子。當我把蓋子撬開的時候,很明顯的能夠感受到優質的醬香白酒舒適和優雅。醬香突出但是不妖豔不飄忽,焦香夾雜著類似於陳皮的香氣和玫瑰花,一種很明顯的層次感,聞起來有一種類似於過期豬油的味道的油陳味非常的讓人愉悅。最特別的是喝的時候入口不刺激,沒有食用酒精喝起來的明顯的酒水分離現象。相反這個做實驗的酒整體好可以,但是陳皮味和油陳味不明顯……聞香的舒適性也沒有小半瓶茅臺酒舒適。所以說想盲品幾個酒的差異是不難的,只是看你是否善於去總結好酒的特徵。

這個圖片可能很多朋友看了會覺得不舒服,今天來廣州辦點事情。下午和我媽媽在酒樓吃飯半天都沒有上菜,我就去轉轉看看大家喝什麼酒,這個也是白酒相關人員的職業特性,突然看見服務員的車上有一個茅臺酒的盒子我跟著服務員等他放下以後我取出瓶子聞了一下,假酒無疑,而且是真瓶假酒。為什麼假呢?因為他沒有茅臺酒所特有的那種酸香中包裹著花香,而且花香層次感非常強烈。


上面是我去劍南春參觀學習的時候拍的照片,以前一直沒有品嚐過特別優質的濃香原酒,雖然我是茅臺鎮人接觸醬香白酒居多但是我還是喝過很多醬香白酒,包括五糧液劍南春這些名酒的高端產品。當我喝了劍南春的原酒以後,我是市場上的很多劍南春估計都不是劍南春最優質的原酒做的,為什麼我啊?因為市場上的很多劍南春他沒有劍南春所特有的甜香中包裹花香。所以分辨好酒不難只是看你是否願意去體會和了解。



如果朋友們有興趣可以自己在家裡多摸索,多思考和學習去,我相信你也可以很輕鬆的分辨出,盲品出酒的好壞。

茅酒手藝人maojiuyr

期待和你暢聊白酒


茅酒守藝人


我不是來打廣告的,但是作為一個好酒無量的吃貨,可以非常肯定的告訴大家貴的酒是真有貴的道理。

茅臺五糧液真的會更好喝一些,當然,前提是你喜歡醬香型和濃香型的酒。我們這裡討論的是同一香型口味下面的貴和便宜的區別。

影響酒的口感因素其實已經分析的很明確了,無外乎,味道、氣味兒和口感。

酸甜苦辣大不同

味道無外乎酸甜苦辣。不喝酒人的人通常會說,酒只有辣味兒,這是不對的。酒的味道是一種又酸甜苦辣綜合而成的符合的味道。

酸味兒的主要源頭是醋酸,酒醋是一家,酸味兒就幫助。除了醋酸,還有很多乳酸或者檸檬酸之類的物質參與,讓酒有了綿軟的口感。

甜味兒是酒裡面不可或缺的,這通常來自一些糖類物質。有些調酒師為了讓酒的口味更甜,還會加入蛋白糖。

值得注意的是酒的辣味其實並不來自於裡面的乙醇,而是來源於一些多元醇,適當的辣味對於增加酒的厚重感覺也是有幫助的。

氣味兒是時間的積澱

比如茅臺酒代表的醬香型,真的是有豆醬的氣味兒;糯米酒真的是有糯米的香氣;玉米酒真的是有玉米的氣味兒。總之,不同的酒的香氣是完全不同。

除了這些基本的香氣,酒中還有很多雜質揮發物。特別是一些硫化氫、硫醇(臭雞蛋味兒)這樣的物質。存放的時間長了,這些物質才能揮發乾淨,酒的味道才更好。

口感的秘密

酒的存放年頭越長,酒中的酒精和水確實在發生反應。最初,酒精和水都是分散的,但是它們會互相抱團,時間越長抱得團就越大,酒的口感也就越柔和。

總的來說,酒的好壞一是跟釀造工藝和環境和有關,二是跟存放時間有關。這兩者鵬仔一起就造成了好酒的稀缺性。有人說,好酒的成本也就幾毛錢而已,這種算法是不科學的,時間難道就不值錢了嗎?

