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蘊實相——佛教術語佛學辭典簡釋

五蘊

FROM:《佛學大詞典》

【五蘊】:梵語pan~ca-skandha,巴利語pan~ca khandha^。又作五陰、五眾、五聚。三科之一。蘊,音譯作塞健陀,乃積聚、類別之意。即類聚一切有為法之五種類別。(一)色蘊(梵ru^pa -skandha ),即一切色法之類聚。(二)受蘊(梵vedana^ -skandha ),苦、樂、舍、眼觸等所生之諸受。(三)想蘊(梵sam!jn~a^ -skandha ),眼觸等所生之諸想。(四)行蘊(梵sam!ska^ra -skandha ),除色、受、想、識外之一切有為法,亦即意志與心之作用。(五)識蘊(梵vijn~a^na -skandha ),即眼識等諸識之各類聚。

五蘊系總一切有為法之大別,在俱舍等所立七十五法中,總類聚有為之七十二法為五蘊,唯識家則立百法,合有為之九十四法攝為五蘊,皆不包括無為法。

五蘊通有漏、無漏及善、不善、無記三性,故諸論中亦以各種名稱說明其種別,如《大毗婆沙論》卷七十五等,在五蘊之中,特以屬於有漏者名為五取蘊。《大乘義章》卷八本更就有漏、無漏及三性,總立九種,即:(一)生得善陰,(二)方便善陰,(三)無漏善陰,(四) 不善五陰,(五)穢汙五陰,(六)報生五陰,(七)威儀五陰,(八)工巧五陰,(九)變化五陰。其中前三者為善,第四為不善,後五者為無記;又第三屬無漏,其餘均屬有漏。又,《摩訶止觀》卷五上及《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五本等,亦各出其說。

小乘多數派別由對五蘊之分析,得出“人無我”之結論,主張“人我”為五蘊之暫時和合,唯有假名,而無實體。大乘學說不僅否認五蘊和合體(人我)之真實性,亦否認五蘊本身之真實性,進而發展為“法無我”之理論。[《北本涅槃經》卷三十九;《般若心經》;《集異門足論》卷十一;《俱舍論》卷一、卷二十九;《瑜伽師地論》卷五十四;《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一;《大毗婆沙論》卷七十四;《顯揚聖教論》卷五;《順正理論》卷一、卷二]

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

【五蘊】:一、(術語)色受想行識之五法,皆積集為性者,故云五蘊。二、(術語)梵語之塞犍陀Skandha,舊譯為陰,又譯為眾,新譯為蘊。陰者積集之義。眾者眾多和聚之義,亦蘊之義也。是顯數多積集之有為法自性。作有為法之用,無純一之法,或同類,或異類,必多數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故,則概謂之陰,或蘊(陰者蔭覆之義,舊譯之一義也。見陰條),大別之五法:一、色蘊,總該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質。二、受蘊,對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也。三、想蘊,對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也。四、行蘊,其他對境關於嗔貪等善惡一切之心之作用也。五、識蘊,對境而了別識知事物之心之本體也。以一有情徵之,則色蘊之一即身,他四蘊即心也。心之中,受想行之三者心性上各為一種特別之作用,故名之為心所有法,即心王所有之法(略雲心所),識之一者為心之自性,故名之為心王。蓋五蘊為身心之二法,如色界欲界有身之有情,從五蘊而成,如無色界無身之有情,自四蘊(除色蘊)而成也。《毗婆尸佛經》上曰:“五蘊幻身,四相遷變。”《增一阿含經》二十七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馬,行如芭蕉,識為幻法。”

FROM:《佛學常見辭彙》(陳義孝 編)

【五蘊】: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乃構成人身的五大要素。

一、色,是物質,變礙為義,是地、水、火、風四大種所造,它包括了五根、五境,及法外所攝色;

二、受,就是感受,領納為義,根境相觸,而生起苦、樂、舍(非苦非樂)等感受的心理作用;

三、想,就是想像,依受而生起對事物的想像,或作取捨迎拒的抉擇;

