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缺愛的人長大後有什麼特徵?

二古基


小時候缺愛的人,長大後會對愛有強烈的渴求,別人只是表現出一點點關懷,Ta都會認為是愛的表現。而且極其缺乏安全感,容易對別人過度依賴,甚至形成一種病態的依賴。



這種類似病態或是已經病態的依賴,讓被依賴者感到難以呼吸、喘不過氣來,這樣就會逃離依賴者。而被依賴者的逃離又會再次加劇缺愛的一方的不安全感。週而復始,陷入一種惡性循環之中。

小時候缺愛的人,長大後在親密關係中極易處於一種狀態,就是無法忍受情感空窗期的存在。Ta們結束一段親密關係,就必須馬上迅速進入另一端親密關係之中,以此來填補自己內心被愛感的空缺。這種一直尋找愛的過程,會干擾Ta們尋找真正愛情的機會,也會讓Ta們難以進入穩定的婚姻關係之中。女孩如果在童年期,或是整個成長期缺少父親的愛,性早熟發生的概率就會大幅攀升,性行為的開始年齡也會較早。

所以,如果有父母們看到這個問題和我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請好好愛自己的孩子,父親們也不要只當掛名父親。在孩子最需要的時候缺席,卻在孩子成年後指責Ta的行為不當。


不倒翁小姐


生活中如果遇到些奇葩的人,比如一個人邊走邊大聲地自言自語,就會聯想到這人是不是受過什麼刺激,還是小時候是不是缺少愛?

這不是無端的猜測,很多心理學研究都證明了。

人童年時受到的影響,是一個人的性格印記,刻畫在骨子裡。

這種影響可以延續人的一生,以後雖然在人生閱歷中得到修正,但是很難有大的改變。

一般有三種情況會讓人小時候缺少關愛,有的情況可以通過孩子的語言反應出來,有的情況只有通過孩子的行為,進行觀察才能發現。

第一種:單親家庭

孩子從小就缺少父母一方的關愛。

這樣的孩子經常模仿監護人的生活習慣和人生態度,或是刻意去討好監護人。

一般會和監護人的性格類似,卻又總在另一面偷偷幻想如果和另一方生活的樣子。

這種情況下長大的孩子心理極度缺乏安全感。

有的人表現在遇到事情拿不定主意,總在考慮這樣做對不對,可以不可以。做事情的目的主要以取悅自己在意的人為主。

有的人表現在認為自己都是對的,不能坦然接受自己的缺點,即便是接受了也要找出幾點來反駁。

第二種:父母疏於照顧

父母工作忙,沒有時間照顧孩子。這樣的孩子以父母為榜樣,通常都很要強,什麼事都以父母的樣子來要求自己,使自己和父母的行為和觀點保持一致。

這種情況下長大的孩子很自立,有主見,有的是學霸,有的是吃得開的交際人。

相同的特點是都有自己一套理輪和做事方法。但是他們的內心很脆弱,需要不斷的用事實來證明自己很好。遇到挫折,容易怨天尤人。

第三種:父母溺愛

父母過度關注和干預孩子,而不是按孩子自己的想法來給予愛。

這樣的孩子總是輕而易舉地得到一些自己不在乎的東西,而對自己喜歡的東西卻很難得到。時間一長,心理容易積累不滿,如果不及時疏導,會很扭曲。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雖然受到學校和社會的雙重教育,但是在為人處事上或是遇到挫折上會表現出與常人的一些不同來。

