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飯前喝碗湯,不用開藥方”,您不瞭解的喝湯小祕訣

清.李光庭在《鄉言解顧》中提到:“村謠曰:吃飯先喝湯,不用請藥方:蘿蔔上了街,藥方把嘴撅。”可見,飯前喝湯是中國人的飲食習慣。

飯前喝湯好還是飯後喝湯好

俗話說:“飯前喝碗湯,不用開藥方”,您不瞭解的喝湯小秘訣

“飯前喝湯,苗條又健康”等民間說法一直備受大眾青睞,因為飯前喝湯能增強泡腹感,有減肥的作用。國外有研究顯示,飯前喝湯可以減少用餐時15%左右的食物攝人量,此外,胃內提前先有些水分,食物進人胃內會膨脹,飽脹感更不容易讓人吃過量的食物。

不過也有人表示擔心,因為飯前喝湯會沖淡胃液,有可能會影響到進食正餐時的消化過程。這也並不是沒有道理,但針對的是胃液本就不足,且飯前大量喝湯的人來說的,一般而言,飯前少量喝湯並不會影響到正常的消化過程。一般中、晚餐前以喝半碗湯為宜,而早餐前可適當多些,這是因為一夜睡眠後,人體水分損失較多,需要補充水分。

食物從口腔、咽喉、食道到胃,猶如.條長長的通道。吃飯前先喝幾口湯,或是進點兒水,就會促使胃等器官分泌消化液,這就給胃的後續“工作”鋪平了道路食物便可順利通行,乾硬食物就不會刺激損傷消化道黏膜了。吃飯時進點湯水也是有益的,因為這有助於食物的稀釋和攪拌,從而有益於胃腸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如果飯前不喝湯,吃飯時不進湯水,飯後會由於胃液的大量分泌而導致體液過多喪失,進而產生口渴感,此時才去喝水,反而會沖淡胃液,影響到食物的消化、吸收過程。

飯前喝湯可以讓胃內食物充分貼近胃壁,增強飽腹感,從而抑制攝食中樞,降低人的食慾。有研究表明,餐前喝一碗湯,可以讓人少吸收100~190千卡的熱能。飯前喝湯的速度不能太快。慢速喝湯會給食物的消化吸收留出充足的時間,感覺到飽時,就是吃得恰到好處的時候。如果喝湯的速度過快,等到你意識到飽時,很可能攝人的食物已經超過了需要量。

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下垂的患者,並不適合在飯前喝太多的湯。因為相比健康人,他們胃酸分泌較少,如果飯前湯水攝人過多,就會沖淡胃液,進一步影響食物的消化,引發胃部不適,從而加重病情。

哪些湯品更有益於人體健康

俗話說:“飯前喝碗湯,不用開藥方”,您不瞭解的喝湯小秘訣

冬季時,桂圓、鹿茸、羊肉等溫補的湯類食品,有很好的滋補作用,不過陰虛火旺者不宜食用;炎熱氣候夏季最好選擇肉湯、骨湯或蘿蔔、白菜、冬瓜、綠豆、蘑菇等素湯。陰虛火旺者可以選擇蓮子、百合、山藥等食材煲湯;肥胖者儘量避免用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做湯料,如肥鴨、排骨等,用它們煲湯時,最好在燉湯的過程中將多餘油脂撤出來。活魚、蝦、去皮的雞或鴨肉、免肉、冬瓜、蘿蔔、絲瓜、磨菇、紫菜、海帶、綠豆芽等,都是非常不錯的低脂湯料,可以多選用一些。

常見的喝湯的誤區

俗話說:“飯前喝碗湯,不用開藥方”,您不瞭解的喝湯小秘訣

誤區一:剛資好的熱湯更好剛受好的湯很燙。但是有很多人喜歡喝這種特別燙的湯,覺得喝下去更暖胃暖身。其實,人的口腔、食道、胃黏膜只能忍受60C的溫度,超過此溫度會造成黏膜燙傷,甚至出現消化道黏膜惡變,所以50C以下的湯更為適宜。

誤區二: 喝湯不吃料。 有人做過這樣的試驗, 將雞、鴨、排骨等高蛋白湯料放人鍋中煲6小時後,雖然湯汁看起來很濃,可裡面的蛋白質僅溶出6% ~15%,有85%以上的蛋白質仍然留在湯料中,也就是說,不管你的湯煲多久,裡面的營養物質也不能完全溶解在湯內,因此喝湯後還要適當吃些肉類。

誤區三:湯泡飯更好消化。食物在咀嚼的過程中被唾液溼潤、包裹,唾液中含有大量的消化酶,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對健康大有益處。可能有人會說了,既然飯前喝湯是為了潤滑腸道,那麼吃湯泡飯是不是更省事兒呢?當然不是。因為乾飯經過湯的浸泡後會飽含水分,雖然容易下嚥,但卻大大減少了咀嚼的次數,甚至直接將其快速吞嚥下去,這樣一來,勢必會加重胃部負擔,誘發胃病。

誤區四:單料煲湯更美味。要知道,沒有一種食材含有人體所需的所有營養素,單料煲湯,即使有著獨特的味道,也會缺少人體不能自行合成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等,最好取兒種動物和植物性食物混合煲湯,不但能讓鮮味疊加,而且能讓營養更加全面。

俗話說:“飯前喝碗湯,不用開藥方”,您不瞭解的喝湯小秘訣

湯杯裡的蘑菇湯

感謝您的觀看,如需瞭解更多健康養身小知識。請關注營養師趙凌函!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