 四、行,就是意志和行為,依想像取捨而生起善惡行為的心理;

五、識,就是了別與認識,由心識了別所緣所對的境界。

因上述五者,是積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蘊”。又能把人的真性蓋覆,使人迷惑顛倒,造作諸業,故又名為“五陰”。又色蘊是屬於物質,叫做“色法”;受、想、行、識四蘊屬於精神範疇,叫做“心法”。茲列表說明如下:

五蘊/五蘊實相——佛教術語佛學辭典簡釋

FROM:《三藏法數》(明·一如等 撰)

【五蘊】:﹝出《大乘廣五蘊論》﹞蘊者,積聚之義。謂眾生由此五法積聚成身,復因此身積聚有為煩惱等法,能受無量生死也。亦名五陰者,陰即蓋覆之義,謂能蓋覆真性也。翻譯名義雲:積集有為,蓋覆真性。是也。

一、色蘊,色即質礙之義。謂眼、耳、鼻、舌、身諸根和合積聚,故名色蘊。

二、受蘊,受即領納之義。謂六識與六塵相應,而有六受,和合積聚,故名受蘊。(六識、六塵、六受者,眼識受色塵,耳識受聲塵,鼻識受香塵,舌識受味塵,身識受觸塵,意識受法塵。)

三、想蘊,想即思想之義。謂意識與六塵相應,而成六想,和合積聚,故名想蘊。(六想者,謂意識著色想色、著聲想聲、著香想香、著味想味、著觸想觸、著法想法也。)

四、行蘊,行即遷流造作之義。謂因意識思想諸塵,造作善惡諸行,和合積聚,故名行蘊。

五、識蘊,識即了別之義。謂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種之識,於諸塵境上,照了分別,和合積聚,故名識蘊。

FROM:《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五蘊】:(梵pan~ca skandha^h!,巴pan~ca khandha^,藏phun%-po ln%a)指構成一切有為法的五種要素,即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蘊”為梵語塞犍陀(skandha)之譯,意指積集,舊譯作陰、眾、聚,故五蘊又稱五陰、五眾、五聚。《俱舍論》卷一稱作五法。

《集異門足論》卷十一雲(大正26·412a):“云何色蘊?答: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色蘊。”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簡言之,色蘊是指總括五根、五境等有形的物質,受蘊是指對境而承受事物之心的作用,想蘊是指對境而想像事物之心的作用,行蘊是指其他對境關於嗔貪等善惡一切心的作用,識蘊是指對境而了別識知事物之心的本體。

根據小乘俱舍家的說法,色蘊是指五根、五境、無表色的十一種色法,受蘊指領納境的受心所,想蘊指取境之像的想心所,行蘊指受想以外的四十四心所及十四心不相應法,識蘊指心王一法,即五蘊攝七十五法中之七十二有為法。唯識家則立百法,其中,初三蘊同於俱舍,而行蘊攝四十九種心所有法及二十四種心不相應行法,識蘊攝八種心法,即合九十四有為法攝於五蘊。

關於五蘊成立的次第,《俱舍論》卷一謂有隨粗次第、隨染次第、隨器等次第及隨界別次第四種。《瑜伽師地論》卷五十四則提出生死所作、對治所作、流轉所作、住所作、安立所作五種。另《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一對唯立五蘊的原因,也有所說明。五蘊的施設動機,乃在破眾生的我執,而令達無我之理。

總而言之,五蘊是一切有為法的分類,通於有漏無漏及三性,故諸論中亦標示種種名稱以說明其種別,如《大毗婆沙論》卷七十五等,特別將五蘊中屬於有漏者稱作五取蘊;《大乘義章》卷八(本)則就有漏、無漏、三性,總立九種之別──生得善陰、方便善陰、無漏善陰、不善五陰、穢汙五陰、報生五陰、威儀五陰、工巧五陰、變化五陰。此外,《摩訶止觀》卷五(上)、《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五(本)也各立說九種及十種五蘊,內容均大同小異。