這種情況下長大的孩子,最自私或是自大。

因為年少時的願望總難以得到滿足,成人後會表現對某個東西特別的偏愛。對周圍的人和事也不太在乎,總喜歡自己沒有的東西。

不懂得,也沒有學會珍惜,總是在自己的認知裡走來走去,尋找說服自己的答案。

生活中,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表現出一些缺少愛的特徵。

但是,人走過的路和讀過的書,會慢慢的糾正這種錯誤。

通過人自身學習的能力來有意識完善自己,成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


幸生


小時候缺愛,主要是父母愛的缺失,父女在孩子童年時期沒有能及時照顧到孩子的情緒,需求,成長等諸多方面,造成孩子在成年後的一些表現不是特別的健康。

1.家庭暴力:父親主導的家庭暴力場面很激烈,過程很痛苦,結果很嚴重,孩子在暴力的過程中是最弱勢的地位,沒有自保能力,久而久之孩子內心產生自卑感,內心窗戶閉合。

2.金錢缺失:金錢缺失會滋生出貪婪,吝嗇等病態心理,表現在錙銖必較或者揮金如土。

3.安全感缺失:小時候安全感缺失最容易影響到這個人的性格,這樣的性格會影響到其他人,惡性循環。

4.家庭氛圍的缺失:會帶來責任感薄弱,心理的淒涼感,心理的無歸宿感。

5.情商缺失:情商對人的影響至關重要,情商的啟蒙老師父母當之無愧

人都是感性動物,能根據別人對自己的態度,語言,行為方式等做出反應行為,所以不論小時候缺失什麼,長大後都會有相應方面的表現,,每個人需要的愛不一樣,提供的愛不是需要的愛也算缺愛,過度的愛也算另一方面的缺愛。


Sylvia狂熱的旅行媽媽


一個真人案例,和大家分享,小時候缺愛的人是什麼樣的,以及如何自我療愈。


霖霖的故事

因為是一直是一個膽小的人,不敢將心事坦露出來,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大大咧咧的,但其實是徹頭徹尾的“孤獨症患者”!。我小時候爸爸媽媽就長期分居,有時候,我會去我姨媽家裡住,有時候去我舅舅家裡住,從小就飽受“寄人籬下”之苦。我努力獨立自主,想要靠自己的力量在這個世界上立足! 我自己也算爭氣,考上了一個重點大學的醫學專業,成為了一名外科醫生。

但我的內心明白,在很多很多的深夜裡,有什麼吞噬著我的心,讓我感覺到空虛和寒冷,眼淚不知不覺的留下來了。我有一個男朋友,他的性格很好,很遷就我,但是我經常控制不住地“懷疑”他是否愛我,整個人十分的敏感。 他去哪兒玩沒有報平安,或者微信半天沒回,我有時候都會傷心到落淚!但整個人很緊繃,有時候這種“懷疑”,和對“懷疑”的自我批判讓我心生不寧。 而且感覺有時候我總是在不斷不斷地向他索取,要他照顧我,要他寵溺我,像是一個黑洞!我好怕我這樣會失去他!

想對霖霖說的話

一、Hey,忙著自我批評的姑娘,我看到了你的光。

霖霖,你好。謝謝你的信任,雖然你一直在“自我批判”,但我還是看到了你的閃光點。

你有反求諸己的“自我覺察”的力量,當你的感情出現問題的時候,你沒有一味地重複原有的模式,而是意識到了這可能是你自己的問題,而且和你的原生家庭有關,進而向我求助。“自我覺察”就是光, 即便是在徹骨陰寒的山洞底下,也能被照見。我看到了你的“光”, 希望你也看到它、欣賞它,增強它。順著光,就能找到出口。

二、為什麼我總感覺缺愛?

我們只有同時得到過“無條件的愛”和“有條件的愛”,才能發展出成熟地自愛與愛人的能力。

“無條件的愛”= 無論你怎樣,我都愛你

“有條件的愛”= 如果你...,那麼我就會愛你

“無條件的愛” 在說:“我愛你,是因為你是你,如此而已。即使你脆弱地無法獨立生存,即使你只懂索取而不會付出,你是我的孩子,我無條件的愛你,無條件的包容、接納你。”

沒有得到過這種“無條件的愛”的孩子,內心會生出一個大窟窿:我天生是不值得愛的,如果我不懂事,不可愛,不優秀,那麼就沒有人愛我。他們中的一些人會努力地爭奪財富、地位、權利和名望,來“贏得”別人的愛。他們獲得的越多,越害怕“墜落”,因為他們不相信,卸下精緻的妝容,或是帥氣的西裝,有人愛他們本來的模樣。

“有條件的愛”在說:“我愛你,因為你達到了我的標準。如果你發展自己,變得成熟,符合了我的期望,那麼,我就會愛你。”

“無條件的愛”不會失去,但它的陰暗面是,它也不能靠爭取得到

。而“有條件的愛”則不同,它取決於自身的奮鬥,它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犯了錯,會承擔後果;做得好,能贏得認可。沒有品嚐過“有條件的愛”的人,認為愛只能來自於外界,只能通過別人的給予而得到,他們沒有建立起“為愛而戰”的氣魄。

霖霖,從你的描述中,讓我感覺你飽受沒有“無條件的愛”的痛苦。雖然你發展出了贏得“有條件的愛”的能力,依靠自己的勤奮考上了重點的醫學專業,成為了專業的醫生。但你的內心有一個恐懼又渴望的小孩,她在說什麼? 她是不是在說,她害怕如果她變得很糟就會被拋棄,她是不是渴望一個可以無限度包容她接納她的懷抱呢?