這裡面確實也有例外,那就是牛欄山陳釀,簡稱白牛二,我一直覺得這種濃香型的白酒簡直是神物,可以用價格如此低廉的原料,勾兌出如此口感的酒。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碰到比這個更神的勾兌酒。

另外還要推薦一個被忽視的好酒類型,就是西鳳酒。長久以來西鳳酒都別,如果你喜歡一種介於濃香型(五糧液)和清香型(汾酒)之間的酒品的話,那西鳳酒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植物人史軍


好酒好在哪?

什麼酒是好酒?好酒好在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本人認為,主要應好在以下幾點:一是看著好,有特點,一眼就看出來是啥酒;看看茅臺、五糧液和劍南春的包裝和瓶型就明白了。二是聞著好,聞起來是怡人的酒香,而不是刺鼻的味道。三是喝著好,喝起來順口,甘咧的酒香讓人喜歡喝,而不是難以下嚥。四是喝後好,喝多了不頭疼、不口乾、醒酒快。五是價格好,酒的價格與價值相適應,性價比高。以上述標準來衡量,茅臺、1573、五糧液、劍南春和貴州的一些優質白酒就是好酒(茅臺的價格含有其他價值,另當別論)。

常言道:雲煙貴酒,酒是貴州的好,當然川酒等也有好酒。本人愛酒,100元以內的純糧酒,推薦以下白酒,值得一品:濃香型的貴州酒,如習水大麴,安酒,鴨溪窖,平壩窖,青酒,貴州醇;醬香型的貴州酒,如茅臺迎賓酒和王子酒,金沙酒,夜郎古,珍酒,習酒,碧春酒,築春酒,貴酒等。四川的白酒,濃香型的如五糧液酒廠出品的尖莊麴酒和劍南春出品的綿竹大麴等名酒的低端系列酒,沱牌,全興,瀘州老窖頭曲等等;醬香的如郎酒,潭酒等。這些酒,純糧釀造,好喝實惠,作酒民的口糧酒很不錯。其他地方的酒不再一一推薦。


中原酒評王


茅臺只喝過一兩次,不做評價,說說五糧液,曾經在五糧液工作過好多年,要說天天品天天嘗那也絕對不是吹牛,平時出去外面聚個餐都喝啤酒,偶爾喝點點白酒,餐館老闆都是人精,一般也不敢作假,在五糧液工作的人都知道一句口頭禪,有錢下班喝啤酒,沒錢上班喝五糧液,日復一日的接觸,外面一百以下的瓶裝酒真的會像喝水一樣,會覺得寡淡,有生味,還不如白水

要說好酒和劣質酒,光是理論就可以講很久,對於不是特別懂酒的人來說,喝了不上頭就是好酒,這個也沒錯,喝了頭痛欲裂傻子都知道酒有問題,五糧液原度酒在剛從冷凝管流出來的時候,溫溫熱,呡一小口,舌頭帶動在口腔裡面轉幾圈,你會感覺它會化掉,旁邊的人都會聞到很濃郁的香味,70°左右的原漿不是每個人都招架得住,喝著很順口,當後勁慢慢襲來,那就是慢慢飄在空中了,所以講究三分釀酒七分勾兌,基酒經過加漿調味,形成不同度數不同口感的產品才能出廠,至於有些小超市賣的十塊錢一大桶的二鍋頭,呵呵,非要喝那種,我也只能說你高興就好


鈔哥玩味鄉村


央視曾經做過試驗,請茅臺的品酒師辯真偽,五杯酒,三杯茅臺,兩杯普通酒,結果只有兩杯辯別對了,我估計也是蒙的,專業品酒師也不過如此,何況外行人,那些說能喝出來的純粹是自欺欺人,好酒是好喝點,但區別不是很大,好酒賣的不是純粹的酒,賣的是品牌,人家品牌價值幾個億,平均攤在一瓶酒上幾百上千也合理,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那些說幾十塊全是兌酒的全是無知,一斤糧食發酵好了能出五六兩酒,一斤高糧才多少錢,沒有品牌,哪怕好酒也不會超過五十元,本人在酒廠工作多年,釀酒環節十分清楚。