又,《摩訶止觀》卷五(上)另就十界論五陰等之不同,說三途是有漏的惡陰界入、三善是有漏的善陰界入、二乘是無漏的陰界入、菩薩是亦有漏亦無漏的陰界入、佛是非有漏非無漏的陰界入(以上稱為五陰世間)。

綜觀大、小乘之說,蓋小乘有部等以五蘊之法皆實有;大乘般若等說五蘊皆空。又小乘及大乘唯識等,認為五蘊雖是有為法,而不免生滅遷流,如《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九雲(大正12·590c):“色是無常,因滅是色,獲得解脫常住之色。受想行識亦是無常,因滅是識,獲得解脫常住之識。……(中略)色即是空,因滅空色,獲得解脫非空之色。”《方廣大莊嚴經》卷十二則以五喻說五蘊無常、苦、空、無我之義。

[參考資料]《雜阿含經》卷二、卷三;《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六;《五陰譬喻經》;《大毗婆沙論》卷七十四;《瑜伽師地論》卷十三、卷五十五、卷六十六;《顯揚聖教論》卷五;《雜阿毗曇心論》卷一;木村泰賢《原始佛教思想論》;舟橋一哉《原始佛教思想の研究》;Stcherbatsky著·金岡秀友譯《小乘佛教概論》。

FROM:《三藏法數》(明·一如等 撰)

【五蘊】:[出《大乘廣五蘊論》] 蘊者積聚之義。謂眾生由此五法積聚成身。復因此身積聚有為煩惱等法。能受無量生死也。亦名五陰者。陰即蓋覆之義。謂能蓋覆真性也。《翻譯名義》雲。“積集有為。蓋覆真性。是也。一色蘊色即質礙之義。謂眼耳鼻舌身諸根和合積聚。故名色蘊。二受蘊。受即領納之義。謂六識與六塵相應而有六受。和合積聚。故名受蘊。(六識六塵六受者。眼識受色塵。耳識受聲塵。鼻識受香塵。舌識受味塵。身識受觸塵。意識受法塵也。)三想蘊。想即思想之義。謂意識與六塵相應而成六想。和合積聚。故名想蘊。(六想者。謂意識著色想。色著聲想。聲著香想。香著味想。味著觸想。觸著法想法也。)四行蘊。行即遷流造作之義。謂因意識思想諸塵。造作善惡諸行。和合積聚。故名行蘊。五識蘊。識即了別之義。謂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種之識。於諸塵境上。照了分別。和合積聚。故名識蘊。”

FROM:《佛學次第統編》(楊卓 編)

【五蘊】:十八界十二處,於心境開合,各有不同。若詳言心而略言境者,五蘊是也。觀於凡夫一切心行,不出五蘊。蘊者舊譯作陰,又作眾。陰者積集之義,眾者眾多和聚之義,皆雲數多積集,顯有為法之自性也。有為法之作用,無純一之法。或同類,或異類,必由數多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概而言之,謂陰或蘊。

一、色蘊:總該五根五境等之有形物質,謂之色蘊。色者,質礙之義,變壞之義,變礙之義。質礙者,有形質之互起障礙是也。變壞者,轉變破壞也。變礙者,變壞質礙也。此由五根五境等之極微所成物之總名。又色者示現之義,諸色法中,獨取五境中之色塵,名色者,以有質礙義與示現義之兩義,色之義轉為勝故也。色蘊者,謂眼耳鼻舌諸根和合積聚也。

(一)五根:謂眼、耳、鼻、舌、身根。

(二)五境:謂色、聲、香、味、觸境。

1、色境 謂顯色、形色二種,或總說有二十種。1)顯色:謂青、黃、赤、白等四種。2)形色:謂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等八種。3)總說 謂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雲、煙、塵、霧、影、光、明、暗(或空)、等二十種。

2、聲境:謂可意、不可意之二。此二復各差別有四,共為八種。1)有執受無執受:言手等所發音聲,風林河等所發音聲,前者謂有執受,後者謂無執受。2()有情名、非有情名:言有情名者謂語表業,餘聲則是非有情名。