正是你的“恐懼和渴望”在左右你和戀人的關係。所以你像作戰雷達一樣,不斷“偵查”他可能不愛你的證據。他回你微信的速度、他對你說話的語氣、他看著你的眼神,一切的一切,都可以隱含“他不愛你了”的徵兆,而這一切可能源自——你內心其實不相信,有人會愛你這個人本身。

同時,你的“自我批判”和“自我懷疑”會加深你內心的糾結。

當他語氣冷冷的時候,你一方面懷疑他是不是不愛你了,一方面懷疑自己是不是想多了,一方面批判自己為什麼在親密關係裡面表現得很糟糕。在這種處境下你的,一定很不容易吧!


三、成長三部曲

那麼,如何走出“缺愛”的詛咒呢? 自我成長之路漫漫,還需上下求索。我們往往會經歷以下三部曲:

第一步曲:承認——從壓抑到表達。

恭喜你,你已經走出了第一步。我們的痛苦,不僅僅源於痛苦本身,還源於痛苦沒有人看見、陪伴和支持。 在自我的孤島裡,痛苦變成了劇毒,腐蝕著人心。而表達,就是“被看見”的開篇,一旦痛苦有人分擔,它就不在是咆哮的瘋狗了。霖霖,你內心的創傷和自我封閉手牽著手,強化了你的痛苦,試著進一步向自己、向可信賴的人表露自己的脆弱,去擁抱內心那個瑟瑟發抖的小孩吧。

第二部曲:理解——從扭曲到接納

你需要調整自己的思維模式。過去你的認知也許是:缺那兒補那兒。我缺人愛,就要牢牢地抓住一個人來愛我。 而其實,你真正缺的不是愛。而是你在承受“不被愛”的痛苦時,沒有一個心靈上的懷抱,容納那個哭泣的孩子。因此你需要的,其實是一個“治癒的空間”,那個空間是安全的,你可以重新探索親密關係中的連接。那些你在父母的身上沒有體會和發展出來的,可以在新的親密關係中探索,對你而已的課程,或許是“感受到自己有無條件的價值”。

第三部曲: 整合——從內化中長出新的自我

當我們藉由安全的親密關係而學會接受、理解和安撫內在的自我時,再回頭看看那些曾經“過不去”的坎,也許你會驚訝地發現,那些坎慢慢消融了。而對父母潛在的恨意、內疚也不在橫亙在心間了。由此,我們不再重演兒時的劇本,停止了創傷的“輪迴”。

四、治癒之路,需要一個暖爐

關於療傷,我們有兩個可行的選擇。一個是在愛情中療傷,一個是在心理諮詢中療傷。

更多人不自覺地選擇了前者。兩個人在感情中一起“升級打怪”,互相“療傷”,做彼此的治癒者。在愛裡實現整合。但風險是,如果自己或者對方是“豬隊友”,但可能會“傷上加傷”。 另一個選擇是心理諮詢,好處是如果你找到靠譜的心理諮詢師,那麼你就找到了前進路上靠譜的柺杖。但心理諮詢師只存在於那個“療愈的空間”裡,你還需要在診室外,運用空間裡獲取的力量發展出新的自我。霖霖,在你的描述中,你的戀人是“溫暖而正面的”,可以小心翼翼地試著像他展露你的真我,試著和他建立起一種安全、放鬆而穩定的關係,這對你的治癒之路是重要的。但如果你發現他無法接納,你最好求助於專業人士。

內心缺愛的人,即使贏了的全世界的仰慕,他的世界還是如茫茫荒野。而內心有愛的人,即使飄零至孤島,也可以發出光芒,和天上的星星、海里的游魚,遠方的島嶼交相輝映。祝福你。

心有助,不孤獨。歡迎關注盧悅,關注心之助。


盧悅


大家好,我是渡仁的琳琅,很高興和大家在這裡分享。


01

對於缺愛,我個人的理解它包含兩方面的內容,第一、你的重要他人是否能主動的給予你一些愛的信號,包括行為動作和語言;第二、你的重要他人是否能及時的對你發出的信號,給予回應。