2019食話實說


這個確實是不一樣的。我從小胃潰瘍,所以極少會喝白酒,每次應酬不得不喝時也很痛苦。所以白酒對我而言沒有貴賤和香型的區別。

第一次喝茅臺,酒是裝在飲料瓶子裡的,根本沒有外包裝(混過社會的都知道,茅臺為什麼會裝在飲料瓶子裡),開始也不知道是什麼酒。但是皺著眉頭喝了第一口,就發現口感不同,酒喝到嘴裡比較稠,回口發甜不是特別燒的難受。這才專門問了一下才知道是茅臺。

五糧液入口的口感比較清冽,有點喝自來水和喝好的礦泉水的差異感覺。但沒有特別的回味,喝下去很燒。實在體會不到什麼入口柔、一線喉的美妙感覺


巴達吾


我做酒店有年,五糧液茅臺喝了不少,談點個人心得。

沒有喝過酒或喝酒少的人要排除,沒喝過五糧液茅臺酒的人要排除。盲喝只能在喝過這兩種酒的人中進行。五糧液和茅臺酒這兩種酒本身有很大的區別,一個濃香型一個醬香型,盲喝這兩種酒,只要喝過的,都能喝出來。如果在眾多的酒中要分辨出這兩種酒,那必須有喝五糧液茅臺酒的較長曆史。畢竟,這不神奇,靠的是經驗積累,叫做熟能生巧。

關於好喝,這是一個個人感受問題,與酒價高低關係不大。四川重慶的人大多 不喜歡茅臺的味道,一種東西燒糊了的味道,因為這邊的人喝慣了濃香型的白酒,與酒的好壞沒有關係。就好像中國人不習慣喝威士忌伏特加乾紅葡萄酒一樣的道理,習慣了就好。

有條件的情況下,當然喝茅臺五糧液,品牌大質量有保證,且體面。幾十元的酒,只要堅持喝,一樣好喝,習慣了。所以,從好不好喝這個角度說,並無顯著區別,習慣就好。


frank7055


這個要看你買的真的還是假的,還有個人喜歡濃香、醬香或其他什麼香型。

真正的糧食酒釀造成本最少都要30以上一斤,市面上賣幾十元一斤的瓶裝酒肯定是酒精兌的或摻了點糧食原酒,不過原酒比例肯定很小。

我媳婦兒是宜賓人,我個人比較喜歡喝濃香型白酒。好的濃香型白酒聞起來味道純正,不似劣質白酒的那股酸味;入口純洌,後味較甜,不似劣質白酒對口腔的刺激及苦澀的後味;飲酒後口齒甘甜,就算喝的稍微多點也不需過多飲水,一覺後也不會頭疼腦脹。

幾十塊的散裝白酒還是有好的,品牌白酒一千以下的一般都不怎麼好喝,主要是品牌白酒需要各種添加劑增香,小廠的白釀散裝原酒都是賣給其他酒廠做基酒或自己喝。真正的原酒不需要添加劑就有糧食的香甜味道。

茅臺我不喝,受不了醬香那味道,個人口味。五糧液分很多種,也有幾十塊的;幾十元的酒也分很多種,有散裝酒、瓶裝酒。如果用幾十元的瓶裝酒跟幾千的五糧液比較,只要能喝酒的應該都能區分出來。如果用幾十元的瓶裝酒跟低端五糧液比較,沒什麼感覺。如果有渠道拿小廠成本幾十塊一斤的原酒,不比五糧液零售千把塊的口感差,只不過味道還是能聞出區別的,畢竟原酒沒有香料味。


成都監控辦公耗材


所謂酒的成本,不管是自己釀還是怎麼釀,成本都是接近的,個人用當地好的大米釀酒,60°的一百斤米出不到50斤酒,40°左右的可以出80斤,算算成本大約五六塊一斤,那些名酒更多的是廣告費和包裝費,幾塊錢的就幾十塊的包裝,幾百塊的宣傳費,這就是酒的價格構成,至於酒的口感,只能說個人所好而已,拿瓶二鍋頭告訴你是五糧液,你一樣喝的狗屁喧天,那是因為喝的是心理作用,喝的是虛榮心!個人感覺除非是化學酒精兌出來的酒以外,只要是糧食釀造的酒基本都差不多,差的不過是各地水的問題,釀酒時候的手藝時間火候等問題。其他都是扯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