3、香境:香謂好香、惡香、平等香等三種。

4、味境:味謂甘、酸、鹼、辛、苦、淡等六種。

5、觸境:觸謂四大種地、水、火、風及滑、澀、重、輕、冷、飢、渴等十一種。

(三)無表色:無表謂無形表,謂亂心、無心、隨流、淨不淨等。1、亂心者,謂此餘心。2、無心者,謂入無想及滅盡定等,言顯示不亂。3、有心相似相續,說名隨流。4、善與不善,名淨不

淨。

二、受蘊:對境領納事物,為心之作用。謂三領納隨觸,即樂及苦、不苦不樂。此復分別,成六受身。謂眼觸所生受,乃至意觸所生受。

三、想蘊:對境想像事物,為心之作用。想即思想之義,謂意識與六塵相應,而成六想,和合積聚也。又謂能取像為體,即能執取青黃長短男女怨親苦樂等相,此復分別,成六想身,應如受說。

四、行蘊:對其他之境,關貪嗔等之善惡,為一切心之作用。即除色受想識,餘一切行,名為行蘊。行者身口意之造作曰行;又內心涉境,說名為行;又有為法之因緣集起,遷流於三世,亦曰行。造作有為法之因緣而遷流於三世,謂之行蘊。

五、識蘊:對境了別、識知事物,為心之本體。謂各各了別彼彼境界,總取境相,故名識蘊。蓋識者心之異名,為了別之義,對心境而了別曰識。心王有種種差別,集於一所,則曰識蘊。

五蘊/五蘊實相——佛教術語佛學辭典簡釋

FROM:《法相辭典》(朱芾煌編)

【五蘊】:p0253。《瑜伽》二十七卷十四頁雲:“謂蘊有五。則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云何色蘊?謂諸所有色,一切皆是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此復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總名色蘊。云何受蘊?謂或順樂觸為緣諸受,或順苦觸為緣諸受,或順不苦不樂觸為緣諸受。復有六受身。則眼觸所生受,耳鼻舌身意觸所生受。總名受蘊。云何想蘊?謂有相想,無相想,狹小想,廣大想,無量想,無諸所有無所有處想。復有六想身。則眼觸所生想,耳鼻舌身意觸所生想。總名想蘊。云何行蘊?謂六思身。則眼觸所生思,耳鼻舌身意觸所生思。復有所餘除受及想諸心法等,總名行蘊。云何識蘊?謂心意識。復有六識身。則眼識、耳鼻舌身意識。總名識蘊。”

二解:《集論》一卷一頁雲:“何因蘊唯有五?為顯五種我事故。謂身具我事,受用我事,言說我事,造作一切法非法我事,彼所依止我自體事。雜集論一卷三頁雲:於此五中,前四是我所事。第五即我相事。言身具者,謂內外色蘊所攝。受等諸蘊受用等義,相中當說。彼所依止我自體事者:謂識蘊,是身具等所依我相事義。所以者何?世間有情,多於識蘊計執為我;於餘蘊計執我所。”

三解:《集異門論》十一卷一頁雲:“五蘊者:一、色蘊,二、受蘊,三、想蘊,四、行蘊,五、識蘊。云何色蘊?答: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色蘊。云何受蘊?答:諸所有受,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受蘊。云何想蘊?答:諸所有想,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想蘊。云何行蘊?答:諸所有行,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行蘊。云何識蘊?答:諸所有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識蘊。如彼卷一頁至十二頁廣釋。”