這種與重要他人的互動,從我們生下來的一刻就已經開始了,母親能否對嬰兒的需求及時作出協調性的反應,會讓嬰兒產生不同的依戀模型。


好的“母親”總是能夠很順暢的將自己的節奏與嬰兒的節奏緊密配合在一起,在他需要擁抱時給予擁抱,需要食物時給予食物,對於孩子的需求他們是接受而非拒絕,合作而非控制;其他的一些“母親”,或是會主動地拒絕嬰兒想要的聯結請求,表現出對情緒表達的抑制,對身體接觸的厭惡,以及在實際身體接觸時的粗魯和唐突;或是不穩定的,時而做出協調性反應,時而又表現出拒絕,或微妙的,或不那麼微妙的阻礙嬰兒的獨立;


這種互動可以推及到以後的成長過程中,以及與其他重要他人的互動中。我在這裡姑且把拒絕型的互動模式稱為缺愛,這樣的嬰兒/兒童會發展出迴避型的依戀模式。


對於這樣的孩子,他們會認為抑制關於依戀需要的溝通才是適應性的——當自己的需要受挫時,這樣做不僅迴避了自己被拒絕的可能,而且也躲過了想把“母親”推得更遠的的這種讓自己害怕的憤怒。


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會不斷的收集這種“他人是不可靠的、他人是不能及時提供幫助的、他人是依賴人的”信息,而發展出一種“自我是強大的,是不需要依賴和保護的”,以達到自我保護的目的。


所以他們很難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除非能將自己的脆弱和需求“重新放置”在他人身上,而他們把這個人體驗為懦弱的,麻煩的,令人討厭的角色。他們膨脹的自尊,只有在自己所依賴和愛的人身上找出缺陷,併為此付出相當大的代價時,才會感到安全,否則,他們無法依賴和去愛”。


所以:

l 他們可能有很強的成就動機,會不斷的鞭策自己去成為更強大的人

l 他們很難向他人求助,有困難也會咬牙堅持,因為那樣就等於承認自己的“無能”

l 他們很難相信有人會無條件的愛他們

l 他們通過理想化自己的重要他人,來回避真實的感受和衝動,當痛苦的回憶威脅到這種理想化時,則通過將這些缺點進行“合理化”和重構,來支持自己的理想化

l 他們總體上會把對感受的覺知,特別是與依戀有關的感受的覺知,降到最低,所有散播出來的消息都傾向於“他們是好的”,他們堅強、自給自足、獨立

l 他們否認自己的需求、脆弱和憤怒

l 他們在子女的撫養上面可能會重複自己的依戀模式,更難與孩子建立起安全的協調式反應

……


02

但是好的消息是,這種依戀模式是可以改變的,儘管過程可能緩慢而痛苦,藉助心理治療,以關係的/情緒的/反思的進程為核心的依戀聚焦的治療,能促使他們整合各種被否認的體驗,從而幫助他們培養出一個更一致的和更安全的自我感。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方法可供思考:

1. 有意識的自我分析;通過對自己成長經歷的梳理,去發現這樣的模式是如何一步步生根發芽並壯大至今的;早期的互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我們收集信息和看待問題的方式,因此這其中往往也存在著一定的認知偏差,試著舉一些反向的事例,更公正客觀的去看待這個成長過程;


2. 保持對自我的覺知;因為關係而產生的問題,最終還是需要回到關係中去處理,在當下的親密關係中,應隨時保持對自己迴避狀態的覺知,嘗試著去信任和依賴他人。可以先試著在一些小事上去放手,逐步建立起“他人是可以信任,是有能力的”的新認知;


3. 學會去表達自己,我們對情緒情感的體驗並非總是糟糕的,每一種情緒本身就有其適應性的作用,試著去感受和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情感,研究表明單是通過對我們的情緒命名,就能使我們的情緒感受下降30%。


通過對負性信息的處理,能減少我們自身心理能量的消耗,減少攻擊性,讓我們變得柔和;而通過對正性信息的傳遞,能讓我們身邊的人更深刻的感受到我們的愛,從而發展出更親密和健康的關係。


4. 試著換位思考,有句話說:“人最大的教養,是原諒父母的不完美”,父母有自己的原生家庭和成長環境,有時並不是不願意給我們足夠的愛,而是他們的方式可能是在當時他們所能唯一瞭解到的表達愛的方式,試著去理解去包容,才能讓你們在接下來相處的時光中,更可能感受到真正的健康的愛。

對於一個人群怎麼樣了,我們很難去真正的概括,環境不同,個人特質不同,人生閱歷不同,最後的結果就會有差異。但是不管怎麼樣,能改變現狀的只有自己。


沒事兒多讀書,多提問題,多思考,多交流,總會有所收穫,有所成長,最後願心理學滋養每一顆心靈,願你餘生不再“缺愛”。


渡仁心理諮詢師團隊



首先,讓我們來定義一下,如果一個人感覺到小時候“缺愛”,他的童年通常會是什麼樣的教養環境:

1、缺乏關注。

父母或主要撫養人長期缺位,不在身邊。或者在身邊也很少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跟孩子缺少互動和反饋。

在孩子的眼裡,撫養人像陌生人般疏遠、冷漠,有距離感。孩子天生渴望的安全感、親密感都沒有辦法穩定地獲得。

長大後可能的特徵

Ø總喜歡一個人待著,別人對自己好一點會手足無措。

Ø沒辦法跟其他人一樣自如地建立親密關係,甚至離群索居。

Ø不習慣求助,有困難的事也通常咬牙忍痛自己挨。

Ø生活與交往中缺乏基礎常識,又不敢嘗試。

Ø很多人表現為“冷漠”的樣子。潛意識認為“求助”是沒有用的,這世上自己是孤零零一個人。

2、情感忽視。

父母或主要撫養人陪伴孩子,跟孩子有互動有反饋。但反饋內容更多集中在對孩子行為的評判上,對情感的需求不重視。

在孩子眼裡,撫養人是威嚴有權威的代名詞,自己只有“表現好”或者做了他人喜歡的事,才能獲得好的評價。

在孩子的眼裡,撫養人有如老師或教練般嚴苛,但是缺乏對親密情感“無條件的支持”和“信任”。

在他們眼中,只有拼命努力打敗別人,才配得到他人的愛與溫暖。

他們內心深處對自己價值的評判,來自於打敗了多少人,獲得了多少別人的讚許與評價。

在“自我意識”形成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他們的“自我概念”都來自於他人評價。

離開他人的評價,他們找不到自身價值,內心深處是非常自卑的。

長大後可能的特徵

Ø有相當一部分人反而會取得相當高的社會成就,外界的評價與肯定,是鞭策自己前進的動力。

Ø同時不管取得了多高的成就,內心深處都覺得自己沒價值。再優秀都無法掩蓋內心深處的“匱乏感”。

Ø對“愛”與“情感”不信任,不相信會有人不含目的的“愛著自己”。認為他人的“情感”通常包含目的,有所圖謀。

Ø戀愛等親密關係建立與維持都會困難,因為從內心深處不相信有人會愛自己的全部,包括缺點。不敢把脆弱等負面情緒暴露於人,認為只有展現出最“好”的自己,才配得到“情感”。

Ø討好型人格,習慣察言觀色判斷他人反應。難以說“不”,難以拒絕他人,缺乏清晰界限,做任何事目標都是要獲得別人稱讚。

Ø左思右想,畏首畏尾,精神緊張。常常在不同人的評價中搖擺不定,不清楚自己的方向,很多精力消耗在質疑自己是否做得對上,內耗嚴重。

Ø“自我”的概念建立不完整,內在破碎,不穩定,容易起伏失落。

Ø害怕失敗,害怕他人眼光,對不熟悉不擅長的領域,通常不敢嘗試。

Ø遇到挫折容易怨天尤人,或者沉淪下去,缺乏足夠的復原力。

3、父母不會從行為、動作、語言上表達愛。

父母或主要撫養人很少表達愛,即使是一句簡單的讚揚、一個溫柔支持的眼神、一下無聲的擁抱、一次簡單有力地拍肩,都很少獲得。

這樣的孩子,對情感的認識是模糊的。他們很少從身邊的人那裡體會到愛的具體模樣。

長大後可能的特徵

Ø情緒很容易失控、容易起伏不定、容易不明原因低落。

Ø不知道真正的愛是什麼樣子的,不會跟人情感交流。

Ø在戀愛或社會交往中,別人稍微對自己好一點,就認為這是對自己的情感表達。別人的一點關愛,哪怕只是舉手之勞,也會感動到哭。

Ø不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愛。在親密關係中往往隨意選擇,覺得能有人愛自己,已經上天垂憐。