四解:《法蘊足論》九卷九頁雲:“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逝多林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苾芻眾:有五種蘊。何等為五?謂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是名五蘊。云何色蘊?謂諸所有色,一切皆是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是名色蘊。云何受蘊?謂諸受、等受、別受、受性、受所攝,是名受蘊。復有二受,說名受蘊。謂身受,心受。云何身受?謂五識身相應諸受,乃至受所攝;是名身受。云何心受?謂意識相應諸受,乃至受所攝;是名心受。復有二受,說名受蘊。謂有味受,無味受。云何有味受?謂有漏作意相應諸受,乃至受所攝;是名有味受。云何無味受?謂無漏作意相應諸受,乃至受所攝;是名無味受。有作是說:欲界作意相應受,名有味受。色無色界作意相應受,名無味受。今此義中,有漏作意相應受,名有味受。無漏作意相應受,名無味受。如有味受,無味受,如是墮受,不墮受,耽嗜依受,出離依受,順結受,不順結受,順取受,不順取受,順纏受,不順纏受,世間受,出世間受,亦爾。復有三受,說名受蘊。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云何樂受?謂順樂觸所生身樂心樂,平等受受所攝,是名樂受。複次修初第二第三靜慮順樂受觸所起心樂,平等受受所攝,是名樂受。云何苦受?謂順苦觸所生身苦心苦,不平等受受所攝,是名苦受。云何不苦不樂受?謂順不苦不樂觸所生身舍心舍,非平等非不平等受受所攝,是名不苦不樂受。複次修未至定,靜慮中間,第四靜慮及無色定,順不苦不樂觸所生心舍,非平等非不平等受受所攝,是名不苦不樂受。復有四受,說名受蘊。謂欲界受,色界受,無色界受,不繫受。云何欲界受?謂欲界作意相應諸受,乃至受所攝,是名欲界受。云何色界受?謂色界作意相應諸受,乃至受所攝,是名色界受。云何無色界受?謂無色界作意相應諸受,乃至受所攝,是名無色界受。云何不繫受?謂無漏作意相應諸受,乃至受所攝,是名不繫受。復有五受,說為受蘊。謂樂受,苦受,喜受,憂受,舍受。如是五受,廣說如根品。復有六受,說為受蘊。謂眼觸所生受,耳鼻舌身意觸所生受。云何眼觸所生受?謂眼及色為緣,生眼識。三和合故;生觸。觸為緣故,生受。此中眼為增上,色為所緣,眼觸為因,眼觸為等起,是眼觸種類,是眼觸所生,與眼觸所生作意相應,於眼識所了別色諸受,乃至受所攝;是名眼觸所生受。如是耳鼻舌身意觸所生受,廣說亦爾。是名受蘊。如受蘊,如是想蘊,識蘊,如其所應,廣說亦爾。云何行蘊?謂行蘊有二種。一、心相應行蘊。二、心不相應行蘊。云何心相應行蘊?謂思,觸,作意,廣說乃至諸所有智,見,現觀。復有所餘如是類法,與心相應。是名心相應行蘊。云何心不

相應行蘊?謂得,無想定,廣說乃至文身。復有所餘如是類法,不與心相應,是名心不相應行蘊。如是心相應行蘊,心不相應行蘊,總名行蘊。”

FROM:《唯識名詞白話新解》(於凌波居士 著)

【五蘊】:是世間五類現象的總稱。佛陀認為宇宙間一切事物和現象,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由多種因素條件集合而成的。而五蘊,即是構成我們的存在以及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的五項因素。這五類因素則為色、受、想、行、識,總稱為五蘊。五蘊即:一、色蘊,泛指宇宙間一切物質現象,亦包括我人的身體。二、受蘊:我人的感受作用,感覺或單純的感情。三、想蘊:我人的思想、概念,或心中浮現的形象,或表象作用。四、行蘊:行是造作,也包括我人的意志、意念及行為。亦指受、想以外,心識的一般作用。五、識蘊:識是認識作用,此在唯識學上稱為了別作用。

FROM:《阿毗達磨辭典》(中華佛典寶庫 編)

【五蘊】:謂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是名五蘊。

FROM:《祖庭事苑》(北宋·陳善卿 編)

【五蘊】:謂色、受、想、行、識。有相為色;領納名受;取像曰想;遷流為行;分別為識。蘊者積聚為義,謂積聚生死之過患,亦曰“五陰”。陰,以陰覆為義。無明黑雲之所陰覆,蓋覆真性,

攝盡有為。

FROM:《藏傳佛教辭典》(中華佛典寶庫編)

【五蘊】:一、1、色蘊、2、受蘊、3、想蘊、4、行蘊、5、識蘊。佛書說五蘊為人的身心之五種組合成分。《藏傳佛教格魯派史略》

二、又稱“五陰”,1、“色蘊”,五根、五境等有形的物質;2.“受蘊”,對境而承受事物之心的作用;3、“想蘊”,對境而想象事物之心的作用;4、“行蘊”,其他對境關於嗔、貪等善惡一切心的作用;5、“識蘊”,對境而了別識知事物之心的本體。“五蘊”為身(色蘊)、心(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二法,色界、欲界有身的有情從五蘊而生。無色界有情從(除色蘊)四蘊而生。 《白瑪鄧登尊者傳》

三、釋迦說空,是將宇宙萬法,分析成五堆基本成份,這五堆東西,即是五蘊。“蘊”便即是堆,說得文雅一點,即是積聚。這五堆東西,叫做色、受、想、行、識。它們又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物質,那即是色。色跟物質是一對同義詞。《心經》說:“色即是空”,是說物質界並無實體。有人用來形容失戀,那是將色當成女色了,女色當然空,但卻不是佛所說的本意。一類是精神,那便是受、想、行、識。我們統稱為精神界,佛卻將之細分為四類。我們先粗略地談一下此四者的定義。

受的定義是領納。當有人翹起指頭,說你第一時,你飄飄然,那便是受。

想的定義是,於境取像,然後施設名言。我們看到一朵花 (境),計度它不是梅花、不是牡丹等等(取像),然後說,哦!那是香港的市花洋紫荊(施設名言)。如是便即是想。

行的定義是內心造作。我們說人有氣質,這氣質便是行,因為是從內心發出的外在表現。

識的定義是,能了別所緣境。

關於這點,以後還要細談,現在暫時從略。《佛家名相》(談錫永著)

四、佛教認為人身並無一個自我實體,只是下列五種東西集合而成。即色蘊,指組成身體的物質;受蘊,指隨感官生起的苦、樂、憂、喜等感情;想蘊,指想象作用;行蘊,指意念活動等;

識蘊,指意識。 《佛學詞典》

五蘊實相

FROM:《佛學大詞典》

【五蘊實相】:據《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一載,一切眾生皆由色、受、想、行、識五法積聚而成身,此五蘊即為真如實相之理,故稱五蘊實相。即:(一)色蘊實相,謂色是質礙幻色,實是般若真空;即幻色而明真空,故稱色蘊實相。(二)受蘊實相,謂受是六根幻受,實是般若真空;即幻受而明真空,故稱受蘊實相。(三)想蘊實相,謂想是緣思幻想,實是般若真空;即幻想而明真空,故稱想蘊實相。(四)行蘊實相,謂行是造作幻行,實是般若真空;即幻行而明真空,故稱行蘊實相。(五)識蘊實相,謂識是分別幻識,實是般若真空;即幻識而明真空,故稱識蘊實相。

FROM:《三藏法數》(明·一如等 撰)

【五蘊實相】:[出《大般若經》]五蘊即色受想行識也。蘊者積聚之義。謂由積聚色等五法。以成色身也。實相者。真如無妄之理也。即此五蘊而是實相之理。故名五蘊實相也。一色蘊。實相色即質礙之義。謂色是質礙幻色。實是般若真空。即幻色而明真空。是名色蘊實相。(梵語般若。華言智慧。)二受蘊。實相受即領納之義。謂受是六根幻受。實是般若真空。即幻受而明真空。是名受蘊實相。(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三想蘊。實相想即思想之義。謂想是緣思幻想。實是般若真空。即幻想而明真空。是名想蘊實相。四行蘊。實相行即造作之義。謂行是造作幻行。實是般若真空。即幻行而明真空。是名行蘊實相。五識蘊。實相識即分別之義。謂識是分別幻識。實是般若真空。即幻識而明真空。是名識蘊實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