Ø與他人交流只能停留在表面,無法深入。明明內心很喜歡,表面上卻冷漠或木訥,不會順暢地表達內心情感。

Ø大部分與父母的關係疏離。

每個人來到世間,都如同一粒種子,生根發芽,枝繁葉茂,都需要陽光雨露的滋潤。

無條件的關愛,高質量的陪伴與反饋,積極流暢的情感表達,就如同陽光雨露一樣,是生命的營養。

童年、青少年時獲得的生命養分,會滋養人一生去獲得幸福快樂。缺失的部分,人終其一生,都會不斷尋覓。

缺認可的人始終追求認可,

缺陪伴的人特別不能忍受孤獨,

缺溫暖的人給點溫暖就燦爛,

不會表達愛的,一被表白就淪陷。

生命中除了事業、學業、成就、金錢之外,還有很多因素,影響人們獲得幸福的人生體驗。

唯有“愛”,讓人們更踏實、更有溫度、更堅信自己有價值、更容易獲得幸福體驗……讓人們更強大與更篤定。


超級育兒師蘭海


心理學在對依戀理論 ( Attachment Theory) 的研究中,科研人員發現,小時候缺少愛,溫暖的孩子,在成年之後的感情生活中*更傾向於*形成“不安全型依戀(Insecure Attachment)。

*更傾向於 不代表 一定性,依戀類型隨著時間,個人調整,甚至心理治療手段都是可以改變的!


安全依戀人群(佔~31%人口)的感情生活滿足感、快樂感以及個人遇到情感挫折時的應付手段比較積極。

不安全型依戀包括三種:

  • “焦慮-計較”型 (佔~18%人口)

  • “不屑-迴避”型 (佔~16%人口)

  • “恐懼-迴避”型 (佔~35%人口)


“焦慮-計較”型

  • 人群主要特徵:


追求高度親密,他人(伴侶)的回應與贊同;容易焦慮和計較;對自我的評價/態度相對消極;感情生活中習慣性的責怪自己;情緒管控障礙;容易做出衝動行為;

  • 可能導致因素:

早期在和父母親(關愛者)的關係中沒有獲得持續一致,有滿足感的關愛。

  • 一些特徵性想法和表現:

“我希望和伴侶的感情更親近一些,但是我的伴侶不願意和我太親近”

“我渴求伴侶對我的認可”

感情上計分;

過度的打電話,訊息聯繫;

“在一起不開心也比分手強”;

拿分手做要挾;

伴侶會覺得自己太粘人;


“不屑-迴避”型

  • 人群主要特徵:

情感上自己自足;否認對情感關係的需求;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感情;習慣性壓抑或者隱藏自己的感情;情感太親密回讓他們感覺不自在;對感情的警惕感很強;對親密的需求感很少;自尊心高;不善於信任伴侶;

  • 可能導致因素:

早期在和父母親(關愛者)的關係中沒有獲得可依賴的關愛。

早期的愛戀一般是伴侶離開了他/她們,因為形成“警惕感”。

  • 一些特徵性想法和表現:

“我不需要別人,我自己就就挺好”;

不願意為感情關係做承諾和付出,但是有時反而拖延關係長達幾年;

關係當中保留自己的秘密,或者表態很模糊;

對伴侶的態度偏冷漠;


“恐懼-迴避”型

  • 人群主要特徵:

渴望親密關係,但是關係一旦走進又有不自在感;習慣性壓抑或者隱藏自己的感情;不善於信任伴侶;依賴伴侶時感覺非常不自在;自尊心偏低;常常在關係中保持距離;

  • 可能導致因素:

早期在和父母親(關愛者)的關係中被父母親忽視,甚至虐待,暴力對待經歷。這種虐待可以是行為或者言語上的。

早期時有父母親(關愛者)離開,死亡等慘痛經歷。

  • 一些特徵性想法和表現:

糾結要不要和伴侶在一起;

“我到底要不要告訴他/她我很在意/喜歡/愛你”

在關係當中偏被動;

擔心 “如果我和他/她分手了,我找不到愛我的人了”;

特意的迴避衝突(而不是正面面對);

猶豫糾結應不應該分享私人信息給伴侶;


我是不安全型依戀,怎麼辦?

首先要清楚的是大約70%的人口都屬於不安全型依戀,只有在很嚴重的不安全型依戀的情況下,患者會有極端的病態心理。

根據世界神經病學期刊(World Psychitry),不安全型依戀可以是成年人心理問題的因素之一,但是後天的社會環境,教育,生活習慣,感情經歷和調整是很重要的。

調整依戀型方式

  1. 尋求專業的幫助:諮詢心理治療(CBT, MBCT)

  2. 自主學習與調整


您是那種依戀類型呢?在下面留言分享一下吧 :D


參考內容:

世界神經病學期刊(World Psychiatry)依戀理論 (Attachement Theory)

健心家園


一個人缺不缺愛,如果不仔細觀察,很難從表面看出什麼來,但也不是沒有規律可循的。一般來講,缺愛的人有以下幾個特徵:

1、敏感脆弱

缺愛的人都有一顆“玻璃心”。常常會因為別人一個不經意的動作、表情、話語,就會胡思亂想。想對方是不是討厭自己?是不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會經常自己一個人躲起來哭泣。

2、自尊心強

渴望得到別人的誇讚,不能忍受一點點的質疑和否定。一旦感到自己的自尊心被傷害了,就會倔強地轉身離開,不肯輕易向別人低頭。

3、超級黏人

缺愛的人特別希望能有這麼一個人,不煩自己不厭倦自己,能隨叫隨到,能隨時隨地都讓自己感受到被關愛。

所以,一旦他們找到一個能給自己安全感的人,就會變得十分黏人,恨不得二十四個小時都跟對方待在一起。

4、強勢霸道

缺愛的人表面看上去並非軟弱的,相反,他們都看起來十分“強大”。但其實,他們就是一隻“紙老虎”,試圖通過裝出來的強大,來掩蓋自己脆弱的內心,不想讓自己受到傷害,也不想被人輕視。

總之,對缺愛的人來講,如果想要改變現狀,就不能渴望別人的“拯救”。

可以經常給自己積極的暗示,站在鏡子面前,告訴鏡子裡的自己:“你很優秀,你很棒,我很愛你,我贊同你支持你認可你。”遇到事情的時候,多從正面的方向去解讀,避免自怨自艾。

這樣就能慢慢走出童年陰影,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

書緣作者:淡淡翠 兩把刷子寫作特訓營學員


書緣眾籌網


說下我自己的例子吧。我30歲了才結婚。我就是超級獨立的那種,只靠自己,不靠父母的那種。因為我小時候也像父母尋求過幫助,但是得來的是羞辱。我也不會管父母要錢,我自己玩命掙然後揮金如土。我在國內工作3年年薪加起來也有50多萬了吧,全花了,一分沒剩。現在出國了,學費也是自己掙。馬上結婚了,也是親力親為。我當年一個人在外地上班,好多個工作壓力大的夜晚,一個人在馬路上邊走邊哭,感覺特別沒意思,但轉過來又要繼續打拼。我的世界裡,只有自己靠譜,我只信自己,男人什麼的只要自己足夠厲害,全都不是事。有人說我狠,說我冷,但我覺得是不重要。我最好的閨蜜也從來沒見過我哭。我還是那種隨時可以死掉的人,我每天都努力了,我不會同時只做一件事,我從來都是並行的。所以就算明天死掉我也問心無愧沒有遺憾。小時候,我父母雖然很愛我我現在心裡是知道的,但是當時的他們讓我感受到的更多是心裡的壓抑,語言的暴力,和自尊的傷害。我小時候總在盼望長大,一定要做出個樣子,讓他們看看我不是他們口中讓人失望的小孩。所以現在的我很要強,我受不了自己不能做到最好,我自己和自己較勁,不滿意就懲罰自己,怕自己真的變成讓人失望的樣子。我還有點小變態加暴力傾向,看到可愛的東西我就有點忍不住想打他。也是因為缺愛,我男朋友從初中開始基本沒斷過,但從來不是子君的那種依賴型。我會精神依賴,但又不care的那種。我小時候特別叛逆,打過架,當過大姐頭,帶領學生鬧事,也做年級第一。我為了懲罰父母吃過安眠藥,洗胃什麼的一點感覺都沒有,直接睡了一週。起來時不會走路了。但我當時心裡並沒有害怕,死了算了沒死拉倒,而且我也並不覺得真會掛掉。醫院心理科約談我,我就哼哈答應著,但心裡想的是怎麼還不結束。從那天起,我便真的無畏了。無畏的我內心從來沒有過的強大。我最討厭的一句話,死不怕還怕活著。因為死了太舒服了,真心沒什麼可怕,也就那樣。只有懦弱無能的活著才嚇人。如果有天我變成了那樣,我一定不會苟活的。

最後,我的父母,窮酸知識分子。如果有天他們不在了,我也就不在了。


沒想到這麼多人看,受寵若驚啊……有同感也好,不理解也罷,什麼樣都是自己的人生。我曾經有抑鬱症,現在可能好了,或者我不再care有沒有了。新一屆奇葩說裡的有個躁鬱症的小姑娘可樂也說當你不再關心意義後的意義的時候就自愈了。這麼多年,我練就了用上帝視角看自己和家人的本領,突然發現什麼事情都可以解釋和原諒了。我的父母,他們無論多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始終還是得不到他們父親的認可,所以才不得已寄希望於我身上,要我比所有人都努力都厲害,才能在某一天讓他們的父親後悔的說,我曾經看輕你了。在我的上帝視角中,我勸他們不缺這一口氣,但看自己和他們一樣,覺得自己也好可憐可笑。

現在我已經不再需要證明給父母啦了(其實😅已經不知不覺的證明完了),但逃不出的是我們一家的喪心病狂完美主義者。我們家互相之間都說差不多行了,但是一回頭每個人都自願加班加到屎。慣性啊……有天我和老公討論生活的樂趣和意義,我居然說的是為人類做出貢獻……可能是上帝視角練多了,"我"總像已經不在了。所以我不在意自己的喜怒哀樂和健康,讓這個"我"不停歇的運轉,就算有天down掉了就可以休息了。我總被老公說"沒"人性,但有天他說了句特別喚起我人性的話,他說有天我要是down掉了,第一個down的應該就是我媽。其實我心裡還有一句,如果有天父母down掉了,我也一樣。

我有時就想為啥我這麼"上進"找個老公怎麼這麼"懶"啊,可能是有一件事我特別上癮,就是他的欣賞和稱讚。頭幾天給老公看我手機上的debug筆記,是我等車坐公交什麼的時候邊想邊記的(哈,不能同時只做一件事強迫症😅),他又被嚇尿了,特別有成就感。

對於正在做父母的人們,我有一個不成熟的小建議,每天或者每週或者每個月對你們的孩子說,你讓我感到自豪。因為我和我家人過去這麼多年活著為的就是這句話。沒有什麼能比得到父母的認可能夠讓人感到內心富足啦……


追夢小菜鳥


“缺愛”,可能指的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依戀模式並不健康


比如,父母總是對孩子忽冷忽熱,或者對孩子的需求(尤其是情感需求)視而不見等等。


這就可能會讓孩子:

1)形成不健康的依戀,影響他們成年之後與他人的人際關係,比如拒絕和他人過於親近,無法信任別人;2)述情障礙,不敢肯定自己當下的感受,無法分辨自己的情緒;3)孤獨,說不出來的孤獨感,即便在成年之後有了同伴朋友,仍然會有一種揮之不去的空虛和孤獨感。


“缺愛”,也可能是不恰當的“回應”與“要求”


  • 回應,指的是父母對孩子生理、情感等各方面需求的回應程度,比如當孩子餓了,父母能否及時讓他吃飽;當孩子哭了,父母是否能否及時關心他怎麼了;

  • 要求,指的是父母對孩子在獨立、責任、“優秀”等方面的要求。


心理學家們認為,父母對孩子的回應與要求應當是恰當的。過低的“回應”和/或“要求”,對於孩子來說都是一種愛的缺失,會給孩子帶來不利的影響。


1.低迴應高要求(“虎媽狼爸”)


在這種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很高,他們希望孩子是完美的、優秀的,同時他們對孩子的回應又是有限的、有條件的,孩子需要通過不斷努力達到完美,才能獲得家長的關心和愛。


在這種“缺愛”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可能會表現出“過度堅持”、“過分完美主義”、“習慣討好別人”的特徵。他們習慣了以百分之兩百的努力,來贏得父母一點點肯定,並且在努力的過程中,對自己苛刻要求。


2.低迴應低要求(“缺位的父母”)


比起虎媽狼爸,這類父母既不關心孩子的需求,也不對孩子有所寄望。長久以來,這種徹底的愛的缺失,可能會讓孩子也開始選擇忽視自己的需求,不再關心自己,彷彿以一種“自我消失”,來抵禦缺愛的痛苦。


他們可能會表現出唯唯諾諾,不敢表現自己、從不為自己爭取,面對傷害或危險的時候也不懂得自我保護。他們甚至常常會有莫名的空虛感,或者出現一些強迫性的行為等。


3.高回應低要求(“割草機父母”)


這類父母在周圍人的眼中是“溺愛”孩子的,但其實這種低要求反而是一種缺愛的表現,他們總是像割草機一樣,隨時趕在孩子前面將“雜草”清除,為孩子擺平成長道路上的一切困難,但對於孩子而言,他們缺乏基本的規訓,缺乏基本的抗壓能力,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從長遠看來,這種家庭教養的方式也是“缺愛”的,是缺乏為子女長遠考慮的“愛”。


關注頭條號“家有寶寶學心理”,給你最科學的育兒知識。健康的心理基礎,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